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8888800000007

第7章 知足即福,幸福源自内心的安静(1)

知足是幸福的源头,是一种幸福的人生态度。知足能使人变得更加平和。知足的人不会为身外之物所累;知足的人不会被世俗纷争所扰;知足的人从不奢求不切实际的幸福;知足的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知足的人拥有一颗恬静淳朴的心。因为知足,所以对现在拥有的生活感到无比幸福。

不贪为宝

每一个人都想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佛遗教经》上说:“懂得知足的方法,就是处在宝贵、快乐、安稳健康的地方。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觉得很安乐。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处天堂,也觉得不满意。不知足的人,即使物质上很富有也是贫穷的人;知足的人,即使物质上很贫穷也是富有的人。”生活只要不贪心,能够做到安心、知足,这样的人生就是真正的幸福了。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生最忌讳的就是贪心。就好比做生意,面对利益,很多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过分贪心追求利益,最后失去了人生中真正幸福的东西。李嘉诚告诫人们:“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人生也是一样,绝不能贪心,在生活蒸蒸日上,越来越幸福的时候,我们要知足,不要被贪欲蒙住双眼。

李嘉诚从塑胶玩具开始做起,然后生产塑胶花,接着转向房地产业,现在坚持多元化的发展方针。李嘉诚一步步地推动着自己的公司壮大。就连李嘉诚这样的“超人”也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一项项举措,更何况我们。李嘉诚一直坚持稳健的发展方针。生意做得越顺越大,李嘉诚就越是冷静,更加警惕。他从来没有因为不断成功而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李嘉诚经常提醒大家:“大前年赚钱了,前年赚到了,去年也赚钱了,如果今年还能赚到,那就太好了。可是,这个世界没有那么顺利的事,赚了3年以后,第四年是不是还会赚呢?所以经商时应该有‘赚了3年就退回一年份的想法才好’。”在李嘉诚看来,如果有了这个决心,现在就不用惊慌,就算排除一年份,还会剩下两个年份。有了这种想法,就不会有苦恼,因此也就不会慌张,因为不慌张,所以能轻松地处理事物,这时候也会激发出智慧,说不定在第四年还会有赚钱的事。

李嘉诚时刻用理智克制着自己的贪心,理性保证了他决策的科学性,避免了在辉煌的时候翻船。李嘉诚从来不会只求一时的利益,他讲究细水长流,求的是持久稳定。在利益面前能够保持理智,毫不贪心,依然坚定地循序渐进,才真正地获得了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能充满着机会,能让我们丰衣足食、生活幸福。然而,生活中有这么多令人幸福的东西,可是我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幸福。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颗知足的心。有了太多的贪念,就会永远不满足。不满足,就会感到人生有所欠缺。因此一颗不贪的心,是人生真正的喜悦,生活真正的幸福。

就如同我们赚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如果只是埋头苦干,贪心地想要更多财富,没有享受的乐趣,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人生是否幸福,并不完全体现在拥有金钱的多少和物质利益的多寡。

古人有“布衣桑饭,可乐终身”的知足典范。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知足清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知足悠然。更多的时候,放下心中的贪欲,幸福的人生是融洽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

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做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做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子罕以不贪为宝,不贪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自然能做到心安理得,这样的人就会没有忧虑和不安,生活自然美好。揠苗助长的故事都知道,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在重复着这样的错误。很多人有所得之后,在人生辉煌的时候,贪欲渐旺,失去了理智,盲目地索取,最后却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幸福,陷入无法自拔的欲望的泥潭。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有言:“贪婪无厌,忿类无期。”人生苦短,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如果贪得无厌,不克制自己的欲望,结果不仅导致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失去了提高生活幸福度的实际意义。而且希望越大,欲望越大,失望和挫折就越大,无论是否满足了自己,内心永远不会真正快乐,总是患得患失。

幸福其实很简单,它不和金钱、地位成正比。母亲温暖的怀抱,爱人深情的思念,朋友无私的关怀,世人友善的赞许,这些都是幸福。幸福就是早上起来闻闻阳光的味道,伸伸懒腰;幸福就是晚归时听听家人的关心,暖暖的微笑。

很多时候,并不是幸福难寻,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幸福的心胸,过于贪心。不是幸福难觅,而是我们对幸福的要求太高。人生本来就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当我们不知足,执著于人生的激情澎湃时,往往反而会失去很多简单的幸福。

