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获取财富的智慧宝典(犹太人的货币战争)
8809600000030

第30章 不盲从权威,相信自己赚钱的能力

人必须脱离常轨,才能促进进步。———《塔木德》

不盲从父母的权威

即使父母很坏———坏到“已经被判处死刑,走在去刑场的路上”,儿女们也不能诅咒他们,因为儿女们欠父母的实在太多了,但儿女们仍不必违背自己的良心盲目地服从父母。

父母不能阻止儿子的婚事以便他继续为他们干活,也不能让他娶妻之后仍然和他们在一起生活……

如果他能赡养和照顾父母,他就有权利找个妻子,到别的地方居住,只是他要知道父母在感情上并非不愿接受她。

如果他看中了出身良好的姑娘,可是他的父母希望他娶一个出身不好的,因为她的亲戚很有钱,那么他不必屈从父母的意愿,因为他们的做法应当受责备。

拉比以利则·本·海克努斯22岁了,还没有学过《律法书》。有一次他下定决心说:“我要去跟着拉班约翰拿·本·扎凯学习《律法书》。”他的父亲海克努斯对他说:“你不把整块地犁完,别想吃一点儿东西。”

他早早地起床,犁完了整块地,然后就出发去了耶路撒冷……

当他的父亲海克努斯听说他在跟着拉班约翰拿·本·扎凯学习《律法书》,他宣布:“我要去禁止我的儿子以利则使用我的财产。”

据说,那天拉班约翰拿·本·扎凯正在耶路撒冷演讲,以色列所有了不起的人都坐在他面前。当听说海克努斯来了,他召集了卫兵,对他们说:

“如果海克努斯来了,不要让他坐下。”海克努斯来了,他们不让他坐。但是他往前挤,坐在富有的、高级的城市领导人中间。

“我不能说了。”拉比以利则恳求道。

拉班约翰拿催促他,同学们催促他,所以他站起来发表了人们从未听到过的演讲。当话语从他口中说出的时候,拉班约翰拿·本·扎凯站起来吻了他的头,大声说:“拉比以利则,大师,你教给我真理了!”

休息的时间还没到,他的父亲海克努斯站起来说:“大师,我来这里是为了禁止让我的儿子以利则使用我的财产,现在,我所有的财产都应该给我的儿子以利则!”

父母在孩子面前会不自觉地扮演权威的角色,但是这并不百分百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做父母的不要滥用自己的权威。请看一则寓言:

父亲的爱给了孩子,孩子的爱又给了他们自己的孩子。

从前有一只鸟,带着三只雏鸟,要飞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大海太宽阔,风太猛烈,父亲不得不用爪子把小鸟一个一个地带过去。当他带着第一只小鸟飞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一阵大风刮来,他说:“孩子,看看我为了你怎么拼命地努力。当你长大的时候,你能像我这样照顾我的晚年吗?”

小鸟回答说:“只要把我带到安全的地方,当你老了的时候,你要我做什么都可以。”

于是父亲把小鸟丢进大海里,小鸟淹在水里的时候,父亲说:“对你这样的骗子就应该这么做。”

然后父亲返回岸边,带着第二只小鸟,问了同样问题,听到了同样回答,把第二只小鸟也淹死了,大叫着:“你也是个骗子!”

最后,他带着第三只小鸟过海,当他又问到同样的问题,最后这只小鸟回答说:

“我亲爱的父亲,你确实为了我冒着生命的危险,拼命地努力,如果你老了我不报答,那是错误的。但是,我不能束缚自己。可是,我可以保证:如果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就要像你对待我这样对待他们。”

对此,父亲说:“说得好,孩子,你很有智慧;我要饶了你的命,把你带到安全的地方。”

不仰视权威,强调独立

在犹太人的语言中,“希伯来”的原意是“站在对岸”,亦即站在隔一条河的地方,或是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每一个人都要去找这么一个地方站着,才能立足于社会上。犹太人就是这样独立地站立着,才不至于盲从。

《塔木德》中有许多鼓励人们反抗的话语,其基本观念在于:人必须脱离常轨,才能促进进步。换句话说,人不可以盲从权威。

《塔木德》教人脱离常轨,而且事实上,犹太人也从不迷信权威。以天文学为例,伽利略、喀布拉等人都曾向他们那一个时代的天文学挑战,爱因斯坦也就是因为敢于脱离常轨,才推动着人类历史一步一步地前进。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说明犹太人是不迷信和盲从权威的。

一次,拉比以利扎·本·西蒙从老师家里出来,悠闲地骑着毛驴,感到很快活,因为他刚刚学习了不少《律法书》,心中充满了骄傲。突然,一个非常丑的人对他打招呼:“祝你平安,先生。”

他不对人家打招呼而是说:“你可真丑陋啊!你周围的人都和你一样难看吗?”

