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8926100000006

第6章 民俗·礼仪(5)

汉时,封建帝王开始给孔子上封号,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东汉和帝永元四年,改封孔子为“褒成侯”。此后,孔子的封号越来越多,唐高宗诏赠孔子“太师”封号,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公元952年),追封孔子为“至圣文宣师”,明世宗定孔子谥号为“至圣先师”等等。

帝王们不仅给孔子这样那样的封号,甚至亲临孔子出生地祭孔,这一形式也作为帝王们的一项传统承袭下来。

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的帝王是汉高祖刘邦。刘邦起初不太重视儒学,但刘邦得天下后,只从儒生叔孙通的建议规范臣下的行为,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马上安定下来,经济得到了恢复,刘邦这才感觉出当皇帝的尊严来。这些引起了刘邦对儒学的兴趣。

刘邦于是来到曲阜,用太牢(猪、牛、羊三牲)祭奠孔子,并且还封孔子的九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专职奉祀孔子。刘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的皇帝。

013古人如何定“谥号”

我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并相沿成为制度,这种制度称为谥法,所给予的称号名为谥号。

谥法始于西周(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称呼多用干支,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等)。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逝者的生平;二是谥号只能于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王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继位皇帝宣布;臣子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谥号带有总结、盖棺定论的性质。

谥号有美谥、平谥、恶谥之分,美谥有文、武、景、烈、昭、穆、桓等;平谥有哀、怀、愍、悼等;恶谥有炀、厉、灵等,如西周周厉王的“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汉代谥法制度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宋代开了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先河。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

首先是各等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如明代皇帝谥号为十七字,亲王一字,大臣两字;清代皇帝二十一字,硕亲王一字,大臣两字。

其次,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谥号中还有一种私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岳武穆(岳飞)、范文正公(范仲淹)等。

趣味链接:庙号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皇帝的家庙)立室祭祀时所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期,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

后来,人们觉得直呼已死的先帝、先王有些不妥。于是,夏商时祭祀时就用他们的生日天干来称呼,以表示恭敬。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从汉朝开始,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为太宗、世宗等等。

014帝王赐姓有哪些情况

在封建社会,帝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可因一时之高兴改变别人的姓氏,以示恩宠、嘉奖或惩诫。

一般来讲,赐姓有三种情况。

一是赐国姓。这是帝王对受赐者的最高恩宠和嘉奖。这其中,最为着名的当属郑成功,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后,见郑成功相貌堂堂,十分赏识,遂赐以国姓朱。东南沿海一带的人于是称他为“国姓成功”或“国姓爷”。

二是赐他姓。帝王赐姓也有不赐国姓而赐以他姓的。其中最为着名的当属明三保太监郑和,郑和本姓马,名三保,因在燕王府中做宦官时,跟随朱棣多次立有奇功,所以朱棣即位后就赐姓为郑,以示嘉奖。

三是赐恶姓。这类赐姓犹如赐死,是一种严厉的惩罚。被赐者大部分是政治舞台上的失败者,所赐之姓一般都含有凶恶和不祥的意思,都是贬义的。如三国时的吴主孙皓十分暴戾,他害怕握重兵在外的孙秀会和他争夺政权,就派人伪装围猎去抓捕孙秀,谁知走漏了风声,孙秀携带了妻子连夜就投奔了西晋。孙皓大怒,但又没有地方可以撒气,就把孙秀的姓改为厉,以此来发泄心中的一腔怒气。

015帝王葬仪都有什么样的规格

我国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历代帝王的葬仪,其规模之大牵涉之广,礼俗之繁琐都难以尽数。历朝历代葬俗不尽相同,但却都表现出规模宏大、庄重肃穆的特点。

历代帝王对自己百年之后的归处都做了周全的打算,他们不仅生前大建宫殿为其享乐之用,还要大造墓葬作为死后的安身之处。历代帝王对墓葬的修建是无休无止的。其中最为着名的也许就是秦始皇了。

在今天看来,秦始皇可谓是皇帝中的典型。西安的秦始皇陵以其宏大的规模、雄伟的气势被认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陵为当代的人们了解古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当时役使民众为其修筑陵墓,弄得劳民伤财,也是使秦朝灭亡的一个主要因素。

皇帝死后不光有奢华的陵墓和陪葬品,其礼仪的繁琐也是令人瞠目结舌。不仅朝廷内外官员,皇亲国戚要着孝服,而且宫中的宫女、太监、民间百姓都要服丧。皇帝死后百日,民间禁止嫁娶和一切娱乐活动。这些制度都是不合理的。

