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禛惜黛玉
864700000077

第77章

“我来得真是巧呢,迎面就是仙子下凡!”

听到允祥的声音,探春好奇地看了过来,她可不认得允祥,但是见到恭恭敬敬站在允祥身后的父亲和贾赦贾珍的模样儿,她就知道允祥身份必定不一般,只怕是亲王郡王之属,便忙过来见礼。

允祥把手一摆,道:“姑娘不必多礼,本王不过是闲来无事过来而已。”

黛玉有些不好意思地下了秋千,见到允祥容光焕发的神情中却还是隐隐带着三分忧愁,仿佛心中口中藏着万段愁绪,便问道:“好端端的你又是怎么了?还是有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

听到黛玉语气之中似和允祥颇为熟稔,贾政贾赦贾珍三人都不由得一愣,亦连探春也有些奇怪。

黛玉却恍然未觉,毕竟她虽聪敏,但是终究和允祥是颇为熟稔的,素日里相交也极深厚,自然没有注意到这些小节。

贾赦迟疑地看着黛玉,问话毫不客气地道:“大甥女竟认得怡亲王爷不成?”

允祥听出了贾赦语气中的惊喜,其中之意也不难明白,便道:“本王曾在畅春园料理先皇丧事,自然是曾见过的。本王可不希望有人打着林姑娘认得本王的事情,来要姑娘做什么不愿意的事情。”

允祥在朝中之为人虽然温和敦厚,但是他终究曾纵横江湖多年,十三侠之名亦非浪得虚名,语气之间,自然而然溢满了威严爽朗的王者侠客之风,也叫贾赦贾政贾珍等人不由得心中惴惴。

黛玉淡淡一笑,允祥也不理会贾政等人,只道:“来要两颗你那海棠的种子。”

黛玉自然明白他说的是七星海棠的种子,便问道:“要这个做什么?难不成还是有谁中了毒了?受了伤了?”

允祥摇头,道:“中毒也算不得,受伤也算不得,只是皇上为皇太后守灵,有些儿中暑,已昏厥过去数次了。”

黛玉心中一痛,知道雍正惧怕暑热,如今正当烈夏,他自然是受不了的,可是为了不留人于把柄,他也只得忍了下去。

想到了这里,黛玉便道:“那种子是用不上的,用了那个,开始虽然好些,只怕明儿里更重了呢!”

允祥心中一急,道:“你倒是说说那可如何是好?我也竟没了主意了。”

听到了两人只是你我相衬,允祥不以亲王为尊,黛玉不以平民为卑,众人自然是眼神深沉了起来。

黛玉便走向自己院子,先让了允祥,一面走一面才道:“可说着老天真真儿是长着眼睛看着的,你今儿里来得竟也是巧之又巧。昨儿里我得了一件奇物,想来是可用得的。”

允祥有些儿好奇,只转头看着贾政等人道:“政老赦老就不必相随了。”

贾政方止住了脚步,黛玉却是有些儿顾忌这里,便笑着向探春道:“四丫头还跟我要颜料呢,妹妹你便也到我那里去,顺便替她拿回去罢。”

探春素性聪明,自然会意,便点头答应了。

逶迤至了黛玉院中,允祥抬头看着康熙的题匾,不由得有些儿怔怔的,叹道:“真真儿是物在人亡了!”

黛玉听了,心中自然有些伤感,只是记得雍正昏厥之因,只得忍住了,勉强笑道:“若是老爷子在世,也不愿意见到十三爷如此的,倒还不如先帮着皇上,打理好老爷子留下来的江山。”

允祥听了,急忙笑道:“正是呢,你且快将你那奇物给我。”

让了允祥进屋,允祥便道:“若不是有皇阿玛当年曾给四哥的那串千年菩提珠护着身,只怕四哥早已支撑不住了。偏他也是个倔脾气,越是有了那么多的闲话于他,他越是要支撑下去,便是有人劝他,他也不肯听。”

黛玉也没注意到允祥说那千年菩提珠,只是轻叹了一声,道:“他的脾气,你又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劝也只是白劝罢了,倒不如由着他,使他心里也爽快一些。”

说着便打开了妆台上的一个小抽屉,拿出来一个锦匣子,递给了允祥,道:“这个你拿了回去,叫皇上佩戴在身上,自然是可以凉快一些儿的。”

允祥打开看时,却是一根青色丝绦系着一粒白色的珠子,大如拇指,乍然看时不过就是普通的东珠,仔细看时,却发现隐隐宝色流转不定,竟散发着淡淡的寒气。

“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处?”

