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说话的魅力
8917100000035

第35章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某人暂住朋友家,朋友的妻子趁丈夫不在时,对某人示好。某人峻拒了,但朋友回家后非但未责怪妻子,反而将某人踢了出去……

今天你问我:“讲话直,有没有错?”我当时告诉你没错,但是几经思考之后,我要纠正自己的说法为:“如果直言对事情有帮助,可以直言,否则不如不说。”话虽然讲得简单,但即使我自己,在几年前也是办不到的,因为把事情压在心里不说,真会把人憋死!记得有一回我用电话叫计程车,并站在门口等,眼看那计程车从我面前驶过,他居然把地址弄错,糊涂到找不到我所讲的地方,而往前直冲,完全没有注意到我挥舞的手势。

等了足足有十几分钟,才见他从另一头驶回。上车之后,我抱怨地说:“为什么这么久才来,不是在电话里说好五分钟就到吗?”

那司机居然回答:“是啊,只怪路上交通太挤了!”我当时正在气头上,毫不考虑地说:“算了吧!我看到你从我面前驶过,你是‘没找到’,不是‘交通挤’!”那司机没有再说话,我却一直记得他通红的耳根和下车时带有恨意的目光。为什么?因为我当面拆穿了他的谎言。问题是,这直言对事情有什么帮助?只怕反而伤了情、结了怨。

讲话的技巧何止于此!甚至当别人要直言时,我们也应该看情况而有所处置。记得十几年前的一个场合,有位朋友对我批评某人,偏偏某人是我的好朋友,而批评的人事先不知道,在他将我的好朋友说得一无是处之后,才有旁边的人提醒他,骂的正是我的挚友。

当场那骂人的和我自己都尴尬极了!尤其糟糕的是,他猜想我必会告诉自己的老友,竟先去找我的好朋友,说我与他不和,只怕会搬弄是非。

现在让我们来检讨一下当时的状况,是谁不对。大家都没有错!但是如果在他刚有意批评时,我就能察觉,而及时把话岔开,或是说:“唉!各有长短,咱们不谈别人吧!”他自然会及时把话收住。

退一步想,他旁边的人就算不及时提醒、阻止,也犯不着当面拆穿,这样不是最少也可以免得当场尴尬吗?

我曾经听过这么一件事:

某人暂住朋友家,朋友的妻子趁丈夫不在时,对某人示好。起初只是微露神色,在言语上作些试探,看某人没有什么拒绝的样子,就渐渐放浪形骸,这时某人才起而峻拒,甚至说要告诉她的丈夫。

岂知那女人的丈夫回到家,不但没有责怪自己的老婆,反而狠狠把某人踢了出去,而且拒听任何解释。

原来那女人怕某人告状,竟先去告诉丈夫,说某人有非礼的举动。

你说,某人错在哪里?错在他应该在事情没有显明之前,先暗示自己的正派,甚至借故避出去,而不应该任那女人“表白”,失去挽回的机会。

我还听过一个故事:

某人夜宿旅店,在床上听见隔壁的人商谈谋反的事,商谈者讲到一半,突然警觉隔墙有耳,提刀冲过去,所幸床上的人装作酣睡而口沫横流的样子,才逃得杀身之祸。

更有一个老兵对我说,时局乱的时候,最要小心的是你曾经得罪和知晓他秘密的人,因为当那人拿到武器,多杀一个和少杀一个没什么不同,很可能因为你知道他的秘密,而对你下手。

由此可知,我们非但不该毫无城府地讲无济于事的话,而且应该避免去听可能引起纠纷的言语。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又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三个“不”和三个“勿”的学问,真是太大了!

刘轩的话

台阶

这篇是我老爸在成长过程中习得的道理,听说我老爸年轻时人缘不怎么样,因为他的行事作风锐利,经常不给人台阶。但年纪愈大,他处世态度愈柔和。

先前我们去大陆,碰到兜售假古董的商人,他一定当场揭穿。但现在他比较收敛含蓄了,碰到小贩向他推销假货,他还会说:“嗯,好东西、好东西!”(接着便转头小声对我说:“仿得真好。”)给已经很尴尬的对方台阶下,知道什么时候不说,或什么时候不问,很需要一点智慧。

这也让我想起曾在美国看过的一个节目,记者访问在豪门工作、穿着燕尾服的男管家,若女主人问到男主人是否偷情,该如何回答。管家说:“如果遇到这状况,我会说:‘这真是个难答的问题。’”因为他既不能诚实又无法说谎。而当他这样回答时,希望女主人也就此了解他的尴尬,别再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