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贴心的父亲。一段话说得滴水不漏:有这么个消息,报纸登出来了,但消息还不确切,让孩子们不要着急,林长民还可能有生还机会。但是,第一要镇定,第二是让林徽因放心,即使她父亲去世,他梁启超也可以安排好她日后的生活。她娘也会被照顾到。最后是说,经济上不成问题。这算是打预防针。紧接着,他又来第二封信,才坐实了林长民去世的消息。有了第一次的“预告”,林徽因就不会因为觉得“突然”,而突然崩溃了。信中还提及林徽因娘交代徽因的话:“只有盼望徽因安命,自己保养身体,此时不必回国。”
安命。这个中国传统女人最常有的心理慰藉的借口。现在也要轮到林徽因头上了。她能怎么办呢?最亲密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父亲已死,年仅四十九岁。家里只有3000块存款,亲娘和弟妹的吃穿用度处处要钱,尚在美国求学的林徽因,恐怕只有安命的份了。经济上的压力,未卜的前途,命运已经不允许林徽因有过多浪漫的不切实际的绮思,她唯顺着梁启超安排的路,嫁入梁家,学成归来,安排工作,才最为稳妥安全。
或许她还可以求助于徐志摩。那个在伦敦遇见的、大她七岁的男子,曾经点燃过她的心灵之火,带领她走入艺术之门。可是,梁启超很快就送来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的消息。1926年的秋天,对林徽因来说,一定是难熬的,内心的纠结苦闷,无人诉说。她想知道远在北京的徐志摩的消息,可是,人在美国,跟梁思成交谈这事肯定不适合,写信给梁启超、梁思顺,还是写给她的母亲?似乎都不合适。林徽因焦灼着。1925至1926年,很可能是林徽因情感生活中最困惑的一年。旧的已经离去,新的还没到来,她站在十字路口张望,带着忧伤。她知道,思成爱着她。尽管在美国的日子,她和思成,因为性格上的差异,产生了不少摩擦,而且在情感上,此时的梁思成也谈不上多么成熟,但他的确是一个理想的结婚对象——性格平易,年纪相仿,志同道合,家世通明显赫,她没有理由不跟他结婚。可是,林徽因还有个未解开的心结。
1927年,胡适赴美,此行目的是完成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手续。胡到美国不久,就收到了林徽因的来信。她邀请他去费城彭校教育会演讲。显然只是幌子。林徽因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想在胡适那里得到一些国内的消息。她是直性子,也不藏着掖着,直白地写道:
我这两年多的渴想北京和最近残酷的遭遇给我许多烦恼和苦痛。我想你一定能够原谅我对于你到美的踊跃。我愿意见着你,我愿意听到我所狂念的北京的声音和消息,你不以为太过吧?
胡适去了,还跟她谈了徐志摩,谈了徐志摩的新婚妻子——名媛陆小曼。当年为了她而离婚,苦苦追求她的徐志摩,而今也结婚了,林徽因的心情微妙而复杂。苦辣酸甜,往事种种,剪不断,理还乱,可是现在,唯有割断,大家各自好过,才算了结。胡适走后,林徽因想了很多。她给胡适写信,倾诉自己的心路:
那天所谈的一切——宗教、人事、教育到政治——我全都忘不了的尤其是“人事”。一切的事情我从前不明白现在已清楚了许多,就还有要说要问的也就让他们去不说不问了。“让过去的算过去的”这是志摩的一句现成话。
她又说:
回去时看见朋友们替我问候,请你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受够了,失望也遇多了,现在倒也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着安慰和满足。告诉他我绝对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过去的种种的不了解。但是路远,隔膜、误会是在所难免的,他也该原谅我。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彻地明白了,但是,过去了,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
这段话信息量很大。“过去的算过去的”,“寂寞受够了,失望也遇多了”,“绝对不怪他”——伤感,淡淡的哀怨,又强作洒脱,因果有数,事已至此,她必须一夜长大。虽然,还是会寂寞。
迎娶陆小曼,让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关系,一下子变得明朗化。秋风吹散了晨雾,未来的路,各自走好。使君有妇,罗敷自然也必须有夫,很快,学业有成的林徽因和梁思成便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了。
