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望族毒女
8613200000989

第989章 鱼肉(1)

“齐敏那小子,就这样了?”

顾琰停下手里的活计,“要从长计议呢,咱们现在可经不起那么简单粗暴的处理。不过,如果他真是作为继承人培养的,应该能从蛛丝马迹推断出我的态度了。暗卫看到他下午去了一趟晋王府。然后带着人拎了大包小包去了我四哥那边。看来他没肯被三嫂利用。或者说三嫂多少还是有些下限,没有逼迫这个表弟。这样的话,暂时这件事不会闹出什么大的风浪来。我现在不想有什么大动作,她估计也不太想。刘侧妃的事,并没有公诸于众,对承灏看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么说齐敏想和解?”

顾琰扯扯嘴皮,“我虽然不至于因此就赶尽杀绝,但三伯母没有想错。我的确最恨这种仗着家世好就玩弄、轻薄女子的男人。我对这种人是零容忍。更何况,他险些给我办的义学和贵女书院带来一场很大的名誉危机。他这么快动作,只说明他在定国侯府怕是也有些地位不稳。我会酌情帮他二弟一把的。”她从来就不是吃了亏会隐忍的人。最多就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然,还真对不起她毒女的名声了。她更不能让人认为她当初替女学生撑腰说的那些话就是在说大话,那她还办什么学?趁早收摊子,还能省不少事呢。

萧允摸摸鼻子,早该知道她这方面的好恶了。他当年的情路走得那么艰难,和一开始说了纳她为妾,她们家老太太都得乐疯的话还是分不开的。

第二天三夫人把齐敏的话转告了顾琰,后者道:“还是让定国侯府预备好换世子吧。这是最平和的解决办法了。我这个人也是一样睚眦必报的。尤其他趁秦王府陷入重重危机的时候下手,更让我不能容忍。哼,他承担,他无非就是把辛娅养在外头。如果是昨天之前,还不知道他的真面目的时候,辛娅兴许还会体谅他的难处,接受这个安排。如今除非她脑子进了水!”那丫头昨天很果断的就喝下了让季太医开的近乎无痛人流的药,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主呢。

三夫人显然也很赞同这个决定,听完也只是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她决定等定国侯夫人来找自己的时候,就直接告诉她放弃长子,支持次子吧。因为齐敏这次的行为是真的惹到顾琰了。就算是为了拿他开刀,震慑其他人,也必须把他从世子的位置上弄下来,以儆效尤。

让顾琰哭笑不得的是,在找了三房无果后,齐敏居然又通过中间人找上了钱氏的娘家人,然后见到了顾询。渣爹一听他含混的说了几句,就反应过来这件事肯定不能沾,给多少好处都不能。他虽然纨绔了一点,但又不是傻的。他这个厉害的闺女已经是极力容忍他了,他怎么还敢去挑战她的耐性。尤其是找这么一件能让她联想起自己当年干过的混蛋事的事情。他是打从心底有些怕这个闺女的。于是他打起了太极,一句实在话都不肯说。把人送走,立即便跑去告诉了太夫人。

太夫人看小儿子一眼,“好在你还不傻,知道这种事万万沾不得。不然,就等着你闺女翻旧账,索性不认你吧。哼,钱家人可真是鼠目寸光,被人一点好处就收买了。如今就这样,今后要真有那一天,还不得以……”皇后外家自居啊。那还不知道惹出多少事儿来。要是早知道会有琰儿当上秦王妃这样的峰回路转,当初怎么都不会给小五寻了钱氏这么一个小家小户出来的续弦。

钱家这样的亲家是不能要了,要找个借口休掉钱氏也容易。可是小玺却是可爱得紧。如果生母被休,对他极为不利。而且小五已经成过三回亲,再要结第四门亲,别人怎么都会说道的。再说了,休掉钱氏,让林氏这个二夫人上台,林家也不见得比钱家好。

“写休书!”太夫人斩钉截铁道。

“啊?”顾询一愣,然后就看到肖嬷嬷一点耽搁都没有,亲手将文房四宝拿了过来,然后开始研墨。这位肖嬷嬷,用顾琰的话来讲那就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跟了老太太六十年,一直深受信任,不简单!所以,饶是她也有些震惊,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顾询道:“娘,真写啊?”

太夫人抬抬眼皮,“休书还能假写?你舍不得?”

顾询摇头,“只是小玺……”他几个孩子都和他不亲,也就小玺这个最小的对他还有几分茹慕。他实在不想连小玺都恨他。

“那就留着钱家将来惹祸吧。”

顾询犹豫了一番,看肖嬷嬷已经研好了墨,又看一眼太夫人的表情见她没有改变主意,只得拿了起来。

太夫人心头叹口气,这就是他的小儿子,一点担当都没有。当年对颜氏没有,如今对钱氏也没有。如果他能为儿子多争一会儿,她倒还欣慰点。她到底是怎么把这个儿子养成这样了啊?她是刻意养废了两个庶子,难道这个小儿子就是她的现世报?

“娘,要怎么写啊?”

太夫人骂道:“你个不中用的,就钱氏那德行,‘七出’里还找不出一两条能休了她的?”真要拿‘七出’做尺子量人,怕是没人能经得起。

顾询想了想,找了一条‘口多言’(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喜欢嚼口舌、说是非,影响家庭和睦。理由是“离亲”,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女性尤其是辈分低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多表示意见,而妻子作为一个从原本家族外进来的成员,多话就被认为有离间家族和睦的可能)和一条‘窃盗’(指妻子拥有自己的个人财产,即存有私房钱。理由是“反义”,即不合乎应守的规矩),刷刷刷的写了。这个也没有统一版本,反正写了拿到衙门去记档就作数。

这两条也不算顾询乱找的,‘口多言’这一条,譬如说当初他想着缓和父女关系,想给顾琰一笔嫁妆,最后却被钱氏劝得打消了主意。说毕竟那两人是私奔,而且还是惹到了不得了的大人物。顾询也就退却了。但如今看到三房受到秦王府的礼遇,他心头就有些怪钱氏了。至于‘窃盗’,钱氏这次就私下收了齐敏的好处。一盒非常奢华的头面首饰以及一千两银子,并没有告诉顾询。但却被林氏想方设法知道后告了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