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小康中国:大国发展的理念与布局
89295300000001

第1章 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在实现中国梦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是多领域协调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全面小康纳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中去认识。

正确理解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

赵振华

作者简介

赵振华,男,1966年生,河南省辉县市人。199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今在中央党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

核心观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我们追求的是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从内容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区域来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而不是一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其他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地区在同一天迈入小康社会。

◆◆从发展的角度看,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向富裕过渡的阶段,其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也不是无限提高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小康社会的标准也在不断调整。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一、深刻认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国梦实现的大格局,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我国,几千年的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没有也不可能将中国带入小康社会。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更不可能实现小康。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末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告:“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短短几十年时间,要在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体现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足以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极大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来自于在党的领导下能否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稳步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来自于能否为亿万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越来越多的物质福利和精神享受,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来自于能否如期实现对人民的承诺。当今世界,资产阶级政党在选举过程中轮流向选民作出一些口头承诺,但绝大多数都成为空头支票,一些曾经长期执政的大党失去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漠视群众利益,失去了人民信任。而我们党则能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沿着既定的目标不懈追求。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在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必将极大地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赢得亿万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千百年来,过上小康生活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是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但是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在剥削制度下不可能实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数以亿计的人口脱离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着力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加快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进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极大调动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科学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我们追求的是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

从内容上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经济建设方面的要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等。政治建设方面的要求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包括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等。文化建设方面的要求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业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等。社会建设方面的要求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要求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包括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等。

从区域来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而不是一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其他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地区在同一天迈入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而发达地区则要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也不意味着所有小康社会的指标同一天达到,有的指标可能提前实现,有的可能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实现。尽管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但是,在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情况下,通过产业接替、结构转型升级,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小,所有地区按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以实现。

从发展的角度看,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向富裕过渡的阶段,其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也不是无限提高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小康社会的标准也在不断调整。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到20世纪末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努力。这是从当时中国的发展水平出发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不仅覆盖的领域在扩大,每一领域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在这一目标实现之后,我国将继续实现下一个奋斗目标,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厘清的几种认识

当前,社会上对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不同的声音,只有厘清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才能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没有贫困人口和处于温饱状态的人口。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扶贫对象大幅度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如果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显然不能说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低收入群体,不可能全社会都是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因为收入高低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低收入群体,就不会有高收入群体。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大扶贫力度,让更多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让更多温饱人口进入小康,即使少量的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也需要大幅度提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就生产力发展而言,纵向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但横向看,与发达国家仍然有不小差距。就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而言,在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必然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矛盾将长期存在,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会改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个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依然不平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尚未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经济增速下降并不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既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也是对先前过高经济增长速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主动应对,是对资源、能源、环境等全面紧张以及产能严重过剩作出的主动调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经济方面的重要指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我国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完全可以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不是经济增长速度不重要了。要清醒看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浪费、低效率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率比较低,城镇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方式粗放,环境恶化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的宏观调控把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化,必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活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2]

唐洲雁

作者简介

唐洲雁,男,1962年11月生,安徽宿松人,南开大学哲学学士、硕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兼任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会长。

核心观点

◆◆全面小康,关键是“全面”。这个“全面”,不仅要求小康所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而且要求小康所覆盖的人群、涉及的地域是全面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发展,下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站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坐标中深刻理解和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实践中接力推进

历史上,小康社会一直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一个美好梦想,早在《诗经》里就有“小康”这个词。但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小康社会才真正被提上日程。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之后,邓小平同志又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即以1980年为基点,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再经过50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可见,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的一个战略目标。

世纪之交,我们实际上已提前完成了原定的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当时党中央提出“进入”小康以后,还有一个“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并形成了新的翻两番、“三步走”战略,以确保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都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进入”到“建设”和“全面建设”,再到“全面建成”,表明我们党对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也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这是对我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表现,也是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回应。

“全面”“共享”是对全面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了新的阐述,主要包括: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等。这充分表明,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社会,是一个更加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

