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善于骑射,而此时的中原骑兵地位并不高,他们存在的目的大多是侦查或者辅助步兵,而中原平原居多,所以直到现在中原战争的主力仍旧是战车。
虽然前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但是中国对于骑兵的重视直到汉朝才有所改变。
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即可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扰乱——《汉书·晁错传》
这是晁错对汉文帝说的,简单说,直到文帝的时候,骑兵尚未发展完全,中原骑兵和匈奴比拼马上射箭技术是大不如后者的,而那时候的主流战法就是平原易地,轻车突骑。
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轻车就是战车,材官就是弓弩步兵,所以那时候打的就是一个步战协同,讲究阵地战。
这个时候对付胡人也是如此,要说唯一不同的就是当时文帝得到数千名“降胡义渠”,他们“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就是骑射水平和匈奴一样。借着晁错的建议,文帝给他们最好的铠甲与弓失战马,让他们和汉步兵,战车配合作战。
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为万全之术也。
不过这种战法偏向于阵地战,骑兵仍然不是主力,仍旧是起到辅助侦查,索敌的作用,所以导致当时匈奴骑兵虽然啃不动汉军阵地,但是想打就打,想走汉军也追不上。
是以文帝中年,赫然发愤,遂躬戎服,亲御鞍马,从六郡良家材之力士,驰射上林,讲习战陈。——《汉书·匈奴传下》
文帝虽然带了个文字,但人步入中年也暴躁起来,对于匈奴的灵活走位也是愤然不已,可惜即使这样也因为技术差距太大,只能够被动防御,毕竟战车和步兵机动力太有限了。
就拿文帝后元六年来说,前158年,冬,匈奴大举犯边,汉军大规模集结防备北边和京师,著名的“周亚夫细柳”就是那时候发生的,但被动防御效果甚微,毕竟你战车和弓弩步兵再厉害,人家不和你打也没有办法。
“单于留塞内月余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史记·匈奴列传》
这些都不提,直到那个男人,汉武帝刘彻自十六岁即位之初,中国骑兵算是真正站起来了,和他爷爷文帝刘恒相比,他不仅走的更远,同样更狠。
直接学习匈奴人的战术,启用韩嫣。这些显然都比他的暴躁祖父有效的多。
这韩嫣在这里值得一提,这位弓高候年纪和武帝相仿,说起他的太爷爷就熟悉的多了,逃至匈奴的韩王信。
说来武帝不愧武帝,除了熟悉匈奴战术的韩嫣,此外青年武帝还调名将李广为皇宫禁卫军官,也就是未央卫尉,此外还让李广的三个儿子入长安为郎,侍从在武帝身边。
广子三人,曰当户,椒,敢,为郎。天子与韩嫣戏,嫣少不逊,当户击嫣,嫣走。于是天子以为勇——《史记·李将军列传》
具体怎么着各人脑补吧,反正中原骑兵真正发展起来,还是人家武帝全场最佳。
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扬,东游宜春,微行常用饮酎已。八九月中,与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门,故有“期们”之号自此始。——《汉书·东方朔传》
“期门”军,武帝的骑兵卫队,韩嫣,李当户等人都在其中。
阿娇,卫子夫什么的都是次要,在武帝眼里男人要骑还是骑马最浪漫。
这里说完,回到赵简这里,这里不过是战国,距离武帝那时候还早着呢,所以骑兵一直还是人家胡人的专利,因此在老齐说魏球见到马匹后,赵简就觉着不对劲。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胡人是没有马鞍的,所以如果是他们的马匹和话看起来和一般野马没什么区别。
“不会吧,那帮家伙会把自己的马扔外面?”老齐摇头,这里离着林胡人的聚集地尚有些距离,就算是丢马也不大可能跑到这里。
“说不准,魏球在那里看到的,带我过去看看。”
老齐今年约莫三十多,这年纪放在现代不算什么,可战国时候足可以当爷爷了。和赵简不同,他可是真正算的老兵,满打满算行伍十多年,参加过的大战也有几个,能活到现在不是靠勇力,不然也不会到现在还是个伍长了。
小心谨慎,老齐一直挂在嘴边。
赵简这小半个月算是将这具身体原主人的记忆了解个大概,也知道了老齐救过自己的命。
