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学生必背古诗词
88613000000005

第5章 短歌行

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譬如[2]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3]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5]但为君故,沉吟[6]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7]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8]?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9]契阔谈讌[10],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11],何枝可依?

山不厌[12]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13],天下归心。

【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反映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代表作有《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

【注释】

[1]当:对着。 几何:多长时间。

[2]譬如:比如,好比是。

[3]当以:这里是“应当用”的意思。

[4]何以:用什么可以。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用来代指酒。

[5]本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 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念连绵不断。

[6]沉吟:小声叨念、思索。这里指“倾慕”。

[7]此两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呦(yōu)呦:鹿鸣叫的声音。 苹:艾蒿。 鼓:弹。 瑟、笙(shēnɡ):都是乐器。

[8]掇:摘取,拾取。

[9]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枉:这里是“屈尊”、“枉驾”的意思。 用:以,来。相:代词,这里指作者自己。 存:问候,慰问。

[10]讌(yàn):通“宴”,宴席。

[11]匝(zā):周,圈。

[12]厌:满足。

[13]周公吐哺: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嘴中的食物,急于迎客。多指在位者礼贤下士。

【翻译】

一边喝酒一边唱歌,光阴易逝,人生短暂。就像清晨的露珠一样转瞬即逝,过去的日子实在是太多了。歌声变得慷慨激昂,但心中的忧虑还是没有散去。怎样才能排解掉我心中的忧愁呢?只有借酒消愁了。穿着青领衣服的学子们,我对你们的思念从未停止。只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才让我沉思吟咏至今。呦呦鸣叫的鹿群,欢快地吃着草地上的艾蒿。如果有贤士光临寒舍,我必将会鼓瑟吹笙地欢迎他们。四方的贤士就如同天上那轮明亮的月亮,我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呢?我的忧愁因此而来,无法断绝。远道而来的宾客们踏着田间的小路,屈驾来探望我。我们久别重逢,在宴会上言谈甚欢,我们的心中仍然念着往日的恩情。在月光明亮、星星稀少的夜晚,一群乌鸦向南飞去。它们绕着树转了三圈,哪里才是它们可以栖身的地方呢?高山因为不辞土石才成就其高大,大海因为不弃小河之水才能够成就其深广。我如果能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那么天下的贤人都会来归顺于我的。

【赏析】

这是一首“求贤诗”,表现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诗歌可分为四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诗人写出了人生短暂,但心中的忧愁却很多。至于忧愁具体是什么,诗人并未提到。因为心中的忧愁太多,诗人只能借酒浇愁。

第二部分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解答了第一部分的疑问。诗人心中有忧愁,是因为身边的人才太少,他渴望求得更多的人才为他所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巧妙地化用了《诗经·郑风·子衿》的典故,原诗写的是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作者借此表达对人才的渴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引用了《诗经·小雅·鹿鸣》的诗句,描写的是宾主宴乐的场面,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肯定会以礼相待。

第三部分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作者再次表达了因为身边人才稀少而忧愁的心情,有回环往复的特点。但这并不是对前面诗意的简单重复,而是有更多的深意。前面作者已经向天下士人表达了招贤纳士的愿望,这里继续寻找人才,是说即使身边已经有很多人才了,但我还是不满足,因为还需要更多的人才,一起建功立业。但作者又不可能亲自去访问所有的人,所以希望他们能够过来找自己:“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只要你们肯来,我绝不辜负诸位。

第四部分是从“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当时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各路英雄都在延揽人才,所以作者希望贤士们不要像“绕树三匝”的乌鸦一样三心二意,那样到头来只会无枝可依。作者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仍是汉朝的臣子,并无篡逆之心,这样也有利于招揽到更多的贤士。“天下归心”显示出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是要一统天下。

全诗既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渴望,也显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