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智勇一生的发现故事
8898100000003

第3章 陶器的传说

陶器有日用、艺术、建筑等种类,据历史学家们考证,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大量出现,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生活用具之一。但民间传说中,陶器是范蠡发明的。他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一位大臣。他曾帮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勾践当了国王后,就只图保住自己的势力,对昔日有功之臣存有戒心;后来,竟想谋害范蠡。

范蠡一看越王勾践这样对待他,不如早点离开,他就驾着小船,渡过太湖,隐居在江苏宜兴一个小村子里。

范蠡在村里住下,跟当地老百姓一起种田。有一天,他到村外黄龙山上开荒,看到这里的泥土又细又粘,和别处不同。他想,要是把这泥捏成各式各样的坯子,烧一烧,不就可以把泥土变成有用的东西了吗?于是,他就带了点山上的泥回去试了试,果然不错。

第二天一大早,范蠡爬到山上,对着山下的百姓们大喊:“哪个想要吃饭?要吃饭的跟我到山上来呀!”这一喊,山下的百姓们呼啦啦地都跑上山来了。见了范蠡,就问:“饭在哪里?”

范蠡指指山沟里的黄泥说:“这不是么!”

百姓们一看,是没用的黄泥,说:“这也能当饭吃吗?”

范蠡说:“黄泥不能吃,做出东西来,就能换饭吃了。”说罢,他就把用黄泥烧制用具的主意,一五一十地讲给大家听。众人听了,都很高兴,跟着他干了起来。范蠡又和大家一起商量,用山上的黄泥,做成各式各样的缸、盆、罐、茶壶、碗,又在黄龙山脚下造了一座龙窑,把土坯放在窑里烧。烧到一定火候,再慢慢冷却,这些土坯就变成了各种既好看又好用的陶器。这黄泥也就叫做“陶土”了。

从此,江苏宜兴就出产陶器,老百姓就可以拿它换饭吃了。后来,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范蠡,就把范蠡住过的那个小村子叫做“范墅”,至今仍在。

陶器在人类文明史上,有它光辉灿烂的一页。陶器是用黏土烧制的器皿,它曾是古代人烧水做饭、喝水盛食物的必备用具。现在已被搪瓷、铝制品所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