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危难自救:城市应急手册
8989200000016

第16章 室内危险 (4)

1.手机易损坏。手机充电时的电压高于待机时,若同时进行接打电话等操作,在通话或连接网络的瞬间电压会超过平时很多倍,易使手机内部敏感而繁复的零部件受损害,从而导致手机频繁维修。

2.对人体的辐射加大。手机充电时的辐射也数十倍于平时,会对人体造成更大危害。

3.影响手机电池的寿命。充电的次数直接影响着手机电池寿命。若反复拔插电源会使得电池因反复的放充电而减少寿命。

导致手机爆炸的原因

各地经常不时有手机发生爆炸的报道。通常,手机发生爆炸的真正根源在于电池,而电池爆炸的根本原因是使用了伪劣产品。目前手机所用电池多为锂电池,其爆炸的原因大致有三:1.电池本身原因。由于电池内部缺陷,电池本身在不充电、不放电的情况下爆炸。2.电池长期过充。锂电池在特殊的温度、湿度以及接触不良等情况或环境下可能瞬间放电产生大量电流,引发自燃或爆炸。3.短路。这种可能性较小。另外,消费者将手机放在高温或易燃物品旁,也有可能引起爆炸。

手机防爆

1.一定要用原厂电池。2.不要随意改装手机。3.尽可能使用原装充电器。4.不要将电池放在高温环境下。高温会导致电池热量提升,这时极容易爆炸,所以我们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是放置手机时,一定要选择远离高温的地方,同时也要避免夏天阳光的直射。5.不要使用破损的电池。6.不要长时间通话。7.在充电时尽量不要打电话。8.不要将手机挂在胸前,尽量将手机放在包里。9.多用耳机接听电话。

提防窗外偷拍

高科技在给人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偷拍”,是令人们尤其是女性深恶痛绝的劣行。以前也只有在公众场所的隐形摄像头下有被偷拍的可能,现在由于有远红外相机的产生,即使在大街上或是家里,也可能会被照到“裸照”。

不要在网上买透视镜头。第一,我国禁止卖透视镜头。所以网上很多吹嘘的透视裸体照片,都是假的,是电脑处理的,不要轻易相信。第二,这种购买行为涉嫌违法。利用红外镜头偷拍他人身体,随意使用这些透明照片,涉嫌侵犯他人隐私,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

远红外相机的特点

1.正当用途:

夜景拍摄效果清晰,因为镜头在黑暗中仍可捕捉影像,拍到肉眼看不清的景物;在风光摄影中,能滤除大气雾霭的影响,拍远景效果好。

2.另类用途:

由于红外光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它更少被纺织面料反射。于是,更多的红外光穿过织物,被织物下面的人体反射回来,再次穿过织物。这样就使织物呈现半透明状态。有时候,织物几乎“消失”,形成近似裸体的效果。

利用红外线的透视功能,可以拍摄到一些被某些物体覆盖的对象。比如,能透过薄薄的沙子,拍到沙子下面物体的影像;透过墨水,拍到被涂改的文件等。

防范措施

1.辨镜头。

学会分辨“色狼”使用的透视相机,防患于未然。一般的照相机,镜头前没有滤光镜。如果你发现镜头前面加了一个有色滤光镜,就得提高警惕了。这很可能是红外滤光镜,可能正有人在不怀好意地“瞄准”你。

2.拉窗帘。

为了防止晚上被偷拍,要仔细观察窗户对面的住户。多留意反光物体,因为照相机的镜头一般会有反光。睡前一定要拉窗帘,而且必须拉上厚窗帘,薄纱挡不住红外线。

3.选红绿色的衣服。

出门前,注意选择服装的颜色。尽量穿颜色偏红或偏绿的衣服,红外线的穿透能力对红绿两色稍差——红外线穿过衣服时,会被部分吸收,偷拍达不到那种近似裸体的效果。另外,衣服不要穿得太薄。

4.穿纯棉。

红外线并非所有衣服都能透视,纯棉布料最安全,红外线对纯棉的穿透力较弱;而尼龙及混棉衣服却能达到透视效果[特别是在游泳池等处,湿衣服更加清楚]。纯尼龙及丝质面料的透视度更高达75%以上。

