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禛惜黛玉
864700000168

第168章

探春听了面色微微一红,心中却是不禁想起了那日如鹰一般的高桥云鹰和他的话。

宝琴见妙玉洗杯,烹茶,样样精细,却偏又清雅,一样一样茶具又都是生平未见,因此看得津津有味。

妙玉又拿了一个千年古藤杯,缓缓注入新茶,递给了惜春道:“你且尝尝这个是什么。”

惜春只闻得一阵清幽的香气,仿佛是佛前焚烧的清香,有仿佛是水中清冷的冰雪味道,初夏之时,闻得一身清爽。

“好茶,我竟不曾吃过。好姐姐,这是什么茶?”

妙玉不理她,道:“尝不出来,我就不给你茶吃了!”

听妙玉这么一说,惜春才嘟着嘴,细细品了半口,才道:“我虽未吃过佛前青,不过倒也是听林姐姐说起过。”

妙玉才道:“这才是了,你虽有避世向佛之心,可是你心不静,不该有此心思。”

说着又瞅着惜春微微一笑,道:“你是定亲了的人了,难不成还要有这心思不成?便是有,也该一概绝了的,不然你家的那个,岂不闹了起来的。”

惜春一愣,随即不依地道:“这样的事情你也拿来取笑!若不是人人都知的,我还真当你是神算先生了呢!”

妙玉也不多说,又斟了一个刻着垂珠篆字的小粉钵,递给了宝琴。

宝琴如获至宝,忙笑着尝了一口,品了半日,才微有惭色,道:“我跟爹爹素日里走南闯北的,各处的茶倒也是吃过的,不过这个却不是茶,是嫩柳和梅花是不是?只是有些茶味儿,必定是用西湖龙井茶水过滤之后来浸泡的嫩柳和梅花。”

妙玉点头,道:“正是这个,你只记得,梅柳二字,皆和你有瓜葛便是。不在梅边在柳边,切记。”

湘云只快言快语笑道:“倒是我该吃什么茶?听着你竟是一个人一种茶呢!偏还有些玄机。”

妙玉看了湘云红彤彤如海棠一般的脸蛋,轻轻叹了一口气,拿了一个镂刻着双头麒麟的金杯,斟了茶与她,道:“人生在世皆定数,因麒麟应伏着白首双星,你一番子心事,该解的时候也该当解了的,莫要到了想回头的时候却已来不及。”

湘云只听到了白首二字,心中原本存着一段心事,因此不觉得红了脸,只喝着金杯里的茶。

最后看了一眼宝钗,妙玉冷冷地倒了一只如雪白瓷杯,捧在手中恰如白雪一抔。

宝钗细细品了,正要说什么,妙玉冷冷地道:“茶既然吃完了,就都该回去了!”

探春和惜春宝琴方站起来告辞,宝钗亦携着湘云告辞,只是出了山门的时候,宝钗又回头看了几眼。

妙玉冷冷地将那只白瓷杯摔到了山门之外,粉碎如末。

不想宝钗先回了屋子去换衣裳,可巧就是周瑞家的来回道:“理亲王爷明儿里是要纳了新格格的,咱们这里是要送了礼的,这一项银子可在哪里支呢?”

宝钗问是多少,周瑞家的忙道:“共要花银二千五百两。”

宝钗便道:“到帐上去支去,还来回我作什么?”

“奴才就是各处支不动,所以才来请问奶奶的。”

宝钗挥手道:“先叫你男人借了银子来支上,回头事后得了银子就再填补上。”

周瑞家的忙有些为难地道:“若是二三百,倒也能借到,偏这是二千五百两,竟是难借到的。”

想要奢侈豪华,想要体面风光,可是要用多少的银子?为了不给娘娘丢脸,如今已经是入不敷出的了。

一年到头,那一点子地租子,不过几千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连个过年的零头都补不上!

见到宝钗神色,莺儿自然是明白的,只悄悄道:“好歹不能怠慢了理亲王爷家,因此奶奶只先堵了那些人的嘴才是!”

宝钗一阵烦闷,道:“我如何不知道?偏生二爷又是个无用的,只知道用,不知道银子难挣!前儿老爷生日,好容易拿了三百银子来替妈把那遮羞礼儿搪塞过去,可这理亲王爷府里的账怎么结?”

莺儿悄悄笑道:“姑娘急什么?姑娘如今可是国舅老爷的夫人,想要什么是没有的?正好如今姑娘们都住回来的,少不得要住三五日时候,我却见到那三姑娘身前身后的丫头子媳妇子不知道带了多少箱笼等物,随便一样,可就是上千的银子呢!想来都是林姑娘的。”

宝钗听她一提点,不由得眼前一亮,复又想起妙玉的富足来。

正说着,就听人报道:“娘娘宫里的夏太监来了!”