皇帝的葬礼隆重而繁琐,其中最为残酷的部分是以宫中妇女殉葬。野蛮的人殉习俗本是奴隶社会的产物,却为封建帝王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秦始皇落葬时,二世胡亥命令“先帝后宫”中没有生育的嫔妃全部“从死”殉葬,实际执行情况更骇人听闻,为了防止陵墓机密的泄露,大批建墓工匠和送葬夫役全被杀害在陵墓内。据《汉书》记载,这次殉葬的人数多达万人。

秦亡以后,历代帝王于殉葬之事多所隐讳,但披露于史料的仍旧不少,明朝公然将殉葬定为“天子”丧葬制度的一部分。朱元璋死后,后宫妇女葬者达46名,其中有11人是活埋的。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和明景帝的丧葬也都用妇女殉葬。《朝鲜李子朝世家实录》记载了永乐二十二年逼殉宫女的悲惨情景:“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哭声震殿阁……”

趣味链接: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而且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等。

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016“报生礼”有什么讲究

所谓“报生礼”,就是婴儿出生后,父亲和家人以不同方式到婴儿外公外婆家、亲朋邻居家报告喜讯的礼节。我国疆域广阔,各地流传的报生礼也不尽相同。

婴儿诞生后,首先要去外婆家报喜,这俗称为“送喜果”,是我国古代普遍流行的一种习俗,今天大部份农村仍保留有这种习俗。有新生儿父亲去报喜的,常会携带荔枝、龙眼、花生及染成红色的鸡蛋(俗称“红蛋”或“喜蛋”)等礼物,但以红蛋为主。红蛋的数目,生男为单,生女为双,有的地方生女不送红喜蛋。

外婆家接到礼物后,会准备喜蛋、衣裙等物送还。接到外婆家所送的喜蛋,要按照男单女双的数目分送亲友,而亲友则以火腿、桂圆馈赠,现在社会生活中的“发喜糖”、“发红蛋”的习俗,就是这种“送喜果”习俗的沿袭和继续。

从我国古代的报生礼仪中,还可以看出一种明显的“男尊女卑”思想。旧时,生男被称为“弄璋之喜”,璋是佩玉,表示富贵、尊贵,要大庆贺;生女被称作“弄瓦之喜”,瓦是纺锤,表示女工,庆贺从简。

在“报喜”时也一样,小孩出世时,如果是男孩,接生婆就会对生母大叫“大喜”,如果是女孩,接生婆则不说话。一些地区或一些少数民族,若生女孩,娘家的贺生礼物会明显少于生男孩。

017“三朝礼”有什么讲究

婴儿出生三日后,要举行三朝礼。在清末,三朝要烧太均纸。烧此纸是为了拜谢太均娘娘送子的恩典。

三朝要为婴儿举行洗三仪式。清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有录:“三日洗儿,谓之洗三。”洗儿时,浴盆中放上喜蛋和金银饰物等。洗完后,取喜蛋在婴儿额角摩擦,以避生疮。用金银饰擦之,以免婴儿受惊吓。然后,取婴儿父亲的鞋一只,碎缸片一块,肉骨一根,与婴儿合称,俗称“上称”,取意为婴儿长大后有刚(缸)骨,继承父志。这一日,还要用红带将婴儿双手系上,以象征孩子将来必定安静,不会胡为。

018“满月礼”有什么讲究

满月礼,即是在孩子满月时举行的礼仪,很隆重也很热闹。随着婴儿的满月,很多禁忌也随之解除,所以主人要请亲朋好友来喝满月酒。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的小儿在满月时,主家会在盆中烧上香汤,亲友来时,就将钱撒在汤中,称“添盆”。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馈赠仪式。

另外,满月时还有剃胎发、出门游走等仪俗。剃胎发是满月礼中的一项重要仪俗,多由舅舅主持,是母系社会人际关系的某种遗留。剃头时额顶要留“聪明发”,脑后要蓄“撑根发”,眉毛则要全部剃光。剃下的头发还要收藏好。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满月游走,也叫满月逛街,是一种为婴儿祈求吉祥的活动。据《东京梦华录》载,宋代在满月礼落胎发之后,便“抱牙儿入他人房”,一般是由外婆或舅舅抱去礼节性地小住,谓之移窠或挪窝。目的是让婴儿能象征性地见见世面,以便将来能有出息、有胆识,成为一个精明能干的人。

019“百日礼”有什么讲究

百日礼又叫百啐,《东京梦华录》有言:“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啐。”啐,婴儿周岁之谓也。又称百岁,明沈榜《宛署杂记》说:“一百日,曰婴儿百岁。”所以过百日也叫过百岁。

百有圆满、完全等意义,所以百日礼多在“百”字上做文章,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百家衣和百家锁了。

