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悟人生
8918900000132

第132章 太子祗树给孤独园

从前释迦牟尼住在王舍城竹园的时候,舍卫国国王波斯匿有个大臣,名叫须达。须达腰缠万贯,家中财富不计其数,是远近闻名的大富翁。须达虽然十分富有,可并不吝啬,他生性善良,乐善好施,经常赈济贫困百姓和孤苦老人。由于他的这种善行,人们就称他为“给孤独者”。

须达共有七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他先后给六个儿子娶了媳妇成了亲,只剩下小儿子尚未婚娶。由于这个儿子长得一表人才,英俊潇洒,相貌堂堂,须达对他一直很偏爱,待他到了成家的年龄时,便决定派人到各地寻找一个美艳绝伦、聪明睿智的女子做他的第七个儿媳妇。几天后,他选派了一个平日信赖的婆罗门去办这件事。婆罗门临行前,须达对他交待说:“你看到谁家的女子容貌姣好、德才兼备,便来告诉我,我便去求亲,为我的小儿说媒。”婆罗门听后欣然答应,他四处出游,一边行乞一边寻访,辗转来到王舍城。

王舍城中有一位大臣叫护弥。他家的财富无法计数,又信佛、法、僧三宝。一天婆罗门行乞化缘来到他家门口,按照当地的国法,主人要布施给婆罗门,必须要由童女奉献,这样才能吉祥如意。这时,护弥的女儿便拿着布施物,送给婆罗门。婆罗门见这个女子长得容貌姣好,端庄温柔,心中十分高兴。他想:“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个美女不正是我要寻觅的女子吗?”便问女子:“姑娘,不知有人来向你求过亲吗?”女子答道:“没有。”婆罗门一听更是十分欢喜,又问:“你父亲在不在家?”女子说:“在家。”婆罗门便说:“能否麻烦姑娘去请你父亲出来,我想与他谈一桩很重要的事情。”女子便进屋去请父亲了。这时,护弥正闭目养神,姑娘就悄悄地对他说:“外面有一个行乞的婆罗门想要见您。”护弥便随女一同走出屋外。

婆罗门见护弥出来,便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向他问候致意,祝他生活安和;吉祥如意。接着他问:“你是否认识舍卫国大臣须达?”护弥说:“我从未见过他的面,可听说过他的大名。”婆罗门便介绍说:“须达是舍卫国中第一大富豪,而你则是王舍城的首富;须达有一个儿子仪表端庄,足智多谋,他派我来向你的女儿求婚,不知你意下如何?”护弥一听,高兴地应诺了:“可以。”

这时,恰好有一个商人要到舍卫国去,这个婆罗门便写了一封信,把自己所做的事向须达作了详细的汇报,托他转交给须达。须达看了信后十分高兴,便禀报国王准其请假,为小儿子完婚。国王同意了须达的请求。须达便备好车马,载满财宝,带着大批随从,向王舍城进发。一路上,乐善好施的须达沿途向贫困百姓布施赈济。

须达一行来到王舍城,就马上到护弥家为儿子求亲。护弥见了来人,立即吩咐仆人,为来客安排住宿。家内仆人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接着护弥又大摆宴席,家中一片喜庆的景象。须达便问:“今天大人亲自摆设供具,大摆酒宴,是不是要请国王、王后和太子等王公贵族?”护弥说:“不是。”须达又问:“那么是要请你的各路亲戚和朋友?”护弥说:“也不是。”须达想了一会,想不出个所以然,便又问:“不知你到底要请那位尊贵的客人?”护弥答道:“我将请佛祖及比丘僧。”须达一听佛祖要来,不由内心欢悦,仿佛佛祖已亲临身边。又接着问:“什么是佛?您能否给我讲解一下吗?”护弥便答道:“你难道没听说过,净饭王子名叫悉达多,他降生的这天,天上降下三十二种瑞祥。他被万神侍护着,刚出娘胎便能走路,向前走了七步,挥手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就是佛呀!”须达听说佛有如此高妙奇事,不由欣喜万分,心中十分激动,对佛愈加敬重,心里巴不得天早一点亮,可以立即去见佛。

须达等天亮后,一路辗转找到了佛祖的住所,来到世尊面前,跪拜在地,恳求世尊说:“愿如来佛垂怜,光临舍卫城,帮助城中百姓除邪就正。”世尊对须达说:“你须知道,僧俗有别,出家人的规矩与世俗之人不同,出家人所住的处所也有别于世俗住所。现在舍卫城中没有一座精妙绝伦、适于讲道的精舍,我又怎能去布道讲经呢?”须达一听,连忙慨然相许:“弟子可以马上建造精舍。请世尊光临鄙城吧。”世尊没说一句话,默默地点头同意了。

