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诗人雪莱曾这样写道:“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历史,它常常会以惊人的相似度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从曾经相似的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如何利用古人的智慧应对今天的现实生活?那便是研究历史。当一个民族成为能够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反省的民族时,那将是整个地球,乃至宇宙之福。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宛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每当我们置身其中,耳旁都是金玉珠玑的历史回音,眼前尽现琳琅满目的历史胜景,或厚重或警醒或震撼或多彩,让我们回味也让我们深思。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曾说: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余秋雨先生在散文创作中所侧重的,并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泛泛描绘、或简单的借景抒情,而是要通过自己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将其生命化,并注入人的灵气和活力。
美就是生活本身,自然的美不能脱离人的足迹,不能脱离历代的风土人情、名人雅士和人文构建而独立存在。这一章是展现余秋雨先生“挪移自己的置身位置”,使文章“走向大气”的一章。他带领我们走出了书斋,用一种实地考察的严谨治学精神,以城市区域为切入点,选取其中最具特色的历史传承来关注、发掘,以展示城市的命运和文化积淀;从过去的岁月中寻找与发现现实,探寻其独具魅力的个性特征,用人文发现的视角表现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的魅力和文化内涵;用引人入胜的故事体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全景式地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地域性格;并试图从历史的隧洞中摸索出点经验给当今的经济建设和文化走向提供借鉴。
纵览名城历史,彰显地域特色。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们很少耗散什么,只知紧紧汇聚,用它强烈的沉淀力,汇聚了中华文明的所有一切。绚丽多姿的寒地黑土文化具有多元一体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后,你会发现所谓的“北大荒并不荒”,它有丰富久远的文化底蕴,具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黄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个独具个性的文化体系,也是华夏民族文明的摇篮。就是在这种黄土文化氛围熏陶下,山西人喝着黄色的水,住着黄色的土地,吃着黄色的小米,唱着那独特的黄土歌谣,还有那骨子里激扬着的黄土般的韧劲;一座古塔,揭示了这个城市的命运,背靠黄河,七朝古都,一幅画卷,一段历史,如何能重塑这座古城现代的辉煌?留下的不只是历史还有疑问;落下一个“亡国亡君之地”的名声,却成为才子佳人的摇篮,是什么成就了这座千载宁静的后院——苏州?三峡,博大的中华文化意象,是美景,更是历史与理想、力量与激情的结合体。这片美景外国人不懂,不可能懂,在千百年中历经沧桑的三峡仅属于中华民族,这是只有我们才有的骄傲与狂放不羁。
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不只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还应当学会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中发现美、领悟美、受到美的感召。顺着S型的城市文化积淀与走向,回望旧时的风貌与辉煌,更多想要表达的是对现实的关注、对现代辉煌的呼唤。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自序中所言:“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
黑水白山埋忠骨
◎那片神奇的水域
这是一条离我更为遥远的河流,遥远得无法忧伤,也没有必要绝望。它几乎就是另一个天域的存在,抽象地横卧在中国地图的上方。
——《霜冷长河》
水与文化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最早的生命就是起源于水,正所谓“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而关于水的文化也被称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是傍河而立。河流与水不仅为人类解决了衣食之忧,而且不管在任何时候,它都将是作家和诗人的灵感源泉。余秋雨先生也不例外,他不仅将自己的一本散文集题名为“霜冷长河”,还在该书的自序中倾情叙述了自己与河流的关系。“我出生的村庄有河,但那河太小,我心中翻滚的一直是从未见过的大河,银亮亮,白茫茫,并不汹涌,也并不热闹,而且不止一条。”余秋雨先生对河流的喜爱,并非只停留在童年的回忆和心中的想象,而是有所践行。他写道:“长大以后,我见到了许许多多的大河,每次都会产生异样的激动。有时,请旅伴们在路边坐一坐,我要停下来看河。哪怕在再穷困的地方,一有大河,便有了大块面的波光霞影,芦荻水鸟,也就有了富足和美丽,而且接通了没有终点的远方。后来我着迷游泳,一见大一点的河流就想脱衣挥臂,直到有一年在钱塘江被一个水底漩涡所裹卷,差点上不了岸,才稍稍有所收敛。”其爱河程度,可见一斑。
在中国提到江河,必然会想到长江和黄河,余秋雨先生自然也没有错过,只是他提到的不是长江、黄河,而是长江和黑龙江,并且将更多的笔墨留给了后者。长江的雄伟似乎已不需多加涂抹,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而之所以提及黑龙江,余秋雨先生将其归因于自己与河流的神秘缘分,特别是与黑龙江。他这样描写它,“(黑龙江)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这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黑龙江,一条神奇、美丽的北方大河,幽静地横卧在我国北疆,日夜不息地奔流,从兴安岭的群山走出,一路欢歌奔向辽远的鄂霍次克海。黑龙江在我国境内的长度仅次于长江、黄河,是我国第三大河,世界第九大河。其年径流总量达2700亿立方米,仅次于长江、珠江,也居于全国第三位。黑龙江水域辽阔,同长江、黄河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祖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她孕育了祖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文化。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万年以前,黑龙江地区就有了远古人类活动的迹象。
