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植物轻轻告诉你
8973700000018

第18章 树木也会交流

在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以罗兹教授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声称,他们已经能够证明树木确实能够“交流”,虽然这种“交流”人类并不能听见。

这批科学家是在研究恶劣环境对树木产生的不良影响时找到这方面证据的。人类处于不良环境中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化学变化以适应这种环境。树木也一样,罗兹等人发现,树木在恶劣环境下产生的氨基酸等养料增多,而用于抵抗昆虫侵害的化学物质则减少了。

他们用柳树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试验。在一些柳树上放了饥饿的毛毛虫,而另一些柳树上则没放。起初,毛毛虫的攻势十分猛烈并进行了大量的繁殖,然而不久科学家们就发现,毛毛虫对柳树损害越来越小了,这令他们十分惊讶。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柳树在受到侵害后不久就开始加速产生一些化学生物来自我防范,这种化学生物就是天然的杀虫剂“原花包苷基素”。

然而,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几个星期以后,科学家们发现原来没有放毛毛虫,用来对比用的柳树也增产了原花包苷基素,以防患于未然。这是什么原因?难道受到侵害的柳树向自己的同伴们通风报信了?

罗兹等人猜想,柳树可能是通过树根和土壤来传递这些信息的。但是在实验室内外进行的试验都否定了这一假设,因为即使是100米以外的柳树仍然能和自己的“同伴”交流。

科学家们又猜测,会不会是在空气中传播的信息素在起作用?一般的动物和植物都能释放出这种化学物质,向同类传递信息。这种信息素的分量极小,但威力却极大。比如说,一只雌蛾发出的信息素,能把数百米以外的雄蛾吸引过来。

经过进一步的科学试验,罗兹等人最终得出结论:可能是植物树叶中释放出的信息素(一种乙烯类碳氢化合物)在柳树间传递了警告信号。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仍在进行。

当然,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这种说法。英国约克大学两名生物学家富勒博士和劳顿教授认为,罗兹等人发现的现象,其实可以用毛毛虫之间传染疾病来加以解释。他们用桦树来进行试验,却没能得到树木之间可以“交流”的证据。

树木之间到底会不会“交流”?这还有待于我们的科学家去进一步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