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力的本质
886100000027

第27章 1聪明的人懂得“储存”朋友

有这样一位朋友,既没有学历,也没有金钱,更没有人事背景,但是他成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他是一个很会体贴他人的人,他对周围人的体贴,甚至超过了别人的需求。只要你说要上他那里玩,他都会表示万分的欢迎,希望你能在他那儿住几天。背地里,无论是多么拮据,内心多么苦恼,他都好像随时在等着你的来临,热情地接待你。甚至在你回去的时候,还要为你准备些小礼物、土特产。

无论是多么忙碌,他都不会表现出你的来访对他是一种麻烦困扰。就连平时最害怕打扰朋友的人,也会常去他那里坐坐。他说:“像我这样既无学历,又没财力,更没有人事背景的人,能有今天的成就,实在有不足为外人道出的辛苦。像我这样一无所有的人,如果要与别人来往,就不能不令对方感到和我来往,会得到某些愉快与益处。”

事实上,以前的他,是孤独的,别人都不想理他和与他往来。他一直忍受着寂寞,努力奋斗,度过那段日子,而他也就从中学会了与人交往之道,比如给别人某些方面的益处,别人是不会无动于衷的。所谓某些方面的利益,有时是精神方面的,有时是物质方面的,总之,别人得不到益处,是不会来接触他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出身名门的富家子弟,他也想能成功地做出某些事情来。但是,当他与别人来往的时候,首先就会考虑这个人对自己有什么利用价值。也许与这个人交往,以后向银行贷款时,会比较容易;也许与这个人做朋友,他会教给自己致富之道;也许这个人会将土地廉价出售给自己,也许会将办公室借给自己。他就是如此这般地对周围的人怀着期待之心,算计之意,认为与自己接触的人,都会带给自己某些利益。

这两个人在与人交往时的态度上,实在是大相径庭,完全不同,一个是奉献给别人某方面的利益,不然别人是不会与他来往的;另一个则是认为与自己来往的人,可能会带给自己某些方面的利益。

这两个人,前者是首先给别人以益处,所以朋友越来越多,到了自己有求于人的时候,自然不愁孤立无援;而后者急功近利,不要说能交到多少朋友,即便是有些朋友,到头来也会渐失人心,成为孤家寡人。

人要想立足社会、出人头地,千万不能“友”到用时方恨少。不论眼下如何,随时随地广结人缘,先多“储存”些朋友再说。这种人是最聪明的人。

布朗先生参加一个社交聚会,交换了一大堆名片,握了无数次手,也搞不清楚谁是谁。

几天后,他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几天前见过面,也交换过名片的“朋友”,因为那位“朋友”名片设计特殊,让他印象深刻,所以记住了对方。

这位“朋友”也没什么特别目的,只是和他东聊西聊,好像两人已经很熟了似的。

布朗先生不大高兴,因为他和那个人没有业务关系,而且也只见了一次面,对方这样打电话来聊天,让他有被侵犯的感觉,而且,也不知和对方聊什么好!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情形常会出现,以这位“朋友”来看,他有可能对布朗先生的印象颇佳,有心和其交朋友,所以主动出击,另外也有可能是为了业务利益而先行铺路。但不管基于什么样的动机,他采取的方式犯了人际交往中的忌讳——操之过急。

拓展人际关系是名利场上的必然行为,但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个法则还是必须注意的,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不致弄巧成拙。这个法则为“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而不是“一回生,二回熟”。“一回生,二回熟”太快了些,“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则是渐进的,而且是长期的,对方不知不觉的。之所以要“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是每个人都有戒心,这是很自然的反应,一回生,二回就要“熟”,对方对你采取的绝对是“关上大门”的自卫姿态,甚至认为你居心不良,因而拒绝你的接近,名人、富有或有权势之人,更是如此。

二是每个人都有“自我”,你若一回生,二回就要“熟”,必定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以求尽快接近对方。也许对方会很快感受到你的热情,而给你热情的回应,可是大部分人都会有自我受到压迫的感觉,因为他还没准备好和你“熟”,他只是痛苦地应付你罢了,很可能第三次就拒绝和你见面了。

“一回生,二回熟”的缺点还不只上面提的两点。因为你急于接近对方,所以很容易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形下,以自己作为话题,好持续两人交谈的热度,这无疑是暴露自己,若对方不是善类,你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在社会中生存,的确需要有人同行,但同行伙伴的获得必须花上一段时间,“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正是最高的指导原则。保持平静、持续的接触,这样拓展出来的人际关系才是可以信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