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第一次销售就成功
8987300000019

第19章 说服沟通有误,营销举步维艰 (5)

不管因为何种原因,只要营销人员与客户发生争论,营销人员都是错的!与客户进行争辩,失败的永远都是营销人员。正如一句营销行话所言:“占争论的便宜越大,吃销售的亏就越大。”

在营销的过程中,任何一位营销人员肯定都听到过客户的反对、拒绝和不满之声,面对这样的情景,一些营销人员就按捺不住情绪,想尽办法与客户争论出一番高低,试图用自己的观点驳倒客户的认识。实际上,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多数的营销经历表明,客户不可能完全认同营销人员的观点,在营销活动刚刚开展的初期更是如此。

聪明的营销人员都知道,就算是在达成交易的那一刻,营销人员通常也很难完全消除自己与客户之间存在的诸多分歧,之所以能够实现成交,并不是因为客户与自己在整个营销活动中都能保持观点一致,而是因为营销人员能够说服客户愿意与自己进行合作,仅此而已。

营销的过程其实就是营销人员说服客户愿意接受产品、愿意与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公司展开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营销人员所有的活动都应当围绕着“说服”而展开,通过自己热情、真诚的态度,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营销技能,使客户对自己所销售的产品以及整个公司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同。

客户对营销人员所说的话表现出反对、不满、拒绝时,有些营销人员就会与之进行一番争论,把“说服”抛在脑后。他们以为如果自己在争论中处于上风,那么客户就会不得不认同自己的观点,其实不然。客户从来不把争论结果的输赢当成是否交易的砝码,在他们看来,不管引起争论的原因或结果是什么,只要营销人员参与到争论这一行为过程当中,就是没有把自己奉为上帝,就是服务态度恶劣!所以,不管客户如何批评自己,营销人员永远不要与客户争辩,因为与客户争辩失败的永远是营销人员。

一位汽车销售员走进一个客户的办公室,当他做完自我介绍后,客户说:“××公司的车?我不要,我只要陆路通公司的产品。”

听到客户这样的回答,汽车销售员心里内心很恼火,但他忍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立即反驳客户,而是心平气和地说:“先生,陆路通公司的汽车是比较好,而且有很多优点。不过,我们公司的汽车也并不是像您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我们的产品也有独特的优点,比如刹车性能在同行当中非常优秀,售后服务的口碑也不错。如果您已经订购了其他公司的产品,那我就不再劝您另改我们的产品了,但我希望您不要诋毁我们的产品。”

听了这位汽车销售员的解释,最后该客户向他订购了10辆汽车。

如果这位汽车销售员在听到客户批评他们公司的产品后,不顾一切地与客户大吵一架,或者大谈同行的缺点,势必会引起客户的反感,而这笔交易也肯定做不成。所以,营销人员必须时刻铭记:客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自己争论的对象,他们之所以与自己合作,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些帮助,而作为营销人员,你有责任尽量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只有在客户感到满意的同时你才有机会提高业绩,发展事业。

有句话说得好:“嫌货人才是买货人。”面对客户的挑剔,不是防卫、排斥和拒绝,而是要耐心而认真地倾听。在营销过程中,面对客户的刻薄与指责,有些营销人员无法控制情绪,忍不住与其发生争执。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下下策,因为没有哪位营销人员能够通过争论来说服客户接受自己的产品。

在营销的过程中,营销人员应当站在客户的立场,去了解客户为何挑剔:如果是微不足道的挑剔,可伺机转移话题;如果是应改进的事实,应提出改善、解决及补救之道;如果不是事实,应做充分沟通说明;如果无法做到,应婉转说明并允许退货或协商补救之道;如果需要时间解决或补救,应承诺时间;如果我方有理,也不可得理不饶人,仍要感谢客户的挑剔;如果协商场所不佳,应换一个较适合之处;如果自已无法解决,可以请第三方或上级出面帮忙协调。

总而言之,出现了问题应当想到如何去解决,而不是和客户正面争论,因为客户在购买产品的同时,更希望得到营销人员的尊重、关心和理解。

错误 46

以牙还牙地对待“野蛮”顾客

面对个别客户的刁蛮无理,很多营销人员无法保持良好的心态,往往会采用以牙还牙的方式来回击客户,这样的方式只能让彼此陷入无休止的争吵中。聪明的做法应当是采用冷处理,不理会对方的叫骂,用冷静、沉着和威严的风度征服“野蛮”的顾客。

有人说营销是世界上最难做的行业,因为每天都要面对别人的拒绝,甚至是批评和指责。对于营销人员来说,遇到“野蛮”客户无疑是件痛苦的事。大部分营销人员都难以抵抗客户难听的话语,甚至想到要和这种讨厌的人打交道,就会不由自主地畏缩不前,不战而降。也有一些脾气急躁的人,很容易被客户难听的言语激起怒火,采取以牙还牙的态度回击对方,以泄心中之气。

一天清晨,一位营销人员敲开了客户家的门,介绍自己说:“您好,我是……”

客户一脸不悦地说:“干什么呀?大清早的就来敲门!”

营销人员连忙笑着向客户道歉:“对不起,我只是想问一下,您需要买保险吗?”

客户看了营销员一眼说:“卖保险的都是骗子,我不买,你快走吧!”说完,就把门关上了。

营销人员继续敲门,客户打开门之后没好气地说:“我告诉你了我不买,你还敲门干吗?真是没脸没皮的!”

营销人员:“你不买就不买吧,干吗说话那么难听?真没教养!”

客户:“你说谁没教养?”

营销人员:“就说你呢!”

