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神奇女侠》与哲学
88614400000006

第6章 战争之神身上穿着什么?新52中的性别

莎拉·K.多诺万

《神奇女侠》(新52)乍看之下印证了对男性与女性历久不衰的刻板印象,系列里充斥着衣着暴露又极富魅力的女性角色,宙斯爱玩弄女人,初生(First Born)是极富男子气概的好战之士,而赫拉则是典型的忌妒心强的太太,只会把老公的不忠怪在他人头上。[49]但如果定睛一瞧,会发现《神奇女侠》(新52)同时也挑战了一些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女人的妒怒比阴间烈火还凶猛

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之际,无论是异性恋女性或是LGBTQ群体[50],都目睹了一场性别平等的大跃进。[51]但是还是有许多人甘于以二元化的角度来审视性与性别。在二元化的视角下,人被划分为男人与女人,男性化与女性化,非一即二。《神奇女侠》(新52)可以用来帮助分析这类二元化认知的历史进程,以及相关刻板印象。历史上,充满男子气概的社会行为被视为理性(不感性)、自主(独立)且富权威(领导)的。典型的女性化社会行为则被视为感性(直觉性)、互赖(倚靠人)且慈爱(照护)的。《神奇女侠》(新52)从第一笔开始,就完全符合这些刻板印象。只要瞧瞧赫拉与阿波罗就能知悉。醋坛子赫拉追捕身怀宙斯骨肉的年少佐拉(Zola)。当神奇女侠将佐拉与身负重伤的赫耳墨斯带回亚马逊族人的家乡天堂岛时,希波吕忒女王便警告道:“赫拉的嫉妒心不只是传说,谣言句句属实。”[52]

当神奇女侠与赫拉双双得知宙斯是神奇女侠的生父时,读者又能更清楚地看到赫拉熊熊燃烧的妒火。神奇女侠要求希波吕忒尊重自己的意愿,不要泄露出此事。希波吕忒则回答道:“……如果赫拉知道你是他丈夫的骨肉,她很有可能在你襁褓之时就置你于死地。”[53]当赫拉最终来与希波吕忒对峙时,天堂岛上刮起了凶恶的风暴。希波吕忒更将这场狂风暴雨形容为“……女人的妒恶”[54]。

赫拉不只是嫉妒宙斯的情妇,而是因为若宙斯离世,她非常有可能丧失所有的力量。就像简·奥斯汀(Jane Austen)小说的人物一样,赫拉最终了解到自己的价值居然攀附在丈夫身上。在《血脉》(Blood)中,海神波塞冬告诉神奇女侠,既然他的兄长宙斯已死,现在他就将掌控天堂。而他也告诉赫拉,“若已无王,皇后实则一无所有。”更糟的是,波塞冬甚至还与冥府之神哈迪斯一同谋策,要共享赫拉与王位。为了刺激赫拉现身,伦诺克斯(Lennox)与神奇女侠向波塞冬与哈迪斯提议:“如果海洋在白日统管天庭……而一到晚上则由阴影接管,并且两人共享同一个皇后?”[55]赫拉对于被宙斯的兄弟共享的可能大为震怒,而这对兄弟甚至还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赫拉并不是唯一身负性别刻板印象重担的角色。《血脉》开场之时,阿波罗在新加坡的高级阁楼公寓向三位美貌诱人的年轻女性递上香槟。他将女人视为自己的卫星,可以理解为“物化”女性,因为他只重视这些女性的利用价值,其他一概没兴趣。阿波罗诱导这些女性进入恍惚的催眠状态以吐露出预言,搜集有用信息后再揭露自己是太阳神的真实身份。身边的女性马上被烧成灰烬,削蚀殆尽。

阿波罗与他的长兄初生相同,都代表着极度阳刚的阿尔法男性(alpha male),两人都希望能将父亲宙斯从王位上拉下来,两人也都愿意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地利用他人。相较于意气用事的情绪化的赫拉,阿波罗在夺权之路上冷静沉着。当他的卫星群泄露出宙斯已不在人世的信息之后,阿波罗转向兄长阿瑞斯(Ares)。阿波罗的目标不是要摧毁竞争对手,而是要利用政治手腕来取代宙斯的位置。他与赫拉不同,不会鲁莽行事,而是会先搜集资讯。他惯用卫星群来搜集资讯,在《骨肉》(Flesh)里,他也再次利用年轻女性来找到初生的真实身份(你想得没错,他利用完这些女人后又重蹈覆彻,将她们烧成灰烬)。[56]当他发觉到初生可能造成的威胁后,他选择把初生监禁起来。(这一步棋下得不好,最终阿波罗自食恶果!)总而言之,阿波罗是一位盛气凌人又精通算计的阳刚神祇。