梁启超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十年,这门婚事,从最初提起,到最终达成,整整走过了十年才修成正果。在这十年里,梁启超安排他们见面,接来徽因就学,挡走徐志摩,安葬林长民,还支付林徽因的留学费用,供给林徽因的亲娘、弟妹,投入了巨大的情感和财力。所以可以说,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关系,可以说是由梁启超一手打造的,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玉汝于成,该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她终于做了梁家的媳妇。
对于这桩婚事,梁启超是种下一粒籽,发了一棵芽,然后,细心呵护,最终结了一个瓜。梁启超喜不自禁——儿子长大成人,品学兼优,现在婚姻又将美满,娶一房众人羡慕的媳妇,夫复何求。
尽管梁启超此时重病在身,事务繁忙,但长子结婚,他还是慎之又慎,礼数周全,一切合情合理。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的。结婚前,准备工作都由梁启超代为完成。他请朋友给两个孩子算八字,找出两人的出生地点和时间以及上三代的名字。然后走仪式,先是行文定礼,特别庄重,早晨起来是谒祖告聘,然后是男女两家用全贴拜见长亲,中午是大宴宾客,晚上是家族宴会。尽管新郎、新娘不在现场,但大家喜乐如常。两方的聘礼都是玉,梁家给的是两方玉佩,一红一绿,林家原本想给玉印,但苦于一时找不到好工匠雕刻,所以暂时不刻,直接送璞玉。
聘礼的事,让梁思成忙得兴兴头头,精神上十分愉快。他好像一个老农,种了点儿庄稼,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梁思成还是放心不下,他怕两个孩子太小,办不好婚礼,一定要梁思成的姐姐梁思顺代为请客,帮着张罗才放心。他还叮嘱他们,婚礼不要太奢侈,庄严就好,一切等回国补办。方方面面他都想到,甚至在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后,梁启超先生在回信道贺之余,还不忘提到,“你们俩体子都不甚好,希望因生理变化作用,在将来健康上开一新纪元”——连儿子媳妇结婚后“生理上的变化”他都考虑得到,心思细密可见一斑。
婚礼过后,是蜜月。梁启超全程指导,盘算好了一切。小两口打算来个欧洲行,梁启超早早安排好了行程,且推荐理由十分充分:
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极有特色,市政亦极严整有新意(新造之市,建筑上最有意思者为南美诸国,可惜力量不够供此游,次则北欧可观),必须一往。由是入德国,除几个古都市外,莱茵河畔著名堡垒最好能参观一二,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之美,再入意大利,多耽搁些日子,把文艺复兴时代的美,彻底研究了解。最后便回到法国,在马赛上船(到西班牙也好,刘子楷在那里当公使,招待极方便,中世纪及近世初期的欧洲文化实以西班牙为中心)。中间最好能腾出点时间和金钱到土耳其一行,看看伊斯兰教的建筑和美术,附带着看看土耳其革命后政治(关于这一点,最好能调查得一两部极简明的书(英文的)回来讲给我听听)。
寓教于乐,梁启超始终为孩子的提高和日后发展进步着想,用心良苦。
林徽因和梁思成还在欧洲游赏,梁启超闲不住,又开始为他们的工作操心。
以他的社会关系和名望,帮儿子媳妇找份工作不难,但梁启超的要求不低,他不但要帮儿子媳妇找到工作,还要找到好工作,对未来发展有益的工作。他给梁思成夫妇写信,梁思成回信没提。梁启超有些不悦,写信给女儿梁思顺,抱怨思成不上心,“胡闹”。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过梁启超还是安排好了一切,在是去清华大学还是去东北大学这道选择题中,梁启超替梁思成和林徽因做主,选择了东北大学。他的理由同样无懈可击:“那边建筑事业前途极有希望,到彼后便可组织公司,从小规模办起,徐图扩充……”梁启超总是能够坐一望二,把事情想得很长远。
蜜月度完,林徽因和梁思成回京了。拜谒父母。然后再图北上,去沈阳发展他们的事业。
梁启超看到儿子又黑又瘦,头筋涨起,很是有几分不高兴,但当他看到儿媳妇林徽因,他又开心了。她是他理想中的儿媳——非常大方,又非常亲热,没有从前旧家庭虚伪的神容,又没有新时髦的讨厌习气。新旧结合,堪称完美。
