书城古代言情望族毒女
8613200000858

第858章 确认(1)

“过了多少个了?”

“十八个。不过刚出了个好苗子,我把号记下了。回头再按图索骥,以后可以培养了和长乐四手联弹。”三夫人高兴的道。王妃公主们嫌表演不够精彩,她却是很为发现了一个好苗子而高兴。这可不是宫里那些调教好的,水平肯定参差不齐啊。而且还出了几个空号,台都没上的呢。八成是被五位评判的阵势给吓着了。

这会儿下头倒是站了不少贵女书院的女学生。她们正课间休息呢,一个个脸上有得意也有庆幸的。得意自己已经进来了,庆幸不用经过这么严格的筛选。虽然她们现在琴艺上造诣都还过得去,但也不是一开始就都能达标。还是沾了第一批凑人数的光了。

上午一共二十五个人过关。下午考棋道果然就没什么单纯的看客了,就连十七公主都打着去齐王府看侄儿和侄孙的名义跑掉了。

棋道过关十七人,是分别上台挑战守擂的书院学生。四个棋局同时进行。然后有竖立的大棋盘把各自的棋路摆布出来,供评判们看。

几位评判依然是看着不行的直接就让下台换人了,一点不浪费时间。毕竟这也和疲劳轰炸一样,不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话很容易瞌睡的。和上午一样,最后有些小姑娘是哭着走的,虽然依然有屏风隔着看不到本人,但是总有人知道或者能推测出来,还是觉得丢脸啊。这么一来,贵女书院收生严格的名声倒是打出去了。自然也免不了有人背地里说顾琰装模作样的。但不管如何,这件事在京城的贵人圈子里还是占据了极大的话题性的。

散场后,顾琰和三夫人过去一一道谢。

渝王道:“九弟妹,你这书院三个月就要招新一次么?”

“不是的,一年一次。今年是刚开,特殊情况。”顾琰听出言下之意了,太密集就别找他了。

汪老拈须道:“十来岁的小姑娘,要求也就只能这样了。倒是秦王妃别出心裁的招考流程挺有意思的。如今老夫也不知道有没有把自己的徒孙女给淘汰掉啊。”

“就是,我也不知道我那两个舅子的闺女有没有被我亲手淘汰。”渝王点头道。

晋王笑道:“九弟妹不用客气,反正也就这一次。”

渝王挑眉,“三哥你怎么知道?”

“省得有人上门要表演给咱们听啊。九弟妹把流程考虑得这么周全,想来下次肯定要换评判的了。”

顾琰笑着点头,“是的,有你们五位肯替我开这个头。以后想来当评判的名士不要太多哦。”这可是一个比肩第一次的五位评判的机会呢。说不得风声放出去都会有人毛遂自荐的。那会儿可不用怕找不到人了。临时才公布,作弊的可能性虽然不能杜绝但至少小些。

洗三宴顾琰去了,反正晋王、渝王在第三天上午结束以后也是转道齐王府。她便也坐着马车一道过去了。说实在的她真没感觉到自己有什么不同。

今日结束得不早不晚,这会儿过去正合适吃饭。顾琰之前还真有些怕这两位索性给她快刀斩乱麻呢。好在,经过前面两日大刀阔斧的淘汰人,如今敢来亮相的都是有些倚仗的了。倒不至于再出一上台就听到响铃的事情。也好,严进严出,这才真的能打造出口碑来。反正再怎么样也是不可能来者不拒,总有人会不满的。

说起来这几位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应承了她,倒是都挺尽责就是了。用渝王的话说,孔老夫子当放羊的小官儿都是很严谨的。他们有什么资格敷衍塞责。不过他私底下还说晋王一本正经的在正中坐着,他也有点怵就是了,不敢不认真。

那两兄弟在前方并驾齐驱,边走边交流,顾琰的马车悠悠哉哉的跟在后头。道是早清过了的,走得十分的顺畅。秦王妃做久了,她也渐渐习惯特权阶级的待遇了。老表现得一副平易近人的反常样子,背后也难免被人说装逼的。反正不要太与众不同了就好。

顾琰从前以为晋王妃做事做人面面俱到,人人交口称赞。结果这几个月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说她提前就摆出太子妃的谱儿来的有,说她做作的也有。这些闲话让顾琰很是警惕,如今在她跟前奉承的人也不少。还真是需要一双慧眼才能分辨得清那些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下了马车分头入内,那两兄弟去了外院,顾琰自行进内宅。她刚见礼落座齐王妃便吩咐上菜了。

“哟,我这真成了闻着饭菜香了才进门,完全是来蹭吃蹭喝的架势啊。”连小婴儿都没来得及去看两眼呢,只好吃过饭再说了。

今天的主角自然是当侄儿的齐王府嫡长孙,至于庶子那就是个顺带。

吃过饭,顾珏来到顾琰身旁,“那两叔侄可像了,人家不说我是分辨不出来的。”这样的场合顾瑾就没能来了,之前带她去秦王府那是因为顾琰的关系。既然没打算换王妃,晋王断不会在这样的场合落了她的面子。

“刚出生的小婴孩差别不大的,都一个样儿。所以啊,大嫂,你可得让下人看好了。省得弄混了麻烦。那可是乱了辈分的大事。”顾琰笑道。

齐王妃嗔她一眼,“哪个哥儿身边不是跟了一群乳母丫鬟的,而且穿着打扮也不一样啊。不是听说你这次要一气儿生两个么,要都是儿子那才不好辨认呢。你到时候别弄混了才好。”

顾琰反被齐王妃调侃了一顿,不在意的道:“我要是有那个弄混的福气就好了。而且,就算是弄混了也无妨。反正是老二老三,又不牵涉世子之位。真弄混了就让他们换个排序而已,无妨无妨。”

晋王妃听她们一唱一和的,总觉得是在拿孩子混淆说事儿,搭话道:“九弟妹一向是妯娌里最有福气的,谁家都没有你们府上清静。”

秦王府别说侧妃,就连侍妾通房都没有一个。这一点自然是让一众王妃羡慕嫉妒恨。这话一说就连渝王妃心头都有点不自在了。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秦王府倒好,人口简单得不行。哪个女人不想过这样的好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