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禛惜黛玉
864700000087

第87章

黛玉张口就要咬他,却给雍正躲了开去。

伸长了手去勾头顶的丁香花枝,衣袖轻轻滑下,纤指如葱,皓腕如玉。

点点的丁香花洒在手臂上,粉粉的白,嫩嫩的紫,迷了他的眼,亦亮了他的心。

雍正笑看着她勾不到花枝的笨拙,轻轻一下,就把花枝勾到了她的眼前。

“五片花瓣的!五片花瓣的!”

黛玉惊喜的娇声响起,入了雍正的耳朵,却也捧起了那簇五片花瓣紫丁香凑到雍正的眼前。

真的是五片花瓣的紫丁香,不是一朵两朵,而是一簇花团,聚在一起显得紫色浓了一些,却更香了一些。

雍正抚着黛玉微有凉意的玉颊,轻笑道:“可见老天也愿意叫咱们家的黛儿一辈子幸福呢!”

黛玉嗔道:“你还拿我取笑儿呢!连这个亏得你想得出来!”

又是一阵风过,紫落,如海,如画。

深深的林,浅浅的紫,淡淡的幽,淹没了两人衣衫的紫色。

夏日天多变,朗朗的清空,忽然飘来了一片淡淡的云彩,遮住了偷窥的日阳儿。

哗啦啦一阵雨落,吹打在紫丁香的枝头上,打落了片片的丁香。

雍正忙一手搂着黛玉一起避到了屋檐下,黛玉拿着手帕擦去了他脸上才落了的几点雨珠儿。

黛玉有些不舍地轻叹道:“才盛开了的丁香花,一阵雨过,就落了满地,枝头也光秃秃的了!”

雍正伸手拢了拢她有些松散的鬓发,笑道:“丁香落尽,化作夏泥也护花,你又何必多愁善感?”

黛玉听了忍俊不禁,伸手接了一把瓦檐上流下来的雨珠儿,调皮地抹在雍正身上,故意又拉散了他背后的辫子。

雍正笑道:“好啊,竟跟四哥闹起来了!看四哥怎么收拾你!”

抓了一把雨水也洒到了黛玉的脸,黛玉尖叫着躲开。

夏伏里的雨倏忽就过,黛玉调皮地踩着地上的积水,明珠四溅,湿了绣鞋,也湿了裙角。

突然脚一踢,一汪水就泼到了雍正的袍子角,湿了一大块。

雍正眼珠子一转,故意追着黛玉到了花树下,他伸手就使劲在花树上一晃,哗啦啦一阵丁香雨落了黛玉满头满脸满身!

“四哥你坏死了!坏死了!”

黛玉笑着,叫着,娇脸如凝脂,点点的丁香雨,带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洒落。

如玉承明珠,亦如花凝晓露。

嬉笑玩闹得就如两个大孩子,绵绵的情意却也在丁香雨的清香中流转。

笑着,闹着,黛玉脚下一滑,仰面就要摔倒在地,雍正飞身过去,抱着她打了个滚,不叫她摔着一点儿。

满身的泥浆水,两个人就如从泥塘子里打滚出来似的,允祥朗朗的笑声从门口传来。

黛玉顿时羞红了脸,摇摇摆摆站了起来,雍正拉着她的手,微一用劲,也随着站了起来,横了门口的允祥一眼。

允祥笑得一个劲咳嗽,道:“四哥,黛丫头年纪小,你也跟着她胡闹,瞧瞧你们,竟是泥人了!”

夏天虽热,到底黛玉身子还是弱的,雍正便吩咐在院子门外的雪雁等人进来服侍黛玉沐浴换衣。

好在丁香院中也有书房,里面各色东西亦是齐备,雍正便也在内沐浴换了允祥未曾穿过的衣裳。

雍正的辫子也散开了,允祥吩咐丫鬟来梳时,却雍正止住了,道:“叫个小太监来梳。”

允祥会意,果然吩咐了一个小太监来替雍正编好了辫子,打理好仪容。

出了书房,允祥便问一旁的丫鬟道:“姑娘收拾好了不曾?”

雪鹰已在房内笑道:“已经好了,四爷和十三爷进来罢。”

两人才进了屋子,只见黛玉已换了衣裳,却因洗了头发,所以只是松松地挽着慵妆髻,更显得三分妩媚。

雍正皱着眉头,问允祥道:“你过来做什么?”

允祥知他不愿意叫自己见道黛玉如此家常松散的打扮,便眼珠子一转,促狭地道:“四哥可别忘记了,这里可是小弟的王府呢,小弟到哪里可不都是天经地义的?”

雍正阴沉着脸,半日才道:“朕今日在你这里用膳,你去亲自料理罢!”

允祥叹了一口气,对黛玉摊了摊双手,满眼算计的哀怨,道:“黛丫头,你瞧十三哥哥可怜不可怜?给四哥变着法子赶出去呢!你也替十三哥哥说句话儿,别叫十三哥哥累着了!”

黛玉只是抿着嘴,就是不说话,允祥摇着头,走向门口,喃喃自语道:“这还不是没嫁么?都这么护着他了!”

