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鱼向反方向游
8632100000010

第10章 “10倍速”力量:互联网 (2)

2006年11月30日,我把以上观点以《李宇春到底值不值钱》为题,发在我的个人博客上,三天时间就有41107多人点击,最出人意料的是留言板,有711条留言,有反对李宇春的,大多数是支持的,我仅看这些留言就花费了几个小时。这种留言甚至也称为网民们交流的方式,博客上好几个人留言说,“又看了好多的留言,眼框有些湿润。”

对个人品牌而言,这就是网络的力量。

10倍速威胁1:互联网巨浪

对很多人来讲,危险总是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突然而至。

2006年2月12日,中国最知名的导演之一、金牌导演陈凯歌抵达德国柏林,第二天,《无极》在柏林电影节上的欧洲首映式就要隆重举行,陈凯歌的面前一片金光灿烂。但是,陈凯歌没有想到,他的一句话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陈凯歌在机场接受采访时,有一个记者提及了一个跟《无极》有关的网络流行短片——胡戈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陈凯歌突然脸色大变,愤愤地丢下了一句话:“我们已经起诉他了,我们一定要起诉,而且就这一问题要解决到底。”

陈凯歌冲冠一怒为胡戈。短短十几天时间,“陈凯歌起诉胡戈”事件已经迅速升温,几乎成为所有网站、论坛的热点话题。成千上万人的热情参与以及Google上百万的搜索量显示,这已不是两个人的战争,而是两种观念的战争,两个阶层的战争,甚至是两种规则的战争。

一个事实是,陈凯歌挑战了胡戈,却遭到了人民的集体挑战。陈凯歌到底挑战了谁?在很多人眼里,陈凯歌挑战的是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在网络的游戏规则下,胡戈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出格之处,有的律师也称,这是网络时代发表评论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游戏规则也是传统精英陈凯歌所看不懂的,也势必发生碰撞。

事态发生到后来,舆论基本上呈一边倒之势,反陈凯歌,力挺胡戈。在网易的一个小调查中,胡戈的支持率达87%,而陈凯歌只有3%。陈凯歌的处境令人感到奇怪,草根们强烈反陈凯歌,他们表面上是在维护胡戈,更是在维护网络上的游戏规则。精英们也不支持陈凯歌,在他们看来,网络不仅体现民意,更是一种潮流趋势,与趋势挑战太不值得。陈凯歌的同行徐静蕾也在自己的博客上进行了含蓄的批评,“一个笑话很多路人皆知,还闹起了官司,便成了更大的笑话。”

面对互联网的巨大质疑浪潮,陈凯歌选择了韬光养晦策略。但是,陈凯歌的互联网危机却并没有结束。2006年5月,《无极》剧组破坏香格里拉景观被建设部官员批评后,陈凯歌再次成为众矢之的。10月底,陈凯歌被提名为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再次引发互联网上的激烈讨论,陈凯歌继续采取了沉默的应对方式。

突然之间,陈凯歌的面前变成了一个数字化生存的世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截至2005年12月,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到1.11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6430万人;到2006年12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人,宽带用户达1.04亿人。自1994年中国全功能联入国际互联网,在10多年的时间里,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是网民。CNNIC数据还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其中活跃博客作者接近770万,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万以上,其中活跃博客读者高达5470万人。

由于缺乏对对互联网的理解,或者心怀恐惧,陈凯歌的个人品牌在这一年里受到了巨大挑战。陈凯歌并非一个孤立事件,事实上,由于互联网引发的传播环境的改变,使很多人遭受打击。

但是,也有人因为迎合了互联网的趋势,而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同样身处娱乐界,同样是一名导演,徐静蕾则走了另外一条道路。

2006年2月15日,也就是陈凯歌起诉胡戈的几天后,一个网络奇迹被徐静蕾所创,徐静蕾的博客突破千万大关。不可否认,新的传播方式总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创造英雄。想想几十年前,电视这种新的媒介出现后,可口可乐和万宝路率先投身30秒钟的电视商业广告,而成为品牌神话。现在,博客这种传播形式,也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制造着意外,不是周杰伦、蔡依林,不是张朝阳、丁磊,而是徐静蕾。

在博客上,徐静蕾不仅坦露心声,而且放下架子,无所不谈,从自己的电影、闺蜜,甚至有朋友的征婚话题。到2006年11月,也就是徐静蕾开设博客的一年后,徐静蕾的博客已达到6000多万的访问量。博客甚至把徐静蕾推上了一线广告明星的地位,从长虹的广告代言到AMD的广告代言,风光无限。

对于互联网所带来的环境改变,徐静蕾就是其中的一只蝴蝶: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而徐静蕾这只蝴蝶,已经掀起了不小的风暴:1000万,112天,一人之力。正如《商业周刊》所说,博客们在网络上为所欲为。

在10倍速时代,同样有着强大个人品牌的陈凯歌、徐静蕾因为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一个是以恐惧心态对待互联网,一个则是以谦卑心态对待互联网,一个从高处跌落,一个却被抛向高处。该怎么像徐静蕾那样拥有谦卑心态:

