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有这样一些领导者,虽些大权在握,却因管理方法不当,而不能统揽全局,驾御员工,甚至有时常遭到员工的对抗,使自己的权力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与运用。于是怨天尤人,痛苦万分。应该说,这些人的悲哀之处有很大一部分在于不懂得管理下属的禁忌,以至于时不时地踩入管理员工的雷区。
不懂得管理员工的禁忌的领导,大多会脱离能够帮助自己的员工与群众。常言道:“单调难成曲,群柱可擎天。”一旦失去了员工的拥护、支持与爱戴,也必然失去了力量的源泉。不懂得管理员工的禁忌,与员工的关系就会日趋恶劣,就如同行走在一片沼泽地里一样,陷身其中,无力自拔。
一、忌以权压人
领导者负有达到企业目标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被赋予一种强制别人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权力。它可以用作指示、指导,也可用作纠正过失。
虽然如此,但如果太依赖权力,不管什么事都采取强制手段来压制员工,口口声声说:“我说这么做就这么做!”不厌其烦地一再向人们显示自己的权力,则不能使员工敬服。
领导者应该认清的是,指责应该根据事实,就事论事,要具有充分的指责理由。而不应因为被赋予使人服从的权势而滥用指责。把强制及使人服从的力量深藏不露,才是最聪明的办法。部下能老实地接受指责当然最好,但问题是有些员工并不接受,而且针锋相对。此时有的领导者就会火冒三丈,而用“这是命令,一定要给我做到”的强制语气来压制对方。
聪明的领导者可不会这么做,这是表现肚量的重要时机,改变指责方式是必要的,从权力的宝座上走下来,以一种交换意见的态度和气地解决问题才是上策。
本来身为员工,就算不受强制,也会有服从的心理,如果领导者用一种以上凌下的态度对待员工,即使性格温顺的人也会引起反感。所以领导者不能借助权力压人,靠本身的威信使人服从是最好的办法。
不用考虑撤回权力是否有损威严,只要能达到指责的目的就够了。
话虽如此,但有些顽固、刚愎自用的员工,见领导者以一种友善的态度与他们交谈,反而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对这种员工,当然不妨使用强制的手段。但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用压制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权力是力量的源泉。但是当它使用于责备时,只会招来对方的反感,助长其反抗心理,使领导者失去依赖。这一点,握权在手的人都须注意。
我们可以打一个形象的比方。一个人自己没有独立的能力,只靠身后的树干才不至于倒下,而他却还要抬起一只脚来踢人,这不是很可恶和很可笑吗?假如身后的树干折断的话,他必然应声而倒。这时,即使旁边有人,也因为刚挨过他的一脚而不会来搀扶他。
这根树干就是权力。领导者要自立,只能以自己一贯正确而友善的言行让员工信服。否则,一旦失去权力,你必会是人人鄙视的废人。
权力并不是万能的钥匙。你不用多表现,大家也知道你是领导者。如果你经常把权力当做羊官儿手中的鞭子使用,就会像不可一世的秦朝统治者,不会收到好的结果。
二、忌因私害公
公私不分、假公济私或欠缺公正的企业领导,在员工的心目中不会具有威信。
“公”与“私”分指集体与个人两种价值利益,形成矛盾关系。一般讲,每个人身上都有“公”与“私”两种欲望,关键是要看你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公私兼营是错误的,大公无私也是不可能的;圆满的做法是克己(私)奉公。但是由于人本身的需要层次,“公”与“私”常发生尖锐矛盾,常出现因私而害公的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里的公私之分,是检查领导者是否称职的尺度之一。如果一名企业领导者混淆公私界线,必定会因私而害公。对自己对公司,这种后果都是相当可怕的。
三、忌号令不明
企业领导者作为号令的发布者,一定要明白号令的法规作用,切忌号令不明。对有的领导者而言,号令不明是存心的,因为他故意想考验一下自己员工的领悟力。还有的领导者则是自认为他的命令已经很明确了,很清楚了——所以如果员工还搞不懂的话,就不关他的事了。这两类领导者,前者太精明,后者太糊涂,但他们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忽略了号令不明的后果,损害的是整个企业的利益!
即使有些员工你难以对其下命令,但是,只要你多用点心,就一定会发现他与你有共通之处。不同的仅是,你为了要挖掘你们共通的地方,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而已。
某位科长,由于得不到员工的协助而深深地困扰着,他向上司诉苦。上司提醒他:“你在命令员工时,是否明确地指示出命令的内容和目的呢?”
