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业改变命运
8653900000036

第36章 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5)

7.分众传媒广告虽好但也不便宜,如果选择分众传媒投放广告,要如何投放才更为划算、更有效?

8.年轻的江南春是个“节约型的富豪”。对财富对事业对人生,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态度,如果你有了钱会怎样?

9.江南春说他是个“很片面的人”;他的确是个成功的人。你如何看待他的充实和快乐?又如何感受他的疲惫和辛苦?你的幸福观是什么?江南春是幸福的吗?

10.分众的未来虽然是光明的,但道路将是曲折的。愿分众一路走好,对于江南春,对于分众你有何建言与良策?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许读者也有千言万语想一吐为快,或许你设身处地为江南春设计了种种未来,那么何不借鉴江南春精彩故事的经验,为自己的创业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借鉴。

江南春语录:

1.“我可能不是中国最努力的人,但一定是中国最努力的100个人之一。我所认识的创业者,陈天桥、马云、李彦宏……真的还没有轻轻松松成功的,没有谁过得很自在。”

2.创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创意创造生意。有创意的生意和没有创意的生意,最后的投资回报率相差得非常远。想象力创造你的利润率。

3.一旦放弃,你将无法知道你离成功有多近。只有跨越这条界线,你才知道界线在哪里。

4.快乐不重要,悲伤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体验的强度。当我们在最后一刻回忆起来,曾经经历过彻底的惨败,经历过大悲大痛,这样的人生才会丰富。

5.我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幅大匾,上书两个大字“变态”。初来乍到者莫不惊讶不已,而我对此的解释是:我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消费者态度,所以简称为“变态”。

创业经历:

1983年,任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厂长。

1992年,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

1998年,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

1999年,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2002年,获“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等荣誉,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升至第4位。

2003年,获“中国企业新领袖”、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

2004年底,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

2006年,辞去蒙牛集团总裁职务。

CCTV200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辞中这样写牛根生:“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可以说,提到“蒙牛”,提到奶业,我们就不能不想到牛根生——曾在北京大学深造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回想他的创业经历,可谓是酸甜苦辣,难以形容,创业所需要吃的苦他都吃了,创业所需要受的累他都受了,创业所需要的坚持他都坚持了。当年,他曾经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如今的蒙牛“一有全球样板工厂,二有国际示范牧场,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的业绩”。

而且“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引人注目。它曾经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创造了很多的第一: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位“中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示范牧场”、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蒙牛单品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2003年香港超市唯一获奖的内地品牌;“2004年最佳IPO”等。

在牛根生的创业过程中,“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一直是他信奉的哲学,而且他的企业被称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因为牛根生所领导的蒙牛总是和亿万消费者、千万股民、百万奶农及数十万产销大军同呼吸、共命运。

创业需要专一、需要策略、需要财商,幸运的是牛根生都具备了,同时也是他的经历、他的梦想、他的勤奋、他的“不甘心”成就了他今天的非凡的伟业。如今作为乳业的后起之秀的蒙牛集团,正以出色的营销手段实现着它的快速增长,并且以“蒙牛速度”来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和世界人的生活。

一、专一勤恳,苦心经营事业

牛根生,1958年出生,从事乳业27年。1978年参加工作,种草养牛5年。

1983年进入伊利,从一名洗瓶工干起,直到担任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现任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华捐股第一人”。

在牛根生看来,他工作29年来,仅仅只做了一件事:种草、养牛、挤牛奶。当初牛根生养牛时做的是这件事,当工人时做的也是这件事,等到后来自己创业时做的还是这件事。

1978年,年仅20岁的牛根生在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做了一名养牛工人。后来进入内蒙古伊利集团,从洗瓶工做起,直到1992年开始担任伊利的经营副总裁。

1998年,对牛根生来说是个转折点,因为他被伊利董事会免职,送往北大进修学习,这对于为伊利集团奋斗了16年的牛根生来说,意味着体面的流放和变相的失业。

失业之后的牛根生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而且他发现离开了乳业,他根本不可能在其他的行业生存。虽然有一些行业能够慧眼识“千里马”,但他们不是真正的伯乐,更没有认识到牛根生是“一台印钞机”。