赫拉与阿波罗分别代表了二元与刻板印象中的性别表现,若更深入探索这些性别表现的哲学历史,可以发现更深入的细致议题,在经典的《理性人》(Man of Reason)中,吉纳维芙·劳埃德(Genevieve Lloyd)提出了绝佳的论点来挑战哲学历史上的普遍认知,质疑男性为理性动物而女性为感性动物的认定。[57]

劳埃德梳理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的理论——从前苏格拉底时期到笛卡尔与黑格尔——都认为论理与理性是不分性别且去性化的,且我们能凭借理性来推断一人的智力,并利用理性来理解、组织周遭的世界。但是自前苏格拉底时期起,女性却被驱逐于理性的范畴之外(教育女性被认为是白费工夫且对政治有害),甚至被视为不理性的动物。劳埃德并不单纯地用男女理性程度没有任何差别来反驳,反而表示论理与理性本来就是带着性别色彩且有性的。她提出此主张,并非是想表示男女有着根本上的差异。[58]她的主张比较温和。她认为,在社会、经济、性别与政治环境下的个人经验,将形塑个人如何运用理性与如何定义论理。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男性与女性因为同样身而为人,所以理性能力相同,但是有可能会因为社会对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的认知不同而导致不同经验,从而在对理性的发展、经验、使用上最终迥异。

你说谁是第二?

21世纪女性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早期作品《第二性》[59]当中,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探索了女性相对于男性的种种不平等。劳埃德笔下的不平等,攸关于社会如何将理性分派给男性而感性分派给女性,并推论这对男性与女性都有害,而波伏娃则由存在主义的视角来分析。波伏娃与她的生命伴侣让-保罗·萨特(1905—1980)[60]是无神论存在主义者,都相信存在先于本质。这代表人们生到世上时,并不带着先天决定的行动与宿命。除去了先决本质和上帝预先规划的命运,人们必须靠自己来定义自己的价值。

波伏娃认识到,性别会如何影响女性接纳并行使存在自由的能力。男性普遍来说都被社会训练成独立的人,并能为社会开拓自己的价值(或如波伏娃所称,行使超越性),女性一般都被教导,得扮演男性生活中的第二角色(或如波伏娃所称,存在于天生固定状态)。女性因而由他人所定义(成为所谓的他者,由他人所定义而体验异化),男性则能自己定义自己。波伏娃认为这种情况完全不自然。女性与男性生来就平等且自由,但重重的社会期待与社会规训,束手束脚,让女性无法实践自由。

我们可能可以将《神奇女侠》(新52)中赫拉的转变看作从天生固定状态转到超越性的存在主义过程。一开始,赫拉的身份仅是宙斯的妻子,尽管她拥有权力,但社会定义她的方式与她认知自我的方式,仍然以她与丈夫的关系为主。她过分注重丈夫对自己的欲望有多强烈,并将丈夫每一次的出轨都视为挑战自身价值的直面攻击。赫拉的依赖极端到她想要消灭所有宙斯不忠的痕迹,就算要杀死孩子也在所不惜。[《钢铁》(Iron)里的席拉卡(Siracca)就是一例[61]]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将赫拉视为宙斯的他者,她的价值存在于宙斯对她的渴求当中。当阿波罗在《肝胆》(Guts)里将赫拉变成凡人时[62],她一开始垂头丧志。但一阵子之后,她便开始与其他人友善了起来(特别是与其他女性),这些人在乎她的原因不是出于对她的欲望。她开始为自己找到独立的身份价值,不再纯然只将自己视作宙斯的妻子。在《骨肉》中,赫拉说成为凡人“……宛若沸腾的血终于冷静下来。当下变得更为恒久。时间延长了经验。我一点都不想念我失去的那一部分自己。”身为凡人的赫拉得面对时间的流逝与死亡。她对凡人生命的体悟,帮助她理解到过去的生命是多么空洞,而现在终于能开凿出新价值。