经上司指点,这位科长突然醒悟,原来在这之前,他从未向员工说明命令的目的,于是他改正了这个缺点。“这项资料必须在下个月举办的职员大会中提出,所以,你必须在会议举行的三天前完成它。”“这则求才启事除了登在报纸还可以刊登在求职杂志上,你要将这点列入考虑,并且尽快做好它。”
命令下达得十分清楚明确,员工的士气才会提高,并且精力充沛。
某位主管对员工说:“你做的这项资料,是要用来证明甲公司的产品比乙公司的产品优良。”员工亦忠实地遵守此项原则。然而员工完成的资料中居然都是在陈述甲公司产品的优良,而忽略了对两家公司做公平的比较。
这虽然是员工顾虑太多而导致的结果,但是身为上司也应该在说明指示内容的同时,明确地表达:“……要以公平的比较方式为前提。”才能万无一失。
只有命令清晰、易懂,员工才能准确无误地去执行,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四、忌朝令夕改
信用是企业领导者有效管理的人格保证。人无信则不立。作为领导者更是如此。有时,领导者的信誉甚至比他的能力更重要——有能力但没有信誉的领导者,员工不会服从;有能力而又有信誉的领导者,员工才会********。
然而,有些管理者喜欢朝令夕改,有些则不承认曾下达过的命令,面对这种类型的管理者,员工不敢做出任何个人判断,只好事事征求上司的同意,甚至要上司签名证实。这样做,工作效率自然会降低。
从心理学上分析,守信的重要性在于它关系到员工对领导者的期望。领导者一言即出,承诺了一件事,员工即对领导者产生了期望。如果承诺不能兑现,员工便会厌恶,随之领导者也就失去了领导力。因此,西方著名管理学家帕金森说,关系到一个人未来前途的许诺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它将在多年中被一字一句地牢牢记住。因此,领导者绝不要应允任何自己不能兑现的事,并确实使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你是一个言而有信的领导者。
五、忌墨守成规
有些员工,往往会忽略所在单位的工作规则。因此,主管经常质问员工:“你难道不清楚公司有哪些条文规定吗?”
若不这样,员工在精神上根本不会关心到这个问题,更甭提以这些规定为基准来从事他的工作。假使是这样,那么他只是在做表面工作,而忽略了工作的真正内涵。
另一个问题则是关于规则本身。规则的制定,目的是使一些暧昧不明的事项,经过明确判断,定出一个共同的标准。因此,它是具有时间性的,同时,也是为适应时代、环境而定出来的,因而绝非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当时代递嬗、环境变迁时,必然也会跟着失去合理性或时间性,因此,如何使你的规定切合实际的需要,这是作为领导者最应注意的一环。
如果墨守成规、不加改善,表面上看起来尽管妥善完备,但实行起来,往往会引起料想不到的纠纷。
规则是人制定的,但往往规则一成,却回过头把人套住。也就是说,当初制定时,是人绞尽脑汁所想出来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与实际需要脱节,而产生种种缺陷。若要加以修正,则须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人们只有继续墨守成规,成为规则下的牺牲品。
总之,一个管理者必须时时注意自己所定的规则,是否有不合情理之处或不切实际的需要;一旦发现这种情形,就应当拿出魄力,不畏艰难,确实地加以改革,这一点是千万不可忽略的。
六、忌事必躬亲
喜欢事必躬亲的领导者往往有“凡事都自己来”的习惯,这种不良习惯必须改正。
这种“凡事都自己来”的习惯,一部分来源于对员工的不信任,只看得见员工的短处,却看不到员工的长处。
人总是有长处、有短处的,有些人会巧妙地运用短处来讨别人欢喜,有的人却因为本身的优点而遭人嫌弃。
例如说有一个人,总是冒冒失失的,一点儿也不稳重。可是,如果他能自我警惕、小心应对,他的这种本性反倒能带给周围和谐的气氛,成为人际关系上的润滑油。而有严谨的态度本是优点,却容易带给人拘束感,自己也会感觉太过死板了。
考查领导的标准之一是看他能否运用“与其自己去做不如有效地让员工去做”的技巧,是否能高明地要求员工有良好的工作表现。所以,那些说自己的员工有短处,不能信任,而凡事都要自己来的管理者,不论他本身多有能力,终究不能成为一个干才。
避免事必躬亲,先需改掉“凡事都要自己来”的不良习惯。其实,没有哪个人是不可缺少的,而一旦你认为你是不可缺少的人,你做的工作就远远超过了上司所支付给你的薪水。这是一种失败者的游戏。
你越想证明人家是多么地需要你,就越可能引起人家的注意,他们会首先怀疑你所做的工作是否的确需要。
世界上有许多人为了保住饭碗愿意一天工作14个小时,实际上那件工作可能用7个小时就可以做好。他们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并且刺激了上上下下的人,目的无非是想证明没有他们,生活就过不下去。而事实上他们所做的大部分都是徒劳无功的。你应该清楚,有许多人也许都能做你的工作,甚至会做得更好。
千万不要用事必躬亲来证明自己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人,否则你在上一级领导眼中有一天会变成多余者!
