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大变局
8635500000004

第4章 楔子:千古大变局 (4)

清廷赔款又割地,堂堂天朝,颜面一扫而尽,可仍然继续昏睡不已,就是不肯从昔日的迷梦中挣脱而出,不肯正视自己衰弱的病体,不肯睁开眼睛了解世界。道光皇帝在一道谕旨中指示手下大臣,让其派人告知英人:“今汝既有悔罪之意,何不趁此商量,如果能将各船全数退回广东,即刻罢兵,我必奏明大皇帝,将香港一处,赏给尔国……”惨败后不得不割让香港,竟成为满清帝国给予的“恩赐”。

大厦在风雨中开始飘摇了,屋里的人开始有所警觉,但只是为数极少者。鸦片战争并未像后人认为的那样惊醒了国人的迷梦,除卷入其中的当事人外,大都浑然无知。即使知之,也抱着一种与己无关、漠然视之的态度。于老百姓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忘不了满人对汉人的统治、压榨与欺凌,无论满人还是英人“坐江山”,总归是要交税受统治,二者并无多大差异。哪怕当事人的骤然惊醒与切肤之痛,也不过是醒来后向周围世界看了几眼,就又安之若素,伤痛也随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弥。“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当战端平息,峰回路转,阵阵惊涛化为点点水沫,从上到下,依然死水一潭,依然在鸦片缭绕的青雾中昏睡不已——包括传统文化的无形鸦片与可以吞吐吸食的物质鸦片。正如数十年后王韬所述:“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逢苟且于目前。”

其时,清廷已处于封建末世,民众不思上进、浑浑噩噩、萎靡不振,才会被鸦片吸引。鸦片也曾流入日本,可大和民族正处于上升期,鸦片打不倒他们;就连鸦片的制造者英国人也不吸食,因为那是大不列颠最为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代,他们有着无数的占有、开拓等远比鸦片更具刺激的事情要做;只有衰疲、腐朽的清朝帝国,才需要鸦片提神,而一时的兴奋透支所带来的结果,则是百倍的虚弱与疲惫,不仅仅是无数财富消失于虚空,还有无数生命的青春、健康、道德、活力、激情也随着鸦片的青烟一同化为乌有。

落后并不可怕,先进也不可恃,它们是一对可以相互转换、有着内在辩证关系的概念。只要具有清醒的认识,将落后变成压力与动力,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并有所超越,落后就转换成了先进。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们的落后,西人的先进,经过儒家文化的“诠释”,就完全变了样,走了形,并且产生了一种互相置换的效果。比如西方先进的器物,在天朝无所不有的傲慢面前,竟成为“坏人心术”的“旁门左道”与“奇技淫巧”;凡介绍海外的书录,一概斥之为“海外奇谈”;贸易经商遭遇农本主义,变为舍本求末;追逐利润在理学仁义面前,实属小人之举;君主立宪比照皇权至上,有如大臣擅权;英国女王主位,西方男女平等,在男尊女卑观念影响下,就成了“牝鸡司晨”之类的所谓“夷俗”……最先进的东西,在儒学教义的“聚光灯”下,全部变为荒诞可笑的物事。

鸦片战争打了两年多,清军在历次战斗中一败再败,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却从不吸取教训,想过要去了解对方学习对方;中英《南京条约》刚一签订,道光皇帝以为天下从此太平,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即下令沿海各省撤军,以节省浩繁的军费;鸦片战争结束,东南沿海重筑海防工事,各地依照原样修复,从来就没有想到应该加以改进;1842年11月,广东意欲仿造一艘西式战舰,内地工匠不懂技术,想从澳门雇用“夷匠”,道光得知后,连忙下旨阻止,国家宁可不要近代化的军舰,也不能让那些“夷匠”入境伤风败俗扰乱军心民心;1843年7月31日,美国众议员顾盛带着总统泰勒的授权缔约证书及呈交清帝的国书乘舰离美,同时带来的,还有送给清朝皇帝的礼品:航海地图、地球仪,六轮手枪、步枪,蒸汽战舰及蒸汽挖掘机模型,关于构筑要塞、造船、海陆军战术、地质、化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美国百科全书》,还有电话机、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等等。这些呈送的礼品固然有炫耀美国军事科技优势之意,但确属战败后的中国所急需。然而,它们仍被清朝官员视为“奇技淫巧”给谢绝了……

