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富爸爸财商培养-套利密笈
8799900000013

第13章 盲点套利(5)

2002年2月25日,深交所正式推出大宗交易制度。3月19曰,第一笔大宗交易罗牛山宣告成交。银河证券把包销的1980万股罗牛山股票以每股6.15元的价格卖给上海金证信息投资咨询有限公司。3月20日,罗牛山以涨停报收。3月21目,罗牛山股价继续上涨,以6.99元收盘,较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上涨0.84元。业内人士纷纷估算,罗牛山的买家在两三天的时间内,账面浮动盈利已达1663.2万元。其后的大宗交易产生后,多数品种在二级市场上的短线表现均属不错,这为中小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套利机会。统计历史上所有大宗交易案例,几乎所有的品种都因为这种状况出现短线上涨。所不同的是,大盘背景好则涨的多,大盘背景差则涨的少。以小阳线通道走势的涨的多,以直接跳高方式响应的涨的少。

让我们来看具体的案例。

1.招商地产(000024)在2003年11月前后的K线图,该股因为此前实施了配股,由于大盘背景弱市化导致配股主承销商银河证券被迫承销,此时券商的资金困难人所众知,果然在招商地产配股上市后很快就公告了大宗交易,银河证券把该股配股所得的股票全部卖出,但是该股当时的走势温和。其后大盘进一步转强,招商地产以连续不受大盘影响的独立小阳线的形式开始上涨,涨幅达到50%。

2.浦发银行(600000)实施大宗交易前后的K线图,该股因为新股增发导致主承销商光大证券包销部分股票,此时大盘转强。光大证券把其持有的浦发银行转让给申银万国证券,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两个证券具有关联关系,有共同的第一大股东。此举既可以引起市场注意,又可以抬高大宗交易的价格,让投资者认为机构成本抬高,可谓一举两得。浦发银行的走势也有一定的短线获利机会。

3.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大宗交易的股票应采取短线方式,这样对于价格和时机要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大宗交易产生要在第一时间注意大盘背景和目标股的价格时机,背景不行则不要着急,背景尚可则需要在第一时间介入,对于直接高开的股票只好放弃。在盲点套利中这种机会比较明显一些,最好能够对大宗交易事前预计并行动。

六、赢权融资

曾经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国企的老总不是太懂股市,看见报纸上说某只股票分配预案为10送10,心想这不错,买进300万元的,送股后变成了600万元,随后立刻召开办公会议集体决定购买该股票。但在股票送股除权后,股票多了一倍,但股价少了一倍,市值并没有变成600万,还是原来的300万左右。国企老总气道:怪不得每个证券营业部都用大字写着“股票有风险,请君谨慎选择。”这么骗人能没有风险吗?

在沪深股市里大家对于除权已经是司空见惯了,“赢权”不知道原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其中存在着非常好的盲点套利机会。

(一)赢权融资

沪深市场有一些股票在配股的时候,不对放弃配股的国家股、法人股、B股部分的股权进行除权,这样使得流通股的股价进行部分除权后,投资者的平均股价要低于除权价,有时这个空间在几角钱左右,有时甚至达到30%,这种情况为职业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套利机会。因此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也不要一概反对,也要对融资的方法进行一番研究,特别是股权登记和除权的规定方面,如果能够碰上并掌握住这种机会,在股价表面下跌的情况下,还获得了非职业投资者不知道的利润,那心里该有多么痛快。

图45是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000931)进行10配8的除权时的走势图,套利者赢权30%多,在第一个跌停板卖出赚两个涨停,在第二个跌停板卖出赚两个涨停。图46是深赛格(000058)进行10配8的除权时的走势图,套利者的空间十分大,尽管股价下跌,还是给套利者留下充裕的出货获利空间。图47是红豆股份在2004年9月实行增发,增发部分股票上市当日前后的市场表现,增发申购者有一定的套利空间,注意对于增发套利来讲有一定的特殊技巧,比如说要对大盘背景、主承销商、基本面是否热点、认购主力是谁等因素需要分析。盲点套利是高智商的活动,不是简单的傻瓜套用,这点读者要清楚。

(二)赢权套利

沪深市场上还有一种股票实施的是有套利空间的融资,比如说风险比较低的转债融资、原始新股的融资、权证的融资等等。这样的融资权是有一定的套利价值的,但是承销商规定只有在某一规定的股权登记日持有股票才能有这种套利机会,这为职业投资者带来了非常良好的套利机会。

晨鸣纸业股权登记日前后的走势图,股价波动并未有特殊之处,与大盘差不多。但是再看晨鸣转债的第一天上市的走势图,转债的价格比发行价格要高出10%,这10%的空间是你在股权登记日至少持有一天晨鸣纸业的股票获得的。不知道读者从中受到启发没有,现在连管理层都认为券商救自己的惟一方法是金融创新,难道你不对自己的投资方法进行一下改进和创新吗?