所谓百家衣,是指亲朋好友敛百家之布头,拼缝而成的小孩子衣服。敛布之时,尽管邻家皆乐助“百家衣”之成,但一般紫色的布头是不肯轻易给人的。因为“紫”、“子”谐音,谁都不愿将“子”送给别人。要讨要紫色布头,一般要到孤寡老人家里去讨要。

很明显,民间的这种习俗是仿“和尚衣”,即“百衲衣”而来的。古时候,孩子出家当和尚,主要是因为小孩子从小多灾多病,难以养不活,父母没有办法,这才忍疼割爱交给佛门,让他们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得以生存。

百家锁也是一种集百家之金银打制而成,或由多家人家合送的象征物。锁上多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祝福吉祥的文字或图案,所以也叫长命锁。

020“周岁礼”有什么讲究

周岁既是诞生礼的总结,也是寿礼(生日礼)的开始,所以一般庆祝时都比较隆重。所送的礼品多为衣服鞋帽,其中鞋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此时孩子已能蹒跚行走了。旧时以送虎头鞋为最多,因为民俗认为老虎为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避邪壮胆,富贵长寿,并且说:“穿上虎头鞋,力大踢死虎。”

周岁礼中流行最普遍的是抓周,也叫拈周或试周等。

一般是父母在孩子刚满一周岁那天,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要在他(她)面前放上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诸如笔墨纸砚、珍宝玩具、服饰胭脂、瓜果点心等,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看孩子抓取何种物件,预测其一生的性情和志趣。这种仪式名叫“抓周”,又称“啐盘”、“试儿”,它是我国一项古老的风俗。

据史书所载,此风俗始于魏晋南北朝。《颜氏家训·风操》有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一期,即一周岁。

当时,人们认为,如果婴儿抓弓矢,长大后喜武为将;抓纸笔,长大后习文为儒;如抓珍宝服玩,则长大后贪婪爱财或玩物丧志;女婴如抓刀尺针缕,长大后即为贤妻良母……

021“冠礼”,古代男子成人的标志吗

冠礼,俗称成年礼、成丁礼,是古代男子成人的标志。

在我国古代,男子在加冠前称为“童子”,接近加冠的年龄称为“弱冠”之年。据《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冠而字”就是“加冠称字”。这是因为在古代,每个人都有名和字。名是在人出生三月便取定的,而字则要等进入成年后才取,由成年礼上制定宣布后使用。因此,成年礼也就是人生中的第二次命名礼,或叫称字礼,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冠礼,经书记载,最早实行于周代。据《礼记·士冠礼》的记载,冠礼是在宗庙里举行的,由父亲或兄长主持仪式。日期为二月,冠前十天内,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内无吉日,则筮选下一旬的吉日。然后将吉日告知亲友。及冠礼前三日,又用筮法选择主持冠礼的大宾,并选一位“赞冠”者协助冠礼仪式。

行礼时,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宾及受冠者都穿礼服。先加缁布冠,表明他已成人,有了成人所应有的一切责任和权力,可以管理人了;次授以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了;最后授以爵弁,表明从此有权参加祭祀了。

每次加冠完毕,都由大宾对受冠者读祝辞,再由大宾为他取字,然后主人送大宾至庙门外,敬酒,同时以束帛俪皮(帛五匹、鹿皮两张)作报酬,另外再馈赠牲肉。受冠者则改穿着礼帽礼服去拜见君,又执礼贽(野雉等)拜见乡大夫等。至此成人的加冠礼才全部结束。

若父亲已殁,受冠者则需向父亲神主祭祀,表示在父亲前完成冠礼。祭后拜见伯、叔,然后飨食。

在古代,普通的士子,没有行冠礼,就不能担任重要的官职。而帝王不行冠礼,就不能执掌朝政,汉景帝在临死前,抱病给汉武帝行冠礼,就是这个原因。

趣味链接:古代的“冠”文化

冠来源于束发器,它和帽子的区别是,冠上罩住发髻,而帽则盖住整个头颅。冠制也是我国服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古时代,冠是贵族服饰的标志。夏商时期有了讲究的礼服、礼冠制度,用来显示贵族的身份。那时的冠形还比较简单,通常作帽箍式,它的基本形制与早期的束发器相同。

周代冠的形制有冕、弁两种,冕的基本形制是冠上加一块木笄,前后有垂旒,施以玉珠穿成,随等级差别以及种类、用途的不同而垂旒的数目也有差别,天下最尊贵的衮冕是十二旒,等级最低的大夫玄冕仅二旒。周代以后,这种冕一直为历代所用,作为正式的礼服,一直沿用到清末。

汉代的冠式,都是前高后低,倾斜向前形,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文官所戴的进贤冠,一是武官所戴的武弁大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