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营国巨商——吕不韦
8849400000007

第7章 修郑国渠

吕不韦做的第三件大事,就是修了一条为秦统一六国积聚大量物资基础,让后世子孙受益的郑国渠。

公元前249年,韩国羸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想当年,韩军战斗力也很强,有“强弓劲弩皆在韩出”“天下宝剑韩为众”的说法,然而,在强秦的进攻下,韩国被打败了,将士尸横遍野、百姓妻离子散。面对强敌,即将亡国的韩惠王派出一个手无寸铁的水利工程师——郑国,去说服秦国兴修水利。在韩国看来,这是危难之际的“疲秦”策略,是救亡图存的好办法。在古代,各国没有常备军队,全民皆兵,而修郑国渠这样大型的灌溉工程,秦国要动用所有青壮年劳力,耗费大量财力和精力,这样秦国就没有精力对别的国家用兵了,韩国想借此求得暂时的安宁。

肩负拯救韩国命运的郑国,在咸阳见到了秦国的主政者吕不韦,他向吕不韦提出了修渠建议。当时秦王嬴政年仅13岁,国家大政实际由相国吕不韦把持。商人出身、并非秦人的吕不韦一直希望做几件大事来显示治国才能,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韩国的建议与吕不韦急于建功立业的想法不谋而合,况且在泾水、洛水之间修渠是对秦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修渠之前,泾水、洛水两条河流之间满是盐碱之地,不利耕种,也缺乏灌溉。开渠之后,这片盐碱地将得到灌溉,可变成万顷良田,秦将获万年之利。吕不韦知道要灭掉六国,首先要使自己的国家强大。以前,秦国都在周边打仗,战争规模不大,持续时间不长,原因是兵源不足,粮草短缺。而要统一六国,大军一动,将不是几万,而是几十万、上百万,需要源源不断供应粮草。没有强盛的国力,就无法提供庞大的军用物资。等渠修好以后,秦国国富兵强,再挥师灭掉六国也为时不晚。

修郑国渠可以给秦国带来巨大的收益,但秦人没有那么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到的只是修渠将要倾全国的人力、物力,耗费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的时间,很难说服秦人做这种费力又看不到好处的事。郑国提出修渠建议之后,吕不韦就让人提泾河之水浇灌了三顷地,一年下来,所灌之地碱质全退,变成了良田,庄稼一年可收两季,且长势喜人。

于是秦国接受了郑国的建议,在泾水、洛水之间修一条渠,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郑国渠。

郑国设计的引泾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使渠水由高向低实现自流灌溉。为保证灌溉的水源,郑国渠采用独特的“横绝”技术,通过拦堵沿途的清峪河、蚀峪河等河流,让河水流入郑国渠。郑国渠巧妙连通泾水、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设计也可谓巧夺天工。

公元前237年,郑国渠就要完工之时,有人向秦王禀告郑国来秦国修渠的真正目的是要拖垮秦国,使秦国无暇对其他国家用兵,韩国的修渠阴谋被揭穿,郑国有性命之忧。

这一事件引发了更大的危机,当时秦王已经很有主见了,秦国的嬴姓贵族早就不满吕不韦当政,正好借这一事件向秦王建议驱逐外国人,自然包括相国吕不韦。吕不韦的门客,来自楚国上蔡的李斯写了著名的《谰逐客书》,规劝秦王善用人才。而危急中郑国也对秦王说,杀掉我没什么,可惜工程半途而废,这才是秦国真正的损失。

秦王权衡利弊,最后得出结论:修建水利工程对于开发关中农业的意义,远远高于对国力造成的消耗。于是,秦王收回驱逐侨民的决定,郑国渠也得以继续修建。

公元前236年,郑国用了十年时间,终于把渠建成了。郑国渠尘埃落定,人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秦国,郑国渠和都江堰两大水利工程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如同张开的两翼,东方六国都处在其羽翼之下,秦灭六国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了。

郑国渠建成之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据史学家统计,郑国渠灌溉的115万亩良田,足以供应秦国60万大军的军粮。公元前230年,秦军直指韩国。对这时的秦国来说,疲秦之计已变成强秦之策。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的最后决战一开始,韩国就灰飞烟灭了。郑国渠建成15年后,秦灭六国,实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