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禛惜黛玉
864700000102

第102章

林如海站起来,端了一杯酒,道:“这几年,如海携妻儿假死骗世,未能尽为人父母之义,黛儿孤身一人独在京城,多亏四爷照应了,这一杯酒,谢过四爷。”

雍正笑道:“你也不必谢我,若不是为了我办事,焉能叫你们骨肉分离呢?今日该当是朕来多谢你再次出山,辅助朕治理江山!”说着也站了起来,将杯中之酒喝得涓滴不剩。

大家都是相视一笑,多少心事,多少感激,一笑而罢。

用过了饭,丫鬟们把饭厅的残羹剩饭杯盘等物收拾了下去,贾敏便拉着黛玉进了里屋,外面的花厅也就留给他们爷们议事。

贾敏拿出了许多衣裳,笑道:“来,黛儿,这些啊,都是娘替你做的衣裳,每年即使你穿不到也要替你做,娘这么多年没有见到你,也不知道你的尺寸,这些是今年做的,你先试试,然后娘再改。”

黛玉有些感动在心间,眉梢眼角都是笑意盈盈,越发显得娇艳可爱,乐此不疲地试穿了一件又一件,无论哪一件,总是那么合适,针脚绵密,总是母亲的爱意在其中。

这是娘给她做的衣裳啊,穿在身上,暖的,却是心里。

“娘的手好巧呢,还说什么不知道黛儿的尺寸,穿着竟也是合身的,可见就是母女连心了!”

贾敏笑着点了一下她的额头,道:“这个你也知道的?”

黛玉扑到了贾敏怀里,软软地道:“娘啊,你是我娘啊,我是你女儿啊,女儿自然是知道娘的心的!”

看着女儿总是在自己怀里撒娇,贾敏笑着,眼中有喜,有乐,亦有些泪洒落心间。

细问起黛玉素日情形,亦问起贾母身体,黛玉一一都细说了,方道:“娘啊,娘想黛儿,自然老祖宗也是想娘的,老人家一生就娘这么一个最疼爱的女儿,娘什么时候也见见老人家罢。”

贾敏点头,有些笑意,有些思念,有些莫名的东西,却越发显得眉目淡然。

“等家里都安顿好了,到时候就见见老人家,也接了你在身边,省得在那里还叫那些人算计。”

黛玉见母亲早已心中有数,便点了点头,也开心自己还是可以和父母住在一起的。

看着母亲越发显得妩媚的面庞,充满了为人母的慈祥温柔,黛玉道:“娘啊,听说,娘和爹爹在一起可是四爷出的力?”

贾敏看着黛玉一副期待的表情,不由自主轻笑了起来,道:“你这孩子,都是一些陈年旧事了,你也来问。”

黛玉摇着母亲的手,央道:“娘说嘛!黛儿要听。”

贾敏笑着摩挲着黛玉,想了想,开口笑道:“你也知道,咱们这规矩,十三四岁嫁人也多的是,娘是因为父母疼爱,虽然很多人家来提亲,可是父母看不上眼,也舍不得女儿出嫁,因此就耽误到了二十岁上。后来一次去礼佛,竟在庙中撞见了你爹爹,那时侯他可还不是探花呢!”

黛玉兴致勃勃地道:“然后娘和爹爹就一见钟情了!”

贾敏笑着打黛玉的小手,道:“咱们这样人家,岂能有这样的事情出来?那时侯也没觉得怎么样,你也知道林家的列候是袭到了你祖父那一代的,虽然你爹爹又没有功名,但是林家家世清贵,也非贾家可比,后来还是少年的四爷亲自在你外祖母礼佛的时候略提了一下,又叫你爹爹亲自拜见了你外祖母,你外祖母也是极满意的,便应了。”

黛玉对母亲的轻描淡写有些不满,道:“娘糊弄黛儿呢,这么就完了?”

贾敏笑道:“你当真如那戏词儿上唱的呢?哪里会有那样的事情?你爹爹能当初能在你祖母命下,也不肯纳妾,当时可也是闹了好些事情出来,你爹爹的心,我也算是见到了,此时却是好生感激当初你外祖母答应了这门亲事呢!”

语音之中,有些回忆,有些叹息,亦有些眷恋和甜蜜的味道,想来,即使曾有过不愉快,也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甜蜜。

黛玉听了,知道定然还有一些事情母亲是不说的,她可不相信爹爹和娘亲就这么一点子平淡小事,便是爹爹和娘那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想法也必定曾经在家族中有过无数的风波。想一想,以后有时候了就问问雍正罢,他必定是知道的。

贾敏看着黛玉淡雅如画的眉目,清泠绝世的姿容,道:“黛儿,你的心意,可定了?”