全面小康,关键是“全面”。这个“全面”,不仅要求小康所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社会;而且要求小康所覆盖的人群、涉及的地域是全面的,是包括老少边穷地区在内的所有地区,不让任何一个人、一个阶层、一个民族掉队的全面小康。这样的“全面”就是共享。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新理念,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的。可以说,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道路上,从当年强调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今天强调“全面”“共享”,是我们党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对如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五大发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基本遵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可以说,任何人类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的,科学的发展理念能动地指导发展实践,错误的发展理念必然导致现实的困境。因此,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历史条件、形势任务、机遇挑战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每一次发展理念的丰富和创新都源于实践的发展和变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时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当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复杂、发展的任务更艰巨,这主要表现在“五个突出”:发展动力不足问题突出,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突出,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问题突出,共建共享不够问题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为了破解这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其中,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着眼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眼于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着眼于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着眼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着眼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的根本目的。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源自发展实践的呼唤,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作出的科学判断和理论创新,鲜明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进一步回答了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集中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遵循。只有切实把“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我们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发展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党确立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特别是强调要以“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发展,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目的就是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承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发展,下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仅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且先后提出了两个“三步走”发展战略,连续制定和组织实施了多个五年规划(计划),引领当代中国走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门口。现在,我们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5年时间了。要确保在这短短5年内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尤其是要紧紧盯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用力。例如,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只有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大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此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到21世纪中叶,我国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3]

秋石

作者简介

秋石,“求是”的谐音,《求是》杂志在发表重要理论文章时就会以“求是”二字的谐音“秋石”来署名,课题组成员包括李德顺、严昭柱、朱铁志、李文阁、张丽波、闫玉清等人。

核心观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在实现中国梦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又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发展仍然是当代中国的核心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解决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更有质量、更加均衡、更加全面、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目标,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奥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统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

当前,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新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切实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对于我们协力推进“四个全面”,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谱写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新篇章,具有现实而深远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自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走过了非同寻常的历程。先是经过百余年的奋斗,创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随后,又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先后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又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清晰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夙愿,使之成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关键是要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的强大力量,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如何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里,关键是对目标的认同,寻求最大公约数,抓住不同阶层人们的普遍愿望,取得共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梦应运而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为施政方向、把成就中国梦想当做未来愿景,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而在全国上下、国内国外引起强烈反响,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成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精神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对什么是中国梦作了大量论述,内容博大精深。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些重要论断告诉我们,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在实现中国梦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内涵丰富的崭新目标,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

“小康”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源出《诗经》,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这一愿景提供了可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党的十三大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邓小平同志“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在世纪之交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入新世纪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在第一个10年中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包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等;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包括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等;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等;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包括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这五个方面的新要求,立足现实,与时俱进,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系统,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制定的,集中精力着重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既与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又更加切合我国新的发展实际,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是目标的提高和追求的提升,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的不断拓展,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美好前景。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遍及20多个省区市,念兹在兹的是亿万人民的小康生活,奔波谋划的是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就是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等等。这一系列新论断,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实际,精准聚焦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又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加和谐、更加绿色并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进一步呈现出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更具体更生动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之年,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胜利至关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发展。而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的关键,又是如何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发展仍然是当代中国的核心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解决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更有质量、更加均衡、更加全面、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与以往的高速增长相比,尽管增速略有放缓,但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是最高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很快,国内消费贡献度上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4.8%,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80位左右,经济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按照年收入2300元的中国扶贫标准,2014年底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努力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发展必须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就是最大的信心和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要有实体经济的发展,还要有服务业的发展;不但要有城市建设的提质发展,还要有农村和中小城镇的提质发展;不但要拉动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还要拉动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不但要有民生投入和公共服务投入,还要有社会建设与治理的投入;不但要有资源开发性投入,还要有环境保护性投入;等等。在这些方面,蕴藏着广阔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着眼于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就是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际出发,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之举。要看到,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我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我们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状况持续改善,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必须讲求质量和效益。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传统发展方式不可持续,我们必须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无疑是我国经济迈向更高水平的必经阶段。如果说速度换挡是表象,那么,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则是本质,其实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不能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取决于改革创新的力度、发展动力的转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劳动生产率、资源配置效率来支撑发展。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文明。我们要在努力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的同时,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切实做好“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谋划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确保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确立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这个路线图中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重要里程碑。行百里者半九十。让我们坚定信心、加倍努力,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而奋斗!