黑龙江有两个源头:南源额尔古纳河和北源石勒喀河。两源在祖国神州北极漠河以西的恩和哈达握手、拥抱后,始称黑龙江。顺江而下,黑龙江沿岸历史遗存丰厚,古迹众多;风光奇美,如诗似画。畅游黑龙江,也可以欣赏到异域风情。
黑龙江流经的古城岛,是古战场的遗址,是当年雅克萨战役的清军大本营。在古城岛上,仍可寻觅城堡与炮台遗迹以及锈迹斑斑的箭簇。从箭簇上,我们似可闻听当年萧萧铁马声。收复失地、保卫疆土的勇士用鲜血书写了两次雅克萨战役胜利的捷报,正是因为雅克萨战役的胜利,才促成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才获得了中俄边界170多年的安宁。
黑龙江流经呼玛县境,呼玛县城是个美丽、幽静、有地域特色的小城。附近有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它和塔河县境内的十八站鄂伦春族乡是黑龙江上游两个鄂伦春民族定居地,是了解少数民族风情的地方。过了呼玛后则是胡通镇,龙头山又展现在面前。状似巨龙探水的山崖,把一段美丽的传说讲给游人听……
相传,在远古时期,黑龙江并不叫“黑龙江”,而叫“白龙江”。那是因为有一条白龙住在这里,并不时地兴风作浪,给这里的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人们对此恨之入骨,可又没有任何办法。山东省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竟奇怪的生了一条小黑龙,可是姑娘的舅舅却把小黑龙视为一种怪物,趁小黑龙不注意,无情地把它的尾巴砍断了。因小黑龙没有父亲,就随妈妈的李姓,有些人叫他“秃尾巴老李”。被舅舅砍掉尾巴后的小黑龙就跑到现在的黑龙江边,发现这里的小白龙在兴风作浪,多年来发水闹灾。善良的小黑龙决心替乡亲们消除这个祸害,并且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勇敢的大战白龙,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把白龙赶走了。小黑龙还经常帮助乡亲们开垦荒地,负责管辖这条江水永不泛滥成灾,这里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越来越美好,为了感激小黑龙的恩情,就把这条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黑龙江”。
在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人们在江上乘船或打渔作业的时候,如果有险情出现,有人就会高声吆喝“船上有山东的人吗?”如果有人回答“有!我就是山东人!”马上就会风平浪静。据说原因是黑龙听到有老家人在,就会保佑。虽然这只是民间类似玩笑的传说,但也彰显了这条大江与山东的亲密。据考证,黑龙江原始居民与山东半岛上的原始人类有着非常悠久的渊源关系,公元前2000年,夏朝初期,龙山文化时期的山东半岛的农业传入东北,经渤海传入肃慎。帝舜25年(公元前2130年),肃慎氏来朝,贡弓矢,成为我们自豪的、永久性的历史美谈。
当然,黑龙江之所以被称为“黑龙江”,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其水流冲刷两岸具有大量腐殖质的黑土,并大量沉积在江底,使江水看上去往往是黑色的,再加上其江流蜿蜒、状如游龙的缘故。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黑龙江素有黑水、弱水、乌桓河等诸多别称,公元13世纪成书的《辽史》才第一次以“黑龙江”来称呼这条河流。可见,黑龙只是人们心目中一个英雄人物的化身而已。
余秋雨先生想念深冬季节已经冬眠的黑龙江;他期待春潮初动、冰河解冻的黑龙江;但他更倾心秋风初起、霜天水影的黑龙江。为什么如此倾心,余秋雨先生这样回答:“因为只有那个时候,春天的激情早己减退,夏天的实用也已终结,大地霜降,河水骤冷,冷走了喧闹的附加,冷回了安详的本体。凉凉的河水延绵千里,给收获的泥土一番长长的宁静,给燥热的人间一个久久的寒噤。”最后还要补上一句“这是我心中的至高美景。”
迎门砬子是黑龙江的险要航道之一,虽没有三峡神女峰的动人传说,却有其自身独特的粗犷和绮丽,充满着原始的野性美,就像北疆的汉子。那绝少土壤的嶙峋怪石上,却顽强地生长着落叶松、白桦树,粗犷豪放中透露出秀美俊俏。黑龙江上游一带奇峡特别多,也特别美,而且森林密布,正像一位作家说过的那样:“黑龙江两岸风光绮丽,可与长江三峡媲美,不逊色于漓江”。
黑龙江流经的五道豁洛岛上建有影视城,《黑龙江三部曲》等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距岛不远处的山谷里,建有一座巨大的古堡,它是曾一度闻名黑龙江两岸的振边酒厂。这个拥有当时一流酿酒设备、东北最大、全国也不多见的酒厂,在黑龙江近代工业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如今,它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龙江流入黑河市区,这条大河给黑河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沿黑龙江堤防工程修筑的带状公园,更为城市增色。市区东端的大黑河岛,是开展中俄边民互市贸易、游泳、垂钓、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有中俄民贸第一岛的美誉。
从黑河顺江而下不久,便是驰名中外的历史名城爱辉。这个已有3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曾是黑龙江流域最大的城市,黑龙江流域最高权力机构——黑龙江将军的最早驻地。它是中华民族开发黑龙江的荣耀,同时,也写下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大的耻辱。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就是在此签订,游爱辉古城,不仅可发思古之幽情,更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每个有良知的华夏儿女参观、游览爱辉古城后的心底呼唤和祈望。过爱辉不久,是坤河,这里居住着满族和达斡尔族同胞。过坤河后便是三架山,这里曾是黑龙江水师营的军港,参加雅克萨战役的清军水兵就是从这里誓师出发的。游至孙吴县沿江一带,可凭吊侵华日军的庞大工事群,这个建在黑龙江岸边山岭上的胜山要塞曾被日军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游览这些明碉暗堡,就等于上了一次国防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