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迪奥和他的时尚王国
8860500000004

第4章 倏忽而逝的战争

1914年6月28日上午9点,这一天是星期天,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阳光明媚,街道上挤满了举着彩旗欢迎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来此做特别访问的人群。游行的车队刚刚驶出市政厅,一名塞尔维亚青年从街道一边的人群中飞快地闪出,向缓缓驶过面前的斐迪南大公夫妇连开两枪,随后,皇储夫妇一命呜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那名开枪的青年由此成为塞尔维亚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掀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彼时的克里斯汀 ·迪奥还不到10周岁。当国家发出全体军民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动员令的时候,迪奥一家正在格朗维尔的别墅中度假。自从1911年搬到巴黎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回到格朗维尔。克里斯汀 ·迪奥为能够再一次回到令他魂牵梦绕的海边而兴奋不已,他还没来得及仔仔细细地探查一下离开这么久之后的 “罗经点 ”是否有什么变化时,迪奥一家就获悉了战争爆发的消息。为了家人的安全,莫里斯 ·迪奥决定不再返回巴黎,而是留在远离巴黎的格朗维尔。

莫里斯 ·迪奥的决定无疑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在战争当中,像巴黎那样的国际化大都市通常都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当时正向马恩快速推进的德军也同样喊出要占领巴黎的口号。与巴黎相比,格朗维尔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小地方,事实上,即便是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军的凶猛进攻打得焦头烂额时,格朗维尔也依然保持着那种沉稳的社会氛围。当然这并不是说,生活在格朗维尔的法国人民不爱国,恰恰相反,位于战区之外的格朗维尔为了支持祖国,同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父亲的决定,克里斯汀 ·迪奥快乐得无以复加,因为留在格朗维尔就意味着能看到壮美的海洋,能继续玩耍那些幼时的游戏,最重要的是能够再一次领略到格朗维尔的狂欢节。

德军并没有攻占巴黎,他们在巴黎以东的蒂埃里堡被数量众多的法军及时地阻挡住了,双方进行着殊死的战斗,大量的伤员从前线被运到大后方。格朗维尔的医院很快就人满为患了,就连诺曼底的酒店中都挤满了伤员。后来即便是格朗维尔的赌场也被改成了战地医院,为数众多的妇女被培训成为临时的医护人员,玛德琳也成为其中一员。

那一段时间对于克里斯汀 ·迪奥兄妹来说,无疑是最为自由、快乐的,甚至可以用散漫来形容,这在此前是难以想象的。抛去那些责任、正义之类不谈,单从孩子们的视角来看,这场战争把他们从家长式的严苛教育环境下解放了出来,少了父母的监管,而且有了更多充满想象力的课程,这是每一个孩子都期望的。

克里斯汀 ·迪奥虽然一直为能留在格朗维尔欢欣,却未曾预料到会在这里度过漫长的4年时光。从1914年一直到1918年,克里斯汀 ·迪奥从一个不到10岁的瘦弱孩童成长为面容清秀的优雅少年,时光虽然带走了他身上的纯真,但也赋予了他更多的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

虽然那是一段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压抑岁月,但是战争却依然不能阻挡女人们对衣着的追求,对时尚的热爱。克里斯汀 ·迪奥曾经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描绘格朗维尔当时从事慈善事业和其他职业的女人们。

当她们在来自首都巴黎的一本时尚杂志上看到巴黎的女人现在都穿短裙和黑色格子呢绒或青铜帮的 “飞行靴”,鞋带一直绑到膝盖时,她们无一例外地非常愤怒并表示反对。但是当晚间邮报到来的时候,她们都迫不及待地订购了这样的靴子和短裙。

在这几年中,有一件事令克里斯汀 ·迪奥记忆犹新,那就是哥哥雷蒙德的参军。1917年,雷蒙德年满18岁,正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况且当时的法国兵员极其紧缺。