从整体高度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4]

贾高建

作者简介

贾高建,男,1959年5月生,山西临汾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央编译局局长。长期从事干部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曾任中央党校哲学部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中央党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兼教务部主任,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兼哲学部主任,中央党校教育长(副部长级)等职。“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核心观点

◆◆从“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清楚地展现出我们党在小康社会建设问题上的认识脉络。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从侧重强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展为“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也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进程的整体性要求,与各个领域和方面的现代化进程相衔接。

◆◆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中国改革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更高要求,这就是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将各领域的改革更好地协调和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向前推进。

党的十八大在总结十六大和十七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对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和理解,特别是要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将这一目标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从整体的高度去把握。

众所周知,“小康”原本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概念;而借用这一概念来表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应该说,从改革开放初到党的十八大,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从十年动乱中走出来,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第一步是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从1990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则是从21世纪初到世纪中叶,再用50年左右的时间,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小康”这一历史概念就这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中国现代化总体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三步走”战略提出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步步地将其付诸实施。到20世纪末,我们如期实现了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是否就算是进入小康社会了呢?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回答。十六大报告首先肯定了已有的成就,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与此同时,报告又在深刻分析我国社会各领域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个十分清醒的判断,认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根据进入新世纪后的新的形势,十六大正式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了具体论述,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等具体指标。同时,十六大报告还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2007年,根据我国社会各领域改革和发展的新的形势,党的十七大又在十六大确立的整体目标的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强调了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内容,并将经济发展指标修改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012年,党的十八大总结了过去5年以及十六大以来10年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又根据新的实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方面,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新的发展指标。十八大要求全党,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此,我们党对小康社会建设的认识和实践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清楚地展现出我们党在小康社会建设问题上的认识脉络。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从侧重强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展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等各个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发展目标,而且还包括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目标,从而使小康社会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阶段。这里的关键在于“全面”二字,它不能仅仅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而必须从整体的高度去把握;这便需要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社会结构体系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做出分析。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等基本领域所构成的完整的结构体系,这些领域不是相互隔绝和孤立地存在着,而是内在地联系着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应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不是各个领域孤立发展的过程,而是各个领域在相互联结中的统一发展进程。同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也是相互制约和联系着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持。因此,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实践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就不能仅仅着眼于其中的某个领域,而必须把它放到整个社会结构体系内部和外部的有机联系中去,从整体的高度去研究;我们所说的小康社会建设,正是这样的重大战略问题,因而也必须具备这样的整体高度。

进一步说,既然我们将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来对待,那么就应该遵循现代化进程本身的内在逻辑。所谓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技术社会形态视角内的一种深刻转型,其实质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是在经济社会形态已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条件下推进现代化,由此便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进程。从基本内容来说,所谓现代化同样涵盖社会各个领域,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以及社会其他领域的现代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还应包括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现代化。现代化的这些不同领域和方面同样是有机地联系着的,只有从整体的高度将它们协调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加以推进。而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也必须符合这一进程的整体性要求,与各个领域和方面的现代化进程相衔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

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正是体现了这样一个整体高度。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论述,这一目标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经济领域里,要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政治领域里,要使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在文化领域里,要使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在社会领域里,要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生态领域里,要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而所有这些不同领域的建设目标,都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和统一着的。要真正实现这些目标,就不能将它们分割开来,片面地加以对待,而必须着眼于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各个领域的建设协调起来加以推进,使这些目标从整体上得到实现。

