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雨巷-戴望舒诗选
8826800000006

第6章 望舒草(2)

这样的抒写让人想起民歌中歌唱爱情的篇章,同样传神的细节,同样辗转反侧的心思,都是淳朴中流露的真挚。不需要精致的辞藻,单单一个微笑就可以代表一切。那个少年早已占据了内心,她的心中再也没有空隙去容纳其他。这个羞涩的姑娘没有说出她的爱情,但是她的举手投足间早已沾染了恋爱的气息。

野宴

对岸青叶荫下的野餐, 只有百里香和野菊作伴;

河水已洗涤了碍人的礼仪,

白云遂成为飘动的天幕。

那里有木叶一般的薄荷酒,

和你所爱的芬芳的腊味,

但是这里有更可口的芦笋

和更新鲜的乳酪。

我的爱软的草的小姐,

你是知味的美食家:

先尝这开胃的饮料,

然后再试那丰盛的名菜。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用简单的词句让我们明白应该如何亲近自然——“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唯有自由是生命最好的诠释,唯有自然是生命最终的目标。为所来而来,为所去而去,随性而为,自有一番绝妙的所在。不为窠臼所束缚,真正而彻底地回归自然、回归本我。这首诗,就给我们描写了这样一种境界。

三顶礼

引起寂寂的旅愁的,

翻着软浪的暗暗的海,

我的恋人的发,

受我怀念的顶礼。

恋之色的夜合花,

佻的夜合花,

我的恋人的眼,

受我沉醉的顶礼。

给我苦痛的螫的,

苦痛的但是欢乐的螫的,

你小小的红翅的蜜蜂,

我的恋人的唇,

受我怨恨的顶礼。

面对爱人,诗人总想用最为美丽、最为清新脱俗的比喻寄托自己绵长的情思,似乎世间所有的事物在恋人明丽的面孔前都变得黯然失色,不足抒发。这首诗写得很美,只是三个比喻便足以传情达意。恋人的头发,恋人的眼睛和恋人的双唇,都是诗人眼中久存的佳酿,让人神魂颠倒,让人沉醉而不能自拔。

二月

春天已在野菊的头上逡巡着了,

春天已在斑鸠的羽上逡巡着了,

春天已在青溪的藻上逡巡着了,

绿荫的林遂成为恋的众香国。

于是原野将听倦了谎话的交换,

而不载重的无邪的小草

将醉着温软的皓体的甜香;

于是,在暮色冥冥里

我将听了最后一个游女的惋叹,

拈着一支蒲公英缓缓地归去。

初春清寒,然而因为有了爱情的归依,整个二月都变得温暖起来。尽管幸福的光芒才初撒心田,但是诗人的思绪早已漫延到未来每一天的明媚生活,像是一个反复斟酌了许久的梦即将实现。或许唯有诗人们才能将爱情的魅力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他们投入所有的向往和热情,只为了爱人的一个字眼。或许,诗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让生命中最辉煌的一刻,在那一瞬间迸发。这迸发散落的碎片光羽,就是诗。

小病

从竹连木里漏进来的泥土的香,

在浅春的风里它几乎凝住了;

小病的人嘴里感到了莴苣的脆嫩,

于是遂有了家乡小园的神往。

小园里阳光是常在芸台的花上吧,

细风是常在细腰蜂的翅上吧,

病人吃的莱菔的叶子许被虫蛀了,

而雨后的韭菜却许已有甜味的嫩牙了。

现在,我是害怕那使我脱发的饕餮了,

就是那滑腻的海鳗般美味的小食也得斋戒,

因为小病的身子在浅春的风里是软弱的,

况且我又神往于家园阳光下的莴苣。

张爱玲小说里的葛薇龙在病中想起的是包裹着糖衣的药丸和家里的铁床,这里诗人则神往家乡小园莴苣的脆嫩。声色动人,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物,却因沾染了故园的泥土而弥足珍贵。仿佛是一剂催化剂,唤醒对于土地的向往,对于最初的回归。不仅仅是心血来潮的念头,这是生命最质朴的底色,声声催人。

款步一

这里是爱我们的苍翠的松树,

它曾经遮过你的羞涩和我的胆怯,

我们的这个同谋者是有一个好记性的,

现在,它还向我们说着旧话,但并不揶揄。

还有那多嘴的深草间的小溪,

我不知道它今天为什么缄默;