无奈之下,牛根生只有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正当牛根生进退两难的时候,原来一起在伊利的一帮兄弟因为种种原因被免职。此时他想到了自己和兄弟们的困境,于是准备创立一个新的乳业公司,而且他相信“哀兵必胜”,就这样“蒙牛”应运而生。

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册成立,名字是“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面对一个“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三无企业,没有人能够保证蒙牛会有一个灿烂的未来,更没有人想到,它会发展到今天这么壮大。

但是牛根生没有胆怯,也没有害怕,凡事壮大也必是从弱小做起。而且面对着来自同行业的排挤和诽谤,他更是一步一步不畏艰险地走了下来。他用自己专业的知识赢得了成功之神的青睐。

创业之始,牛根生知道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在原先自己那帮乳业界朋友的基础上,他只为自己的管理团队请了一个人,卢俊,也就是原伊利的党委副书记、内蒙古证券委处长。因为卢俊既是党政内行,又是乳业行家,同时还是证券方面的高手。而牛根生之所以请她来,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蒙牛有一个健康的开始。

万事开头难,在呼和浩特市一间53平方米的楼房内,牛根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而蒙牛的发展奇迹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开始的时候,牛根生采取了“虚拟经营”的方式,无奈的牛根生只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1992年,牛根生与哈尔滨一家乳品企业经过秘密谈判,签订了合作协议,蒙牛产品也由这家企业“新鲜出炉”。但是借鸡下蛋不过是权宜之计,经过多方的筹备,牛根生在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上热火朝天地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工厂。

后来蒙牛在成长和壮大的发展道路上,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不顺,例如,1999年的5月1日,48块“蒙牛”的广告牌一夜之间被砸得面目全非,但是因祸得福,这一事件使得蒙牛开始备受社会的关注,蒙牛也由此开始变得“愈神秘,愈美丽”;同时,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为了封杀蒙牛,争夺奶源,蒙牛的生奶车经常半路被截,牛奶被当场倒掉;而且,从2003年到2004年,蒙牛和牛根生遭到了某些媒体质疑、诽谤,一些地方威胁、恐吓蒙牛的事情也开始连续不断地发生……但是坚强的牛根生都顶住了,并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

古语云:哀兵必胜。牛根生也非常明白“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所以在创业之初,牛根生做到了“忍”,也做到了坚持。走过了创业之初的种种艰难,为以后蒙牛的发展铺就了一条平坦的道路,所以蒙牛有了今天,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他更是做到了知己知彼,同时也领悟到了“奇兵制胜,兵贵神速”的真理,而且他知道怎样更好地来领导自己的部下,来对待自己的员工。

乌云过后是晴空,专一勤恳苦心经营的后面是成功,牛根生做到了。

几年间,蒙牛让西部不少县市的奶牛头数增加了10倍。这片土地上传诵着这样的民谣:“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当年“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企业,变成了今天“一有全球样板工厂,二有国际示范牧场,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业绩”的蒙牛。

所以,要成功,就需要从勤恳和专一做起,就如同牛根生一样,苦心经营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二、策略制胜,重树乳业大旗

有人说,牛根生是一本创业教科书,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当自己处于困境时,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当企业还处于弱势地位的时候,怎样与行业龙头博弈;当利用国际资本这把双刃剑时,如何才能避免伤害自己……

牛根生所创办的蒙牛从1999年开始发展,从一无所有开始,在竞争激烈的“乳业江湖”中拼下了一块最大的地盘。2004年,蒙牛已经跃居行业首位,收入也高达72.138亿元人民币,仅次于伊利的87.3亿,而蒙牛3.194亿的净利润却使伊利远远落在了后面。为此,他进入了2004年《福布斯》的富人排行榜,身价高达1.35亿元。

短短6年的时间,他打造出一个年收入超过70亿的巨大企业,那么牛根生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又是采取怎样的竞争策略来重新树立起乳业的大旗呢?可以说,以退为进、知己知彼、奇兵制胜是他最主要的竞争策略。

以退为进从1983年到1998年,牛根生在伊利整整干了16年,从一个普通的洗瓶工,做到伊利的经营副总裁。但是荣誉也往往伴随着不幸,1998年牛根生被伊利董事会免职。免职并没有理由,但是一个不用说破的功高盖主成了唯一的解释。

