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危难自救:城市应急手册
8989200000032

第32章 疾病与外伤急救 (3)

2.全身原因:急性高热、风湿热、老年患者便秘用力引起头颈部静脉压力增高、动脉硬化,维生素C、维生素K等的缺乏,小儿偏食引起维生素和某些稀有元素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病都可引起广泛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鼻出血。此外,肝病因凝血机制障碍也可发生鼻出血,当气压发生变化时,如登山、潜水或坐飞机时就更易发生。

如何预防鼻出血

首先应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暴怒。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与燥热之品,不喝烈性白酒,以免助热生火。此外应重视预防感冒,以免因咳嗽、喷嚏,引发与加重出血。

鼻出血的急救措施

1.指压止血法。如出血量小,可让病人坐下,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地压住病人的两侧鼻翼,压向鼻中隔部,暂让病人用嘴呼吸。同时在病人前额部敷以冷水毛巾,一般压迫5分钟—10分钟左右,出血即可止住。

2.压迫填塞法。如果出血量大,或用上法不能止住出血时,可采用压迫填塞的方法止血。具体做法是:用脱脂棉卷成如鼻孔粗细的条状,向鼻腔充填。不要松松填塞,因为填塞太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再继续捏住双侧鼻翼10分钟左右,即能止血。

3.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可危及生命,须慎重处理。先让患者侧卧,把头垫高,捏着鼻子用嘴呼吸,同时在鼻根部冷敷。止不住血时,可用棉花或纱布塞鼻,同时在鼻外加压,就会止住。然后迅速地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

鼻出血不可小觑,有很多疾病可以导致外出血,如果用上述方法不能止血的话,应该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鼻出血注意事项

1.如经处置后,仍流血不止,应快速去医院。经常出血的人,也应及时到医院心内科、血液科或耳鼻喉科进行必要的检查。

2.为小儿捏鼻止血时,安慰病儿不要哭闹,张大嘴呼吸,头不要过分后仰,以免血液流入喉中,引起呛咳。

贫血

脑贫血是脑内一时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晕厥现象。有的人会在上班的路上突然昏倒,也有的人会因过度兴奋而晕厥,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脑贫血所致。贫血最可怕的就是昏倒时头部不慎遭受重击。所以当发现旁人出现脸色发青、打哈欠、冒冷汗、想吐等异状,似要昏倒时,应加以援助。

贫血的急救措施

1.当发现晕厥的患者时,要帮他把衣服解开,尽量把腿抬高,平卧。此时不要忘记再仔细检查一下其身体有无外伤,若有出血等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当患者感到不舒服、心慌、出冷汗等自觉症状时,不管在什么地方,要马上坐下或卧倒,低头弯腰,这样,即使发生晕厥,也不至于碰伤头部。在影响血压的各种因素中,体位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当人平卧时,大血管和心脏处在同一平面上,各处的血压值没有大的变化。从平卧改为站立姿势,不同部位的血压就要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有人昏倒时,应立即让其平卧,同时将四肢稍抬高,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减少血液主压力,以改善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

3.如果经常发生脑贫血,可能颅内有严重的疾病,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贫血应该如何预防

1.饮食调摄:饮食营养要合理,要富有营养及易于消化,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否则会因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引起贫血。饮食应有规律、有节制,严禁暴饮暴食。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多饮茶能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利于巨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但缺铁性贫血则不宜饮茶,因为饮茶不利于人体对铁剂的吸收。适当补充酸性食物则有利于铁剂的吸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配合滋补食疗以补养身体。

2.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发烧

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有它的益处,可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但体温过高[超过40℃]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导致严重的后遗症,所以应及时降温。

单纯发烧的物理降温法

1.降低环境温度:开窗通风,减少穿着、盖被。

2.冷敷:可用冰袋、热水袋或塑料袋,灌上凉水或冰水;也可用毛巾浸泡凉水或冰水拧干后湿敷,可放置在后枕部、前额部、腋窝部、大腿根部等处。如为冷湿敷,应5分钟换1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如患者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局部皮肤发紫,应立即停止使用。

3.酒精擦身[也可用白酒]:用95%的酒精一份,加温水两份稀释,用纱布或小毛巾浸湿后擦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如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窝部[即膝关节的屈侧]、手脚心等处。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分布浅,容易散热。涂擦时应先擦上身,后擦下身;先擦一侧,后擦另一侧。为了防止着凉感冒,擦上身时盖好下身,擦左侧时盖好右侧,要注意避开心脏部位。每次擦5分钟—10分钟。这种方法降温快,经过半小时后体温一般都会下降。

4.温湿敷:对于儿童发烧,随孩子的大小,用小毛巾或大毛巾浸泡于低于病儿体温1℃—2℃的温水中,拧干后敷在患儿的胸腹部,约10分钟更换1次。如病儿脸色发紫、发抖、四肢发凉时,应停止使用。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肛温在39℃以上时,可用解热药物如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多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只有在体温高于41℃的紧急情况下急需迅速降低体温时,物理降温才可以作为一个退热的辅助措施使用。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就是俗称的抽筋,它是肌肉产生的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引起肌肉痉挛常见的原因

1.疲劳。身体疲劳时,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会改变,此时肌肉会有大量的乳酸堆积,不断地刺激肌肉痉挛。

2.电解质不平衡。运动中大量出汗,会有大量的电解质流失。汗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盐,流失过多的盐会使肌肉兴奋造成抽筋。

