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危难自救:城市应急手册
8989200000030

第30章 疾病与外伤急救 (1)

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暴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中暑的症状

一、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二、轻症中暑症状。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三、重症中暑症状。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1.热痉挛。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

2.热衰竭。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暴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4.热射病。这类中暑是由于人们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中暑后的应对办法

有中暑征兆时,需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发生轻症中暑症状时,体温往往在38℃以上,如按以下方法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

3.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

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夏天坐车的时候如果感觉到不舒服,似乎有晕车的感觉,就要小心是不是中暑。最好立即下车,找阴凉地方休息。

喝冷饮更容易中暑

炎炎夏日,喝上一杯冰镇啤酒或饮料,立即能感到酷暑远去。其实,这只是一时的享受,殊不知,这些披着冰衣的美食会影响消化功能,降低抵抗力,让人更容易中暑。

休克

休克只是一种症状,导致休克的原因有很多,可分为出血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血流阻塞性休克、内分泌性休克。所以当有人休克时,要找出其休克的原因,针对性地治疗。

休克时的急救

1.尽量少搬动、少打扰病人。

2.松解病人领扣、裤带,使之平卧。休克严重的头部应放低,脚稍微抬高。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有肺水肿者不宜采用此法,而应稍抬高头部。

3.注意病人保暖,但不能过热。

4.有条件时可给病人喂服姜糖水、浓茶等热饮料。

5.有肺水肿、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气吸入。

6.对某些明确原因的休克者,如外伤大出血,应立即用止血带结扎,但要注意定时放松,在转运中必须有明确标志,以免时间过久造成肢体坏死;骨折疼痛所致休克者,应固定患肢,并服用止痛药以止痛。

休克应该如何预防

休克发生的早期症状,开始表现为兴奋不安、脉搏稍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休克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对有可能发生休克的伤病员,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外伤病员要进行及时而准确的急救处理。活动性大出血者要确切止血,骨折部位要稳妥固定;软组织损伤应予包扎,防止污染;呼吸道梗阻者需进行气管切开。需送医者,应争取发生休克前运送,并选用快速而舒适的运输工具。运输时病人头向车尾或飞机尾,防止行进中脑贫血。途中要持续输液,并做好急救准备。

昏迷、昏厥

昏迷是指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高度抑制的一种严重脑功能障碍症状。病人意识消失,甚者对呼唤、强光、高声、痛刺激均无反应。昏厥是指一种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主要是一时性大脑缺血而引起的瞬间知觉丧失。它往往突然发生,很快消失。昏厥必须与昏迷区别开来,昏迷是持久而不易恢复的意识丧失。

昏迷的预防和急救

要预防昏迷,平时发现有关疾病应及时彻底治疗,外伤者按有关外伤急救,运送途中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时刻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一旦发生昏迷,应按以下方法急救。

1.迅速使病人安静平卧,下颌抬高以使呼吸通畅。

2.松解腰带、领扣,随时清除口咽中的分泌物。

3.呼吸暂停者立即给氧或口对口人工呼吸。

4.注意保暖,尽量少搬动病人。

5.血压低者注意抗休克。

6.若有条件应尽快输液。

7.尽快呼叫急救站或送医院救治。

昏厥的预防和急救

要预防体位性昏厥,当体位变动时动作应尽可能轻缓,以免引起大脑一时性缺血而致昏厥。平时应适当地进行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体位变动的耐受力。低血糖发作时,可让病人喝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有排尿性昏厥病史者,排尿时手应扶着墙,以免跌倒。一旦昏厥发生,可按以下方法急救。

1.迅速让病人处于头低平卧体位,解开其衣领、皮带,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呼吸道通畅。

2.按压或针刺人中穴。人中穴位于鼻下唇上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

3.脑源性昏厥给予降血压治疗,同时吸氧。

4.心源性昏厥常见于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应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昏厥解除后立即送医院积极治疗原有的心脏病。

心脏病

心脏病突发来势凶猛,处理不当就有致命危险。为此,心脏病发作时切莫惊慌失措,应遵照以下措施展开急救。

心绞痛发作时,不要做大动作,如果在办公室,可以伏在桌上,两手当枕,垫在头下。待症状略微缓解后应去医院就诊。

心脏疼痛的救治

1.当突然出现胸部剧烈疼痛或憋闷时,马上调整体位,保持比较缓和的姿势,并保持安静。

2.脸色苍白,出现休克症状时,马上叫救护车。

3.采取比较缓解的姿势后,胸痛症状虽好转,但仍得上医院检查治疗。

心绞痛的急救

胸部似被绳子捆紧似的难受时,可能是心绞痛。症状初发时,首先要保持安静,并采取下列措施。若痛感持续10分钟不缓解时,要叫救护车。

1.先解松领带、皮带、纽扣等。

2.让病人坐下,等待阵痛过去。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当,并安抚病人,使其精神稳定下来。

复发时,可以服常备药,心绞痛病人随身常备解痉药物是十分重要的。

1.将医生配给的硝酸甘油药含在舌头下面,勿要吞服,约3分钟—4分钟起效。

2.若服药无效,便可能是心肌梗塞,应马上叫救护车送医院。

心肌梗塞的急救

心肌梗塞的症状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突然出现持续性疼痛,同时有全身抽搐、意识模糊、呕吐、休克等。其急救办法为:

1.密切注视病人生命征候情况的同时,叫救护车。

2.解松衣服,让病人保持半座位或病人感到最舒服的体位,并保持绝对安静。

3.让病人先含硝酸甘油[如果是心绞痛发作,5分钟之内可缓解]。

4.如果在办公室的话,可让病人伏在桌上,两手当枕,垫在头下。

5.在家中时,可以叠高被子,让病人背靠,让头部也倚在被子上。或者垫好枕头,让病人仰卧,并适度垫高脚跟。

6.当突然出现胸部剧烈疼痛或憋闷时,马上调整体位,保持比较缓和的姿势,并保持安静。

心脏病患者一定要随身带着药物,如果有车的话,也要在车里备置。当心脏病突发时,要及时将药含在舌下。另外,如果旁边有人突发心脏病,在患者意识不清楚时,首先也应在患者身上寻找是否带有药物,另外需要解开患者的衣服,以便其顺利呼吸。

如何在早期发现心脏病

1.呼吸。仅做了一些轻微活动,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2.脸色。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3.鼻子。如果鼻子硬邦邦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4.皮肤。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皮肤黏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

5.耳朵。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如果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

6.头颈。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青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7.肩膀。天气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内侧却有阵阵酸痛,这有可能是冠心病。

8.手脚。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患者。

9.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此外,如果时常心悸、气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缓解,这是紫绀性心脏病的特有表现。

如何预防心脏病

1.控制体重。体重增加10%,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2.戒烟。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岁—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3.戒酒。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

4.改善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

5.避免拥挤。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6.合理饮食。

7.适量运动。

8.有规律的生活。

外伤流血

当受外伤流血时,要及时处理伤口,第一防止伤口感染,第二防止流血不止而休克。对于不同的伤口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可以参照下文进行急救。

上止血带前,在肢体无骨折的情况下,先要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血回流,减少出血量。

包扎前对于伤口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