黛玉道:“这是冰晶之珠,前儿里雪雁到了四林商行里拿了回来的,只说也是机缘得了的,所以叫她拿来放在屋子里,夏天里却也是清爽凉快的。我昨儿里试了一试,竟果然如此,佩戴在身上也是清凉舒适的。”

允祥惊讶地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冰晶之珠?你可真是舍得给了四哥。”

黛玉便道:“不过是一件玩物,虽然是那遗篇上说有多好,我也没见到多好,再说了,你也知道我这身子最是怕寒气的,你只管拿去罢。”

允祥也不跟她推辞,毕竟二人之心,他也是明白的,也只有雍正好,眼前这丫头才好罢了。

他回身便要回去,黛玉又叫住了他,道:“也不知道十三爷你忙什么呢!”

说着,又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紫檀木小匣子,托在手里看了一会,才递给了他,道:“这里面就是七星海棠的种子,这几年来,一共得了二十来粒,这里面一共是十八粒,你且带了回去,用处你自然是知道的。”

允祥点了点头,接在手里,然后道:“虽然我不知道如今你在这里到底如何,只是,你也小心一些儿,前儿我还听说你身子不大好呢!你好了,他也才是好罢了,也别叫他担忧着了。”

黛玉轻叹一声,然后露出微微的俏皮,道:“想来我是极好的,只是你们那里不好罢了!”

允祥大笑了一声,道:“也是,什么事情是能瞒得过你的?”说着便潇洒而去!

雍正为德妃守灵中暑数度昏厥,黛玉自然是担忧的,直到三四日后,恍惚听人说起雍正龙体略好些儿的时候,她一颗提到了的嗓子的心才轻轻放回了原地儿。

探春是难得聪明的人,见到黛玉形容举止,加上允祥话中之意,自然也猜到了什么。

她虽然知道一些事情,却是丝毫不肯说出半句,黛玉和她的姐妹之情,那是永远无法磨灭的,自然,她也不会多黛玉的嘴。

看着眼前观赏她书画的宝钗,探春淡淡一笑,也不说话,只是安安静静地啜着黛玉送她的碧螺春。

她明白宝钗的心思,也知道她为的是什么,既然她不开口,那么自己也就等着。

她知道宝钗从来都不会是单纯地探望着谁,唯独宝玉那里,她走得勤快无缘由。

果然宝钗看了好一会书画,连连称赞不已,才坐下来喝着侍书沏上来的碧螺春茶叶。

“你这里倒也是沾林妹妹的光了,竟也是拿着那进上的碧螺春喝呢,甘美芳香且清醇无比。”

探春笑道:“我自然是沾林姐姐的光了,素来也只有我沾别人的光,没有别人沾我的光的。”

宝钗看着探春穿着粉黄色撒着大朵红枫叶的衣裳,更显得俊眼修眉,神采飞扬,自有一股闺阁女儿未有的英气,便笑道:“几日没见你,越发显得精神俏丽了!”

探春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道:“倒是不知道姐姐什么时候也爱说这样的话了!再怎么俏丽,也不能同姐姐这株艳冠群芳的牡丹花儿相提并论,谁不知道姐姐是咱们这些姐妹中的尖儿呢。”

宝钗笑了笑,喝了一口茶,才漫不经心地道:“听说前儿个怡亲王爷来过,妹妹是陪着林妹妹见的?”

探春道:“不知道姐姐想知道什么?我不过就是陪着林姐姐玩耍,见了怡亲王爷的罢了。”

宝钗笑道:“那可是当今皇上最疼爱的兄弟,难得妹妹好福气,竟能见到他老人家呢!听说好似林妹妹和怡亲王爷极熟的?”

探春只是淡淡一笑,道:“这样的事情,说什么福气不福气的?又岂是能由人随便多嘴多舌的?再说了,正如林姐姐说的,不管什么事情,人在做,可那天在看呢!”

宝钗便只得不在这话上多说,只笑道:“如今天虽然是热的,可外头却也是极好的,倒不如回了老太太一声,姐妹们都出去玩耍一会子,可巧我们家新开了一家酒楼,倒也可以去看看。”

探春原本欲推辞的,偏就见贾母房里的琥珀走了过来,笑道:“才姨太太和太太说了,姨太太家新开了酒楼,再者除了林姑娘之外,别的姑娘们也少出门,所以太太就回了老太太,叫姑娘们都出去玩耍呢!”

探春听了,只得应了,便带着侍书翠墨两个和宝钗约了迎春惜春,一齐到了黛玉院子里,说明了来意。

黛玉道:“天这样热,我倒是懒怠出去的。”

宝钗忙笑道:“好歹妹妹也给我们家那酒楼一些面子,去逛逛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