(三)赢权投资

融资圈钱是投资者非常厌恶的,但有时也可以利用一下。在2004年9月大盘跌破1300点后,一些职业投资者认为这个点位可能是政策的底线,但是又心中无数。这时北生药业实施lO配5,并且股价跌近配股价附近。职业机构设计买进北生药业获得10配5的权利,可以对原股票进行短线处理,而配股的部分将可以赢得10天配股期的考虑时间,如果出现管理层救市,大盘见底,则进行配股相当于成功抄底。如果管理层没有救市,大盘继续跌,则放弃配股,也没有太大的损失。结果在职业投资者买进北生药业后,管理层果然救市,大盘因此上涨,而药业股成为市场热点,职业机构获得的收益比一般的药业股要大,因为北生药业除了自身上涨之外,还拖了10配5的股权上涨,投资者获得了10配5部分上涨的受益,但是当时还没有配股,可以在第10天配股,享受了强市融资的权利。北生药业10配5时前后的走势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大盘下跌的时候,带权下跌也可以对损失进行放大。

七、织造神话

上市公司名称的变更是企业的内部事务,只要经过公司董事会等法定程序,到工商局变更登记即可。从1993年起至2003年5月,沪深共发生266次股票名称变更,股票名称变更的上市公司有245家,其中有18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名称2次变更,1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名称4次变更。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股票名称的变更往往伴随着控股股东变换或资产重组等企业行为,但是也不尽然,想起到其他目的的上市公司也很多,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上市公司更名的奥秘,看看其中是否存在盲点套利的机会。

(一)为何变更

对已更名公司的分析发现,上市公司股票名称更名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类:一类是由于原名称跟不上主营业务的变化。这类公司主营业务有重大变更或扩展,公司不得不更名,如“天一泵业”改为“天一科技”等。因此更名的有46次,占变更总数的17.29%。第二类是由于进行了资产重组或者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主营业务随之改变。如“浦东不锈”更名为“上实发展”等。因此更名的有125次,占变更总数的46.99%。第三类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并没有丝毫改变,也没有进行任何的资产重组和股权变更,如“中科创业”,1999年在公司主营业务并无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公司名称变更为“中科创业”,2001年又改回为“康达尔”。因此更名的有75次,占变更总数28.20%。第四类是股票性质的变更,如“PT 振新”改为“ST振新”等。因此更名的有6次,占变更总数2.25%。第五类是原公司名称具有地域性或行业性限制的特点,更名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限制的影响,如深万科A更名为万科A、粤TcL更名为TCL通讯等。因此更名的有14次,占变更总数5.26%。

从统计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股票名称更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上市公司股票名称变更主要发生在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第二,名称变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进行了资产重组或者控股股东发生变更,调整了企业实质性主营业务,由于这种原因变更的次数占变更次数的46.99%。第三,名称变更后的新名称多冠以“科技”等字样,其中有63次名称变更后的新名称中带有科技等字样,占名称变更总数的23.7%。

(二)名称变更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我们主要从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三个方面考察股票名称变更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选取股票名称变更后的一年时间内公司经营情况和过去同期进行比较。为了便于比较,选取2002年6月以前股票名称变更的进行分析,共有226次股票名称变更。统计结果显示有162次股票名称变更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占71.68%;64次股票名称变更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占28.32%。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同比增长23.18%,表明股票名称变更后对于公司的主营业务有很大影响。有177次股票名称变更后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占78.3%;49次股票名称变更后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占21-7%。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同比增加43.5%。有121次股票名称变更后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占53.5%;105次股票名称变更后公司的净利润同比降低,占46.5%。净利润平均同比增加6.2%,表明股票名称变更提高公司的净利润。但净利润与主营业务的增加并不成正比,主要原因是公司资产重组后需要一个整合期,随着时间段的增加,两者会趋于一致。

我们对新名称中带有科技字样的变更进行统计,在2002年6月以前有58次。其中有32次名称变更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占55.2%。有30次名称变更后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占51.7%。有28次名称变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占48.3%。由此可以看出,公司名称的变化并没有给公司的经营带来实质性影响。

我们对由于第一、二类原因改名的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在2002年6月以前有151次。其中有135次名称变更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占89.4%。有130次名称变更后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占86.1%。有89次名称变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占58.9%。说明实质性的重组行为对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市场反应

我们通过计算股票在名称变更前后的超额曰收益率,即个股的当日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的差,将公司股价波动分析与市场波动联系起来考察。在总共266次股票名称变更中,有193次发布上市公司名称变更的当天公司股票的超额收益率为正,占’72.6%;有73次发布上市公司名称变更的当天公司股票的超额收益率为负,占27.4%,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78%。表明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名称变更有一定的向好反应,一定程度说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重组或者新的大股东寄予很高期望。

上市公司股票名称变更统计:

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变更次数165076644317

上市家数8519491088116012241243

变更比率1.88%5.27%6.98%5.52%3.5l%1.37%

(四)盲点套利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统计资料,我们可以发现更名上市公司的股价存在着比不更名的上市公司有着更大的上涨动力,其中沪深两市历史上股价上涨最大的股票在上涨过程中都出现了更名,比如说惟一的百元股亿安科技更名前叫深锦新,两个涨到80元以上的股票中科创业和海虹控股更名前分别叫康达尔和琼海虹。这样我们可以多花力气对准备更名的公司进行研究,同时也需要防止一些庄股利用更名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