我不看见它,或许它已换一条路走了,

饶舌着,施施然绕着小村而去了。

这边是来做夏天的客人的闲花野草,

它们是穿着新装,像在婚筵里, 而且在微风里对我们作有礼貌的礼敬,

好像我们就是新婚夫妇。

我的小恋人,今天我不对你说草木的恋爱,

却让我们的眼睛静静地说我们自己的,

而且我要用我的舌头封住你的小嘴唇了,

如果你再说:我已闻到你的愿望的气味。

当一个人处在恋爱中时,他就会觉得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爱;恋爱中的诗人于是就觉得那“苍翠的松树”也是“爱我们的”。不仅是这“苍翠的松树”,就连那“深草间的小溪”、那“来做夏天的客人的闲花野草”,它们都曾见证过“我们”的爱恋,此刻也都在善意地观望着“我们”,观望着“我们”的幸福和浓情。不过这一切都是铺垫,“我们的眼睛”才是重点,四目相对,脉脉含情,然后温柔地接吻,恋爱中的恋人融为一体了。

款步二

答应我绕过这些木棚,

去坐在江边的游椅上。

啮着沙岸的永远的波浪,

总会从你投出着的素足

撼动你抿紧的嘴唇的。

而这里,鲜红并寂静得

与你的嘴唇一样的枫林间,

虽然残秋的风还未来到,

但我已经从你的缄默里,

觉出了它的寒冷。

对恋人的一举一动,诗人都报以极大的关注,从抿紧的嘴唇中,都能看出那蕴藉着的喜怒哀乐。但是诗人却又没有直接抒发情感的波动,而是用残秋的风婉转曲折地表达出内心的凉意。将风景变更、季节轮换作为感情的载体,虽没有一笔写情,却处处流露感情,细腻感人。

过时

说我是一个在怅惜着,

怅惜着好往日的少年吧,

我唱着我的崭新的小曲,

而你却揶揄:多么“过时!”

是呀,过时了,我的“单恋女”

都已经变作妇人或是母亲,

而我,我还可怜地年轻——

年轻?不吧,有点靠不住。

是呀,年轻是有点靠不住,

说我是有一点老了吧!

你只看我拿手杖的姿态

它会告诉你一切;而我的眼睛亦然。

老实说,我是一个年轻的老人了:

对于秋草秋风是太年轻了,

而对于春月春花却又太老。

诗人的心态被巧妙的比喻表达得通透灵巧,“在中间”的尴尬地位在读者眼前展露无遗。诗中所体现的,既有对已然逝去青春的无奈惋惜,更有对这份惋惜的小小的戏谑和会意。面对即将到来的苍老,诗人用坦然和幽默的言语进行了描述。只是在戏谑和坦然的背后,诗人还有着更为复杂的心绪波动,这些,应该是读者和诗人间只可意会的默契。

有赠

谁曾为我束起许多花枝,

灿烂过又憔悴了的花枝,

谁曾为我穿起许多泪珠,

又倾落到梦里去的泪珠?

我认识你充满了怨恨的眼睛,

我知道你愿意缄在幽暗中的话语,

你引我到了一个梦中,

我却又在另一个梦中忘了你。

我的梦和我的遗忘中的人,

哦,受过我暗自祝福的人,

终日有意地灌溉着蔷薇,

我却无心地让寂寞的兰花愁谢。

没有任何一个词语或一段文字能完满地描绘出爱情的样子,爱情似乎就应该是万般无奈的纠结缠绵,是无怨无悔如泣如慕的倾诉,唯有这样才能拼凑出爱情的风雨晴暖,直抵人心。诗中主人公用梦境来解读爱情的滋味,但是什么都不说,只有独自叹息和微笑,甚至包括眼泪都成为珍贵的点点滴滴,用以回味和思量。

游子谣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

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

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

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

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

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游子思乡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主题之一。本诗就是借游子思归以浇心中块垒,将种种失意和忧愁都溶在思乡的酒里。海上的“蔷薇”让游子想起了故乡,但是能够想起的一切却早已颓败,家乡从此无所依着,连对家乡的思念都成为一种奢侈。没有确切依托的乡愁让人更是怅惘。最后一节诗人写到了旅伴,看似是要轻松起来,缓解内心的忧思,然而实质上,游子的心却依旧没有找到“家乡”的托付,就这么延宕下去,成为一个苦涩的结局。

秋蝇

木叶的红色,

木叶的黄色,

木叶的土灰色:

窗外的下午!

用一双无数的眼睛,

衰弱的苍蝇望得昏眩。

这样窒息的下午啊!

它无奈地搔着头搔着肚子。

木叶,木叶,木叶,

无边木叶萧萧下。

玻璃窗是寒冷的冰片了,

太阳只有苍茫的色泽。

巡回地散一次步吧!

它觉得它的脚软。

红色,黄色,土灰色,

昏眩的万花筒的图案啊!

迢遥的声音,古旧的,

大伽蓝的钟磬?天末的风?

苍蝇有点僵木,

这样沉重的翼翅啊!

飘下地,飘上天的木叶旋转着,

红色,黄色,土灰色的错杂的回轮。

无数的眼睛渐渐模糊,昏黑,

什么东西压到轻绡的翅上,

身子像木叶一般地轻,

载在句鸟的翎翮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