于是,须达辞别世尊,回到城里给儿子娶了媳妇成了亲。他办完了自己的事情后,准备动身回舍卫城时,又来拜见佛祖,说:“弟子回到舍卫国中,将立即筹备建造精舍,但不知该怎样造,造什么式样,恳请世尊派一弟子与我一同前往舍卫城,点拨指导。这样可以干得又快又好,令人满意。”世尊听了须达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便暗自思忖:舍卫城中的婆罗门人多势众,且大多数人信奉邪教,派普通人去可能办不成事,唯有舍利弗才可胜任,因为他也是婆罗门种姓,他年纪虽轻,但十分聪明,精明能干,派他去有百益而无一害,最合适不过了。想罢,便派舍利弗同须达一起回舍卫城去了。

一路上,须达与舍利弗边走边谈,十分投机。须达问舍利弗:“世尊每天步行,要走几里路?”舍利弗回答说:“世尊像转轮王行路施法术一样,每天走半由旬路。”须达便指定专人在道路旁边每隔20里建造一座客舍,随后又出钱请人在这些客舍安排好饮食起居,等候世尊的光临。这样佛祖从王舍城到舍卫城路途虽较长,但可利用这些新设的客舍稍事休息。一路上,须达和舍利弗又不时观察沿途地形,寻找合适的地方建造精舍,可看来看去,没有一处中意。两人走啊走,突然,舍利弗看见前方有一座花园。只见这片地方树木葱郁,地势平坦,离城邑村落不远不近,可谓是闹中取静,十分适合建造精舍,便对须达说:“你看,若在这里建造精舍是最理想的了。假如在远处造精舍,世尊出外化缘就不方便;如果再近一点,那么靠近集市,十分喧闹,会影响世尊的修道。”须达听后,心想总算找到了一块好地方,便派人去打听这座花园的主人。没想到这是太子的私人花园。

于是,须达便兴致勃勃地去找太子商量。他们来到太子家中,对太子说:“尊敬的太子,最近我想为如来佛建造一座精舍,请他来舍卫城讲经传道。我看了许多地方,发现唯有你的花园最适合建造精舍。因此我想出钱将这个花园买下来,不知你意下如何?”太子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不缺钱花,这个花园树木茂盛,清静安宁,正是游戏娱乐的好场所,我干吗要把它卖了呢?”须达恳请再三。太子却十分贪心,借机把价格定得很高,还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不准须达说太子开价太贵,否则这笔买卖马上就告吹。须达答应了一切,便请太子开价。太子信口就说:“如果你能用黄金把园子里的空地全部铺满便把园子卖给你。”须达马上同意了太子的要求,并很快派人筹集金块。可太子见状又反悔了:“我刚才只是开个玩笑而已。”须达反驳道:“身为太子,不应当有诈言妄语。你平日里开玩笑骗人,以后怎能继承王位,抚恤人民,取信于民呢?”说着便拉着太子前去评理。这时恰好首陀会天云游到此。他希望须达能尽快为佛祖建造精舍,可又担心大臣们在评理时会偏袒太子,对须达不利,便化为判官为两人评理。他对太子说:“按照法规,太子不应欺骗别人。既然已讲定了价,就不能够反悔。”说完,便把花园判给须达。

须达非常高兴,当即派人到家里取黄金铺地,仆人们就用大象背负着沉重的黄金来到花园。可是他把所有的黄金都用完了,这八十顷地的花园还剩下一部分没有填满。须达暗自思忖:怎么办呢?他边想边说:“我还可以从其他什么地方再弄些黄金来呢?”太子听了,便问他:“怎么,嫌贵了吗?”须达回答:“不,我只是在说,这儿还剩下一部分地没填满,如果我在什么地方还有金子的话,我一定把它全部填满。”太子见须达对建造精舍如此专心,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便想:“佛祖一定有极大的功德,才会使须达如此看轻金钱。”便向须达提议:“这样吧,你也不用再出金子了,现在这花园属于你,树木归我,我们共同为佛建造精舍,岂不两全其美?”须达听太子这样一说,十分欢喜,心中也很感激。两人便分头回家去做造精舍的准备工作了。