宝钗素来知道这些个太监都是填不满的无底洞,但是为了自家娘娘在宫里的地位,少不得还是要周旋,但是今日银钱的烦琐,还是叫她忍不住皱眉,道:“这还叫人喘气不喘气了?又来打什么饥荒了?”

说着便吩咐人道:“请夏老爷到客厅里坐,我少时就到。”

换毕衣裳,脸上堆满了笑,到了外间,夏太监忙来请安。

宝钗只笑道:“如今天也热了起来,难为夏老爷百忙之中尚且抽空过来。”

夏太监吃着茶,笑道:“咱们这家还分什么彼此?奶奶如此说,倒是生分了。”

宝钗含笑,夏太监方道:“前儿看到了一处院落,倒是十分齐整的,因此奴才也就动了心思,偏却短了一些银子。”

宫中太监是无后之人,对于金银财宝,那是比常人更是加倍地喜欢。

宝钗心中了然,忙叫周瑞家的笑道:“夏老爷短了多少银子,快去帐房里支来,别耽误了夏老爷的正经大事。”

周瑞家的会意,陪笑道:“就是各处支不动,所以才来回奶奶的。”

宝钗方问夏太监短了多少,夏太监喜笑颜开,大拇指一翘,道:“还是二奶奶爽快人。奴才倒也未曾短了多少,只一千银子罢了。好容易出来一遭儿,还要给娘娘打点着一些身前身后的琐事,奴才也不多要,好歹奶奶赏了一千五百两罢。”

宝钗亦不能露色,只得叫莺儿道:“把前儿个才得了的银子拿了一千五百两给夏老爷。”

莺儿方拿了一大包银子出来,递给了夏太监身后跟着的小太监,夏太监方去了。

夏太监去了,莺儿方顿足道:“好容易才得了三千银子,偏就给他折了一半去了!长此以往可怎么好?”

宝钗亦是心中计较,看着周瑞家的,眉头微蹙,又命莺儿下剩的银子交给周瑞家的去准备贺礼。

不想,才过了没多大工夫,就有玉钏儿过来道:“太太吩咐了,要奶奶预备一万现银呢!”

宝钗听了一愕,问道:“好端端的,又有什么支出了的?”

玉钏儿冷冷地道:“太太还不是一色都为了娘娘和二爷二奶奶想的?宫中是要打点齐全的,若差了一些儿,可就给娘娘抹了脸面。听说今年皇上万岁爷打算到避暑山庄去,指不定还带了皇后娘娘和熹妃娘娘齐妃娘娘去呢,到时候,若是真给这几位娘娘去了,可成了什么事情?太太要银子也并不是为了自个儿,是要打点宫中的李公公和各位总管的,也好都在皇上跟前替娘娘多说几句话。如今年贵妃娘娘去了,还不得给娘娘长脸面?若是奶奶果然没银子,我便去回了太太,也只好叫太太拿了素日里的梯己来添补罢了。”

听了玉钏儿这么一番子话,宝钗心中咬牙切齿,却也无法,只得答应了。

当晚她便又带了莺儿到了栊翠庵,妙玉正在佛祖前闭眼敲着木鱼。

宝钗念念叨叨地说起了家道艰难,此时又有两位姑娘未曾出门子,一举一动,一草一纸都是要花银子。

妙玉住了手,清清的木鱼声也随之停止,冷冷地道:“我一个槛外之人,六根清净,那是你们红尘俗事,偏过来告诉我做什么?我的东西,便是价值千金又如何?砸了也都是我自己的!”

宝钗面色微微一变,随即笑道:“虽然妙姐姐如此说,但是家计艰难亦是事实,如今我们太太已经打算封锁了园子,只为了省却这些嚼用,我因想着姐姐还在栊翠庵里住着,因此才劝阻了太太止住了这个念头。偏如今又要打点娘娘宫里的事情,又要给两三位姑娘准备嫁妆。”

妙玉冷冷地看了宝钗一面,道:“我这里倒也是有一些东西的,只怕一般人是没有福气得了的。”

宝钗听妙玉口气有些松动,忙喜道:“天下里有福气的除了我们娘娘还能有谁?若是别人断没了福气的。”

妙玉冷冷地命小尼姑拿了两个小箱子出来,宝钗打开一看,拇指大的南海珍珠,大块的祖母绿,各色猫儿眼,紫玉,红宝石,绿翡翠,一阵珠光宝气,果然无一不是无价之宝,尤其是两颗极大的夜明珠,耀眼生辉,喜得忙叫莺儿接了。

妙玉便不理会她,重新敲起了清清的木鱼声,在寂静的夜里,越发清脆,错落有致。

随着宝钗喜滋滋的脚步声渐渐离开了栊翠庵,妙玉嘴角掠过了一丝淡淡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