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中华医仙
871600001883

第1883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36)

儒家圣人孔子讲君为君,民为民,是对上辈尊重的意思,人既然为君,那就有其独到之处,无论如何,身为臣子都应该奉公守法,与配合其施政,同样儒家也讲仁,讲孝,讲亲,如果为君者忤逆天下孝道,忤逆万民之仁道那就可以攻而伐之,所以孔子当初所说所做,只是被后世大多数儒家弟子误解,只会学,而不敢反,人若是没有反抗的心理,永远都不可能明白人生到底为何,圣人到底说什么,而人若是逆反之思维,那就可以真正参悟到大道,圣人之决断。

就如同现在读书一般,只会读死书,即使考上大学,读到硕士博士,乃至教授,但人若是无任何逆反之心里,将圣人之书熟读于心,只懂得那些肤浅的道理,那么人生就如同复制一般,复制了别人的路,在套在自己身上,变得不伦不类,人可以复制别人的,但一生中若是只会复制,而不会逆反着去超越,那活着的永远不是自己,而是在走别人的老路,而这路绝对不会超出你所复制之人的成就之外。

圣人为何要将警世之语说出口,为何大道至简?只因为他想用最简单的话语去表明最为简单的道理,一个正字,蕴含了很多,一个孝字蕴含的千万文字都无法去解释的事实,这就是简单,如果只是复制了正字,表面或许能正,但在心中却永远都不能让其超脱出这个字之外,正?真的只是那么简单么?或许其中还有反的意思,没有反,为何有正呢?

众所周知,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传播学术而闻名于世,对理学的传播和发扬尤为突出。对于理学,今人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偏见,总会轻易扣上唯心主义的大帽子。

其实,哲学世界,绝非唯心唯物划分这么简单。这些艰深的思辩命题,就是留给后世用实际行动去解答的根本。

先贤们勇于对世界进行多样的思考和深刻的了解,自由讨论,平等交流,这种精神和气氛在当时之中国实在难得。至于后来理学走向官样文章,那就不是读书人的事情,而是那些政客的事情了,自古都如此,儒家讲究正,可惜后世大多数儒家弟子却智慧以伪正为名,打着造福天下的旗号,却挂羊头卖狗肉,凡是敢于反驳的的人几乎都横死,即使皇帝也没例外,秦始皇就是一个例子,那样伟岸的君主硬是被说成了是暴君,朱棣也是,那些所谓的读书人只是追着他造反的坏名声,却没想过他为大明朝,乃至后世子孙所撑起的一片天。

可唐代太宗因为善待儒门,即使他杀兄逼父也只是说他大义灭亲而已,康熙乾隆离明朝数百年,却没有明朝之鼎盛,却被后世记得其泱泱之功劳,这就是儒门的笔伐言诛,可见其之可怕,中国不怕任何敌人,就怕从中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