那是她去年刚入伍那会儿,那时的老齐就是伍长了,自己是伍里唯一的新兵,巡逻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小队不知从哪里流窜过来的胡人。
要知道胡人皆善骑射,他们几个步兵也拿人家没办法,一伍五个人,除了老齐和自己之外,那三个刚从秋后大战里活下来的老兵都死了,要不是老齐用自己胳膊帮她挡了一箭,估计她现在也早就成肥料了。
见到老齐起身去叫魏球他们集合,赵简也拿着铜剑起身,这个时候虽然也有了铁器,不过绝大部分太过脆硬不适合战场,比起青铜来说差远了。锻铁不是没有,不过造价昂贵还不到他们这些小兵。
甲胄是皮的,至于是野牛还是犀牛什么赵简不知道,只有甲身,至于甲裙和甲袖没有,不过甲身还算齐全,胸甲,背甲,肩甲和肋甲都有,这是她从一个前辈尸体上扒下来的。
要知道,他们这些驻守在上郡以北都不是什么强军,魏国真正的精英当属驻守在函谷关的定王军,大魏国君赵由琪的族弟,定王赵由林的部队。
和东边的赵韩两国相比,西边的秦国这几十年突然开始了扩张,而和其毗邻的北魏自然首当其冲,被前者步步紧逼到了函谷关。好在函谷关天险,定王又被誉为名将,总算是止住了秦国的扩张脚步。
在这定王军后面就是驻扎在安邑的两支军队了,洛水军和御垒军,那是直接听命于国君的部队,他们这守备军跟人家比起来就是天差地别。
三人被老齐叫了过来,赵简扫了他们一眼。
这里面要说有脑子算是陈孟,腰间配着一柄铜剑,背上是块木质的挡牌和韩五还有魏球不同,陈孟是家中长子,当兵也是为了挣些粮饷补贴家里,因此伍长老齐挺照顾他的,用老齐话来说就是能成事的。
至于韩五,就是那个想要把赵简娶回去当婆娘的那个,跟魏球比起来好不到哪里去,不过听说他原来干过猎人,所以他和老齐是伍里唯二拿弓弩的,准头甚至比老齐还好。
魏球,就是老齐口中的夯货,虽说人不太机灵但还算听话,不偷奸耍滑,也有把子力气,和他们几个拿剑拿弩的不同,他用的是根卜字戟,算是队里的一员勇将。
三个新兵还没见过血,装备也就那样,倒是老齐的装备最好,毕竟是上过战场的,全身皮甲,弓弩,长铩一套配齐。赵苟就简单了,一柄铜剑了事。
铩有点像长矛的意思,都是穿刺攻击,不过样式更像巨剑,护手处有块小盾牌一样的东西叫做镡,用于格挡。
因为之前老齐跟着魏球去看过,所以也不用后者带路,他自己直接领着几人到了地方。距离他们休息小土丘大概一里多地,也不知道魏球怎么发现的。
“喲,还不少,够我们自己一人一匹的了。”看到远处悠闲吃草的马儿,赵简打趣道,足有六匹,这显然不是能用跑丢了来解释的了。
“看到那马没,下面那玩意没有了,这绝对是胡人的战马。”赵简指着离他们最近的一匹马道。
对于赵简懂这些众人已经见怪不怪了,自打半个月前,前者就不知为何变得如此,而且还总是冒出些奇怪的话,他们也不懂,最后还是老齐经验多,将赵简这表现归结为开窍了。
胡人出现,这可不得了。毕竟这已经算是大魏境内了,要是这里都有胡人的足迹那么他们的聚集点绝对离这里不远。
“这怎么办,怕是要回去禀报才行。”老齐一脸担忧,怎么今年的胡人来的这么早。
说完,打算带着几人回去,却是被赵简拦住。
“别。这里突然出现胡人的战马,那么那些胡人哪去了?”他说出心中疑惑。
“没准就跟我家给大夫们养的鸡一样,胡人把它们放出来吃食呢。”魏球插嘴道。
“去你的。”赵简给了他一脚,没好气道,“你当这马是啥,你咕咕叫两声就回来的,要不你过去抓两匹,我拿半袋菽粟换。”
菽是大豆,粟则是小米,两者属于当时最常见的食物了,同样是他们的军粮。
“成!”魏球大喜,说着就要过去抓马。
砰,一脚将魏球踹倒,赵简是真的不想理会这个夯货了。
“别他娘的丢人现眼了,没准胡人就猫在哪个旮旯等着你冒头呢。”
魏球闻言急忙爬起来,站在众人中间,止口不提抓马之事。
“老齐,你什么打算。”看了看一边的陈孟和韩五,从二人的目光里赵简就看到了迷茫,于是不抱希望,转身问老齐。
“先回去,真要是胡人过来的话凭我们几个只能送死。回去禀报了再说。”
“成。”赵简道,毕竟实在没办法,几人贸然前去查看很可能回不来了。
几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去,远处林间却是出来几个身影。
四个人,头上都包着头巾,身上穿着短襦,腰间皆佩着铁剑。看上去不是贵族,不过其气质又不像平民。
见到这四个突然冒出来的人,他们几个连忙抽出武器,不过因为四人看着不像胡人,所以只是戒备的看着对方。
“几位莫怕,我们不是胡人。”为首的穿着素色短襦,脸上戴着个青铜面具,声音温和。
“那你们是什么人,那里来的,干什么!”老齐手持长铩,喝道。
老齐虽然语气不善,但是青铜面具也不恼,只是平淡答道。
“我们是墨家任侠,来此寻找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