不料,这件事被佛教的对头六师知道了。他们便到国王那里搬弄是非,他说:“须达出钱买下了太子的祗陀园,打算为瞿昙沙门兴建精舍。恳请大王,让我等弟子与他们比赛道术。若沙门得胜,就让他们兴建精舍,若我们得胜,他们就不得兴建精舍。假如瞿昙徒众在比武时输了仍一定要来到舍卫城,那我们就全部住进王宫。”

国王对六师的要求没办法推辞,为了平息两派的争执,便将须达召进王宫,对他说:“六师告发你去买下了太子的祗陀园,用它为瞿昙沙门兴建精舍。我已同意六师与沙门弟子举行公开比赛,比一比谁的道术高。若你们得胜了,便可允许你们建造精舍;如若你们败了,便不得建造精舍。”须达听后十分沮丧,没想到节外生枝,又增添了新的烦恼。回到家中,脏衣服都懒得换下,整日怏怏不乐,愁眉不展。

第二天,舍利弗身披法衣,手持乞钵,来到须达家,准备讨论建造精舍的事宜,没想到一进门便见须达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便问:“你为何如此闷闷不乐?”须达叹息道:“是为了建造精舍的事啊,由于节外生枝,精舍恐怕难以造就,故我十分烦闷。”舍利弗听后不解地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会影响精舍的建造?”须达便把六师挑战的事告诉了舍利弗:“如今各位六师奏请国王,要与你比试道术。若你得胜,方可兴建精舍,否则不得兴建精舍。这些六师之流,出家时间长,资历都很深,他们的道术极为高深,所学的本领十分高强,无人能比得上他们。你一个人单枪匹马,实难与他们抗争。因此我很担心精舍造不成了。”舍利弗说:“你不必担心此辈六师。他们的人即便多如牛毛,也丝毫不会胜过我一点。随便他们要进行什么样的道术比试,我一定奉陪到底。”

须达听罢,顿时转忧为喜,信心大增。他连忙回到房间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下肮脏的旧衣服,来到王宫,对国王禀报说:“尊敬的大王,我已问过尊者,他同意和六师比试道术。至于比什么,由他们决定好了。我们一定奉陪到底。”国王听了也很高兴,立即把六师召进宫,说:“沙门弟子已同意与你们比试,比试项目由你们决定。比赛那天我将亲自前去观战。”

六师们得意万分,便向全国通告:七天之后在城外广场上将与沙门比试道术,希望国人都来观战。当时舍卫国中共有十八亿人,按照当时的国法,平日用击鼓的方法召集公众。若敲铜鼓,就有八亿人集结,若敲击银鼓,则有十四亿人来集结,若敲击金鼓,则全国十八亿人全部集结。那时,仅全国的六师徒众就有三亿人之多。

到了比赛那天,全国人民为国王及六师铺设了高座,而须达也为舍利弗铺设了高座。比赛尚未开始,舍利弗坐在一颗大树下寂然入定,凝神聚思,脑中一片宁静,心中默念:“来参加这个比试大会的大众,长期以来信奉邪教,一向傲慢自大,视众生为草芥。我该凭什么德行来降伏他们呢?”思忖再三,认为:“还是应以三德来降伏他们。”接着舍利弗便暗暗发誓:“我这样一个历经无数劫难的人,在这漫长的劫数中,我孝顺父母,敬奉沙门和婆罗门。今天我第一次参加这种比试大会,我相信与会大众,一定会对我礼遇。”

这时六师们见大众已聚集在一起了,但舍利弗还未来到。便对国王说:“大王,瞿昙弟子自己知道没有高深道术,伪称自己有高深道术。今天看到来了这么多百姓大众,唯恐自己露馅,故而吓得不敢再来。”国王便召须达,说:“时辰已到,请瞿昙弟子入座。”须达急忙来到舍利弗身边,头面伏地,长跪不起,说:“大慈大德的神啊,如今百姓已全部到齐,单等你去赴会。”于是舍利弗从禅定中醒悟过来,整理了自己的法衣,将尼师坛放在左肩上,神态安详,缓步进入比试场地。这时众人见他容貌端庄,异于他人,不觉肃然起敬,忽然起立,向他行礼,就像风吹青草一样。舍利弗则升起一朵莲花,很快飘到须达为他搭建的高台宝座上安然坐下。那些六师之徒也早已升上高座,安稳地坐下了。

六师徒众中有个名唤劳度差的人,通晓幻术。道术比赛开始后,他先在众人前念起咒语,变为一株树苗,只见它从一株幼小的树苗开始逐渐长大,树上枝叶茂盛,盛开花色各异、形状不同的奇花异果,众多的树叶像一把大伞,为众人遮荫。众人皆说:“这乃是劳度差变化的啊!”这时舍利弗便使用神力,变成一阵巨大的旋风,呼啸而来,将这棵树拔地而起,又摔在地上。众人见状,纷纷喝彩,大叫:“劳度差不及舍利弗!劳度差不及舍利弗!”