接下来,当阿波罗在《骨肉》中死去时,赫拉恢复了原有的神力,她马上一肩扛起了主动出击的责任,并领导、捍卫他人。她并没有变回过去的自己,一看到任何有可能阻碍她与宙斯情感的女人与孩子就大开杀戒。反之,她开始建立起一支能对抗初生的军队,对抗自己与宙斯的第一个孩子。赫拉更是因为神奇女侠的出手相助而向她道谢,还接纳她并说道:“原谅好像是当今的大道……我也要向你请求原谅。”[63]标志赫拉真正转变的是当她愿意帮助婴儿泽克(Zeke)时,泽克是宙斯在外有染而诞生的最后一个孩子,赫拉宣告他出生便有权继承奥林匹斯的王位,而不拥护自己的亲生孩子初生。最终,赫拉终于得到了自己生命的主控权。

极富侵略性的男性与养育他们的女性

劳埃德认为理性会受社会化的过程影响,波伏娃推论女性的存在悲剧在于女性为男性的他者,温迪·W.威廉姆斯(Wendy W.Williams)则检视这些对男性与女性的刻板印象如何影响美国的法律。威廉姆斯在《平等危机》(The Equality Crisis)中分析文化价值如何在潜意识中让人们抗拒女性得到与男性相等的实质平等。[64]划分性别的文化价值深植人心,人们习惯以二元方式来检视有性别的社会行为。威廉姆斯与劳埃德和波伏娃非常相似,认为有性别的社会价值大多被视为自然且固定的,而不被认为是受后天创造并受文化而巩固的价值。

威廉姆斯深信,人们的文化偏见将男性视为天生的侵略者,无论是在战争或性爱中都会主动出击,而女性则是天生的母亲与照护者——当今对战争与育婴假的法条就反映了这样的偏见(尽管现在无论是针对军队中的女性或是对于育婴假,都已经有所变动与改良)。《神奇女侠》(新52)就展示出一些鲜明的例子。

阿瑞斯体现了威廉姆斯眼中男性代表的战争侵略者的社会价值。在《钢铁》中,年轻的阿瑞斯向年轻的神奇女侠直白地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他表示:“我是血液!我是肝胆!我是钢铁!我是战争!”他同时也轻蔑神奇女侠在亚马逊族中的训练,并说世上有“战士之道,只有神能教授。”[65]年长一点的阿瑞斯认清世道,看起来已经不是过往极富侵略性的阳刚战士,但他仍然坚持拥护自己的价值。他用酒精与悲观主义来调适自己掀起的暴力。他在《血脉》中向阿波罗倾诉:“我们的命运,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撼动……世界终将由战争主导,无法改变。”

初生也是战争侵略者的很好的例子。读者在《钢铁》中第一次在看到他时[他刚啃噬完可怜的杜厄森(Duerson)的头颅]他就说:“我是无名者,灵魂啃蚀者,我是初生。”在《骨肉》当中,阿波罗的卫星也提到了更多初生的信息。读者得以一窥他过往的残暴,就连在孩童时期也是如此:“……初生倚赖而生的东西与众不同。当其他人学习到如何畏惧时,他学到的是如何仇恨。”初生借由战争与杀戮“……尽数征服。世界就是他漆黑心灵的倒影。”当宙斯、波塞冬与哈迪斯齐心协力消灭初生大军,并将他放逐至地球中心之后,他花了7000年的时间心怀仇恨与肆虐之情凿出自己的生路。初生体现了战争中阳刚侵略者的典型。

宙斯的性能力体现了文化价值中男性的角色,精力充沛的男性是性爱中的侵略者与主动出击者。宙斯与妻子赫拉之外的女性生下了多位子嗣。再者,当他向女人求爱时总是巧计多端。赫耳墨斯在《血脉》中告诉佐拉:“当宙斯向妻子之外的女人求爱时,他会化身为能够点燃无尽欲火的形态。”宙斯的手段与威廉姆斯对男性的认知相符,男性在文化中多被描绘为性爱的主动出击方,而女人则被描绘成对诡诈毫无防备力且需要别人保护的那一方(女人本身不会是主动出击方)。