知足要有上进心

知足是幸福,不过知足并不代表没有上进心。甘于平庸,不思进取的人生也是不会幸福的。知足和上进心并不冲突,知足是让我们不要盲目追求幸福,而上进心是让我们努力地追求幸福。努力而不盲目,这就是知足中的上进心,这是一种“稳中求福”。一个肯努力又能保持理智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李嘉诚说:“我知足,但不表示没有上进心。”李嘉诚白手起家,最后能成为华人首富,靠的就是上进心。如果一个人没有上进心,怎么可能由无到有、由小变大呢?知足则是稳步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知足并不代表满足,不满足自然就会有上进心。只要有上进心,就不会被困难阻碍,最终达到幸福的彼岸。

对于财富,李嘉诚一直很知足,他说:“若一个人不知足,即使拥有很多财产也不会感到安心。”与从不涉足科技公司投资的巴菲特相比,李嘉诚显得很有上进心,他从来不抗拒高科技的诱惑。尤其是在经历过两次石油危机和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李嘉诚执掌的生意仍能在55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上屹立不倒,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李嘉诚的上进心。

2007年5月,就在全球传统媒体巨头展开对新媒体收购浪潮之际,李嘉诚通过名下的慈善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连同国际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等,向全球首个提供高清网上电视服务JoostTM注资约4500万美元,推动Joost加快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并扩充全球市场。而在此之前,李嘉诚基金会发言人就表示,李嘉诚一向对革命性及创新性的新科技项目感兴趣。

除了高科技领域,作为主要利润来源之一的地产业务依然是李嘉诚2007年的投资重点。和记黄埔已经把94%的土地和项目都投在了内地,其在内地的房地产业务赢利5667亿港元,同比增长了44%。在内地房地产市场,李嘉诚可谓是一线、二线城市通吃。2007年4月,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以24亿元联合投得重庆市南岸区杨家山片区地块,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10万平方米。规模之大,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城,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20亿元人民币。同年10月,李嘉诚又购买了上海小陆家嘴一地块;12月,作为昆明市公开出让的最大一块居住用地,李嘉诚旗下的云南俊发地产又以1729亿元的价格将其纳入麾下,创造了当地土地交易总额最高的纪录。

李嘉诚一直以来都保持很好的上进心,虽然他从不顾及财富的多少,从不过分强求,不过李嘉诚一直都奋力拼搏。如果没有上进心,没有顽强的意志力,没有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的支撑,李嘉诚就不可能平安地跨过生命中一道又一道出人意料的转折,也不可能顺利地渡过创业中一道又一道漩流湍急的险滩,更不可能令人惊叹地取得今日如此辉煌的成就。

稳中求成功,才能维持成功。同样道理,稳中求幸福,幸福才能保持得长久。面对已经到来的幸福,我们要加倍珍惜,不过同时也要保持上进心,去争取更多的幸福,不断加强自己的幸福感,让人生更加完美,让生活更加美好。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幸福的概念是极不确定的,虽然人人皆欲得之,却无人能明确地、连贯地说出他所希望与企求的到底是什么。”一个人有上进心,去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是一种幸福。不过知足也很重要,有人为了金钱,不惜触犯法律;有人为了暴利,不惜损人利己;有人为了出名,不顾他人名誉。这样去实现自己的愿望,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的。

商人看到渔夫捕的鱼不多,问渔夫为什么不多捕些鱼。渔夫说:“我要留出时间去做别的事,如跟我的孩子玩耍,陪老婆睡午觉,每晚到村里跟朋友喝喝小酒,唱唱歌。这样我的生活才过得美满又充实。”

商人嘲笑地说:“哦,你实在是目光短浅。你应多些时间打些鱼,多卖些钱,然后买条大船,可以打更多的鱼,卖更多的钱,然后再买条更大的船,那样打的鱼更多,赚的钱也会更多。”“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渔夫问。“有了钱,你就可以到大城市开公司,赚更多的钱,然后你就可以雇人,你就可以当老板,自己就可以抽出时间,陪你的孩子玩耍,陪老婆睡午觉,每晚到村里跟朋友喝喝小酒,唱唱歌。这样你的生活才过得美满又充实。”

渔夫问:“那要多长时间呢?”商人回答说:“15~20年吧。”渔夫说:“我现在就过着这样的生活,为什么还要费尽周折,等20年的时间再去过呢?”

