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8926100000044

第44章 政制·吏制(9)

王猛早先欲事东晋,但在求见桓温时却因“扪虱谈天下”为桓温所恶,不得录用。后前秦大将苻坚坚欲成霸业,素闻王猛之名,派人前去恳请王猛出山,双方一见如故。东晋升平元年(公元357年),苻坚自立为大秦天王,以王猛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因治绩卓着,很快升为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再升为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一时权倾内外。

王猛明法严刑,禁暴锄奸,有罪必罚,有才必任,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干;他还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办学重教,协洽周边,关中一时大治。因此在当时就有“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之说。

东晋宁康三年(公元375年),王猛积劳成疾,终致病危,苻坚亲临探视,并询问后事,王猛遗言不可攻晋。王猛死后,被隆重安葬,并追谥为武侯。后苻坚不听王猛之言,攻东晋,以至有淝水之败。

025何谓“房谋杜断”

这里的房指的是房玄龄,杜指的是杜如晦,两人都是唐初的名相。早先两人皆为秦王李世民幕府属官,常从征伐,参与机要,为秦王得力谋臣。

玄武门之变,两人亦居功甚大。秦王即位,是为唐太宗,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迁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兵部尚书,贞观三年迁尚书右仆射。

据《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竞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也就是说,两个人在执政上各有所长,房玄龄主意多,善谋划,杜如晦能当机立断。

房玄龄、杜如晦同掌朝政,同心协力,配合默契,谋划和掌管国家大事,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房、杜二人也成为历史上良相的典范。元人雅勒呼有诗赞曰:“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

026魏征是如何谏诤的

魏征(公元580~643年),字玄成,钜鹿曲城(今河北巨鹿)人,初唐名臣。

魏征幼年丧父,生活清苦,但他喜好读书,深通学术,常怀济国救民之志。初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又事太宗李世民,被擢为谏议大夫。贞观初授秘书监,参掌朝政,校订图籍。后一度任侍中,封郑国公。

魏征以善谏着称,即使在太宗大怒之际,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令太宗又敬又畏。有一次,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却终未成行,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答:“当初确有此意,但怕你直言进谏,故打消此念。”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只上好的鹞鹰,逗弄玩乐,很是得意,忽见魏征走来,忙将其藏入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太宗怀中。

魏征一生以谏诤为己任,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两百余事,大至朝廷大政方针,小至皇帝生活私事,都无所回避。武德九年,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拒不签署李世民征点中男(16~18岁)的决定,最后终于谏止,使百姓免于一次兵役负担。

贞观六年,魏征又力排众议,谏止太宗赴泰山封禅,节约了大量的开支。魏征所谏,匡正了唐太宗的许多失误,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

027赵普靠半部《论语》为相

赵普(公元922~992年),字则成,祖籍幽州蓟县,北宋着名政治家。

公元960年,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赵普因功升为右谏议大夫;次年,赵匡胤又依赵普之计“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朝中诸将兵权。公元967年,赵普加职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公元963年,宋太祖想改年号,要求这个年号以前没有用过。有人提议“乾德”,宰相赵普称颂不已。后来发现伪蜀曾用过这个年号,惊问赵普,赵普不能回答。

太祖感叹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啊。”赵普惶愧,归家闭门读书。后来每当朝廷有事难决时,赵普便回家读书,第二天就把事情解决了。

太宗继位,继续任用赵普为相,有人告诉太宗,赵普只懂《论语》,其他书都没读过。太宗问赵普此话可属实,赵普回答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赵普死后,家人在他书房里发现一个小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果然只有《论语》二十篇。赵普两度罢相,又两度入相,几番浮沉,全赖一部《论语》,有远见而乏卓识,一生哀荣功过,足堪回味。此后人们便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

028王安石为什么要推行新法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今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王安石出生官吏家庭,少好读书,博闻强记,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得中进士,后历任淮南判官、江宁知府、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

王安石在做地方官吏时,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经过对现实社会长期的接触、了解,他“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嘉祜三年(公元1058年),他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在神宗当政期间,他取得了支持。于是以“理财”和“整军”为两大主题,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方田均税、免役、市易、保甲、保马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

