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幸福如筝
88864500000004

第4章 迟来之喜

五年过去了。

由于长期分居,聚少离多,春花的肚子始终没有鼓起来。

这年春节前,文彬回乡探亲。

“你这次回来一定要把春花给我休了。”父亲下了死命令。

文彬急匆匆到春花娘家接春花,想在路上做最后的努力。谁知,春花竟没有一句关心和问候,只知道喋喋不休地炫耀。

“看我的衣服漂亮吗?”

“漂亮。”文彬随口附和道。

“你不知道,我在娘家有多开心呐。家里什么活都不用我干,吃完饭就出去唠唠嗑、打打牌。”

文彬无言地摇摇头。停顿片刻,文彬开口了。

“春花,你还是随我去天津吧。昨天,我一到家,我爹就逼我非休了你不可。”

“我又没干伤风败俗的事,你们家凭什么休我?反正我是不离开我娘的。我娘说了,你们男人都靠不住,我娘才是对我最好的人。”

“你娘,你娘,你到底弄明白没有,我才是跟你走完后半生的人!你也该替我想一想,难道我拗得过我爹吗?”文彬火冒三丈。

“我不管。我李春花好女不嫁二夫,就是死也要死在你们家。你们看着办吧。”

这让文彬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随后几天,他仍穿梭在父亲、继母和春花之间,希望问题能得到圆满解决,但无济于事。

大年初五,早饭桌上,刘老爷子开口了。

“这年也过了。春花,你还是回娘家吧,以后逢年过节也不用来了。”

“爹,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你爹的话再明白不过了,你装什么糊涂?这是休书,回去给你爹娘吧。”王氏把一纸休书甩了过来。

“你们要休我?我可是正经人家的姑娘,是你们家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进来的。你们,你们这是要逼死我呀?我不活了。”春花发疯似地往外跑。

文彬站起身就要追。

“不用追了,随她去吧。”刘老爷子发话了。

“要是真闹出人命,后悔可就来不及了。”文彬撂下这话,头也不回地追了出去。

文彬追出门来,但见春花正在拿着一根绳子往门外的一棵老槐树上甩,边甩边哭诉着。

“乡亲们都来给我评评理,有他们家这么欺负人的吗?脏话累活都让我一个人干,吃的还不如畜生。如今,还要休了我,这世上还有没有天理呀?”

“春花,跟我进去吧,有话回屋里说。”

“我不,你们家还有说理的地吗?”

外面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众人七嘴八舌。

“太欺负人了”,“王氏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没有把柄,凭什么休人家”……

文彬强拉硬拽把春花拖回家。

“不休也可以,那文彬必须纳妾。我们刘家可不能让你给断了香火。”刘老爷子转而求其次。

“爹,你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城里不兴纳妾了。”文彬解释道。

“我不管它兴不兴,你必须照办。要不是看在这些年你养家的份上,我早不让春花进门了。”

“春花,事已至此,你还是随我去天津吧。”

“我不。”春花态度依旧不改。

“你看到没有,人家根本不领情。你小子还是老老实实纳妾吧。”

“好好,我纳,我纳还不成嘛。但纳妾的事得由我做主,我回天津自己找。”

“这可以依你。”

“你即便娶三房四妾,我也是正房,你不能不管我。”

刘老爷子狠狠地瞪了春花一眼。

“不过,我和你爹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把文渊和文珍带到天津,他们是你的弟弟妹妹,你这做哥哥的不能不管。”坐在父亲旁边的继母发话了。

“对对,就这么办。”父亲做了决断。

也许是天意,回天津不久的一天,文彬在自家药房门口遇到了父母双亡、独自流浪到天津的许淑英姑娘。想到当年自己流浪街头的经历,文彬好心收留了她。

一个多月下来,文彬被淑英的机灵、能干以及嘘寒问暖所打动,在征得淑英的同意后,干脆纳其为妾。

此后不久,文彬收到了春花怀孕的消息,这让他喜出望外,自己终于要当爹了。

没想到好事连连,许氏半年后也怀孕了。

十月初,文彬从父亲来信中得知春花回到婆家即将临盆,他兴奋之余又有些担心春花往后的处境。

十月底,春花顺利产下一女。他百感交集、喜忧参半。既为春花此后的人生有了寄托而高兴,又为母女俩今后的生活担忧不已。

思前想后,他决定独自回老家一趟。

文彬是在临近春节的一个黄昏回到老家的。

一进门,他先向父亲和继母请安问好,寒暄过后,才来到春花的房间。

刚给女儿喂完奶的春花见文彬进来,很是高兴,逗着怀中的女儿说,“小宝贝,看看谁回来了?快让你爹抱抱。”

文彬顺势抱过女儿,眉开眼笑地亲了亲她的小脸。

女儿已经两个多月了,白白净净的,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很是可爱。

也许是父女连心,女儿看着文彬,不但没有害怕,还露出了甜美的笑容,让文彬如沐春风,心情顿时晴朗了许多。

文彬从衣袋中掏出一把闪闪发亮的金锁戴在了女儿的脖子上,希望她能一生平安富贵、长命百岁。

丰盛的晚餐过后,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

春花拉开了话匣子,开始倾诉自己受到的种种委屈,“她们都欺负我”,“我在这个家一天也待不下去,我还是想回娘家”……

文彬静静地听着,偶尔也会插上一两句话表示理解和同情。

待春花发泄完毕,文彬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的处境我能体谅,但回娘家住也并非长久之计。

“你娘家哥哥已经娶妻生子,时间久了你们之间肯定闹出很多矛盾。

“不如这样,我这次回来带了一些钱,虽然不多,也够你在娘家附近买个宅院的了。让你父母帮忙买一个合适的宅院,你带着女儿住进去。这样的话,你和父母可以相互照应,我也可以放心了,总好过在这边天天受气。

“至于你们母女的生活费,我会按月提供。”

顿了顿,考虑到春花口无遮拦的个性,文彬又说,“这事咱们先不要声张,马上过年了,过完年再安排。好吗?”

春花忙不迭地点点头,同意了。

过了一会儿,春花忽然想到,“女儿都两个多月了,还没有起名,你打算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啊?”

文彬未加思索,“我早就想好了一个名字——玉晓,你看怎么样?我希望女儿貌美如玉,又通晓事理、明辨是非。”

“就听你的。”

农村过春节历来是特别隆重的,也是非常忙碌的。家家户户都忙着扫尘、准备各种吃食、贴春联、拜年、祭祖。

等忙过这一切,就到了文彬该返程的时候了。

父亲和继母张罗着文彬返城要带的物品,文彬顺势向他们说起了春花想回娘家居住一事,但瞒下了置宅子的想法。

老爷子不加思索,爽快同意了。

王氏自然也是巴不得的。

临行前,文彬把春花母女送回了娘家,还再三叮嘱她一定要先买好宅院。

后来,文彬从父亲来信中得知春花一直住在娘家。看来他的叮咛春花都当作了耳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