有的人为渔夫的目光短浅,不求上进而气愤,认为没有远大的理想,缺乏远大的志向,安于现状,满足于眼前的安逸生活,没有上进精神,只知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简单的生活,这样的人活得没有价值,没有幸福。

有的人觉得,姑且不说商人的目标能否实现,但看现实中的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却往往迷失了自己。目标变成了欲望,而欲望则没有了尽头。在奋斗上进中失去了家人,没有了亲情,没有了自我,然后悔悟起“渔夫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其实我们可以不做不求上进的渔夫,更不做不懂生活的商人。做一个面对现实,既保持进取之心,又懂得享受幸福生活的人。既要有远大的生活目标,在拼搏过程中同时注意享受生活,这样的生活才会幸福,家人才会幸福,人生才会美满而又充实。

幸福不是可以随随便摆地就获得的,但凡幸福的人,都是凭借着不屈不挠的上进心,经历过重重的磨难,才有了后来的幸福。想要拥有更多幸福,就知足而不满足,始终保持上进心,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上进心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是我们前进的巨大动力。

内心富足才能幸福

幸福要有一颗富足的内心。现实生活中,极尽浮躁、功名利禄是许多人汲汲而求的目标。在这种污浊的风气影响下,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很容易误入歧途,很容易走向一条不归路。唯有保持心态平和,内心富足,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平静且脚踏实地的生活,才能避免这些世俗的纷扰,才能寻求一片属于自己的幸福天地。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对物质的追求是人们最先考虑的事情。物质财富拥有多少几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幸福与否的重要依据。所以,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财富,对财富的追求永无止境。事实上,物质的满足并不是幸福最重要的东西,心灵的富足才是幸福的本质。任何物质的富足只有回归到心灵的富足才有意义。

1995年8月,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宣布李嘉诚为香港首富。李嘉诚说:“不,我跟你讲,所谓首富大家都明白,是一个错误。在香港比我有钱的人不少,我不可以讲他们的名字,然而香港人都明白。但是,富要看你的做法,是怎样富的。如果单以金钱来算,我在香港第六、第七还排不上。我这样说是有事实根据的。我认为,富有的人要看他是怎么做。照我现在的做法,我自己内心感到满足,这是肯定的”。

李嘉诚所拥有的财富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足够他一辈子的开销,但是,他依然在赚钱,不过李嘉诚没有陷入金钱中,他曾经这样说:“我赚钱不是只为了自己,为了公司,为了股东,也为了替社会多做些公益事业。”正是他的这种想法和做法,让他不仅收获了财富,更收获了内心的满足,心灵的幸福。

李嘉诚并不在乎首富这个虚名,他更看重的是自己高尚的为人,看重用钱来干什么。李嘉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他的乐善好施是非常出名的。他正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收获心灵的满足。高尚的品格充实了他的内心,物质的富足化归心灵的富足,让他成为一个感到幸福的人。

李嘉诚出资帮助家乡修建安居楼和医院,紧接着又资助家乡450万港元修建韩江大桥。李嘉诚与夫人庄月明和母亲李庄碧琴老夫人,还捐资111万余港元修建了潮州市的开元镇国禅寺,先后捐资修复开元寺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他们的名字都已镌刻在大寺内左侧回廊“乐善好施”的碑石上。

不仅如此,李嘉诚非常热爱教育事业。从1980年12月筹备汕头大学开始,李嘉诚先后捐款总额超过23亿港元。为了这所大学,李嘉诚东奔西走,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扶助残疾人事业上,李嘉诚也是不遗余力。由李嘉诚捐款1亿港币资助的“长江新里程计划”,是李嘉诚与中国残联共同描绘出的一幅美好蓝图——开发长江普及型假肢,建立农村装配服务网络。到2015年前,中国将形成年装配两万例假肢的能力,并满足更新维修的需要,让每一个下肢残缺者都能站起来,又针对盲童身心特性、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和融入社会的需要,在中西部12个省份推行一体化教育,吸纳盲童随班就读,资助贫困盲童入学。

李嘉诚认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无私的奉献”,“人的一生应该为国家、民族和人类做一些高尚有益的事情”,“为年青一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一个人当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想到曾为国家、民族、社会做过一些好事时也就心满意足了”。钱是物质的,带给人们的只是流于表面的满足。只有当物质转化为人内心的满足的时候,才会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