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下重明
89104400000209

第209章 二百零六章:良家子

二百零六章:良家子

这一日,襄阳城池及治下各地都看到了楚家军招募新兵的告示,各地城乡百姓在看到楚家军招募新兵的时候有一个很奇葩且古老的要求,那就是只要身家清白的良家子。

不是良家子就不要,尤其是城市居民,但凡身上能看出油滑气质的,那是一个都不要!

其次,农村里的也要好好挑选,一些青皮流氓,闲散人员也是坚决不要!

即便是身家清白的良家子里,也是优先选父母健全,有兄弟者,性格温顺者,因为这样的人训练起来更加容易,士兵自身也没有太多的小心思。

楚家军对新兵的要求,可不是什么士兵的勇气过人,民风彪悍之类的,走上正轨的楚家军对新兵的要求说简单也简单,说高也高,首先一点,他对新兵的身高、体能比较高,而这一点也是大多军队的要求,不算奇怪,也不算楚家军所独有的要求,很多古典军队招募士兵的方法比楚家军更加严苛,在郑芝龙的陆军招募点上,能扛起二百多斤的石磨走上两圈才能入伍,这样的士兵他们已经招募起来上万人了。

如果把民风彪悍当成征兵标准的话,这些士兵招募起来容易,但是训练起来怕是要麻烦不少,楚家军这样把纪律当成生命的部队,其实并不需要太有血性、勇气的士兵,他们需要的是毫无思想的士兵,只要能够听从命令就行。

在这个文华鼎盛而武风几乎消弭的时代想要招募良家子参军可不容易,这个时代的军队大多都是军户,除了当兵没有别的选择,要么就是走投无路,想要参军拿命换出路的杀才,再就是贵族们花大价钱供养的家丁,这三个主要的士兵来源没有一条能够招募来良家子,甚至楚家军在南方训练的三十五万大军里良家子的数量也只有五万余,这还是这两年楚家军前途光明才能招募到的数量,不然哪家的良家子愿意来给你当大头兵?

什么叫良家子?

这是秦汉时期对于特定阶层的称呼,他们拥有一定资产,遵循伦理纲常,是从事正当职业的人。

《史记戚世家》:“吕太后时,窦姬以六郡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后有颜师古注:六郡: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也。

《后汉书董卓传》:“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

东方走参军路线的良家子按照西方的概念就是‘骑士’阶层,这是一个介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层,一个衣食无忧且前途光明的阶层,是一群随时准备完成阶级跨域的时代精英,这样的人把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他们有信念,知道自己为何而战,这样的精英还能够在一支军队里以严苛的军法要求自己,把军法溶进自己的血肉里,那么还有什么是他们不能够战胜的呢?

汉时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良家子因地理位置和个人素质的原因,是国家选兵择将的重要来源,政府给予他们特别的优待。

除六郡外,其他地方的良家子也有到官府为吏、免除赋税等政策优惠,他们有服徭役的责任,很多以钱雇佣他人代替自己服役,即使自己服役,也比普通戍卒地位要高。

良家的女子是朝廷选秀的主要来源,他们或被选入宫,或被权贵之家选取,又进入社会高层的机会。

汉孝武大帝为什么能够北击匈奴万里?为什么能够打通万里西域?为什么能够开拓南越?为什么能够镇压诸侯?因为大帝有十余万良家子组成的大汉精锐。

在大汉前七国混战哪一场大战没有出动数十万大军?大汉之后的三国时期和南北混战,哪一场大战不是以数十万为兵力单位,为什么汉武大帝十余万大军打的匈奴五十万控弦仓皇西去?赢得一汉敌五胡的传奇?为什么李陵五千步兵可以打的匈奴八万大军怀疑人生?原因很简单,因为汉武帝手里握着的是十多万良家子组成的铁军,这群人自小衣食无忧,穿开裆裤的时候就学着骑羊戏耍,成年之后不仅弓马娴熟,而且满腔抱负,他们是一群有信念的人,他们不是为了吃饭而当兵,而是为了荣誉而南征北战,这样的军队配上优良的装备、骁勇的将官、英明的大帝,威压天下四百年实在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直到后来隋唐时期,把府兵制度完善之后,以关中良家子组成的大军再一次扫平天下,两万良家子组成的安西军能够在离家万里之遥的西域打的十五万大食人从此不敢东顾,这都说明了优质的兵源对于国家实力的重要保障。

直到后来府兵制度崩溃引发唐末乱世,两宋重文轻武,一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歪诗,一句‘东华门唱名方是好男儿’,从此作为国家精英阶层的良家子各个以读书为荣,以参军为耻,武风逐渐衰微,哪里还能重现一汉敌五胡的汉儿雄风?

及至大明,朱元璋把军户制发挥到了极致,豪言养百万大军却不花费自己一丝一毫,既要养活自己又要参与战事,这样的士兵能有几成战力?如今,二百七十年的时间全国的肉食者已经把军户们赖以活命的土地剥夺殆尽,但是此时的军户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六百万,这六百万失地的军户不仅仅不是朝廷的军队,而且是一颗随时能炸毁整个国家的炸弹。

现如今活跃在时代的有战斗力军队就那么几支,没有谁是靠着军户打仗的,但是又没有人敢对军户制度下手,能够把六百万军户的利益剥夺殆尽,而且要把这六百万军户变成自家奴隶的是谁?是全国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包括楚毅自己。

狠狠的摇了摇头,把脑子里的胡思乱想甩出去之后楚毅感到清醒多了。

楚毅知道在这个时期,因为时代的发展,‘良家子’这个概念也已经不如千年前的汉时那般严苛,但是从宋时就已经开始的文贵武贱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凡是良家子都把读书当成唯一的晋升之路,只有读书才能看清前路,无数的前辈已经把读书之路走成了登天之路,至于参军?最高能走到哪一步?能出头吗?

不解决道路问题文武就不可能并重,在这个七品县令可以把三品五官当孙子骂的时代,你让有读书路可以走的精英们去走参军路?人家不骂你祖宗十八辈儿就算是人家道德高尚了。

为此楚毅在楚家军内部是明明确确的把晋升之路摆出来了,军事部们分为陆军、水军、后勤、军校、研发、参谋、外交等,每一条路都有着明确的晋升渠道,每一个部门的最高领导都是楚家军内部绝对的高层,稳稳的站在了权利的中心,每一个人都可以和民政部门的张希唯、瞿继恒等高层对喷的存在。

哪怕楚家军有着光明的前途,而且已经解决了晋升道路问题,但是想要招募十万良家子依旧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只能说尽可能做到罢了。

只要能招募起六万以上的良家子就足够了,毕竟就算是汉朝正规军里都有游侠这个特殊的存在,楚家军也不拒绝绿林好汉和武林高手的加入,猎骑兵和侦察营就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地方。

只要保证湖北新兵里的良家子占据绝对的比例,那么这就能在两年之后给楚毅一支素质远超时代的精锐,两年时间足够楚家军消化大湖以北的利益,到时候再供养十万大军就很容易了,为了尽早消化湖北大地,是时候对土豪劣绅们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