德墨忒尔(Demeter)是人母与照护者的典型例子。她不只是生育女神,当赫耳墨斯将泽克带到她面前求庇护时,德墨忒尔用自己的子宫接纳婴儿泽克,提供保护并养育婴孩。当阿瑞斯偷走婴儿泽克时,读者就见识到不同社会价值的冲击。“他把我剖成两半并将婴儿夺走。我就任其肆虐……我无力阻止他。”[66]德墨忒尔在这里代表的是景仰、牺牲与奉献——全都是典型的阴柔特征。

威廉姆斯的论述认为,文化对男性的侵略性与女性的母爱假设,让性别刻板印象看起来像是必然的真理,而非可受人挑战的刻板印象,以及这些如何有损性别平权的努力。比如,威廉姆斯表示人们无法接受女性可以是战争的侵略者,因为人们会想象成是“母亲”去打仗,而非一位与男性接受同样训练且能力相等的女性。再者,人们对育婴假犹疑不定是因为即使人们希望女性能得到平权,但许多人仍深信女人是唯一有抚育孩子能力的人。人们在育婴假中无法接纳平权,是因为脑袋中会浮现出“父亲”在照护婴儿时手足无措的样子。完全无法想象男性能与女性同样有能力,能够与孩童建立起感情,并设法养育、照护孩童(无论是亲生养育或领养孩子的许多新手妈妈,都坦然承认此过程本就非常困难)。

所有人都在看着你!没有人在看你!

《神奇女侠》(新52)除了展现了许多性别刻板印象的例子之外,还有许多尝试对抗性别刻板印象的角色。比如,希波吕忒在《血脉》里就描述她与宙斯性爱时享受的平等,且佐拉对于自己与心目中的对象发生性关系之事,完全不抱有一丝罪恶感。赫拉还从典型的善妒女人转变成一位富同理心的自立个体。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与美国当代哲学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是两位影响了早期性别流动性(gender bending)思想的哲学大家。《神奇女侠》(新52)能用来帮助阐释他们的思想。福柯是大陆哲学历史的中心,且广泛地被文学理论家、社会学家与政治理论家引用。福柯最广为人知的,莫属他如何辩证主流论述的真实性,以及社会建造起来描述自身的信仰系统。他提出不同的历史、系谱、社会常态(如:性取向与惩罚)与体制(如:婚姻与监狱),来挑战主流论述。他的系谱学揭示出,若关注不同的事实,那么整个论述就会随之而变,且会揭示出知识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但这并不代表历史纯然只是由胜利者谱出的,福柯唯一的目标是要让败家之犬也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故事。福柯的理论非常复杂,且与他理解的权力有关。

福柯检视的权力,并非个人有意识地行使的权力,而是隐性且自我再生的权力。在《规训与惩罚》(Discipline and Punish)[67]中,他提出了知名的圆形监狱(Panopticon)例子,阐释他对权力以及行使权力的个体之外的因素的认知。[68]圆形监狱的设计中,监狱中间设有一座守卫塔,旁边包围着一圈牢房。塔中的守卫对整个监狱一览无遗,但囚犯却无法看入塔里。这样的监狱非常有效,因为能够训练囚犯在心里深深地内化监狱的规则,深刻到囚犯再也不需要被强加压力也能谨记规矩。

这是西方社会权力运作方式的一个例子。福柯相信人们(通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会内化社会常规,而不是有意识地做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行为。在这种方式之下,根深蒂固的社会机构与知识理论会产生负面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结果。事实上,没有人负责运转这个机器,但所有人都假定有人身司此职。再者,规矩与主流认知通常看起来都很“自然”且不可挑战,其实这些规训本身都是社会后天建构的,而人们通常浑然不知这些规训被用于服务某些特定的权力。福柯的圆形监狱广为人知,因为这个例子解释了他的理论,阐释出大部分人在权力架构面前如何浑然不觉;人们没有办法看清所谓的知识与常态,其实这些都是后天建构的。

在《骨肉》中,当阿波罗坐上奥林匹斯的王位之后便认清并开始挑战一个主流论述,于此之前此论述从未受过严格审视与挑战,他建议要将自己的妹妹神奇女侠排除在外,因为当时神奇女侠拒绝接受战争之神的身份。阿波罗向波塞冬表示:“我们应该将此视为一个大好机会。”波塞冬怒道:“没有战争的奥林匹斯?”阿波罗则回道:“别跟我说这不是你们所有人老早就已经想过的可能性。这将有可能把我们带领到奥林匹斯的崭新启蒙时代……埋葬掉过去。”波塞冬的震惊显示出,奥林匹斯中必须有神来代表战争,且战争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再自然不过、不可或缺,且必须永远存在的元素。阿波罗胆敢挑战奥林匹斯中看似自然的常规。同理,我们也能观察到佐拉、赫拉与神奇女侠都挑战了性别的传统常规。

战争之神身上穿什么?