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时,还突出强调要“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并具体阐述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生态领域的改革任务和要求。而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有关改革的这些论述都是在“全面深化”的主题下进行的,对此也同样应从整体的高度去理解。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涵盖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由于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采取了渐进式战略,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入手,各领域改革逐步推开。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已取得了重大成果,旧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也都在不断深化。如今,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中国改革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更高要求,这就是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将各领域的改革更好地协调和统一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向前推进。各领域的改革之间本来都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着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更是涉及方方面面,只有从整体高度配套推进各领域的改革,才能真正攻克难关,取得突破。

从“薄弱”处突破,向“全面小康”挺进[5]

胡鞍钢

作者简介

胡鞍钢,1953年4月生,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所撰写的国情报告是中国高层的必读之物,多次应中国政府有关部委邀请参与国家长远规划制定和部门咨询。

核心观点

◆◆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既要着眼于全面推进各项建设,又要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特别是向贫困宣战,向污染宣战,加快创新步伐。

◆◆要补齐中国发展全局的最大短板,消除绝对贫困。

◆◆要破解影响中国发展的最大约束,向污染宣战,打造青山绿水的美丽中国。

◆◆培育推动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即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确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两个五年规划并将实施第三个五年规划。走过了十一五的“关键时期”、十二五的“攻坚时期”,现在,又迎来十三五的“决胜时期”。实践证明,只要持续每五年上一个台阶,总目标必然如期实现。

如何在“决胜时期”迈上这个台阶?最关键的是,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一枝不动百枝不摇”,在新的发展理念引导下,要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既着眼于全面推进各项建设,又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而“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补齐中国发展全局的最大短板,消除绝对贫困。根据国家贫困线划分,我国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为7.2%。从国际比较看,如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贫困线标准相当于每天2.19美元,高于世界银行全球绝对贫困线最新标准每天1.9美元。我国在2020年时消除这部分绝对贫困人口,也就意味着,如果从1978年算起,中国花42年的时间将世界最大规模贫困人口全部消除,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小康社会,这将是史上最大的减贫奇迹,更是世界最大的发展奇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标志。

二是破解影响中国发展的最大约束,向污染宣战,打造青山绿水的美丽中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工业生产国,也是世界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十三五”期间将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行动计划,就是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将提高环境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将保护全体人民身心健康作为最终目的,进而为解决亚洲乃至全球环境问题作出贡献,也如同中央建议所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三是培育推动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即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如果说上述两个领域是“做减法”,这个领域则是要大做“加法”和“乘法”,特别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既要加大对外开放,进行引进创新、集成创新、系统创新,还要强化自主创新;不仅要进一步强化对原有优势的持续支持,还要加大对影响未来的创新竞争的鼓励扶持。比如“建议”首次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大数据作为新的国家战略性资源,实施这一战略,就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所具有的各类信息数据、通过云计算和4G、5G移动技术的广泛采用,消除信息鸿沟,发展分享型经济。再如“建议”首次前瞻性地提出,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日都在大幅度削减对这方面的投入,对中国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不仅要参与其中,而且要发挥重要的创新者、倡议者和领导者的作用,为21世纪科学发明、知识创新、理论突破做出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俗话说,拿到线头儿,就抽开了线球儿。在五大发展理念的领航下,补齐发展的短板,松开发展的约束,培育发展的新动力,就能起到“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的功效。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第一个百年之梦一定会梦想成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在六个方面攻坚克难[6]

曹 新

作者简介

曹新,1958年生,湖南省涟源市人。现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是一位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能源研究专家,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60多篇。主要学术著作有《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管理是金——未来社会的管理创新》《纳米科技时代——奇迹、财富与未来》《网络、基因、纳米——21世纪的科技革命》等。

核心观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根本是发展。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作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作保证,在经济建设、改善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建设、就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乡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六方面发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根本是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作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作保证,万众一心、攻坚克难,让全面小康的千年期盼、百年梦想成为现实。

坚持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动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在“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坚持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动摇。

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我们要更加深刻认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统筹安排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通过全体人民广泛参与的经济增长来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得到全面改善;把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消除歧视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实现社会公平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党的重要任务,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工作环境,努力构建经济、生态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