七、忌鞭打“快牛”
也许你会认为,如果将重要的工作托付给懒人或那些优游闲适的人,他必定会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来做,并且一无所成,相反,若托付给终日忙碌的人,反而会产生意外的成效。
这里所谓的“忙碌”的人,即是会工作之人,甚至是会找出工作的人,是“快牛”,这种人往往自动不断地发现工作的问题而动手去做。因此,他常会获得上司或同事的青睐,于是,就更加繁忙了。不过你放心,他会知道如何妥善分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是“快牛”型员工的长处。
虽然他口里说:“忙啊!忙啊!”其实,他却从容不迫地从事几倍于他人的工作,而且也不会把工作堆积下来。这一点,比起那些“懒牛”或那些根本不懂得分配时间或漫无条理、将工作堆积如山而在那儿惨叫的无能者,要高明得多了。
不管有多忙,“快牛”型员工都能将工作逐项完成,绝不会有“不知所措”或“力不从心”的情况发生。这种繁忙情形,对他来说正中下怀,工作愈多,他愈有干劲。
分配“快牛”型员工工作,的确酬谢的代价比别人会多。给予有诱惑力的褒奖,对他本身或其他员工,都会有激励作用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你不能总以为,只要给予优厚的待遇、高等的地位,即能不停地偏劳他老让他干这干那,鞭打“快牛”,这样会把他逼到过分劳累的境地。
因此,当你的员工完成一件重要工作后,你要让他充分休息,要有这种体贴员工的心意才行,同时,你本身在制作预定表、分配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到这一点,避免偏劳任何员工,以免产生不公的怨言。
八、忌独占风光
能合理适当地给员工表现的机会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位领导者,你应该对你所管辖下的员工的个人生活经历、爱好、兴趣、素质、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等方面有一个了解。了解他的特长,了解他的性情,了解他的能力,并由此在安排工作时给你的员工一个表现的机会。性格热情开朗,善于与人交际的员工,你可以让他在公关交际方面发挥其特长;性格内向,对文字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的员工,你可以让他在文字工作方面多表现一番。总而言之,一位工作有效的领导者是不会独占风光的,并且在对他的员工所提供的表现机会上总是恰到好处的。而员工也会在这难得的机会中游刃有余。就拿诸葛亮来说吧!诸葛亮的确是一代英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对治国安邦、指挥作战、发展经济都很有一套办法。而诸葛亮的才能之所以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也与他遇到刘备这一位“领导”有关。如果刘备没有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并委以重任的话,诸葛亮的雄才谋略也只能隐入山林之中了。再假使诸葛亮在曹操手下做幕僚,曹操这位大“主管”是不会把军政大权让他“一把抓”的,这样历史上的诸葛亮恐怕就不会名垂青史、万人称颂了。让你的员工有机会独立思考,不去干涉你交给员工的工作,给你的员工多些表现的机会,也是作为一位领导者应该意识到的问题;你还必须给员工学习的机会。俗话说:任何人都可轻易地把马牵到河边,但是若他们的马不想喝水的话,那么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无法强迫它。帮助员工成功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员工毫无学习的意愿,即使强迫他,也不会有效果。一般说来,领导者既要作“伯乐”也要挑选“千里马”。
员工会不会追随你?为什么会对你奉献自己的忠诚?其中关键的道理就是: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作为领导者的你对他们的栽培之恩。记住:无论何时都给员工提供表现机会,切不可因才高而风光独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