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树人文库-智勇一生的发现故事
8898100000042

第42章 “偷懒”的动力

“偷懒”,往往被人们作为不负责任或是不道德的行为。殊不知,偷懒在某些人身上,会产生发明的动力,为人类造福。

美国费城一家出版公司有个小伙子,名叫杰朗。他是个打字员,每天都干着千篇一律的工作:把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分别打在信封和信纸上。

全世界有千百万人都从事着这种单调、乏味但又必不可少的工作。

杰朗是一个性格开朗、精力充沛、饱含生活情趣和工作热情的人,他决心在自己这单调乏味的工作中,去寻找乐趣和新意。

于是,他产生了一种“偷懒”的念头:想法把重复劳动简化一下,使自己的工作做得又快又好,节约出时间用于学习和娱乐。

这天,一个既巧妙又简单的“偷懒”设想在他的脑海里萌发了。他想,我重复地将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分别打在信封和信纸上。如果我只在信纸上打一次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而在信封上打收信人地址和姓名的地方剪一个小窗,贴上透明纸,不就可以省一半时间和人力了吗?

下了班,他就开始用空白纸和信封做起了试验。开始几次,“小窗”的位置开得不准确,常常挡住信纸上的字,这样会给邮局和收信人带来很多麻烦。他又重新开了几个不同位置的“小窗”,并且,折叠信纸时,相应地把地址和姓名按统一的折叠样式显露在“窗口”前。他试了一次又一次,直到天黑,才满意地完成了自己的“偷懒”成果。

几天之后,他把自己的设想和样品向公司经理提了出来。对于他的“偷懒”行为,公司经理大为赞赏,很快,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和推广。

杰朗的发明虽不起眼,然而,他的这个小发明所带来的好处是全球性的。邮电部门的电报,在电文和电报封皮的处理上,也采用了这种方法,这就是塑料透明电报封皮的由来。试想,他的这一小小发明,为全世界节省了多少人力和物力啊。

偷懒是人的天性,每个人不仅是学生都具有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前进的动力。很多发明都源自“偷懒”,人们懒于行走于是发明了各种代步工具;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偷懒是坏习惯,所以很多人羞于承认自己是偷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