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863600000211

第211章

第11篇第1章第3节先打工,积累点创业经验

创业能给予创业者相当的自主权,

相应的,也要求创业者投入更

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目前,有些大城市

对于创业者,尤其是应届生创

业者持大力支持态度。因此,在注册、税收等方面,应届生创业者能

享有一定的优惠。但就总体而言,创业的投入还是很高的。考虑到创业的高成本问题,许多大学生认

为:不如先打工,这样还可以为以后的创业积累下经验和资本。

小方是某高校美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为“可口可乐”、“耐克”、

“肯德基”等跨国企业做广告设计一直是他的梦想,可现实与理想之

间总存在着距离。为了找到一家理想的广告公司,小方已吃了无数的

“闭门羹”,于是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他说:“应届毕业生没经

验,也没有叫得响的作品,想进大企业,实在太难了。但我相信自己

的能力,所以正考虑和几个同学开家广告公司,做自己的设计,创自

己的品牌。”虽然小方

对自己很有信心,但对未知的创业风险显然也

有几分顾虑。

相比之下,阿华

是坚定的“就业族”。她觉得大学生刚走出校园,

虽然知识丰富,但应变能力不够,社会经验欠缺,更缺乏经济支撑,

如果贸然创业,风险太大。与其做没把握的事,不如脚踏实地地先就

业,稳妥地走好这关键的第一步。

创业可带来白手起家的成就感,同时你还

将面对荆棘遍布的高风险;

而就业可带来按部就班的稳定,但却存在着僧多粥少的无奈。对大学

生来说,创业与就业,的确是一种艰难的选择。

据《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显示,心高气傲的大学生现在

对于创业的态度,是越来越务实了,有八成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先就业再创业。

因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创业资金缺乏,行业经验以

及社会经验都不足,光凭一腔热情去创业是十分危险的。

固此,选择先就业再创业,也就是从工作中学习创业的技巧,这是大部分创业人士

都经过的历程。因为,从工作中呵以学珂该行业的特性、供需状况,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为将来的创业减少一定的阻力。

其实想要创业者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冷静下来,从小处开

始,勤勤恳恳、认真地做好每一步。不要犯“眼高手低,盲目自

大”的错误。一些

在校的大学生,往往对个人的期望

值都是很高的,认为要创业一定要创大业,搞得轰轰烈烈才带

劲,

这一思想为他们的创业失败埋下巨大隐患。

只有甘心忍受创业前期默默无闻的状态,在磨炼中积累财富和经验,你才可能成功。不要

期望一成名、一飞冲天,最重要的是认认真真地将每件事情做好。

1947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

林思齐,

1948年在美国宾夕

法尼亚州的费城坦普尔大学攻读MBA学位;取得了学位后,

他又到纽约大学研究经济学。1950年返回香港,从事教育、工

商、金融事业,曾任嘉华银行总经理。

1967年,44岁的林思齐移居加拿大,决定自行创业。当时

他只有4万加元的资产,带着妻子和3个女儿来到陌生地温

哥华。他到温哥华后,很久都找不到工作,一家5口人很快就

把带来的钱花去一大半。

林思齐并没有因身处逆境而气馁,他在找工作的同时,还

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夜校攻读房地产估价课程,掌握了一

定的房地产业务知识。靠这些房地产业务知识,林思齐于1973

年创立了加拿大国际房地产公司,并在1981年的高峰期让自

己的财产超过10亿美元。

像林思齐那样,在你打算创业之时,不妨先打工,这样你可以利用自己工作的资源来,降低你的创业

成本。也许你所在的工作岗位能给你带来不

少资源,这些资源也就是你

在打工时所要使用的各项成本,例如说:

工作本身是否能给你带来市场开发的资源?例如说客户开发、

资料收集、市场调查等。这将成为你创业的主要资源。

在创业之前,

在创业之前,你能要全面分析、论证创业计划的可行性,这

些调查研究的工作,都可以利用公司现有资源去实现或尝试,例如

利用公司的客户资源、销售网络等。而且一旦发现创业计划不可

行,可以马上终止,而不至于影响本职工作及收入来源。

另外,在公司的大集体中,你

可以更容易了解到各种有用的

信息,并享受到这个庞大关系网所带来的便利。边打工边创业可

以从比较小的项目起步,有效地利用公司的各种资源来降低自己

的运行成本。先就业再创业好比是先练兵后打仗。

古人云:治兵之要,教戒为先。不

教则不明,不练则不习。由此可见

军事训练的重要性。纸上谈兵的赵括、

痛失街亭的马谡,因为从未带兵真刀真枪地在战场上练过,只凭想当然地瞎

指挥,所以是一败涂地。

选择先就业你不仅可以熟悉行情,而且可以

累积创业资本,

许多的小资

本创业者,都是利用数年工作累积下来的积蓄投资。而在工作中,还可以寻

找到理想的创业伙伴。相同的工作背景,容易形成相同的思路与默契的合作,

如此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资金筹措、学习经验

积累人脉关系和

数年的工

作经验,这些都是创业者

不可或缺的。几年下来,行业知识、客户资源渠道、

营销模式都有了,到那时你再创业

成功就指日可待了。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其中的道理就在于此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