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欧阳修散文
8896800000016

第16章 朋党论

【题解】宋仁宗时,宰相吕夷简和权臣王拱辰等保守势力,对以范仲淹为首的一派政治革新势力,进行非难、排斥、打击。吕、王等人以所谓“越职言事,离间群臣,引用朋党”为辞,上奏仁宗,阴谋陷欧阳修、余靖、王素、尹洙等人于不义,致使杜衍、富弼深感不安,相继请求退职,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政局的稳定。为此,欧阳修于庆历三年(1043年)上书,专门论述了所谓朋党问题。

文章针锋相对地提出:朋党自古有之,并不犯禁。朋党惟有君子之朋党与小人之朋党的区别。在历史上,凡任用君子组成的朋党来治理国家的,天下就大治;反之则天下大乱。文章还列举商纣王、汉献帝、唐昭宗时,禁锢、杀戮君子之朋党,而招致败亡的事实,对守旧派进行了有力的反击。文章立论正确,论理充分,令人信服。

【原文】

臣闻朋党之说[1],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2]。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3];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4],惟君子则有之[5]。其故何哉[6]?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7],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8],虽其兄弟亲戚[9],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10],则同心而共济[11],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尧之时,小人共工、欢兜[12]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13]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陶、夔、稷、契[14]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15],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16]亿万心;周[17]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18]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19]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20]党人,及黄巾[21]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人,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22]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23];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24]舜为二十二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25]也。嗟乎!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注释】[1]朋党之说:关于朋党的说法。朋党,指思想观点或经济利益一致而结合在一起的群体。朋,观点一致的同类(朋友)。《离骚》:“世并举而好朋。”党,指派系、团体。[2]惟:只是。幸:希望。宋玉《九辩》:“霜露惨凄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济。”君子:指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小子:指思想品德低劣的人。而已:罢了。[3]大凡:大约。同道:理想与道德相同。为朋:结朋。[4]然:但是。无朋:没有朋或不可能结朋。[5]惟:只是,惟独。有之:有朋。[6]故:缘因。何哉:是什么呢?[7]相党引以为朋:意为互相勾连牵扯结成朋党。[8]则反相贼害:就反过来互相诋毁伤害。贼,残害。[9]亲戚:内外亲属。《墨子·非命上》:“是以入则孝慈于亲戚,出则弟长于乡里。”亲,父母。《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戚,兄弟、近亲。[10]事国:治国,为国家服务。[11]共济:互相帮助。济,救助。《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12]尧:黄帝后裔,相传为古代圣君。共工、欢兜:炎帝后裔。炎帝在与黄帝的战争失败后,他的后代共工、欢兜等人,相继而起,同黄帝的后裔(如尧、舜等),进行了数代此起彼伏的殊死斗争。最后炎帝派失败了。历史是胜利者写的。以后黄帝派的后裔以及后来的“正统”儒学家,便把炎帝派的英雄们共工、欢兜等人,描绘成了洪水猛兽。这里作者所称的“四凶小人”便是。[13]八元:古代传说中的八个才子。《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元:善。八恺:古史相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即:苍舒、颓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称八恺。[14]皋、夔、稷、契:皋,皋陶,舜帝的臣子,执掌造律;夔,尧帝的臣子,执掌音律;稷,尧帝的臣子,执掌农业;契,殷商的始祖,舜时任司徒,执掌教化。[15]更相:互相。称美:称颂赞美。[16]纣:商纣王帝辛,商朝末代暴君,被周武五所灭。惟:是。[17]周:指武王姬发。[18]然:可是。以:因此。[19]汉献帝:汉末皇帝刘协。先后被董卓、曹操扶持,后被魏文帝曹丕篡夺帝位。[20]目为:看成,看做。[21]及:到。黄巾:汉末农民起义队伍。因起义者用黄巾裹头作标帜,故称。[22]昭宗:唐昭宗李晔,后被朱全忠所弑。[23]莫如纣:没有人像商纣王。[24]不诮:不讥诮。[25]不厌:不满足。

【译文】臣听到关于朋党的说法,自古以来就有的了;只是希望人君能辨别哪是君子之朋,哪是小人之党罢了。大约君子与君子之间,因为理想与道德相同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之间,因为利益相同而结成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啊!但是臣说:小人没有朋党,只君子才有朋党。它的缘因是什么呢?小人所喜爱的,是功名和俸禄;所贪求的,是财宝。当他们利益相同时,就暂时互相勾边牵扯结成朋党,这是很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有利可捞时,就会争先恐后去抢夺,或因利益已尽无可捞取时,就会互相疏远,甚至会反目为仇互相残害,纵然是父母兄弟,也不能相保相存。所以臣说小人没有朋党;他们暂时结成的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所遵守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节,用它来修养自己,就能志同道合,互相促进;用它来服务国家,就能同心同德,和衷共济,自始至终团结一致,这就是君子的朋党了。所以做人君的人,只应摒退小人虚假的朋党,用君子真正的朋党,这样天下就大治了。

尧帝时,小人共工、欢兜等四人结成朋党,君子八元、八恺他们十六人结成一个朋党,舜辅助帝尧摒退共工等四凶的朋党,而推荐八元、八恺等君子结成的朋党,尧帝的天下得以大治。到舜自己做了天子时,而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立在朝廷上,他们互相称颂赞美,互相推举礼让,共二十二人结成一个朋党,舜就全都信用他们,天下也获得大治。《尚书·秦誓》说:“商纣王有臣亿万,有亿万条心;周武王有臣三千,是一条心。”商纣王时,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没有谁结成朋党了,但商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子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周朝用它,却因此而兴盛。后汉献帝时,尽把天下的名士囚禁起来,看做党人,等到黄巾起义,汉朝大乱,后来才悔悟,解除了全部党人的刑罚,并释放了他们;但已没法挽救汉朝危亡的命运了。唐朝末年,渐渐掀起了对朋党的议论,到唐昭宗时,杀尽了朝廷中的名士,或者被丢进了黄河,并说:“你们这班清流,我可要将你们投入浊流!”然而,唐朝就这样走向灭亡了。

那前代的人君,能使人们各怀异心不结朋党的,没有谁能赶得上商纣王;能禁绝忠信善良的人们结成朋党的,没有谁能赶得上汉献帝;能诛伐杀戮清流朋党的,没有谁能赶得上唐昭宗时代;可是他们都因招致大乱而使自己的国家走向了灭亡。能互相称颂赞美、互相推举、礼让而不互相疑忌的,没有谁能赶得上舜时的二十二臣,舜也毫不疑虑他们,并全都加以信任取用;可是,后世的人们并没有谁讥诮舜被二十二人组成的朋党所欺骗,反而称赞舜是位聪明的圣君,因为他能辨别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周武王时代,他全国的臣子三千人共结成一个朋党,自古以来,结成朋党的人数之多、之大,没有哪个能赶得上周朝的;可是,周朝由于信用了他们,因此兴盛了起来,忠信贤良的人即使再多,也并不感到满足。唉!历史上治乱兴亡的事迹,做人君的,可以作为借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