自上而下正被自下而上的传播方式所取代。传统的传播方式是自上而下传播的,而在互联网上,传播方式正变得自下而上,至少,在网络上,草根阶层已经成为话语权的掌握者。

“共享、重组、再造”的理念正在真正改变中国的网络世界。“共享、重组、再造”(Mash-ups)这一词起源于说唱乐,就是把一些不相关的的东西联结起来,重新组合,共享资源。徐静蕾虽然是一个外行,但是,她却成功地实践了“共享、重组、再造”这一理念,充分发挥大众的创造力的劳动成果,徐静蕾表示,她的第三部电影《梦想照进现实》,将以博客电影的形式拍摄,徐静蕾在博客上称:“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当导演”。

向徐静蕾学习敞开大门,充分挖掘网络社区的创造力,培养“粉丝”团。徐静蕾的每一个博客文章都有数千条跟贴,欣赏这些跟贴也成为许多网民的兴趣。

把博客当作一种营销工具。对一个明星来说,传统的暴光手段如电视、报纸等,正在变得缺乏新意,而且费用不菲。徐静蕾通过拥抱博客这种新方式,获得的极大突破。

我们该如何以谦卑心面对破坏力惊人的互联网力量?

案例:林小能事件

旧规则:名人才拥有个人品牌

新规则:人人都是品牌

2006年12月4日,北京广告白领林小能在博客和若邻网上发布公告,“谁支持我五千元买笔记本?帮他实现价值3万元以上的广告效果。”林小能做了一个策划案,从线上到线下讲述了如何帮赞助商宣传。并开始拉朋友博客为此次事件宣传,但数据相对缺乏。随后接受“上海新闻晚报”MSN采访和“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

很多人觉得他“想钱想疯了”。

但是,八天之后,林小能找到了赞助商。盒子动漫社同意给他4000元,而他则从该月15日起,连续六个月在他的博客、即时通讯、视频、邮件签名、笔记本包及电脑面板上,加入动漫社最新卡通形象“上班族张小盒”。

林小能笑称自己是“个人媒体实践者”,认为这是“个人体验,以个人为中心”。

在盒子动漫社看来,这个“个人品牌”物超所值。2007年1月12日,他们在百度和Google以“张小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得到7830和4970个结果,比一个月前增加了近十倍。盒子动漫社正打算复制“林小能事件”,希望通过更多的创意和灵感来达到想要的推广目标。

而林小能则因为这一事件登上《Newsweek》中文版,成为当期的一个创新人物。

林小能凭借创意成为一条“反方向游的鱼”,林小能成功的背后是大行其道的博客以及互联网2.0(Web2.0),Web2.0是什么?

Web2.0是一个技术色彩浓郁的词汇,在互联网协会的《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中,互联网2.0被定义为: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美国的《Business2.0》杂志定义的互联网2.0是:全球超过10亿的网络用户之间实现同步互动,不仅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而有可能是即时语音通讯、即时视频通讯等等。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完全理解它的意思,比如,在互联网协会的调查中,有超过7成的被调研者不了解Web2.0。我们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下互联网2.0:个人对个性化消费信息的高度掌控能力将会成为Web2.0时代的重要特征。如果这句话还有点复杂,不妨听听雅虎中国区前总经理谢文此前的一句总结:Web 2.0 是以个人为基础,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手段,通过鼓励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社区化的生活方式的平台。

不过,最为直接的是Wizbangblog.com的创办人Kevin Aylward一句令人震惊的言论:“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小型多媒体或有线电视公司”。

互联网2.0拥有很多眼花缭乱的关键词,比如博客(Blog)、RSS、SNS、播客等。其中,博客已经成为用户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个人博客这种网络上的口碑传播已经占到8%的网络用户信息来源渠道。如果按照1亿的网民数量计算,已经有约800万人的信息来源于博客。

博客不仅代表一种新技术,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尽管有很多人对博客不屑一顾,甚至认为它只不过是互联网诸多昙花一现应用的一种,但是博客式思维却为我们又打开了一扇重新想象的窗户。明星徐静蕾则以自己的具体行动打开了一扇通往数字化生存的天窗。

博客式思维也是对自上而下这种创新方式的终结。在过去,创新似乎是少数精英们的专利,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创新的权杖正从少数人手里转递到大多数人手中。精英与草根的关系,可以从苹果身上看到这种变化,乔布斯是精英创新的代表,当苹果公司发布iPod 和iTune的时候,乔布斯的想象力即使再丰富,也绝不会想到播客会在日后大行其道,其实在后来,是大多数的用户为苹果指明了创新的方向,以及苹果产品的真正用途。

关于博客式创新,《时代周刊》曾经总结了两个重要的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互联网。

另一个前提是——利他主义,智力上的利他主义。只要有机会,人们就会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脑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网上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Wikipedia)就是由无数匿名的专家们的奉献而造就。

假如因此证明博客式创新是互联网公司的独创,那就显得目光短浅,事实上,博客式创新一直是创新的主流之一,即使在那些传统公司也是如此,你可以在一些传统案例里看到这种新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