双方争吵起来。客户的邻居闻声出来解劝,才使事件平息。

无疑,营销人员的保险业务没有做成。而且在这件事情发生以后,这个营销人员再到这个地方来的时候,发现人们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

在上述案例中,这位营销人员遇到“野蛮”客户时就采取了以牙还牙的策略,这种做法非常不明智。如果是聪明的营销人员,肯定不会被客户的蛮横无理吓住,只要能保持合理的态度,不理会对方的叫骂,用事实而不是用感情来商谈,并表现出冷静、沉着、威严的风度和坚定的立场,蛮横的客户也会很快变得温和。

经验丰富的营销人员都知道,“野蛮”客户有明显的性格特征,有的清高孤傲爱挖苦人,有的看不起营销人员的工作,有的性情孤僻不善于交际,一看是营销人员立刻拒之门外,如果碰到执著的营销人员,难免会遭遇一些嘲讽和辱骂。当他们碰到这些有“个性”的客户时,通常都会诚恳、和气地交谈,不被客户的情绪所控制,更不会斤斤计较。

经过细心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性格暴躁的客户也不是随意乱发脾气,可能是营销人员登门的那一刻恰好赶上了客户情绪不佳,或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营销人员对此也应多一些忍让和理解,这样会使你的营销顺利很多。为了避免争论,不妨对客户凡事忍让,做到让客户一百个满意,这应该是一个原则。

我们再来看另一位营销人员是如何应对刁蛮客户,并成功推销出自己的产品的。

张前是某瓷砖厂的销售人员。一次,张前来到一位姓胡的太太家推销。

胡太太看上去很精明能干,她看到张前时一脸的不友好,并且不耐烦地大声说道:“我最不喜欢你们这些装修公司的推销员,总是赚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的钱。我们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在装修的过程中,你们要是欺骗我,我会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的!”

张前心里一震,他知道,胡太太是个不好对付的客户。不过,这并没有令经验丰富的张前感到困惑。他拿出了他的制胜法宝“凡事忍让”:请胡太太列出这次装修的所有要求。

胡太太立刻下命令:“我要对这套房屋进行一次大装修,地板重铺,窗户要装新的,还要外加墙壁板。对了,先把你的客户名单拿出来,我想打听一下你们的信誉,这个星期你不用出现了。”

对于胡太太的这种行为,张前有点不满。虽然打听商家的服务品质是正常的事,但要列出服务过的客户名单还是第一次碰到。在购买产品之前,张前告诉胡太太:“您要的地板砖需要2562元。这是我们的成本价,此外没有附加任何费用。你需要先付这笔钱,才能订购地板砖,一个星期内可以交货。”

胡太太对于张前的话不太相信,她说:“你别想从我这里得到其他任何费用,这个我自己来订购。”

后来,胡太太自己购买了地板砖,花费了2980元。对此,张前什么也没说。接下来,在选购窗户和外墙壁板时,胡太太很愿意让张前帮忙,对张前给出的报价也不再有任何异议。

装修结束后,胡太太对张前的服务非常满意,并向朋友们推荐他,这让张前的客户又增加了。

张前对待胡太太这种刁蛮的客户,没有极力争辩,只是采用了忍让的策略,最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由此可见,对待不同“个性”的客户,营销人员应当想办法区别对待。

下面,我们列举了几种类型的客户以及应对的办法,供营销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1.盛气凌人的客户

这类客户自信,容易固执己见,对待这样的客户一定要冷静,千万不可在客户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丧失理智,互相叫板。

2.虚情假意的客户

这类客户没有购买动机,不相信业务人员,对待这样的客户要诱导新需求,引导客户的注意力,给客户一个台阶。但是不能当面揭露,不应盲目附和,不应让客户感到有意说他,要让客户有转弯的时间。

3.爱挖苦人的客户

这类客户爱挖苦人,但自卑感也特别强烈,对待这样的客户要从了解他们的心情入手,体会他们那种无法说出的不满情绪。对于他们的发泄,千万不可反驳。

4.滔滔不绝的客户

滔滔不绝的客户以畅所欲言为快乐,追求击败对方的快感,希望他人对自己好一点。营销人员对待这样的客户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5.爱撒谎的客户

这类客户不愿让人窥知自己的意图,不愿暴露自己的弱点,想力争取得主动地位。对待这样的客户要以柔克刚,巧妙地揭开对方的假面具。同时多了解他们的内心,做到有备而发。

6.自作聪明的客户

自作聪明型的客户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很正确;胆小怕事,害怕承担责任;喜欢占小便宜,比较注重个人得失。营销人员对待这样的客户必须要抬高他,低调处理自己的言语、表情,设法引导他们了解市场行情和行业动态,促进营销的成功。

7.不怀好意的客户

这类客户不甘失败,不愿意受人轻视,希望自己能够“向善”。对待这样的客户得掌握点“厚黑学”,运用一些接近的技巧。

8.不屑做听众的客户

此类客户不愿意和营销人员谈话,总是喜欢自我陶醉,对于营销人员的介绍往往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应对这样的客户,就要采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态度,努力争取,“软硬兼施”。

9.喜欢吹嘘的客户

这种客户喜欢自我夸张,虚荣心很强,以为自己见多识广,高谈阔论,不肯接受他人的劝告。对待这样的客户,营销人员就要学会察言观色,留意到客户的每一个小的细节,从中找到营销的突破口。

错误 47

语言过于唐突,令顾客产生不快

如何运用语言巧妙地与客户交谈,是决定营销成败的一大关键因素。如果营销人员在第一次与客户交谈时语言唐突,就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旦形成,营销人员和客户在后续的交谈中,无论运用什么样的营销方法,说多么动听的语言,再也很难打动客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