于是不甘落后的牛根生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创业地点是呼和浩特的一个居民区里租来的一间53平方米的房子。当它成立的时候,在内蒙以伊利为首的乳品企业已多达数百家。而伊利集团当时已经上市多年,冰品、液态奶和奶粉生产销售体系十分完备,纯利润达到八千多万元。而1999年刚刚诞生的蒙牛,没有奶源,没有厂房,没有市场,除了创业者的满腔热忱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但是,牛根生有人,有实力,有毅力,而且能够领悟到“忍”的精神。在乳业江湖的利益格局几近确定的时候,蒙牛的生存空间备受挤压,各种意想不到的算计充满了各个角落。有竞争对手甚至希望将蒙牛这棵幼苗及早地拔除,艰辛的创业过程中,蒙牛经历了广告牌被砸、牛奶被截和被倒等一系列事件,牛根生选择了以退为进的策略。

例如,最初打出的广告口号是:向伊利学习为民族企业争气。同时牛根生在不同的场合提及伊利,言辞表情中总是充满对伊利的眷恋和对老领导郑俊怀的敬佩。

他的做法赢得了更多同情与支持。他知道只有通过“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方式缓解以往矛盾,企业才能够发展起来,并且不断地发展壮大。

而且他知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真理,经历了打和骂的过程,他学会了怎么样不打能赢,怎么样不战能胜,怎么样以退为进,怎么样绝地反击,怎么样把对方的恶毒招数化解于无形。

知己知彼因为自身比较弱小,牛根生知道,他不能和其他大企业产生正面冲突,尤其是伊利。他认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够取得胜利和成功。

在伊利工作了很多年,他知道伊利也有着自己的弱点和短处,当年伊利曾经进军深圳市场,但是遭到失败。于是牛根生采取了一种与伊利不相同的“战术”:蒙牛的各路人马穿着蒙古装打着横幅和标语到各个小区门口,横幅上写着“不喝是你的错,喝了不买是我的错”,“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牛奶”,蒙牛产品全部是免费送给居民品尝,而且得到好评,于是蒙牛这才进入超市,同时迅速火了起来。

这招“小区包围超市,所有产品免费品尝”,使得牛根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奇兵制胜牛根生曾经对杨利伟这样说:“利伟啊,不瞒你说,我是你的老哥,除了你的爸爸妈妈、你的妻子孩子、你的直系亲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除了你的团队和战友,除了认识你的人,在你所不认识的所有陌生人当中,我对你的事情是最关心的,因为在你身上寄托了我们那么多蒙牛人的心血,还有我牛根生的个人价值的实现。”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蒙牛展开了成立以来的最大一次行动: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发射——补给——对接”的电视广告当天以最快的速度在黄金时段同步亮相;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路牌和建筑上铺天盖地出现了“举起你的右手,为中国喝彩!”的口号,而“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广告很快占据了中国大大小小超市的各个显要位置;印有“航天员”专用牛奶的新包装牛奶以最快的速度摆上了大小超市的货架,带有蒙牛产品标志的上千辆运输车在中国的大路小道上奔驰,而所有的蒙牛员工都在紧张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用尖端的技术制造高质量的产品,用不同的包装方式细分出低价格高质量的产品之间的差别,奇兵制胜,是牛根生最终胜出的原因。

三、积极散财,付出获得回报

2003年的圣诞节,牛根生突然把律师叫到身边,告诉律师一个重大的决定——把蒙牛的股份捐献出来,原则是“不能继承,下代人不能享用”,希望律师能够做出一个方案。律师听后十分激动,说:“这哪能,您不是在开玩笑吧。”出于不能理解的原因,牛根生的妻子申淑香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和律师一样感到十分震惊:“当时挺震惊的。以前穷,什么也没有,好不容易到现在了,却什么都不给孩子留,全捐出来了。”没有多久,消息在周围扩散开来,他的儿女、同事、亲友,以及政府官员无一不晓。

但是牛根生却这样给所有的人解释:“我有一个特点,过去我做出什么决定,虽然大家当时不理解,但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另外,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是支配过几万亿、几十万亿财富的,但是这些人死的时候一分钱也没拿走,所谓生带不来死带不走,这我看得很清楚,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任何人都少不了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