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爱迪生自学成才的故事
8983300000033

第33章 造福人类的发明

电笔是1876年爱迪生在门罗园的第一项发明。

爱迪生在研究自动电报机的时候想到了,要力求做到使接收端不用报务员,而传输来的脉冲可以用金属笔或金属尖画到特制的纸条上。爱迪生使拍发速度提高,但为此就需要有一种特殊的纸,这种纸要能够以这种快速度穿过该机件而不断。

晚年的爱迪生爱迪生经过两千多次实验才制成了这种质量的纸,这是一种涂有特殊混合物的蜡纸。这一研究成果,导致了对在各种日常生活和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蜡纸或石蜡纸的研究。

测微温湿计是爱迪在1878年的夏天,作为天文考察团成员的身份前往怀俄明州的前两天完成的。这种仪器的灵敏度很高。都柏林爱尔兰学院的教授乌·弗·巴列特给爱迪生写信说,他进行了实验以便查明测微温湿计的灵敏度。结果,测微温湿计发现了在几英尺远的地方燃烧的雪茄烟。

如果把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计接到测微温湿计电路上,那么该仪器就可以测出距离八英尺远的人体温度,而瓦斯灯的火焰在近一百多英尺的地方就能测出。

爱迪生对声音信号和说话声的扩大很感兴趣,并发明了气动扩音器和爱迪生扩音器。气动扩音器是一种不破坏言语的清晰度而把声音放大的机器。

爱迪生预计,这个仪器将得到某些重要的应用。列车用这种仪器沿途能呼叫车站,轮船在公海里能够互相通话,灯塔能够告知危险。爱迪生是这样形象地描述气动扩音器的:在大城市里,一个仪器就能高声而又清楚地宣读独立宣言,所有的市民一个不漏地全部能听到。

荧光镜发明于1896年。因为射线只能穿过软组织,而穿不过骨头,因此射线能用来对内部器官进行透视和摄影。爱迪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规模特别大:曾对近八千多种不同的化合物进行实验。当时可以设想到,这会需要很长的时间的,但研究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所以效率很高。

爱迪生从开始研究起总共没过了几个星期,就造出有钨酸钙荧光屏的荧光镜样品,并马上给胳膊上被枪弹打伤了的人拍摄光照片,随后的外科手术就进行得很顺利。

1880年的一天,《纽约先驱报》社的社长戈登·贝内特曾访问过爱迪生,谈话中贝内特社长问道:“爱迪生先生,人们说你是魔术师,那么,你能想办法使人飞上天吗?”

“我想我能做到,只是我太忙,抽不出时间研究而已。意大利的达文西早在四百多年前就想到,让人在天空飞行,甚至连设计图也画好了,我记得我少年时代曾在图书馆看到,就像鸟的翅膀,当然很简陋。”

“此后,就没有人研究吗?”

“俄国人罗摩洛索夫研究过了,英国也有学者发表过飞行理论的论文。”

“真的吗?这些我一点儿都不知道。”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人就可以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当贝内特离开后,爱迪生便画出了一份设计图,样子很像今天的直升机。采用两片螺旋桨,借助引爆纤维火药发生的反动力,使之快速运动,然后腾空飞起。

飞机设计图交给机械工厂,飞机很快就做好了,并且在研究所广场实验。当装带状纤维火药的金属喷出管被引爆时,突然间发生强烈的爆炸,破坏了整个机体,残片从爱迪生身边飞过,幸好未伤到他。

研究所的同事们力劝爱迪生中止这项研究,但爱迪生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继续研究,爱迪生成功地研制了火药推进装置。而今天我们使用的喷射机,采用的就是爱迪生的这项发明原理。

有一天,爱迪生忽然大声笑着对朋友说:“我所涉及的发明太多了,我好像已迷失在那众多的发明里。”

确实,在现代的重要发明里面,几乎可以说,没有一种是他没有参与的。不过,即使是大发明家,也不可能每一件事都成功。再说,爱迪生的做法,是同时进行许多种的发明。当他发现其中较重要的发明快要完成时,他就贯注全力到那件事上,而把其它的研究在中途搁置下来。

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确实当之无愧,到1910年为止,他所获得的发明专利权,就达到1328件,这是个惊人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