鸦片战争虽使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船坚炮利、威不可挡,可就是固步自封不肯学习。以致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朝竟没有丝毫改变,几乎完全重复着过去的失败与错误。十四年时间,无数将士的鲜血,惨痛的教训,竟白白付诸东流。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既是一种辉煌与骄傲,也会形成包袱与惰性。黑格尔说东方文明是一种凝固而静止的文明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道出了部分事实。凝固与静止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中国最难办的事情便是改革过去,改变现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又说要想将一张桌子由这个房间搬到另一屋子,都会打得头破血流。美国著名学者,世界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对此也作过相当精辟的论述:“中国有一种深藏不露的文化优越感。当然,正因为这样,他们在现代落后状态中受到的耻辱感觉,也就格外强烈。总而言之,中国要现代化不得不比多数国家走得更远些,改变得更多些,就是因为停滞不前为时太长了。结果是有一种强大的惰性扼制力,使中国的革命性变革有痉挛性,有时内部抑制住了,有时还带有破坏性。”

关于英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国人对其认识实在是太模糊了。因为妄自尊大,自认老子天下第一无与伦比,所以从来就没想过要去了解他人,认识那些遥远而陌生的事物。仅有关英国的称谓,就有英伦的、英吉利、底里、兰墩等十多种,致使那些奏议夷务的大臣也错以为它们属于不同的国家。而对英国实际情形的了解,仅知它是一个远隔万里的外夷小国,在西洋诸国中相对富强,而且这种富强也是因为购进中国茶叶转手卖给其他小国从中获利所致。清朝大臣孙玉庭就曾得意非凡地对嘉庆皇帝说道:“如果天朝禁止茶叶出洋,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嘉庆皇帝一听,自然是哈哈大笑不已。抱这种观念的清人并非少数,他们从英商大量进口中国茶叶、大黄的事实出发,想当然地认为英人吃的是牛羊肉磨成的粉,食之不化,离了茶叶、大黄,就会“大便不通而死”。

国人根据远道而来的西人外形,更是推导出许多啼笑皆非、一厢情愿的“事实”,比如从紧身裤与打绑腿的装束习惯得出所有西方外夷都是“腿足裹缠”;由葡萄牙兵采用踢腿式的“正步”行进方式,推想外夷“屈伸不便”;由英人不愿向皇帝行跪拜礼,误传其膝关节有问题……所有这些附会臆测加在一起,就得出了如下结论:英人不会弯腿,一旦离开舰艇登上陆地,就会不断地摔跟头。即使刚到广州的林则徐也有过如此见识,他在一封呈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写道:“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直到英军上岸攻城略地,清军一败再败,道光皇帝还是不太相信英人真的能在陆地打仗而不摔跟头。

其实在中国几亿民众中,真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则非林则徐莫属。

到达广州前,林则徐就已掌握了一些有关英国及西方的情报,但显得相当零碎不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位相当成熟的政治家,林则徐认为“欲制外夷必先悉夷情”,抵达广州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调查,掌握有关英人的第一手材料。

他放下钦差大臣的架子,突破官规约束,拜访对“夷情”与沿海形势颇为了解的梁廷枬,获得不少“夷务”方面的知识;他找来外国人询问对外贸易及英国动态,派人打探“西事”,指点“洋商、通事、引水二三十位,官府四处打听,按日呈递”;他亲自前往澳门视察,了解外情;他请来四名英文译员大量翻译外文资料,从英国自由贸易派商人主办的《广州周报》、《广州纪事报》、《新加坡自由报》及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主办的《中国丛报》中获取富有价值的信息,将译成中文的《澳门新闻纸》加工为《澳门月报》,分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等五辑;他翻译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一书,定名为《四洲志》,最近又新发现了一份林则徐在广州探求西方知识的珍贵记录《洋事杂录》;出于对敌斗争及对外交涉的需要,林则徐还着人迅速编译《国际法》,他也因此而被誉为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中国国际法学的开山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时年五十五岁的林则徐还积极主动地带头学习外语,掌握一些英语及葡萄牙语词汇……