那人回答说:“我不知道。但是你可以去跟我的造物主说话:‘你造出来的东西多么丑陋啁。’”

拉比以利扎意识到自己犯了错,他对这个人鞠躬,说:“我在您面前低头,请原谅。”

但是,那个愤怒的人说:“我不会原谅你,除非你去我的造物主那里说‘你造出来的东西多么丑陋啊。’”

拉比以利扎跟在那人身后来到自己的镇子上。当镇上的人看到他们的拉比,都来致意,说:“祝你平安,师尊。”

“你们这是在跟谁致意?”那个人问道。

“跟在你身后的那个人。”人们回答说。

“如果那人是一个老师,”他大声说,“以色列再没有和他一样的人!”

人们很奇怪都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讲了刚刚发生的事情。

“可是你应该原谅他啊,”他们催促着,“因为他是一个很博学的律法师。”

“为了你们,我会原谅他。”那人最后说,“但是他以后再也不许做这样的事了。”

这个非常丑的人之所以不愿原谅拉比以利扎,是因为他并不盲从权威。当他认为拉比犯错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正义。

虽然犹太人不盲从权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犹太人认为,并不需要随时向权威挑战,只需适当模仿别人的做法,服从社会主流,就能过得很安乐。但是,一定不要一味地追随,以至于故步自封。如果一旦陷入盲从的境地,就不能算一个自由人了。

因此,犹太人不盲从权威,非常强调自己首先独立。

犹太人认为,每个人都要珍视自己,并且真正地尊重自己。一个人诚恳地珍视自己时,便能产生个性然后才能透过个性,发挥专长以贡献社会。因此,对犹太人来说:培育个性是每个人的义务。个人的独立是个人的生存之道,整个民族的独立是这个民族的生命不息之泉。这就是犹太人对于权威不盲从的智慧之处。

不畏权威

《塔木德》中有不少介绍拉比不畏权威的故事。有个安息日的下午,罗马皇帝去拜访一位亲密的拉比。皇帝虽然事先没有同拉比打招呼,但他在拉比家里还是过得很愉快。吃晚饭时餐桌边上还有人唱圣歌,或谈些《塔木德》上的事。皇帝十分高兴,主动表示星期二还要来访问。等到星期二皇帝来时,人们事先已经作好了准备。最好的食具摆了出来,安息日时休息的仆人现在也出来侍候,上次因厨师休息只好吃冷菜,这次却有很多热的菜肴点心。尽管如此,皇帝觉得还是安息日那天吃的东西有味道,便问拉比:“上次菜里用的到底是什么香料?”拉比回答说:“罗马皇帝没有办法拿到那种香料。”皇帝却自负地说:“不可能,罗马的皇帝不管什么香料都可以弄到手。”拉比说:“只有‘犹太安息日’这种调味料是不管罗马皇帝你怎样使劲也弄不到手的。”拉比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表达的是犹太人不畏强权的意志。安息日的全套礼仪器具食物是犹太民族的传统象征,不可能听从罗马皇帝的颐指气使。

这里另有一位拉比不畏权威,简直到了不近情理的地方。差不多也是这个时期吧,一次,有个拉比来到罗马,正好看到街上新贴出了一张布告,上面写着:“王妃最近遗失了一副价值连城的首饰。如有人在30日内找到送还,将予重赏;唯30日后被发现持有此物者,将处以极刑。”后来,这位拉比于无意中发现了这副首饰。不过,他没有立即送还王妃,而是一直等到第31日,才来到王宫,当面送还。王妃喜悦过后,问他:“30天前贴出布告时,你有没有在这里?”拉比回答说:“我在这城里。”王妃脸色一变:“过了30天才送来,你知道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吗?”拉比坦然地回答道:“我知道。”王妃更觉奇怪:“那你为什么要保管到第30天呢?

如果昨天送来的话,还可以得到重赏,难道你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拉比凛然说道:“如果有人在30天内送还的话,王妃会认为这个人是畏惧王妃呢,还是对王妃有敬意?我想告诉人们的是,我到今天才送还,绝不是畏惧王妃,我所畏惧的乃是神。”王妃闻听,连忙改容,说道:“那么,我应该对具有这种伟大的精神的你,表示深深的敬意。”

看了这则故事,令人不能不有这样一种感觉,似乎拉比们完全不是读书人的斯文模样。即使不像高吟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荆轲之辈,因为他们不动刀动枪的,至少也像击鼓骂曹的那个狂士祢衡。不愿意领敌国王妃之赏,这可以理解,但公然挑战王妃的权威,真是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味道。这种刚中带柔的韧劲就表现在拉比毕竟还是把首饰送还给了王妃。这意味着,不管拉比畏惧的是神还是王妃,王妃的布告及其内容是得到认可的。王妃无论从面子上还是实利上,都是有所得的。而拉比则恰恰借王妃有所得时的心境,借神示威,来展示民族的刚烈之气。这也说明拉比并不是无视权威的存在,所以也不至于惹恐怒王妃,招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