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白话聊斋
8876500000038

第38章 夜叉国

交州府有一个姓徐的商人。他经常乘船出海做买卖。有一次出海,船突然被一阵狂风刮走了。徐某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在一处苍茫茫的大山里。他希望大山里有人居住,这样他就有逃生的机会。他左右观望了一遍,发现四周全是山洞。他听到山洞里隐隐传来人声。他十分好奇,便走近洞口向里张望,他看见里面有两个夜叉,那夜叉长得非常凶恶,正在猛吞着一只小鹿,徐某吓得转身就逃,夜叉发现了他,伸手便将徐某捉住了。

两夜叉互相交谈,像鸟兽鸣叫,争着撕开徐某的衣服,好像打算吃他。徐某害怕极了,从包袱中取出干粮和牛肉干献上去。夜叉把食物分吃了,觉得味道很美,又翻检徐某的包袱。徐某把手摇摇,表示没有了。夜叉大怒,又将他抓住。徐某哀求说:“放了我。我船上有锅子,可以烧饭做菜。”夜叉听不懂他的话,还是发怒,徐某又用手比划,夜叉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跟着他上船,把炊具搬进山洞,取来柴草生火,烧煮剩下的鹿肉,烧熟后献给夜叉。那两个东西吃得十分高兴。晚上用大石堵住门,好像怕徐某逃走。徐某蜷着身子,离夜叉远远的睡下,非常操心夜叉把他吃了。

天亮后,两个夜叉出去,又用石头堵住门。过了一会,带来一只鹿交给徐某。徐某剥去鹿皮,从山洞深处打来活水煮了几锅鹿肉。不一会,又来了几个夜叉,一起吃完后都指着锅子,似乎是嫌它太小。过了三四天,一个夜叉背一口大锅来,足够几个夜叉吃的了。于是众夜叉纷纷把狼、麋鹿送来。烧熟后,招呼徐某一起吃。几天住下来,夜叉渐渐与徐某熟了,出门也不再禁闭,和睦相处如一家人。徐某渐渐能听懂夜叉们的话语,于是他也学起夜叉语来了,还学得挺像的。夜叉们更高兴了,带一个雌夜叉来给徐某当老婆。徐某起初很害怕,身子也不敢舒展,那雌夜叉却自己分开两脚来与徐某亲近,徐某这才与它交配,雌夜叉非常喜欢,常常留下肉食给徐某吃,像人间夫妻一样。

一天,众夜叉大清早就起身,各自在头颈里挂一串明珠,轮流出门,仿佛等候贵客的样子口吩咐徐某多多煮肉。徐某就问雌夜叉,雌夜叉说:“今天是天寿节。”雌夜叉到外面对众夜叉说:“徐郎没有骨突子。”夜叉们就各摘下五颗明珠交给雌夜叉,雌夜叉又自己解下十颗,一共是五十颗,用野麻绳穿了,挂在徐某颈上。徐某看看这些珠子,每颗都很珍贵,价值不下一百两银子。过了一会,众夜叉都出去了。徐某煮完肉,雌夜叉来请他一同前去。说:“快去接天王。”

雌夜叉把徐某带到一个大山洞,很宽广,有几亩地大,中间有块大石,平整光滑像桌子。四围都有石凳,上首一只石凳上蒙着豹皮,其余的都是鹿皮。二三十个夜叉团团坐满洞中。没过多久,一阵狂风刮来,狂风吹得尘土飞扬,众夜叉急急忙忙奔出山洞,只见一个大怪物走来,也像夜叉的模样,径直奔进洞,坐在高处巡视众夜叉。众夜叉跟着进入山洞,东西两排站立,都仰起头,双臂交叉作十字形,大夜叉逐个检查,问:“卧眉山一伙都在此了吗?”众夜叉喧嚷着答应。大夜叉看了看徐某问道:“他是哪来的?”雌夜叉回答说是它的夫婿。众夜叉又一齐称赞徐某烹调手艺高明。马上就有两三个夜叉奔去拿来熟肉放在石桌上。大夜叉双手捧着饱吃一顿,极口赞美,并命令今后要经常供给。又看了看徐某说:“骨突子怎么这样短?”大伙说:“新来没准备。”大夜叉就从颈上摘下珠串,解下十颗交给徐某,颗颗都有指顶般大,像弹子一样滚圆。雌夜叉急忙上前接住,替徐某穿挂好。徐某也交叉手臂用夜叉语道谢。大夜叉就走了,乘风而去,快得像飞一样。众夜叉这才把剩下的熟肉分食,而后散去。

徐某在山洞中住了四年多,雌夜叉忽然临盆生产了,一胎生下两雄一雌,都是人的模样,不像母亲。众夜叉都喜欢三个小孩,常来抱抱摸摸,戏耍戏耍。一天,众夜叉都出门寻找食物去了,只有徐某独自坐着。忽然从别的山洞里来了个母夜叉,想要与徐某私通,徐某不肯,母夜叉发怒,一扑把徐某推倒在地。这时徐某的夜叉妻子从洞外归来,怒不可遏,与母夜叉打了起来,把母夜叉的耳朵也咬断了。过了会儿,对方的雄夜叉也回来了,劝开母夜叉赶紧离去。从此雌夜叉常守护着徐某,寸步不离。