新法开始后,遭到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坚决反对,神宗也开始动摇。不久,革新派内部又产生分裂,新法遂被全部废止。王安石变法,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和富国强兵,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也减轻了一些农民的负担,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列宁还就此称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029张居正推行过什么改革

张居正(公元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明代着名政治家、改革家。

张居正少年时即聪明过人,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张居正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中进士,授庶吉士。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张居正入阁。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神宗即位,为内阁首辅,在此期间,他整顿吏治,兴除利弊,为挽救明王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是封建社会末期最负盛名的改革家。

在政治上,张居正创制“考成法”,以“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作为为政方针。

在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把各项赋役合并归一,并按田亩征银,使一向以实物缴纳的赋税和劳役转由货币完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但在顽固派的阻挠下,贯彻不彻底。

在军事上,任用戚继光镇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三千多座,巩固了北方边防,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促进贸易往来。

张居正改革的收效明显,后来虽被守旧顽固势力清算,改革被否定,但对历史的影响是不可泯灭的。

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张居正病倒,翌年六月二十日病逝。死后,神宗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号“文忠”。

030曾国藩,清代以文人封武侯第一人

曾国藩(公元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曾国藩出生于一个豪门地主家庭,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殿试考中了同进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

公元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腐朽的清军不堪一击。清廷遂频频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希望借助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的势力。公元1853年,曾国藩在其家乡湖南一带,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

此后,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亦因战功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此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

曾国藩对晚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一方面痛恨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一方面又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以自强。曾国藩不仅功业显赫,而且博学多才,诗文兼擅,是晚清着名理学大师和散文大家,一生着述颇多,尤以其寄给子弟的《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曾国藩在南京病逝,终年62岁。朝廷赠太傅,谥号“文正”。

031左宗棠,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左宗棠(公元1812~1885年),字季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

左宗棠生性颖悟,少负大志,不仅攻读儒家经典,举凡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无所不读。曾应童子试得首名,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铭志联。

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左宗棠中举,此后却屡试不第,转而钻研舆地兵法,深得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

林则徐非常器重左宗棠,两人曾于长沙彻夜长谈,对治国方略,尤其是关于西北军政的见解不谋而合。咸丰初年,左宗棠先后应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之邀,出佐湘幕,峥嵘渐显,朝野注目,时人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左宗棠随同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招募“楚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力量。

左宗棠是洋务派首领之一,曾创办福州船政局。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他率军消灭了俄国人支持的阿古柏叛乱政权,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新疆平定后,建议在新疆设省,并提出浚河渠、建城堡、清丈地亩和理正赋税等建议。在中俄伊犁交涉中,他主张“先之以谈判,继之以战争”,并在新疆做了军事部署。后调任军机大臣、任两江总督。

中法战争期间,福建水师全军覆灭,左宗棠奉命督办福建军务。公元1885年,于福州病故,终年74岁。谥号“文襄”。有《左文襄公全集》传世。

趣味链接:洋务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李鸿章(公元1823~1901年),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一号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人,洋务派代表人物,淮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李鸿章家世代耕读,至李鸿章高祖时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李鸿章6岁时,入家馆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功底。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咸丰年间,太平军大举入皖,李鸿章回乡组建淮军。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初。淮军正式宣告建军,并在与太平军和捻军的作战中居功至伟,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被誉为“中兴名臣”。因军功显赫,累迁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继曾国藩之后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

李鸿章在与列强的交往中意识到富国才能强兵,故积极推进官办、商办军工企业的发展。他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还建立同文馆,选派留学生出洋。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他办洋务的初始动机是办军工企业,造出枪炮、弹药、机器、舰船和水雷,主要用来对付捻军。但由于直接改善了淮军的武器装备,使淮军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军事力量,后期淮军实际上成了国防军。

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被日军击败,李鸿章受命赴日本春帆楼媾和,交涉期间遇刺负伤,最后订立《马关条约》,因此背上卖国罪名。他也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