臊得黛玉小粉脸大热,雍正却冷冷地哼了一声,见允祥出去了,便伸手扯开了黛玉扎着发髻的红头绳,一头青丝顿时乌云也似的披泻下来,如丝缎一般闪着淡淡的粼光,幽香溢满了室中。

“才洗了头,还没干呢,别随随便便就扎起来,仔细明儿嚷着头疼。”

黛玉嘟着小粉唇指着他已经编好的辫子,道:“你不是也扎起来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雍正拧着她粉腮,接过雪雁手里的梳子替她梳理头发,道:“四哥一个大男人,风吹雨打惯了的,无事。”

“你是天子,自然是你说啥就是啥了。”

才收拾好了,果然就听前面说已摆了饭。

用午膳时,只有允祥夫妻和雍正以及黛玉四人对坐,三春姐妹乃至于宝钗自有侧福晋们带着吃饭。

那些侧福晋们原都不及兆佳氏,也只瓜尔佳氏极爱探春,便只她来带着姐妹吃饭。

探春也跟瓜尔佳氏熟了,因此落落大方地笑着,豪爽不羁,瓜尔佳氏拿着筷子就敲探春的手。

迎春和惜春见着娘儿两个模样,忍不住扑哧一笑,惜春便道:“三姐姐素来不是如此的,今日见了,倒是极其难得。”

瓜尔佳氏笑对着惜春道:“你也别说你姐姐如何,我瞧着你竟也是难得的。也别打马虎眼,今儿既然是我来坐镇这席面,你就也须得喝酒才是,别当我们马奶子不当酒!”

马奶子酒本就是北方苦寒之地极其常见之物,听着瓜尔佳氏说这话,旁边的丫鬟仆妇都扑哧一笑。

三春姐妹听了都是大笑,因此席面上倒也是热闹的,惟独宝钗依旧是端庄沉稳,含着浅浅微笑。

宝钗因不见黛玉和兆佳氏,便面含微笑,问瓜尔佳氏道:“嫡福晋和林妹妹怎么竟不见?”

瓜尔佳氏看了宝钗几眼,然后才笑道:“咱们只管自己吃喝罢了,她们的事情,自有她们自己处理,由着她们去罢。”

然后又对探春笑道:“我最喜你这气魄言谈,毫不让须眉,这人要么就是天生一段娴雅淑静,要么就是天生的一股豪气,东施效颦最可厌的。你和你姐妹且多吃一些,咱们旗人家就是大酒大肉地吃着豪气,别扭扭捏捏顾作端庄地不成个模样。”

宝钗听了这话,面色微微一窒,随即尴尬地笑了笑。

用完了饭,偏那边兆佳氏打发人来说留姑娘们暂住几日,瓜尔佳氏忙命人打扫客房,收拾铺盖,与三春姐妹和宝钗居住。

只她极爱探春,因此便叫探春跟着自己住。

宝钗见状,晚间歇息的时候,才换了衣裳,想了想,就过来到迎春和惜春房里,笑道:“三妹妹倒是个有福分的,竟得瓜尔佳福晋如此喜爱。”

迎春也不答,惜春便道:“除了林姐姐,三姐姐原就是个尖儿,生得好,福晋自然是喜欢的了。”

宝钗笑道:“正是呢,想必是看在大姐姐的面上,所以才如此疼爱三妹妹。”

迎春听了淡淡地道:“宝姐姐这话可就是差了的,今儿福晋们接咱们姐妹来,原就是因着来玩耍的,只是福晋们的意思,和深宫里的娘娘拉扯上了什么瓜葛?谁还顾及着什么面子不面子呢。若真是要顾及着娘娘的面子,想必喜爱的该当是宝姐姐你才是,如何能轮到三妹妹呢?”

宝钗听了不好反驳,便只笑了笑,然后问道:“林妹妹怎么竟是不见的?难不成竟也给福晋留在了身边不成?”

迎春和惜春都摇头不知,宝钗也不好意思再问,便回了自己住的房里。

她原本只带了文杏和莺儿两个丫头来,莺儿倒还好,只那文杏年纪小,道三不着两的,宝钗便不大用她。

宝钗吩咐了莺儿几句,莺儿便点头答应了,终究这里是亲王王府,因此瓜尔佳氏各打发了两个丫鬟来伺候着。

宝钗忙又是让座,又是叫文杏倒茶的,十分亲热,笑道:“我随身带了使唤的丫头了,就不必麻烦两位姐姐,这是进上的碧螺春,两位姐姐且尝尝。”

又叫莺儿道:“把咱们家里带了来的几样稀罕玩意拿来给两位姐姐玩耍,也是一些儿小心意。”

两个小丫鬟从小儿在王府里长大,虽然稀罕东西见了不少,但是终究年纪小,又是个没心计的,自己不必劳累倒也是欢喜的,便道谢坐下了吃茶,看着宝钗送的东西。

宝钗慢慢问着两人年纪大小,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当差,末了又笑问道:“才和我们一同来的林姑娘,姐姐们可知道到了哪里了?我竟一天都没见着她的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