晚上如果可以,只要屋内开灯,就将窗帘拉上。在窗帘的选择上,最好选用纯棉的、质地厚实的布料。

关于偷拍的法律法规

一、我国禁止销售这类透视镜头。另外,销售偷拍器材的卖家,同样可能触犯刑法,并非像网络上卖这些器材的卖家所言,毫无责任。我国刑法第283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在我国,偷拍他人隐私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使用特殊专业设备偷拍,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犯刑法。我国刑法第284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三、利用网络传播淫秽信息的人或网站,可以按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8条的规定,“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的书刊、图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秽物品或者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信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

提防摄像头偷拍

近来市面上涌现出大量的强制偷拍软件,很多网友在不知情的情况被拍,其视频还被上传到各种色情网站上。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隐私,务必要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摄像头偷拍原理

偷拍软件的特征就好像计算机中病毒一样,它通过发送一些木马程序把电脑里的其他程序强行打开。即使没有收取他人发送的木马程序,人们平时在网上聊天或者浏览网页时,也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接收了特定的木马程序。木马程序会自动运行,强行把摄像头打开,从而拍下网友的一举一动。接着所拍下来的视频会被控制,通过网络传输到木马发送者的电脑中。

家中防止偷拍方法

1.如果是独立的摄像头,不用时不要将摄像头对着卧室。可以将其倒扣在桌子上。如果是笔记本的摄像头,可用东西挡住,或将笔记本合好。

2.安装性能良好的木马防护栏并及时更新。

3.安装杀毒引擎强大且体积小的杀毒软件。

4.避免去不良网站,不要打开来路不明的文件和网页。

外面防止偷拍

1.进入陌生的酒店时,需要仔细检查。最好住在信誉良好、正规的酒店。

2.进入商场的换衣间时,要注意是否有摄像头的存在。

3.对于穿裙装的女士,在商场里,注意提防旁边提着手提袋的人。

摄像头不要对着卧室,不用的时候要将其遮盖或取下来。

慎防小朋友爬进洗衣机里

儿童在成长阶段对于所有的东西都很好奇,只要是能触碰到的,他们都会“研究”一下。但这也就给家长们增加了一个课题——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近年来就有不少关于小孩子被困于洗衣机中的新闻,因此提醒家长们要防范类似事故发生。

洗衣机对孩子的安全隐患

1.滚筒洗衣机筒门的高度一般离地面只有20—30厘米,三四岁的儿童轻而易举就可以打开它并钻进去。而根据洗衣机内筒的设计,孩子钻进去容易,要想自己出来就非常困难了。

2.洗衣机在工作时,小朋友如果不慎或故意爬进滚筒,会发生溺死的危险。

3.老式双缸洗衣机的脱水桶非常狭小,小朋友若好奇爬进去,很容易被卡在里面。

避免安全隐患的措施

1.有小朋友的家中,如果使用滚筒洗衣机,平时要将洗衣机封闭,或选择有安全锁的。但安全装置只是能提高其安全性,并不代表百分百安全,家长不能过分依赖,要时刻保持警觉。

2.平时不要在洗衣机内储水或浸泡衣服,以免增加儿童发生意外的几率。

3.家长平时要多教导小孩,不要把洗衣机当做玩具,避免让小孩触碰洗衣机。

4.洗衣机的电源一定要放在干燥处,防止沾水漏电。

有小孩子的家庭,如果用滚筒式洗衣机,不仅要选择有安全锁的,最好可以在不用时将洗衣机隐藏起来,比如用洗衣机罩将其套好。

转椅危机

近些年来,转椅炸伤人的新闻频频出现,究其原因是一些非正规厂家生产的气动转椅不符合要求,所以在购买转椅时不能贪图便宜,一定要买正规厂家产品。

气动升降转椅的工作原理

气动升降转椅用来支持座位的是一个气弹簧。简单地说,这个气弹簧是由两个直径不同的钢管套接组成的密闭管状物,内充有数个气压的高压气体。它安装在椅座和五滑轮椅架之间,一端接到椅座底部,一端接到椅架上。座位下部设有一个压杆,用来调节座位的高度。