又过了三年,三个孩子都会走路了,徐某常教他们人话,渐渐会说了。叽叽呱呱声中有了点人类的气息。虽然还是幼童,但翻山越岭就如走平地一般,他们非常爱徐某。

一天,雌夜叉与一子一女出门去,半天不回。北风猛烈地刮起来,徐某感伤地想念起故乡,就带儿子到海岸边,看到原先的航船还在,就打算与儿子回归家乡。儿子要告诉母亲,徐某阻止了。父子俩登上航船,一日一夜抵达交州。回到家中,前妻已经改嫁。徐某拿出两颗明珠,售价超过百万,徐某便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徐某给带回来的儿子取名徐彪,十四五岁就能举起三千斤重物,性情粗莽,喜好争斗。交州军事长官非常欣赏徐彪,任命他为千总官。正逢边民作乱,徐彪领兵前去征伐,数次屡建大功,十八岁的时候便晋升为副将。

当时有一客商出海,也被大风刮到卧眉山下。正登岸时,看到一个少年,正望着他发怔。那少年知道他是中国人,便问他住在中国哪个地方。商人说了。少年把他拉进深谷一个小石洞里,洞外长满了荆棘杂草,并关照他不要出洞。少年老了好一阵,挟了鹿肉来给商人吃,自己介绍说:“我父亲也是交州人。”商人问明底细,知道就是徐某,商人在作客经商时曾见到过。于是说:“他是我的朋友,现在他儿子在当副将。”少年不明白副将是什么意思。商人说:“这是中国的官名。”少年又问:“什么叫官。”商人说:“出门乘坐车马,住的是豪华巨宅上面一声呼叫,下面百人应声。参见的人不敢抬头正规,都要侧足站立。这就叫官。”少年很是羡慕。商人说:“既然你父亲在交州,你怎么还一直留在此地呢?”少年就将情况告诉了商人,商人劝他回转家乡。少年说:“我也常常这样想,但母亲不是中国人,语言面貌完全不同;再说此事一旦被同类发觉,必遭残害,所以一直举棋不定。”于是少年走出洞外,说:“待刮北风时,我来送你南归,麻烦你在我父兄跟前通个消息。”

商人蛰伏在山洞中几乎半年,时常从杂草丛中向外张望,看到山中总有夜叉来来往往,怕得要死,不敢现身。一天,北风呼呼作响,少年忽然来到,带他急忙奔逃,叮嘱说:“托付你的事可别忘了。”商人答应。少年又把肉放在船中桌子上。商人就回去了。

船直达交州,商人就去了副将徐彪的府上,把自己在卧眉山的见闻都一一说了。徐彪听了,非常悲痛,想去寻访。徐某知道路途山险无比,不敢让徐彪随便出门去涉险。徐彪坚持要去。

徐彪将自己的情况报告了交州军事长官,带了两名士兵乘船人海。船被逆风阻挡,在海浪中飘泊了半个月。四面望去,无边无际,眼前白茫茫一片,分辨不清东西南北。这时大浪突起,狂风刮来,船翻了。徐彪翻射掉进了海中,随浪浮沉。漂流了很长时间,被一头怪物拉走,拖到一处地方,竟有房廊屋舍。徐彪睁眼一瞧,那怪物像是夜叉的样子。徐彪就用夜叉语与它交谈。夜叉很是惊奇,盘问他的来历。徐彪把自己要去的地方说明了,夜叉高兴地说:“卧眉是我的故乡,刚才冒犯了你,可真该死。你离开目的地已有八千里路。这儿往前去是毒龙国,到卧眉国不走这条路。”于是找了一只船来送徐彪。夜叉在水中推,小船快得如箭一般,一会儿就是一千里。过了一夜,就到了卧眉山的北岸。徐彪看到岸上有一少年,正面对大海向远处眺望。他知道这地方是没有人类的,因此怀疑是自己弟弟;走上前一瞧,果然是弟弟。便拉着手大哭起来。接着问母亲和妹妹,都说健康平安。他想跟弟弟一起去,弟弟劝止了他,匆匆忙忙就走了。徐彪回转身子想谢那夜叉,那夜叉早已走了。

没多久,母亲和妹妹来到,见到徐彪都哭了。徐彪讲明来意,母亲说:“只怕去了要受人欺侮。”徐彪说:“儿在中国很是富贵荣耀,人家不敢欺侮咱们。”归去的计划已定,苦于逆风难行。母子正彷徨无计,忽然看船帆向南飘动,北风瑟瑟,徐彪高兴地说:“真是天助我也!”相继登船。船似急箭穿浪,三天就到岸。人们一见,都吓得逃走。徐彪脱下衣裤,分给三人穿着。到家,母夜叉见到徐某就气愤地痛骂,恨他走的时候不商量。徐某连忙赔罪道歉。仆役佣人前来拜见主母,无不浑身打抖。徐彪劝母亲学中国话,让她穿锦绣衣服,吃可口的饭莱,她这才大为高兴。母女俩都穿男装,类似满族的打扮。几个月后稍稍懂一点中国话。弟弟和妹妹也渐渐变得白净起来。

弟弟取名徐豹,妹妹取名夜儿,都强壮有力。徐彪耻于不识字,教弟弟读书。徐豹非常聪明,经史读过一遍就明白,但他不想当文人学士,徐彪便教他武艺,他聪明得很,进展得很快。后来考中了武进士,娶姓阿的游击将军之女为妻。夜儿因是夜叉种,没人愿意娶她。后来正碰上徐彪部下袁守备死了妻子,就硬把夜儿嫁了过去。夜儿能开百石硬弓,百步之外射小鸟,箭无虚发。袁守备每次出征,都要他妻子和他一同出征。打仗的时候,他妻子勇猛异常,无人能挡,杀敌无数,朝廷封赏袁守备,后来袁守备官至同知将军。同僚都知道他是靠他妻子才有如此显赫官爵。徐彪的母亲,也就是母夜叉也十分厉害,屡次为徐彪立大功。皇帝大喜,封她做大官。徐豹替母亲上疏辞谢,改封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