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望族毒女
8613200000899

第899章 抓周(1)

“这是我小时候戴过的,送给你的大女儿。”

方子墨挑眉,“你怎知我会生女儿?”

“那你就生到有女儿为止嘛。”找人打一套吉祥的东西便利得很,可顾琰偏偏送了旧物。方子墨明白她的意思,这东西她一眼就能认出来,那些成年的痕迹断不能假冒。如果以后他一家人有什么难事要办,尽管拿着来找她。只要力所能及,她不会推辞。

方子墨接了过去,“你就不怕秦王知道了不高兴?”那位做主上,目前看来还算不错。对曾经落草为寇的琅琊山众人,还颇有几分宽容的意味。但做夫婿嘛,绝对是一个小气的夫婿。

“他都同意我和你私下这么道别了,还怕什么?再说了,就算有人要构陷也不能说这一对孩童戴的手镯是私相授受之物。”

方子墨把玩着小手镯道:“你说,我的思想早了几百年,难不成你知道几百年后是怎样的世道?”

顾琰思忖了一番,看方子墨还在等着她的答案,点点头道:“会有你想看到的那一天的。咱们如今的日子,也是夏商时的人不敢想象的。”千百年后也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但是的确比如今好多了,离方子墨想看到的大同社会也更近了。

方子墨深深看顾琰一眼,没再追问。以他的敏锐,不是没有发现顾琰有些地方同时下的闺秀不同。但既然她没有主动说,他也就不问。

顾琰招手把苹果叫了过来回席间,留下方子墨一个人又在夜风中站了一会儿。

回去就看到萧允正用银筷箸沾了酒喂团子。看得出来,和这帮前强盗、武将们在一处饮酒,他也比在宫宴上放得开多了。

顾琰也不阻止,就看着团子尝了一口,然后立马飙泪。这可是她特地吩咐找出来的烈酒啊。

萧允看她回来,拍拍团子的小屁屁,“去,到你娘那儿去。”

小家伙便几下爬了过来,他们一家三口坐在一张大凉榻上。

顾琰喂他喝了些清水,和刘大当家夫人说起话来。

“秦王果然是行伍出身的王爷,外子他们都很自在。”

顾琰笑笑,“嗯,他要是不当王爷当强人,多半也是一把好手。”正说着发现团子缓过劲儿又瞄上她的酒杯。

“怎么,还想尝尝娘的?”

团子点头。

顾琰便也用银筷箸沾了喂他尝尝。她喝的自然是果酒。团子还是觉得微辣,皱了皱眉头。

顾琰把他的果汁端到他面前,“你就老老实实喝这个吧。”

客走主安乐,这些人自然不会闹腾到多晚。酒过三巡不久,宴席便散了。楼船靠岸,一众客人坐上送客的马车出王府。萧允这才一把将团子扛到肩头,一手拉了顾琰慢悠悠的沿着柳堤往正房走。他喝了不少,正好散散。

“说我当强人也是一把好手。嗯,我要是落草为寇,就抢了你当压寨夫人。让你一个接一个的给我生儿子。”

“大王饶了我吧,一个接一个的生好辛苦的!既辛苦我又辛苦你!”顾琰作势讨饶。

“嗯,说得很是!”

翌日,顾瑜进府告诉顾琰,长乐的婚事双方家长已经有了默契,只是暂时不会宣布。对象也是一个老牌的勋贵世家。不但是勋贵,而且族中领头羊很得力,但又不至于引起新帝猜忌那种。梁国公府下一代是打定主意要淡化对国库的影响力了。但是,儿孙婚嫁不能低了门楣。这门亲事顾瑜也是煞费苦心才找到。她说对方的当家主母在贵女书院的表演上看中了长乐,很是满意。人选是萧允过了耳的,不是楚王那边的人。

“也好,正式定亲了就不能来书院了。”十七公主之前念叨着要赶在毕业的年纪前来这里混最后半年的。可是万寿节上宣布了将她指婚聂家公子,她就是正式定亲的人了。不能再如之前那么自在,得被拘在宫里做各项准备了。

老爷子说皇后正好刚打发出宫一个公主,熟门熟路的。将此事交代给了她,而不是十七公主的生母淑妃。

这是极大的荣耀,但其实也是剥夺了淑妃为人母的一项权利。就不知道一向对小女儿冷漠的她会如何自处了。是乐得清闲还是若有所失?这些顾琰不得而知。上一代的事,她管不了。说起来老爷子的后宫,如果是用了心动了情的,那一个都得不到幸福。倒是对男女之情不走心的何皇后日子稍微好过些,只要伺候好了皇帝这个老板就一切都好说。

顾琰一早许过十七公主的,让她大婚的时候能用最名贵的衣料做嫁衣。这会儿便得开始张罗了,那可是一年举国只得那么一匹的金贵东西。在七夕宫宴上,她把事情拜托给了宁王。这位门路广,可以省她不少事。

宁王一愣,“这么快,小十七都要嫁了啊。”言下无限感概的样子。

“是啊,父王不是已经将她指婚给聂家公子了么,得着手了。有劳王叔费心了!”

顾琰觉得宁王这只老狐狸当时露出的一丝恍惚表情有些耐人寻味,于是回来的马车上便问了萧允。

萧允默了一会儿道:“当年并没有宣布,但我娘是皇祖母相中的宁王妃。她也是因此招了人忌,险些被陷害落入强盗之手。半道被义父所救,这才有了后来种种。”

陡然从萧允口中得知这样的秘辛,顾琰一时檀口微张都忘了合拢。居然还有这样的往事!不过想想,宸妃的年岁的确是和宁王相当。而且当年她既然如此出挑,又时常在宫里走动,被皇太后瞧上要让她做小儿媳妇也实属正常。

“这么说、这么说还幸亏是出了那样的事了?”

萧允抿抿嘴,“兴许吧。”以老头子对他母妃的执念,就算真的成了宁王妃,想必后来的事该发生还是得发生。这样的话,就不但是君夺臣妻,还是兄夺弟妻了。更加是丑闻一桩!

“那宁王对母妃……”

“应该没什么特别深的念头。母妃出事被义父所救,他立即另聘了王妃。还在义父娶母妃之前呢。就连当初害母妃想要取而代之的人,都是义父收拾的。他没有出面,只是提供了一些协助。毕竟这件事实际上与他无伤,只是在极少数知情人眼中有些伤了面子而已。不闻不问不好,但也不会太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