3.寒冷的刺激。在寒冷的气候中,比如游泳时受到冷水的刺激,特别是在准备活动不充分时,肌肉容易产生痉挛。

急救办法

发生肌肉痉挛时,通常只要向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即能缓解痉挛。处理时要注意保暖,牵引时用力要均匀,切忌暴力,以免造成肌肉的拉伤。腹部肌肉痉挛时,可做背部伸展运动以拉长腹肌,还可以进行腹部的热敷及按摩。小腿肌肉痉挛时,可伸直膝关节,勾起脚尖同时双手握住脚用力向上牵引。

游泳中时若发生手指抽筋,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应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膝关节伸直,待痉挛缓解后,再慢慢游向岸边。

游泳时突然腿抽筋,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通常,只要向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就能缓解痉挛。

缺氧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氧在人体内参与生物氧化的能量代谢过程,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缺氧常发生在矿井、下水道、深坑道、竖井、地下仓库和一些通风不良的狭小空间。因此建议在开始这类作业前首先做好氧含量的测试。

中毒性缺氧的急救

1.迅速使中毒者脱离中毒现场。救护人不可直接贸然救人,要先测试一下窑内或池内空气中氧气的状况。待通风处理后再救人。

2.为了保障安全,预防意外发生,救护人可用绳索系在自己腋下,并带绳索以捆中毒者,由上面的人将中毒者吊上。如果救护人自觉头晕、胸闷、眼花、流泪、心悸、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应立即示意上面的人将其吊上,以免发生中毒。如有防毒面罩最好,可戴上后迅速救人。

3.救护者用绳索捆中毒者时要注意捆绑牢固,以防滑脱。

4.救出后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并松开其衣领、腰带。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吸氧,或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也可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

5.心跳微弱或已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复苏,可静脉内应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药物。眼睛受硫化氢气体刺激者,可用碱性液体,如2%小苏打水冲洗;眼睛疼痛者可滴入0.5%盐酸潘妥卡因。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并加入维生素C1—2克。

寒冷的天气,居民家中经常都是门窗紧闭,尤其是用煤炉取暖和在室内抽烟的家庭,室内空气十分浑浊。长时间在此环境中可造成头昏、胸闷、全身无力等症状,甚至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在冬天更要注意室内的空气质量。

缺氧的症状

1.当氧分压在13.3kpa—16.0kpa时,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强,脉率加快,血压升高,肢体协调动作差等。

2.当氧分压在9.3kpa—13.3kpa时,表现为疲劳,精细动作失调,注意力减退,反应迟钝,思维紊乱似酒醉者。

3.当氧分压在6.0kpa—9.3kpa时,表现为头痛、眼花、恶心、呕吐、耳鸣、全身发热,不能自主地运动和说话,紫绀,可很快意识丧失。

4.当氧分压低于6.0kpa时,表现为心跳减弱,血压下降,抽搐,张口呼吸,很快呼吸停止,继而心跳停止,死亡。

眼、耳、鼻有异物进入

眼、耳、鼻的健康不可忽视,当眼睛、耳朵、鼻子有异物进入时,不能用蛮力,应该用科学的处理。

眼内进异物的紧急处理

1.闭上眼睛,异物刺激令眼泪流出后,小异物就会随着眼泪流出来。

2.用干净脸盆盛水,脸浸入水里,眼睛做张闭动作,冲洗眼睛。

3.若异物仍未冲出,可将眼皮翻开,以湿棉棒、手帕轻轻擦掉异物。

4.若异物刺到眼球,勿转动,双眼敷盖无菌纱布包扎,立刻送医院。

当眼中有异物,可以轻轻地将上眼皮向前拉,使眼皮和眼球之间有一点空隙,让泪水向下冲刷。如果无法冲出,应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用棉签沾眼药水或盐水沾出。

耳内进异物的处理

如果不慎有异物进入耳内,应尽快取出,取出异物的方法应根据异物的大小、形状、位置、性质、是否感染等因素而定。

1.圆形光滑的异物如小球、小豆,可用异物钩或小刮匙等器械顺空隙越过异物将其钩出,切勿用镊子夹取,以防将异物推向深处,嵌在狭窄部位或损伤鼓膜。操作中,特别是小儿不配合时,应尽量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及鼓膜。细小的异物则可用冲洗法洗出。

2.对于活的昆虫等动物性异物,可先滴入甘油或香油将其淹毙,或将2%的卡因、70%酒精以及对皮肤无毒性的杀虫剂等滴入,使其麻醉后用镊子取出或冲洗排出。对飞虫也可试行用亮光诱出的方法。

3.若是已泡涨的异物,先用95%酒精滴入,使其脱水缩小后再行取出。易碎的异物则可分次取出。

4.对不合作的患儿,可在全身麻醉下取出异物。异物过大或嵌入较深,难以从外耳道取出时,可作耳内或耳后切口,取出异物。

5.如外耳道有继发感染,应先进行抗炎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取异物。

6.异物取出过程中,如因损伤外耳道而出血,可用碘仿纱条压迫止血,涂以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次日再取出异物。

耳朵中进入飞虫,千万不可用手抠,这样飞虫会越爬越深,损伤耳黏膜。可利用飞虫的趋光性试着用光线引诱飞虫出来。

鼻子中进异物的紧急处理

1.堵住一侧的鼻孔,大力地呼气擤鼻,便可以利用气流将另一侧鼻孔中的异物吹出。但应注意在擤鼻时不要太过大力,以免引起耳朵鼓膜的疼痛。

2.如果可以看到异物时,可用小镊子等用具取出,但必须小心,不要弄伤鼻腔。与眼、耳中的异物处置一样,特别是幼儿,应充分注意安全,小心地挖取以免损伤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