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鱼向反方向游
8632100000019

第19章 个人危机公关修炼 (1)

郭德纲的教训

旧规则:个人营销

新规则:个人危机公关

2007年3月15日,草根明星郭德纲遭遇重创,在“3.15“晚会上,郭德纲代言的藏密排油减肥茶遭到观众投诉被曝光,一下子,“郭德纲200万代言藏密排油涉嫌虚假宣传”成为众矢之的。

像不少一飞冲天的明星一样,郭德纲的个人品牌危机也是“其勃也忽焉,其亡也忽焉”。郭德纲的“3.15”危机也成为一个危机案例。

首先是关于“藏密排油”的事实,从央视调查的结果来看,“藏密排油”是一个被策划出来的产品,是百草减肥茶的“马甲”。“藏密排油”经专家鉴定,它与藏茶没有关系。在调查中发现,该产品使用的商标是正在受理尚未批准的,可以说是一个虚假产品。

其次是郭德纲为“藏密排油”代言的态度,让人感觉不负责任。已经是名人的郭德纲在广告中大加夸奖“藏密排油”,比如,“藏茶是经过上千年考验的”,“我前后瘦了6斤”,广告中甚至还设了一个桥段,一个人提问郭德纲:你为“藏密排油”代言,敢负这个责任吗?郭德纲则信誓旦旦地说:当然敢了!

最后,是郭德纲在3.15晚会后的态度,郭德纲似乎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在推脱。有记者向郭德纲求证,郭德纲说,“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我没有上春晚的缘故吧。”随后他又否定了这一说法,“我想肯定不是我没有参加春晚的原因。从我代言这个产品开始,业内业外已经经历过六七次这样的打击了,所有事情总有揭穿迷雾真相大白的时候,如果明明知道它有问题还代言那肯定就是疯了。今天还有很多明星和我一起拍这个广告。” 郭德纲还在自己博客上发表回应,“人在三更梦,祸到大门前,一个声音低声道:毁他。”

可以肯定的是,郭德纲面临一场信任危机,晚会现场的钢丝也对此很失望。这的确是非常遗憾的事,也很善于自我营销,为了打造个人品牌花费了极大的精力,也有很好的创意,但是,像很多中国名人一样,不善于维护个人品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个人声誉管理更需要职业化的态度。

虽然个性很重要,郭德纲就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但是,对个人品牌而言,一个最核心的原点却是:诚信。

对于一个像保健品这样的广告代言,像郭德纲这样的聪明人,辨别起来应该不太困难,对公众而言,他们只能认为是200万的报酬起了作用。

公司品牌要强调CSR(企业社会责任),个人品牌的核心也是要强调个人社会责任,有时候口碑大于一切。我们看下小罗的策略,去年,小罗流年不利,公司就让小罗参与了很多公益广告活动和拍摄,大大挽救了小罗的个人品牌。

3.15危机也暴露出郭德纲投机的心态。我们看看另一个职业化的广告运作,姚明的“姚之队”。为了维持姚明品牌的口碑,姚明和他的代理人正在控制商业合作伙伴的数量。在“姚之队”看来,的确有很多企业在打姚明的主意,这里面有三类企业:A、考虑比较成熟的;B、没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的;C、抱着投机心理以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的。为选到合适的第一类企业,“姚之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剔除工作,比如,姚明就拒绝了丰电公司1.6亿元的广告合同。

“出来混早晚要还的”。这句著名的江湖格言,同样适用于个人品牌管理。

公关技巧第一,还是态度第一?

旧规则:推崇所谓的公关技巧

新规则:态度第一

在10倍速的世界,危机变得更频繁、更随时随地、更加不可琢磨。

2006年8月28日,一位名叫翁宝的记者在自己博客上写到,“这是我近10年媒体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

危机的另一方是富士康(Foxconn)公司。2006年6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刊发一篇报道《富士康员工:机器罚你站12小时》一文,引起社会强烈关注。7月3日,富士康向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一份民事诉状,该诉状将《第一财经日报》采写上述报道的记者王佑以及该报一名编委翁宝列为被告,并索赔3000万。7月17日,两位记者收到了法院冻结其资产的通知书,被冻结的资产包括房产、汽车和存款。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后来,富士康科技集团与《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联合声明,富士康宣布撤消对《第一财经日报》诉讼,双方互致歉意。

对富士康而言,这一历时几个月的公关事件也带来巨大的负面危机。在公关专家、盈媒社首席顾问张中锋看来,这一事件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即如何确立一个企业的态度,富士康的最大问题就是态度问题。

拥有着高明公关技巧的富士康,却没有好的公关态度。在这一诉讼事件中,《星期日邮报》、《第一财经日报》、苹果公司都给富士康提出了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即使没有,我的态度应该是欢迎媒体来督察,我们本来就想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富士康解决危机的态度甚至会传达这样的意思:你没想在中国扎根,没有想做好。

一个借鉴是,企业在做任何事情时,一定要问自己,你的态度是什么?你的价值观是什么?并清晰地传达出来,如果你没有正确的态度,无疑会产生形象、声誉的迷失。

另一个危机公关的负面案例时SK-Ⅱ。

2006年9月,SK-Ⅱ品牌入境化妆品被查出违禁成分后——SK-Ⅱ重点净白素肌粉饼钕成分高达4.5mg/kg,其母公司宝洁再次进入危机状态。

SK-Ⅱ危机事件发生后,宝洁一开始的态度仍有点“傲慢”,不但连续发表声明,坚称其“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有充分的保障”,“SK-II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并未添加文中所涉及的成分”,而且表示SK-II产品没有撤柜打算,还针对消费者退货设置了不无苛刻的条件,致使许多消费者退货无门。后来,宝洁的态度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对于SK-II产品撤柜的必要性,表示“正在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以做出最后决定”。后来,SK-II新闻发言人刘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是否含有违禁成分目前无法给予清晰答复。

