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8717800000084

第84章 公路交通科技

当前公路交通科技发展有3大趋势:一是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护环境,研究开发智能运输系统和环保专项技术;二是以人为本,重点开展交通安全技术的研究;三是以经济合理为目标促进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1.全球定位系统(GPS)促进了勘测设计自动化

全球定位系统是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它利用天空中均匀分布的24颗GPS卫星轨道参数及其载波相位信号,通过地面接收设备接收其发射信息,实时测定地面接收载体的三维位置。GPS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精密三维导航定位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方式,它具有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等主要特点。由于其高度自动化,将逐步实现公路设计所必需的原始地形数据采集工作的自动化;由于其所达到的高精度,在公路工程测量和控制测量中正在得到广泛应用。

GPS能够提供连续精确的三维导航定位能力,这一特性与道路管理监控系统紧密配合,能广泛应用于车辆定位和导航服务中,结合电子地图为车辆驾驶人员提供导航服务,同时也可应用于重要货物跟踪,使货主实时了解货物的准确位置。

2.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前景广阔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收集、管理、操作、分析和显示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GIS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的。目前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它不同于以往只处理统计的数据库系统和处理非地球坐标的计算机图形辅助设计软件。在对象处理上比上述两类软件更加全面,即地理信息系统所处理的事务对象具有空间地理特征,也具有统计信息特征。如一段公路,起迄点是它的地理特征,公路的造价、技术标准以及交通量等又具有统计数据特征。这些统计数据在纸介质地图上是难以描述的,但通过GIS既可以显示这段公路的图形,同时也能获取这段路的上述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可以说地理信息系统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其强大的功能将成为交通信息管理的必备工具。在公路的新建、改建、养护、运营、管理等各方面都需要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作为科学管理和决策的依据。基于公路数据库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的研究开发是公路建设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适应各级管理部门随时了解公路现状的需要,同时还能够通过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丰富的图表显示,实现公路养护管理的电子化。

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智能化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软件功能更加强大。首先由二维平面设计发展为三维立体设计,实现了可视化设计,使工程设计和项目比选智能化程度提高;其次采用开放统一的标准保证了计算机应用软件之间的高度集成,这种集成是全方位的,包括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指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直到交付使用、养护管理的全过程。水平方向指这个全过程中每一阶段各工种的平行作业,数据之间可以实现自由传递和实时访问。

另外,CAD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宽泛。由于GPS等计算机新技术的出现和立体造型技术、数字地模技术的日趋成熟,计算机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更加普及,人们可以借助三维CAD技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重物起吊模拟、结合GPS进行施工过程监控等。

4.道路检测技术取得突破

国外道路养护的信息管理系统起步较早,在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如路面养护管理系统、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建立有效地保证了科学合理的养护。但是,这些系统由于数据采集手段较为落后,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耗资巨大,而且也影响数据的时效。为此,各国针对道路检测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已有所突破。

道路检测技术的总体趋势是:由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技术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类检测技术发展。在道路检测过程中,高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如高精度传感器用于路面弯沉检测,雷达技术用于路面厚度检测。

由于路面检测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对道路质量的监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道路养护更加合理和经济。

5.智能运输系统(ITS)方兴未艾

智能运输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形成人、车、路三位一体,从而大大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运输效率、行车的舒适性及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道路交通系统。

进人20世纪80年代后,公路交通信息化进程加快,从网络的普及到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从各种数据库的建设到管理系统的完善,从先进的道路控制系统的开发到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公路基础设施,通过信息技术与车辆和驾乘人员连成一体。车辆更是集各种高新技术于一体,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从被动安全技术到主动安全技术,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ITS的总体目标是使交通管理智能化,使道路用户出行更加便捷安全,使道路设施最大限度发挥功能,使多种运输方式衔接更加紧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的ITS发展框架也不一致,但其基本功能主要有:出行信息服务,向道路出行人员提供有关交通信息,到达目的地的信息;导航服务,提供公共交通运行的状况,为行人提供路线指南等;紧急救助服务,车辆发生事故时提供自动报警,为救援车辆提供路线引导等;车辆安全服务,为驾驶员提供行车环境信息,提供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提出危险警告等;收费服务,实行自动收费,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交通管理自动化,提供交通管制信息,控制最合理的交通量;运输车辆高效化等。

智能运输系统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发展最快,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其市场前景看好,各国的民间科研开发热情也十分高涨,不惜投人巨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