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8940700000009

第9章 郑和

郑和(1371~1434年)是云南昆阳(今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人,回族。本姓马,曾祖父叫拜颜,祖父、父亲都叫哈只。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郑和的父亲病故,抛下13岁的他和另外五个兄弟姐妹。

郑和本人除信奉伊斯兰教外,对佛教及民间崇奉的神,如东南沿海的海神天妃也并不排斥。据明初人的记载,郑和“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真是仪表堂堂,气度非凡。

大概就在其父去世前不久,他入宫当了宦官。在宫中,皇帝后妃都叫他“三保奴”(或“三宝奴”),一般人都叫他三保。在靖难之役中,他跟随燕王征战有功,被提升为太监,赐姓郑。

郑和下“西洋”,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业绩,至今仍然家喻户晓,所谓“西洋”,是古人的地理概念,元朝时已有这样的叫法了。大体上以婆罗洲为界,婆罗洲以东的,称东洋,以西的,称西洋。郑和航海所经之地,大部分在婆罗洲以西,所以一般称“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永乐三年(1405年)七月到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他建造了不少大船,有的长44丈,宽18丈。这次首航,郑和率领将士27800余人,大海船208艘,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并带了大量金银钱钞。这支航行队伍航船的体积之大、设备之先进,在当时都是世界第一。郑和与副使太监王景弘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出发,泛海至福建,继由福建五虎门扬帆,首先抵达古战(越南南部),后历爪哇(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巫里(印度西岸的Mabar)、古里(印度西岸的科泽科德)、锡兰(斯里兰卡)等国。他沿途宣读永乐皇帝的诏书,赏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力威慑。他还活捉了剽掠海上、横行无忌、原籍广东的海盗陈祖义,后被斩于京中市上,从此海道安宁。朱棣对这次远航非常满意,因为各国使者也随船来朝拜。朱棣一一赏赐,并对郑和等予以表彰。

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至永乐七年(1409年)七八月间,郑和二下“西洋”,航行所至之地有占城、爪哇、南巫里、古里、柯枝(印度柯钦)、锡兰等国。永乐七年(1409年)十月至永乐九年(1411年)七月,郑和三下“西洋”。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月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八月,郑和四下“西洋”。这次超过印度以西,到达波斯湾,先后抵达溜山(马尔代夫)、忽鲁谟斯(波斯湾口Ormuz)等地。郑和的五下“西洋”,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至永乐十七年(1419年)八月。先后到达阿丹(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亚丁)、麻林(肯尼亚马林迪)、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索马里布腊瓦)、刺撒(亚丁和佐法尔之间)。这次航行到达了遥远的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一带。郑和返航时,满剌加、忽鲁谟斯、古里等19国的朝贡使者偕行,增强了明朝与这些国家的联系。郑和还带回了不少珍禽异兽,如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驼鸡等。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天,郑和再下“西洋”,次年九月归来。

郑和的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开始于宣德六年(1431年)一月,到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归来。相距第六次航行已经十年。这十年间,朝中政局发生很大变化。朱棣死后,郑和失去了靠山,只能在南京守备任内度过寂寞的岁月。仁宗朱高炽的去世,宣宗朱瞻基登位,执掌乾坤数年,却不见海外诸国来朝贡。他认为这未免是国威不张,有失面子,这才想起先朝老太监郑和。于是命令他和王景弘再下“西洋”。

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年,所到之处,不下37国,南至爪哇,北抵麦加,西达赤道之南的非洲东岸。他是赤道非洲东海岸的头一个发现者,是世界航海史上杰出的先驱者。在世界航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航海家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当他们在浩渺汪洋的惊涛骇浪中艰难地航行时,都比郑和的第一次下“西洋”要晚80年至90年以上。

郑和作为一名朝廷官员,一生中率领船队七次远航不仅促进了中外交流,更显示了当时中国航海事业的先进、发达,同时也显示了中国当时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