黛玉便知母亲说的是自己和雍正,不由得飞红了脸,歪头不语,却是娇羞无限。

贾敏轻叹了一声,柔声道:“娘自然是明白你的心意,只是,这些事情,事关你自己的终身,还是要你自己拿定了主意才好,一旦拿定了主意,就要记得了,这一生一世都是不能后悔了的。”

黛玉红着脸点头,轻声道:“还有好些时候呢,况他还有好些事情要做,黛儿可以等的。随着时光,人的想法,总有一些是会改变的,可是,黛儿的心意,却是不会改变了,人生在世,情之一字,不过就是这么一遭儿罢了。”

贾敏抚摸着黛玉的秀发,眼睛中闪着点点的欣慰,“是的,人生在世,情之于人,不过就是一遭儿罢了。好在孩子你眼力不错的,四爷,的确是个人间难得的好人,他对你,如你爹爹对娘,娘也看着,就如当日娘的母亲一样满意呢!你可以等,但是蹉跎了年华,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你都是要担负着最后的结局。”

轻轻一笑,恍如浮世中的一抹光华,划破了天地的沉闷和冰冷,有些热闹而活泼起来。

担负?是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而担负着所有,她也一样。

她曾是孤独的,他也曾是寂寞的,他和她,就如天际的两颗孤星,偶然的碰撞,命运的交错,就注定是相知相守。

路总是由人走出来的,命运总是由人来掌控的,时间的年轮,带走的不过就是青涩和无知,即便是她蹉跎了年华,而红颜不在,可是这又有何后悔的呢?

娘啊,她的娘啊,为人母亲的人,即使多年不见,她依旧是娘心尖的肉,而娘自然是要担忧着女儿的将来,绵密的母爱,谁能解?不必有心计,不必想富贵,只要,幸福就好。

多少人看不透富贵,看不透荣华,以至于狰狞了面容,黑透了心机,却不知到头终究一场空。

惟独她的娘啊,洗尽了铅华,亦看透了世事,却显得那么温柔和慈爱,只想守着一家人,平安是福。

娘,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必定有着她传奇的一生,也必定曾经拥有过那无双的风华,拥有过那万千的宠爱,经过了,才有感触,她多想能了解到娘的传奇,想必一定是令人感叹而敬佩。

雍正是皇帝,但是他眼中,对娘的敬佩是显而易见的,娘若不曾有着令人敬佩的事迹,他怎会有那种敬佩的眼神?

雍正一生之中只佩服过三个人,林如海是一个,而林夫人贾敏亦是一个,那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那是一个曾经叫多少人为之汗颜而惭愧的女子,她的一生,或许才是最值得人敬佩。

时光掠过了太多人的记忆,但是,她的风华绝代,岂有人是会忘记的?

青玉虽然办事极为干练,此时在父母长辈之前,却是一团孩子气,捧着母亲炒的瓜子不住嗑着,歪着脑袋看雍正,黑白分明的眼睛闪着淘气的晶亮,问道:“明儿我是叫你姐夫呢?还是皇上?还是四爷?”

林如海瞪了他一眼,雍正却是笑了起来,想了想,笑道:“皇上是不必叫的了,未免太也生疏了。至于姐夫,什么时候我能放下现在的一切,和你姐姐在一起了,你再叫也不迟,现在就叫声四哥罢。”

青玉点了点头,笑道:“叫四哥也好,起码听着也亲密一些,不过还是早些让我叫姐夫好。我可就只有这么一个姐姐呢,一辈子不过也就叫一个姐夫罢了。”忽然想起来,笑道:“姐姐现在可还是四哥你的债主呢!”

雍正脸色登时有些肃然,轻叹道:“正是呢,黛儿确实是解了我那燃眉之急。”

可巧黛玉笑盈盈地端了一个云龙献寿雕漆盘进来,笑道:“说什么呢?那不过还是爹爹的银子,又不是我的。”

雍正笑着站了起来,接过她手里的托盘,笑道:“正说你是我的债主,我对你以身相许了呢!”

黛玉红了脸,不依地顿足,道:“你这个人,也不害臊,在爹爹和青玉面前胡说什么呢!”

雍正只是笑,如海也不禁莞尔,青玉垂涎地看着托盘上热气腾腾的汤面,“姐姐,这是做给我吃的吗?”

黛玉伸手轻弹了他脑门一下,“去,你还少了吃的不成?今儿是四爷的生日,这碗长寿面是四爷的。”

听了这话,雍正拿起了筷子,挑起了面条,细细长长的,均匀而有韧性,很简单的一碗面,淡黄色汤汁,青翠的葱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竟勾引起了他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