1916年初到年底的惨烈交战让法国失去了太多的兵员,特别是在被后世称为 “绞肉机 ”的凡尔登,法德两国共损失了超过100万的有生力量。雷蒙德所属的部队在战争中同样遭到了德方疯狂的攻击,几乎所有的士兵都被炸上了天,他所在排的士兵也几乎都被消灭了,但他却幸运地逃过一劫。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终于熄灭,这场持续4年、席卷了欧洲并波及全世界的战争带走了几千万人的生命,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这场战争在克里斯汀 ·迪奥的心中似乎从来没产生过什么影响,对于迪奥来说,它虽然来得那么突然,消逝的时候却也没有留下什么,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对于一个生活在远离交战区的家境优越的十几岁孩子来说,战争的来去对他而言,确实不比突然搬过来一个新的邻居重要多少。

4年时间对于一个渴望新奇事物的孩子来说虽然有些漫长,却并非那么难过,特别是对于性格沉静的克里斯汀 ·迪奥而言。虽然最开始的时候,他有些怀念巴黎的时光,特别是那些在布洛涅森林公园中散步的回忆,但是美丽的格朗维尔很快就令他忘记了巴黎。

随着战争的结束,迪奥一家再次回到巴黎的住所,母样玛德琳曾把这4年在格朗维尔的生活称之为流放,但在要回到巴黎的前夕,克里斯汀 ·迪奥却觉得4年前的情景清晰得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这4年时光竟然如此匆匆,就像一匹速度飞快的白色马驹,闪电一样滑过克里斯汀 ·迪奥的记忆,连带着那些只残存在只言片语中的战争,倏忽而逝。

时隔4年,重新回到巴黎的克里斯汀 ·迪奥觉得有些头晕目眩。对他来说,巴黎的生活就好像一个不断有新奇的发现和美妙事物的永无止境的航程,就像枟辛巴达航海记枠中那些连续不断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结束都是下一个故事的开始,并且每一个故事中都有着无数令人耳目一新的事物。

1918年末到1919年的巴黎是一个充满躁动和奢靡的欢乐场,在经过艰苦卓绝的4年抗争之后,法兰西人民终于击败了那些侵略自己国家的战争狂徒,胜利的喜悦和兴奋仿佛为每一个法国人,特别是巴黎的人们注射了一剂强心针。他们在街道上载歌载舞,见到每一个身穿军装的男子都会送上最崇高的敬意。特别是那些年轻漂亮的少女,更会狂热地去拥抱、亲吻那些战争中的勇士。

巴黎的街道上挤满了人,不管是清晨、黄昏或者午夜,灿烂的焰火经常照亮整个天空。所有的剧院和电影院都人满为患,各种文艺节目轮番上阵,场场爆满。那些带有娱乐性的高档餐厅通宵营业,上流社会的贵族家中更是夜夜笙歌,胜利的喜悦与和平的到来让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节日般的喜庆中。

回到巴黎之后的克里斯汀 ·迪奥发现,这个自己曾经生活过几年的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以前的建筑和街道现在变得如此陌生,童年记忆中的小城堡剧场和协和广场虽然依然存在,却让迪奥觉得倍加陌生,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已经13岁的克里斯汀 ·迪奥与4年前相比,必然有着更加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虽然是同一双眼睛,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4年之前的迪奥在巴黎看到的是街道两边璀璨的霓虹灯光,玩偶店中的搞笑造型,电影院中的奇妙影片,布洛涅森林中的可爱松鼠和优美风光;4年后的迪奥却看到了留着短发行走在街上的时髦女郎,穿着黑色衣服肩背琴盒的音乐家,从远东的莫斯科来的芭蕾舞团,以及满嘴术语和自封抽象画大师的流浪画家。

战争的爆发对迪奥家族的生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战争结束后,位于格朗维尔的化肥厂又开始加班加点地运作起来。对于莫里斯 ·迪奥来说,家族的生意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过。随着财富的积累,迪奥一家又一次换了住所。

与那幢位于布洛涅森林公园附近的住所相比,路易 ·大卫街9号的公寓显得更加宽敞明亮。从这之后,迪奥一家就一直生活在这里,一直到莫里斯 ·迪奥的生意破产。当然,那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而此时的克里斯汀 ·迪奥正准备着投身到对巴黎这座神秘城市的探索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