爆炸原因

通常充气旋转椅的椅座是通过一个钢架和气弹簧连接的。好的产品其钢架为两层板,上层连接椅座,下层连接气弹簧,并在上面装有一个压杆,其端部对着气弹簧上的调节按钮,与按钮上方相对的上层钢架板上有一个直径3厘米大小的孔洞,这是一个漏洞。气弹簧爆炸时,通常是将内部的一个活塞杆从调节按钮方向射出,活塞杆可以穿过这个洞,击穿座椅的层压板、泡沫塑料和蒙皮,其力量之大,不亚于手枪发射的子弹。通常导致爆炸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制造气弹簧的材质不合要求,工艺质量差;气压室容器壁材质伪劣,气压室封口不严,容易导致爆裂。

2.气压室的气体纯度不够,目前多数转椅的气压室填充的都是氮气,如果气体纯度达到90%以上,就可以保证安全,如果气体纯度不够或者混入其他气体,一旦频繁升降就会导致气压室气温骤升、压力变大,酿成爆炸惨剧。

3.使用不当。如长时间不停旋转,或较大动力的冲撞等。

转椅爆炸的新闻报道一出,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不过,大家也不必恐慌,通常情况下,气压椅的荷重量及受冲击力在200公斤左右。只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基本上都有安全保障。

防范措施

1.购买合格产品。要看产品的说明书、合格证,千万不要购买“三无”厂家生产的产品。不要贪图便宜,市场上正规品牌企业生产的转椅定价基本在20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转椅品质难以保证。消费者选购转椅时,可从三个方面初步判断转椅的质量:一是四轮平衡性:看看所有轮子是否转动灵活,转动时是否会出现倾斜现象;二是看轮子的承重和质量,支架是否牢固;三是要看转椅的塑料底板结不结实。

2.安全使用。不要长时间不停地旋转座椅,不要过于频繁地调节高度。

为了安全起见,不要让家中的小孩子把转椅当做玩具,不停地转。

室内甲醛危害

室内装修已经成为了人们入住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某些涂料和板材的问题,而造成刚装修好的室内空气甲醛超标。所以准备乔迁新居的人们必须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做好室内空气净化工作,将甲醛危害降到最低。

甲醛的危害性

1.甲醛的性质: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可经呼吸道吸收,其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经消化道吸收。

2.甲醛的危害: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浓度甲醛对人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甲醛还有致畸、致癌作用。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能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

消除甲醛的推荐方法

1.通风法去除甲醛: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此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2.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是国际公认的吸毒能手,活性炭口罩、防毒面具都使用活性炭。本品利用活性炭的物理作用除臭、去毒,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对人身无影响。每屋放两至三碟,72小时可基本除尽室内异味。中低度污染可选此法,也可选此法与其他化学法综合使用,综合治理效果更佳。

3.妙用红茶法:用300克红茶泡两脸盆热水,放入居室中,并开窗透气,48小时内室内甲醛含量将下降90%以上,刺激性气味基本消除。

4.植物除味法:中低度污染可选择植物去污。一般室内环境污染在轻度和中度污染、污染值在国家标准3倍以下的环境,采用植物净化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根据房间的不同功能、面积的大小选择和摆放植物。一般情况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放两盆1.5米高的植物比较合适。但对于污染较重的环境,如室内刚装修完后不久,植物除味无济于事。

刚装修好的房子不要立即入住,应该让其充分通风散味,并采用上述除甲醛方法,进行去除甲醛的操作。

去除甲醛的误区

1.化学法去除甲醛。由于化学药剂的成分不确定,所以很容易给家中造成二次污染,或者是损坏家居。另外,即使当时很快就除去了空气中的甲醛,但是家中的甲醛释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次性去除后,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甲醛释放出来。

2.食醋熏蒸。有的家庭选择用熏蒸食醋的方法试图去除空气中的甲醛。可是食醋属于酸性物质,仅有微弱中和空气中氨气的作用,但不会和甲醛等其他有害成分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根本无法去除室内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