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历来同党为实现其历史任务而确立的理论和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一个主要法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建设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特殊环境下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比较成熟的党的建设理论,邓小平指出:“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
一、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和有利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在中国,要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不可能的。正如毛泽东所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重任,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党自身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关于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然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过程中,遇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从未遇到的特殊问题。
1.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
在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中国是世界矛盾的焦点,外有帝国主义民族压迫,内有封建主义的阶级压迫,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
第一,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众多的国家,党的建设处在小资产阶级包围之中,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但是他的成员决不限于无产阶级。中国社会特殊的阶级构成,决定了无产阶级人数少,农民、小资产阶级等人数较多,自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始终保持不变的农民党。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和剥削,不允许中国人民有基本的民主权利,使得大批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分子和农民向无产阶级队伍寻求出路,党在积极发展工人党员的同时,也大量吸收农民、小资产阶级中觉悟高的先进分子入党,建设一个具有广泛先进性群众性的党。这样,大量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也会带来大量小资产阶级思想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即使工人出身的党员,在中国的经济条件下,也容易染有小资产阶级的色彩。因此,在一个农民、小资产阶级众多的国家,他们的思想对党产生影响是必然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反映到党内来,就成为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左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重要社会根源。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无产阶级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在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中不断加强和发展的。
第二,理论上准备不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于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而中国革命的形势又趋于成熟,所以党成立后立即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后来又致力于国内革命战争,对中国革命的规律、特点认识不够,对马列主义理论学习也不够,特别是对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缺乏统一深刻的理解,理论上准备不足。要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我们党在创建初期,忙于应付各方面的复杂工作,革命实践较为丰富,而理论方面就显得非常之落后。毛泽东指出:“一般地说来,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够和革命实践相平行,更不去说理论应该跑到实践的前面去。我们还没有把丰富的实际提高到应有的理论高度。我们还没有对革命实践的一切问题,或重大问题,加以考察,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阶段。”而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论述无产阶级革命,着重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党如何建设,革命道路如何走,没有现成的答案,要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必须吃透两头。要用马列主义原理来解释中国社会历史实践和党的实际,并使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就有相当的难度。
第三,封建主义的影响比较严重。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的影响比较严重。虽然,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对封建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是,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很难肃清,封建主义的思想意识、封建主义的影响对党的侵袭仍然十分严重。特别是党内生活出现的“家长制”、“一言堂”、“个人专断”都是封建主义思想的表现。还有党内民主生活不活跃,民主制度不健全,上级下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人身依附关系、猫鼠关系;某些干部的军阀作风,士兵中的雇佣思想等都是受封建主义的影响。党的建设与封建主义遗毒的斗争过去有,现在和将来都会遇到。因此,党的建设的理论是在同封建主义思想影响作斗争中形成的。
2.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
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特殊困难,然而,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于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又有着有利的条件。
第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有十月革命的榜样,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刘少奇说,我们一开始就建立了一个列宁式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一开始在主观上就是按照列宁的原则和道路进行的”。列宁的建党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始终坚持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进行坚决顽强的斗争;必须从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极严格的纪律;必须始终坚持自己的领导权和国际主义原则,反对社会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因而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没有受到欧洲社会民主党第二国际的影响”,共产党人始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认识工具,并以它作为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作斗争的思想武器。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得到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直接帮助。因此,党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就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从而使其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排除了第二国际右倾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影响,成为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第二,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没有产生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这主要是就欧洲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社会条件和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条件相比较而言。其一,在欧洲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一方面向外扩张、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财富,一方面在国内用金钱收买一部分工人贵族、工贼,豢养一部分为他们服务的走狗。他们在工人阶级内部用经济手段分化工人队伍,于是,在无产阶级政党中出现了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特别是在“和平”发展时期,改良主义者企图用“温和”的、“和平”的、“合法”的斗争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二,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掠夺,内受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使得中国没有欧洲那样的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也不允许工人阶级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又由于中国无产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没有欧洲那样的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那样的工人贵族,除少数的工贼之外,整个阶级都是最革命的。其三,中国共产党产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是以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和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在思想上一开始就同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划清了原则界限,在组织上也没有受到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的影响。这是党能够领导全中国各族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良好的阶级条件,也是搞好党的自身建设的良好的阶级条件。
第三,党的建设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了完整的建党学说。邓小平指出: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学说。正是因为列宁建立了那么一个好的党,才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的一套”理论。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又有新的发展”。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总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既有特殊的困难,也有着有利的条件,是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必须对党的建设的特殊性和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
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党的自身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党的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与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紧密相连的。毛泽东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党的自身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紧密相连。党的政治路线是根据党的最高纲领制定的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纲领。它规定着党在某一历史阶段的总任务和总政策,是体现党的工人阶级先进性和实现党的工人阶级革命事业政治领导的重要基础。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对此,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写得非常明确,即:“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党就能、党也才能更正确地处理党的政治路线。”而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党成立以来,什么时候党的路线和政策正确,党的事业就发展,就进步;什么时候党的路线、政策出问题,不正确,党的事业就受挫折,甚至失败。从党的一大到五大,由于党的路线基本正确,党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党员队伍由50多人发展到5万多人。但是,大革命后期,由于党内出现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党的事业受到严重挫折,党员人数也由5万人锐减到不足万人。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党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党的事业迅速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景象,党员人数达到30万。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加上军事路线犯了严重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革命事业陷入困境。遵义会议之后,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毛泽东在总结这些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党的建设问题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建党学说的一条重要原理。
党的自身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党的建设必须服从于、服务于并围绕着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党的自身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自身建设是与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这不但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且规定了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1)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2)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由于这两个基本特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过程,就处在特殊的情况中。党的失败和胜利,党的后退和前进,党的缩小和扩大,党的发展和巩固,都与党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和党内武装斗争的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对此,毛泽东在总结中国的革命经验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从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的关系看:第一,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才能充分认识在中国革命的各个不同阶段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并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在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和领导权;实行各项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第二,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在统一战线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增强统一战线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保持革命统一战线的持久性和战斗力。第三,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科学地总结各个阶段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从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关系看:第一,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在极端的白色恐怖下,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动摇,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旗,揭开中国革命历史新的一页。否则,如果没有党的建设的加强,如果党在白色恐怖下不敢继续革命了,那就谈不上党去领导武装斗争,武装斗争这一法宝也不可能发挥作用。第二,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从实际出发,走上符合中国国情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认真研究和解决为坚持这条道路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土地革命问题;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问题;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党的白区工作的配合问题,等等),创建起一块块革命根据地,并使这些“星星之火”逐步成为“燎原之火”。第三,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素质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从而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积蓄强大的武装力量。
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前夕,总结我们党的基本经验时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这些话,不但阐明了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而且高度概括了党的建设与中国革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