梁启超就是这样。他习惯于掌控大局,促成合乎他思想规范的结果。
他是一个温柔的传统维护者。因此,当徐志摩离了婚,又再婚,梁启超才会那样震怒。徐、陆打破了梁启超的预期。他感到心痛,也预感不好的结果。他为徐志摩的放纵担忧。
他在为徐、陆婚礼证婚时所说的一切,现在看起来如此忧愁而高明,他写信给思成、徽因,发感叹,也是以儆效尤:
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徐志摩这个人其实聪明,我爱他不过,此次看着他陷于灭顶,还想救他出来,我也有一番苦心……我又看着他找得这样一个人作伴侣,怕他将来苦痛更无限,所以想对于那个人当头一棒,盼望她能有觉悟(但恐甚难),免得将来把徐志摩累死……
他有极大的智慧,从现在就能看到未来。他从来都知道,品性需要修炼,欲望需要约束,冲动是魔鬼。可是,他也知道,徐志摩是诗人,敏感而热情的诗人,陆小曼是名媛,我行我素的名媛,他们俩的结合,是火星撞了地球,无可阻挡,因而,梁启超感到了一种毁灭的哀伤。
他怒吼:
徐志摩、陆小曼,你们听着!你们都是离过婚,又重新结婚的,都是过来人!这全是由于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希望你不要再一次成为过来人。我作为你徐志摩的先生——假如你还认我为先生的话——又作为今天这场婚礼的证婚人,我送你们一句话,祝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徐志摩面红耳赤,陆小曼几近昏倒。
梁启超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有秩序,而陆小曼和徐志摩,却努力破坏了这个秩序。
他们到底是两种人。一个立,一个破,一个是聚沙成塔,兢兢业业,成就辉煌,一个则是横空出世,燃烧生命,铸就传奇。
林徽因的前半生,遇到徐志摩,是开启感性,接触大师,点燃了她命里原有的热情之火。这火烧到连她自己都感到害怕,想要逃走。她和徐志摩太像,他们其实是一类人,一样敏锐,一样热情,一样富有诗意,但他们注定要走不同的路。
林徽因的前半生,在充满变数的最初,很庆幸有梁启超这一位贵人,他协助她和她的爱人梁思成定下了稳若磐石的人生基调:理性,光明,向上。梁启超总是在她迷惘彷徨的时刻出现,一条小船眼看要偏离航道,他使一把力,借一线光,立刻让它归于正轨。
梁启超究竟是大师。
他是改革家、学者、一代名流,但同时,他还是一位呕心沥血、循循善诱的父亲。
成长、教育、就业、成家……他允许你自由成长,但又给你法度之方,可商可量。
他从不把自己当权威(虽然他的确很权威),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孩子们的老师与朋友。
他仿似如来佛,孩子们则是孙悟空,凭他们怎么闹,还是逃不出他的五指山。他让孩子们去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事实证明他总是对的。
他以一种惊人的洞察力和强韧的包容力,一手打造了几个出色的孩子。
遗憾的是,命运从来变化多端。
林徽因和梁思成,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剧本,不是父母们的续集,不是孩子们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们的番外。
梁启超恐怕想不到,即便他如此耗尽心神地安排、设计梁、林——这样一对优雅、聪慧且拥有如此社会地位的伉俪,在未来的人生中,还是无力抵抗时代的洪流,于颠沛流离中,耗费了相当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梁启超的良苦用心,却没有白费——正是在那样一种苦痛的消磨当中,林徽因和梁思成散发出来的巨大人格光芒,坚忍,乐观,不屈向前,恰恰显示了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气骨。
与梁任公,一脉相承。
他们身上都有种民国气质。传统中国的士大夫气质与西方之民主、自由气质两相融合,营造出前所未有的一代。
既读过经又留过洋,然后,在战火中洗礼,成长,而后升华。
林徽因在李庄的一张相片最能代表这种气质:一件长衫,一身清癯,笑对苦难。
人生是变动不居的。但他们的人生观,坚若磐石。
梁启超逝世后,梁思成和林徽因生了女儿。他们为她取名再冰,用来怀念她那个曾叫做“饮冰室主人”的爷爷——梁启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