劳度差接着又念起咒语,变成了一个水池,水池四周用七宝围起来,水池之中长着各种美丽的鲜花。众人都为之叫好:“这是劳度差变化出来的!”舍利弗立即变为一头六牙白象,每一支象牙上长着七朵莲花,每朵花上站立着七个美丽的女子。只见大象神态安详,缓步走向水池,顷刻间,将池水一饮而尽。水池马上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众人都喊道:“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及舍利弗!”

劳度差又变作一座大山,皆由七宝组成,山上有清泉、小溪、树木、花果,美丽异常。众人都齐声欢呼劳度差的道术高超,叫道:“这是劳度差所作法术!”舍利弗便变为一个金刚大力士,以金刚杵远远一指,山就崩溃消失了。众人都齐声喝彩,叫道:“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及舍利弗!”

劳度差见自己屡屡败在舍利弗手下,便又念咒语,变作一条十头龙,在天空中向下降落各种宝贝,雷声阵阵,电光闪闪,众人十分惊恐,却又欢喜地说:“这也是劳度差所作的法术!”舍利弗便变为一头金翅鸟王,凌空飞起,将十头龙撕成碎片,吞而食之。众人又叫:“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如舍利弗。”

劳度差又变为一头牛,这头牛身体健壮,跑得飞快,犄角锐利,吼叫着冲过来,这时舍利弗便化为一头狮子,猛扑上去,将这头壮牛撕成碎片,美美地吃了一顿。众人又说:“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如舍利弗。”

劳度差不甘心就此认输,便孤注一掷,变为一个夜叉,这个夜叉身材高大,头上燃着烈火,双眼发红,口中长着锋利的尖牙,口中喷射出熊熊烈火,奔腾而来。舍利弗便变为毗沙门天王,夜叉十分恐惧,便想逃走,而这时四周却燃起大火,根本没有后退的道路。只有舍利弗这一边凉爽无火,夜叉便拜倒在舍利弗前求饶,这时火也就自行灭掉了。众人见此精彩的比赛,皆叫着:“舍利弗胜,劳度差不如舍利弗!”于是六师的三亿徒众,纷纷为舍利弗的法术所折服,个个拜倒在舍利弗门下,跟他出家学道。

比试完毕,大家便各自回到自己的处所。须达和舍利弗便开始建造精舍。须达与舍利弗各抓住绳子的一头,用它测量地皮。测量地皮,画好图纸后便造起了精舍,在精舍中用奇妙的旃檀木和着香泥,为佛祖作宝座。整座精舍还建有一千二百多间房间。一切工作完成后,须达便准备去请佛祖,忽然他心想:“国家上有国王,应当禀报国王,才不失礼仪。若不禀报,只恐国王日后怪罪。”便去禀报国王,说:“大王,我已为世尊造好精舍。恳请大王派人前去请佛祖。”国王便立即派遣使者,来到王舍城去请佛祖世尊和其他高僧。使者请求佛祖:“恳求佛祖世尊,莅临舍卫城讲法传道。”于是佛祖世尊便与四部众,在众人簇拥下,大放佛光,浩浩荡荡来到舍卫城。沿途每到一处客舍,佛祖命人停下休息,并为无数众生度脱。这样一路走一路布施,渐渐接近舍卫城门。这时舍卫城百姓倾城出动,手持各种供具,热烈欢迎佛祖世尊的到来。世尊到了舍卫国,便选择一个空广的地方,大放光明,遍照大千世界……

佛祖对阿难说:“此处园地是须达所买,而园中的树木花果则是太子祗陀所有;他们俩人同心协力,共同建造了这所精舍,应给这所精舍命名为‘太子祗树给孤独园’,以使之流芳百世,使后世知道这一切功德。”于是阿难与四部众,听了佛祖这番话,个个躬身敬礼,表示以后一定照办。

——据《贤愚经》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