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下重明
89104400000251

第251章 二百四十六章:一触即发

二百四十六章:一触即发

楚家军为了安南一战已经准备多年了,从常德府到安南北方核心河内以及南方核心顺化的距离足足接近三万里之遥,这是一个令人恐怖的距离。

三万里的远征放在现如今的朝廷身上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楚家军来说也是需要穿过整个湖广走到广州,然后经广州到广西镇南关修整,由镇南关直扑河内,全程三万里有余。

楚家军此战共计出兵三万六千人,为了这三万六千人顺利赶到镇南关,楚家军在一年之内已经花费一百万两白银贿赂沿途官员,又准备了十万人饱吃一年的粮食囤积到了沿途军寨,生怕因为距离太远让远征军饿了肚子。

为了解决这三万里距离的补给问题,楚家军后勤部上下官员已经骂娘骂了一年了,好在终于还是构建出了一条完善的补给体系。

朝廷几乎没有给楚家军任何可以借鉴的后勤体系。

事实上在明朝中后期,随着卫所制度的崩溃和军镇制度的不成熟,明朝中后期,没有任何一个势力能够组织起行军万里的后勤供应。

明军在帝国境内移动,是由当地的地方官员负责供应军队的粮食补给,但是明朝的文官们拖后腿的能力大家都很清楚,为了把分发补给的权力从带队将领们手里抢过来,他们以防止武将们贪污国家的粮食为由,在供给食物的时候会把粮食做成熟食后,按人头发给过境的军队。

这一举就把分配粮食的权力抢了过来,即防止了武将贪污也为文官们开辟了一条财路。

后来文官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一支军队行军速度极快,一天之内穿越多个县城,那那群饭桶丘八们岂不是一天能吃五六顿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方文官们再次开动脑瓜子想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军队进入本县的当天,本县不提供饭食,因为你在前一个县已经吃过了呀,只有你们这支军队在本县内停留时间超过一天的,本县才提供饭食。

这样一来军队快速行军的能力再次被削弱,军队的统帅对此毫无办法,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你要是让部队搞急行军,一天走几个县,结果个个县都以你这支军队在本县停驻时间不足不提供饭食,那部队是要造反的。

到了现如今,兵荒马乱的时节,聪明的武将们想到了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为了快速前进或撤退,他们不再向本地官府讨要补给,他们自己向百姓去拿,不仅可以拿到粮食,还能拿到金银珠宝,运气好还能拿到几个漂亮小姑娘用来暖床呢,这样一来文武矛盾再次扩大,国家混乱成了一锅粥。

故而楚家军后勤部是在以一手之力打造出了湖广到中南半岛的补给路线,也是未来的利益输送体系。

三个月的漫长行军,彭飞终于在镇南关完成的部队战前的一切准备,这个时候安南郑阮两家也得到了楚家军已知的情况,他们这种靠近大明的国家贼子最害怕的就是大明帝国的介入,如果大明非要为安南正统莫氏王族出头的话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中束手无策的逆贼诸侯。

好在楚家军也是大明诸侯之一,没有把安南王族莫氏推出来站台,而是明着告诉安南势力,我楚家军就是来征服你们的,请做好准备吧。

不出楚毅智囊团所料,郑阮两家在得知楚家军将至的时候第一时间达成了初步和解,北郑势力已经把集结的大军调离了灵江前线,向着北方的山区构筑防御体系,南阮家也拼了老命集结起来一万水师和两万火器部队在灵江待命,一旦北方求援马上北上抗击中国侵略者,他们两家已成唇亡齿寒之势,他们不会天真的以为楚家军在拿下灵江以北之后就班师回朝。

此刻在率领十万大军在安南北方山区构建防线的是安南北方郑氏政权的第四代领袖郑梉,封号清都王,此人如今五十六岁,正是一个政治人物达到个人能力登峰的时候,七年前郑梉率军北伐攻占高平,杀死莫朝太上皇莫敬恭,势力达到顶峰。

五年前他在意识到广南阮福源在控制顺化和广南等地后严重威胁著郑氏家族的统治,因此发动讨伐阮氏的战役,并持续数月之久,此战无果,于是今年他在荷兰人的帮助下积蓄了大量的大炮,没想到这些火炮没有用来进攻南阮反而用来防御起了北方的大明帝国。

郑梉率军在高平平江防线上查看,只见江面上,数十艘渔船在江中游弋着,时不常的向江南方向驶来,匆匆探查一番后,又迅速的离开。

“对面都是大明的哪些兵马?统兵官是谁?”

郑梉手里扶着新近从荷兰人手里买到的那门八磅青铜大炮,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着。

一名水深将领回道;“回禀王爷,根据收买和细作的刺探,对岸的势力是大明帝国湖广行省的楚家军,此次领兵的乃是楚家军第一猛将彭飞,此人是苗人,深谙山地作战。

楚家军此番南下有两个山地师团、一个陆战师团,加上其他配合部队,共计兵马三万六千余,乃实打实嫡系精锐,不可轻视,另外还边境招募了劳工三万多人,做些搬运粮草、修桥补路的勤务活计。”

“三万六千大军罢了,我们既有天时地利又有十万久经战阵的大军,老夫莫非还比不上二十来岁的小子?我们从大明奸商手里购买的兵器都发下去了吗?”

“启禀王爷,两万把战刀、三万杆长矛、五千副战甲都发下去了,士兵们装备这些神兵利器后士气高涨!”

“哈哈哈,大战在即,北方还有大量奸商为我们提供兵器,此战吾等不胜都难啊!”

“哈哈哈哈,就是就是!”

“王爷说的是啊,区区三万多人就敢侵犯我国,简直自寻死路。”

在郑梉亲临前线的鼓励下十万大军士气高昂,只待和大明人厮杀一场赚足功勋。

如今,在高平地区郑家将近十万人的大军和上千头战象在严阵以待,平江上还有上百艘搜集起来的渔船,这些船是用来在胜利后渡江追击大明军队的利器,哪怕现在用不上也不能给敌人留着。

在他们紧张的探查军情的时候,平江对岸的树丛里楚家军上将军彭飞正把眼睛凑到超大号的望远镜上面瞧着对岸那个黑黝黝的小老头。

“那货就是郑梉?又黑又矮,真想用火箭炮轰碎了他。”

一员火箭军营长马上禀报:“启禀将军,一个火箭营准备完毕,两百个火箭发射架可以用一轮齐射覆盖敌方领袖为中心的方圆五百米。”

彭飞摆摆手,道:“算了吧,杀他一个就暴露了我们的杀手锏,这太划不来了,本将军可不想在这鬼地方打持久战,等探清楚了他们的主力所在,本将军要一战定乾坤!”

“诺!”

自从宣德休战之后二百年后,大明和安南的战争一触即发,双方都有绝对必胜的信心,究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