朱迪斯·巴特勒颠覆性的《性别麻烦》(Gender Trouble)[69]检视了社会常规是如何在无意识中,建构并强化传统的阳刚气质与阴柔气质(她称为性别常态),并讨论该如何颠覆这些常规。巴特勒也发现所谓的文化必要性(Cultural imperative),人们为了要符合异性恋的社会规范,会想方设法让自己被归纳至阳刚或阴柔的范畴内,且人的生理性别必须与传统性别身份相符。

巴特勒认为,对性别的二元化的认知,大多时候是用于帮助维系性别常规与异性恋霸权。这个观点受到福柯的影响,认为人们会内化社会教导的常规与规训,并因而自我约束。她大胆地质疑社会在阴柔气质、生理特征与性取向方面广泛流行且人人都接受的文化论述。她更思索是否能够另寻他法来组织信息,让人看清权力如何影响人们在文化上对性别与性取向的看法。

巴特勒举出变装皇后表演的例子,来阐述她对性别的认知。变装皇后表演是否成功,并不取决于此人是否成功地说服观众自己就是真正的男性或女性,而是取决于最后是否能让人发现其实并没有所谓真实的、自然的男性或女性来模仿。事实上,所有的性别都是一场展演。[70]

《神奇女侠》(新52)中充斥着此类例子,许多角色做出不符合自己性别常规的表现(尽管极端程度可能不及巴特勒提出的例子,但她的见解仍非常有帮助)。举例来说,在《战争肆虐》(War-Torn)当中,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亚马逊族人为什么发誓远离男人的世界。[71]这些亚马逊人不止完全拒绝男人的世界,她们更屠杀了天堂岛上的男人村庄,自身扮演战争的侵略方。在《钢铁》当中,年轻的神奇女侠向战争之神提出一决死战的要求,而战争之神却罕见地展现出怜悯之情,饶她一命,并说道:“战士会战斗到至死方休,但你的死期不是今晚,小不点。”在《钢铁》中,战争之神也将泽克从赫耳墨斯手中拯救出来,并把他送回佐拉手中。

《神奇女侠》(新52)中,神奇女侠是一个比较有趣的非典型性别展演例子。在《骨肉》中,神奇女侠终于接受了战神的称谓。赫拉也重新成为女神,并赠予神奇女侠一支亚马逊大军来对抗初生。提及此事时,神奇女侠说自己将“不只是以公主的身份领兵,而是以战神之姿!”尽管威廉姆斯展示出,战争通常被视为男人的范畴,神奇女侠与她旗下多位女人的军队仍大获全胜。她们的穿着可能非常女性化,但是她们的英勇战士身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性别角色。

幸福大家庭

《神奇女侠》(新52)展现出传统与二元化的性别角色,但同时也以非常有趣的手段扭转了性别常规,和当代性别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能够检视扭转性别常规会如何影响个人性格,但我们现在也能拓展此想法,来检视最终可能形成的家庭结构。就如同《征战》[72]中佐拉向泽克说的:“你将会发现,你的家庭非常奇怪。我们是这样一个古怪而美好的家庭。”这个家庭确实非常奇怪!一针见血:赫拉想置泽克于死地,但最终却选择帮助神奇女侠、佐拉、赫耳墨斯(还有其他许多人!)齐力击败初生(赫拉的亲生儿子),并帮助泽克坐上宙斯的王位(尽管他们当然不知道其实泽克就是宙斯转世,而宙斯的女儿雅典娜也选择助佐拉一臂之力)。佐拉口中的非典型家庭里的成员,包含除了初生之外的几乎所有神明,挑战了社会的既定认知,同时也阐明,并非只有拥有双亲的核心家庭才能孕育出关爱、忠诚与荣誉。同时还留出了一定的空间,来上演注定发生的家庭疯狂之事。(毕竟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不是吗?)神奇女侠的家庭一部分有血缘关系,一部分是后天建构而成的,但是许多凡人仍然欣羨这样的家庭。而这种家庭得以存在的唯一原因,正是其扭转了性别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