着力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人们进入正常社会生活环境所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是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大面积消除贫困现象的有效途径。要把扩大就业作为中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一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解决就业问题既要靠市场,也要靠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依靠市场,只有向市场要就业机会,才能真正推动经济的高效发展。从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作用来看,在就业领域中政府行为的目标和要点就是创造就业机会、保证公平就业。人们都要求平等,都希望社会公正,平等和公正在劳动就业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就业权的公平实现。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广阔的、数量众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公平就业就成为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行为目标和要点所在,也是改善民生和改革创新社会体制的重要内容。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要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比例。二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能忽视行业垄断因素。三是要加大对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无偿占有公共财产等腐败行为的打击和铲除力度,严格限制公款消费和职务消费,增加城乡居民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积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努力消除收入分配不公。

协调推进城乡体制改革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协调推进城乡体制改革一是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是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三是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这一变化的深刻本质就是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让农民变市民,目的是要促进农村传统社会向城镇现代社会转型,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农村社会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前提、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农村城镇化为依托的综合性的经济社会变迁,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全面推进创新社会治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创新社会体制,必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机制。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此外,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制度创新,还必须建立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有效整合社会各个部分及各种力量,调整与平衡社会结构,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使整个经济社会在良性状态下稳定有序运行。

全面建成小康,不宜层层分解目标任务[7]

黄 锟

作者简介

黄锟,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博士后出站人员,首届刘诗白经济学奖获得者。近五年来,在《经济研究》《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8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重点课题等课题20余项,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第24届华东优秀哲学社科图书奖一等奖等奖项;多项咨询报告被中央领导人批示和相关部门采纳。

核心观点

◆◆导致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念上看,这种做法未能从全国层面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实现条件看,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的做法没有充分考虑各地的具体情况和功能定位。

◆◆从根本上说,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的做法是由片面政绩观和不合理的考核体系造成的。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不少地区提出率先或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并以行政区为单位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开展监测考评。

采取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方法未免简单,容易产生副作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便于细化分解、分项考核而又操作简单、可以短期见效的目标任务,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具有较高的积极性,重视过度,以致出现层层加码的现象。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年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期目标为7.5%;而在全国31个省区市“十一五”规划中,生产总值增速预期目标平均为10.1%,最高的达13%,最低的也为8.5%。各省区市再向下层层分解目标,有些市县的GDP增速目标竟高达15%。“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领域也普遍存在层层分解、层层加码的问题。这成为产能过剩、增长粗放、创新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另一方面,对分解困难、工作复杂、投入较大、短期难以见效的目标任务,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重视不够,甚至出现层层削减的问题。这是一些地方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导致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念上看,这种做法未能从全国层面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目标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整体目标。这一整体目标是基于对我国国情科学把握提出的一个全局性目标体系,而不是各地目标的简单加总。各地应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允许存在差异和侧重。比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因地制宜,按功能区定位设置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不能搞一刀切。从技术上看,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的做法忽视了许多发展的目标任务,如工业化、城镇化、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不宜按行政区层层分解这一重要特性。

从实现条件看,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的做法没有充分考虑各地的具体情况和功能定位。资源环境禀赋不同、产业结构不同、社会文化差异等因素决定了各地发展水平和要求不同,反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就是建设的目标、重点、措施必然存在差别。如果像一些地区那样,不顾本地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基础,盲目给政策、上项目、压任务,最终反而会削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实现完全同步,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如东部地区应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增强创新优势,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为其他地方提供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和辐射作用;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则需要制定适宜发展目标,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区域开发,而不能不顾实际盲目冒进、竭泽而渔。

从根本上说,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的做法是由片面政绩观和不合理的考核体系造成的。政府的政绩观是政府对行政业绩的观念和认识,对政府的行政方式、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政绩考核体系则是政绩观的具体体现。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做法的出现,表明适应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的政绩观和考核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目前的政绩观和考核体系中GDP偏向依然比较严重,地方政府在推动发展中重产出轻消耗、重数量轻结构、重速度轻质量、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就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尽快形成与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科学政绩观和考核体系,引导各地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全面小康目标,纠正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等不良做法,扎扎实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