宝洁、富士康等大公司的品牌经理人应该是有丰富的经验和功力,但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危机公关的一些策略也需要更新。事实上,处理危机事件,如果缺乏正确的态度,反倒成为公关陷阱:

1、态度第一。对于危机公关而言,传统的那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仍是至理名言。太过于强调公关技巧,却没有传达出到位的态度,不利于危机的解决。在SK-II事件中,宝洁拥有非常高明的公关技巧,却没有准确的态度,是解决问题的态度,还是一个良好企业公民的态度,并没有让公众看出来。反倒是态度屡次发生变化。

事实上,很多危机发生后,就是因为当事人没有传达出准确的态度,而使危机扩大化。一个例子是前段时间的联想裁员危机,后来有个帖子“联想不是我的家”在网上广为流传,后来柳传志出来表明了一下态度:“联想确实有一些战略上的失误由员工承担。企业要诚恳地对员工说对不起。”柳传志勇敢地承认,裁员的责任确实归结于领导。危机事件基本上到此为止。

2、危机公关论,只有公关才能解决危机,忽略危机管理。事实上,面对危机,刻意强调危机公关,而忽略危机管理,则是另外一个陷阱。危机管理的关键就是未雨绸缪,在危机发生之前就把它消灭掉。事实上,早在1年多前,SK-II已经因为违禁成分遭到消费者起诉,并引发了一场危机,但是,SK-II并没有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去消化这个危机,从而在1年多之后再次爆发。

3、加强防守的“鸵鸟策略”。发生危机后,很多公司不由自主地进入到加强防守的“鸵鸟政策”,并不是积极应对公众的问题。

4、面对尖锐质疑,有“回答”,却没有“回应”。“回答”和“回应”是两个概念,“回答”是积极的给出答案,而“回应”则是被动的公关语言。在前段时间的柯达问题相机事件中,身为知名品牌的柯达,在公众质疑下,表现的很不坦诚,面对CCTV记者的采访,其新闻发言人就是只有“回应”而没有“回答”,全是一些公关辞令,反倒带来负面影响。

5、先找法律顾问,而非公关顾问。这也是一个公关误区,即使宝洁在危机公关中,最早出现在新闻中的是法律顾问,通过法律顾问传达一些声音。事实上,对于声誉管理难题,有时候,即使是官司赢,赢不回声誉的话也是输。

6、忽略当下的互联网传播环境。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没有屏障的时代,事实上,很多小危机变为大危机,就是因为互联网的传播。但是,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危机公关,很多人显然缺乏准备。比如,要加快反应速度,在这方面,宝洁做的不错。但是,光有反应速度远远不够,在互联网的传播环境中,要想消灭危机,必须有一些新的规则。比如加强信息透明度、增加与外界的信息沟通等。事件发生的几天后,打开宝洁、SK-II中国网站的首页,上面也没有关于SK-II事件的任何消息。

相对来讲,香港迪士尼行政总裁安明智却因为好的态度化解了一场危机。

2006年2月1日、2日两天,迪士尼乐园在入场人数达到上限后关闭园门,香港迪斯尼发生了数百名中国大陆持票游客被拒之门外,并一度试图强行入园的事件。问题源于迪斯尼乐园的一项系统,即所售出的门票有效期为6个月,但没有注明具体入园日期。那两天,因园内游客已经爆满,数百名持有此类门票的游客被拒绝入园,其中许多游客来自中国大陆或台湾。

迪士尼“拒客事件”出来后,媒体开始对迪士尼口诛笔伐,可爱的迪士尼一下子变得可恶起来。后来,迪士尼做了不少补救工作,但由于反应不够迅速,处理方法也比较生硬,似乎效果并不明显。但是,迪士尼很快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承认让孩子失望。提及“拒客事件”,香港迪斯尼行政总裁安明智多次低头以手掩鼻,哽咽连连。

这张哽咽连连的照片在媒体、网上大量传播,反倒让人觉得迪士尼是一家负责任的公司,“危”由此变为“机”。

个人公关需要“内外兼修”

旧规则:公关只是针对外部

新规则:内部公关至关重要

一封内部邮件会给一名CEO带来多大的危机?

至少,对EMC前中国区总裁陆纯初来讲,这个危机是巨大的,甚至引发了个人的辞职。这就是著名的“女秘书PK陆纯初”事件。

2006年4月7日晚,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回办公室取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Rebecca已经下班。陆试图联系后者未果。数小时后,陆纯初难抑怒火,于是在凌晨1时13分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Rebecca发了一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陆在发送这封邮件的时候,同时传给了公司几位高管。陆纯初在这封用英文写就的邮件中说:

“我曾告诉过你,想东西、做事情不要想当然!结果今天晚上你就把我锁在门外,我要取的东西都还在办公室里。问题在于你自以为是地认为我随身带了钥匙。从现在起,无论是午餐时段还是晚上下班后,你要跟你服务的每一名经理都确认无事后才能离开办公室,明白了吗?”

Rebecca回复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并抄送给EMC(北京)、EMC(成都)、EMC(广州)、EMC(上海)等,这样一来,EMC中国公司的所有人都收到了这封邮件。这封邮件也使Rebecca获得了一个“史上最强的女秘书”称号,信中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