林则徐对西方的了解,主要是欧洲国家的历史、地理、法制、时事、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方面的知识。他了解得越多,心中原先所具有的“天朝优越感”就一点点地消失殆尽。林则徐对西方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相当艰难而痛苦的转变过程,由“通时务”变为“通夷务”,从严禁鸦片过渡为奖励通商,最后发展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已敏锐地认识到,中国要想改变政治腐朽、军队腐败、积贫积弱的现状,要想成为军事强国不受欺凌,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效法西方。为此,林则徐尽其所能地开展了一系列引进、改良军队装备的活动,集资向葡萄牙购买了百门西式大炮装备沿海炮台,按西方式样仿造新式兵船,还指令公行商人集资买下一艘西方货船进行改装,配备三十四门大炮编入水师。在中国军事史上,林则徐是把海战上升到战略高度的第一人,也是提倡建立近代海军的第一人……林则徐的努力尽管收效甚微,但这些向西方学习的实践活动,实为此后洋务运动之滥觞。

当然,作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也免不了自身与时代难以超越的局限。

比如刚到广州时,也持“天朝大国”、“物产丰饶”等观点,认为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中国只要闭关绝市,便能置英国于死地”,夷人若没有中国的茶叶、大黄,“即无以为命”,所以对不法外商果断“封仓”,不让茶叶、大黄外流;他与对手义律交锋近一年,两人却一次面也没见过,可能连交流对谈的想法也不曾有过;一位对中国颇有好感的美国医生鉴于中英交恶而中方对世界一无所知,主动向林则徐赠送一本地图集、一部地理书、一架地球仪等有用的礼物,竟遇到了清皇接见英使类似的礼节问题,他的部下说礼物可以接受,但得附上一份请愿书才行。

伯驾闻言,不禁大光其火,立马将礼物收回;林则徐前往澳门巡视时,对西洋习俗无法理解,抱着一种鄙夷的态度在日记中写道:“可惜夷服太觉不类,其男浑身包裹紧密,短褐长腿,如同演剧扮作狐、兔等兽的形状……多长大胡子,突然见了能叫人惊怕,粤人呼为鬼子。妇女头发发式分梳两道,或三道,都无高髻,衣服则上面露胸,下拖重裙,婚配皆由男女自择,不避同姓,真是夷俗也!”英军准将曾评价道:“林则徐先生是一位有着杰出才能和勇气的总督,可惜的只是他不懂得外国的情况。”最为关键的是,林则徐对西方的认识仅限于朦朦胧胧的“睁眼”,未能洞见藏在器物之后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鸦片战争因林则徐禁烟而起,道光皇帝却总是让他不断地远离战争、远离战场,从未参与领导一次重大战役。1840年9月28日,林则徐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被革职,留在广东待查。革职待查半年多后,又向林则徐发出一道赏四品卿衔,令其迅速赶赴浙江以候谕旨的命令。林则徐到达浙江镇海的第十八天,新的谕旨下达:“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并与邓廷桢从重发往伊犁。”

林则徐虽然对鸦片战争有着较他人更为清醒的认识与深刻的检讨,可令人费解的是,他却有意掩盖相关事实真相。在遭贬谪赴伊犁途中,林则徐在一封致友人的信函中写道:“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唯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林则徐在陈述中西差距这些铁的事实之后,却叮嘱朋友,不要将此信传示他人。此举是担心助长英人威风,是明哲保身以免招致士大夫清流派攻击,还是极力塑造自己的高大形象以维护那“不可战胜”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