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不可以
8989700000011

第11章 户外不是孩子们的乐园 (2)

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比较崎岖的山山沟沟地带不要去,这些地方容易引发坠落事故。此外,沼泽地也不是一个好去处,那里可能到处布满“陷阱”,大人平时一定要叮嘱孩子远离这些地方,以免危险的发生。

孩子们迷路怎么办

孩子们天性活泼,有时会深深陶醉于大自然的景色之中,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迷了路。这个时候不要慌,家长平时要告诉孩子辨别方向:

◎ 指南针法。常常携带指南针是最常用最准确的辨别方法。孩子如果在出发前,携带指南针就不会迷失方向了。

◎ 太阳判断法。家长平时要告诉孩子,可以根据太阳的方位来判断具体的方向。判断方向前,首先看看所处的时辰,如果是早晨,就可知道,太阳的方向位于东方,如果是下午二三点左右,就可知道太阳的方位在西方,如果是中午12点,就可判断出太阳的方位在南方。然后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当然,如果处于阴天时,这种方法就无法利用。

◎ 和外界联络法。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手机都具有定位功能,甚至可以给电信运营商打电话以辨别所处方向,当然此法在信号不好的地方就难以判断。

隐藏在春暖花开下的毒性植物

美丽的地方也隐藏着罪恶,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很多的毒性植物就是如此:

◎ 万年青。万年青虽然观赏价值较高,但其叶和果实有毒性,孩子们游玩时不可随意碰。

◎ 夹竹桃。夹竹桃花朵美丽鲜艳,生命力很强,但在其叶皮和果实中含有叫竹桃菌的剧毒物质,常常接触的人容易诱发呼吸道、消化系统的癌症。

◎ 含羞草。含羞草含有一种“草碱”,有很强的毒性,可使头发脱落和身体不适。

◎ 水仙花。水仙花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但其含有一种叫拉可丁的毒性物质,人畜误食之后,可引起呕吐、腹泻等症。

除了上述植物有毒之外,龟背竹、一品红、石蒜、马蹄莲、冬珊瑚、百合花等,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毒物质。家长平时要教给孩子辨认植物,要让孩子远离那些带毒的植物。

野外旅游应准备什么

◎ 带点药品。野外,沟沟壑壑较多,孩子容易被剐、摔,父母带孩子出发前,应带一些创可贴和跌打丸之类的外用药。

◎ 指南针。野外的地形地貌特殊,容易迷失方向,这时,指南针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 衣物。如果在外面准备过夜,外出前应带好额外的衣物,防止晚上受凉。

◎ 其他东西。根据外出的目的,还应带上其他该带的东西。

26.别把孩子单独放在私家车里面

私家车是自己的大宝贝,很多家长却没意识到这个大宝贝所隐藏的隐患。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小宝贝(孩子)放到自己的大宝贝里面。但小宝贝却不能适应这个大宝贝,容易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比如窒息、碰伤等等。

很多人开始时没有经验,不知道车存在的安全隐患,他们认为,开着空调很舒服,就把孩子留在里面,其实不然。

在车内容易发生的事故

◎ 容易引起窒息。当汽车开着空调时,车窗紧闭,车内的空气质量非常不好,空气只能通过空调进行内部循环,得不到更新,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会越来越高。加上坐车人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时间长了,车内的氧气会急剧减少。加上空间狭小,时间一长,容易引起窒息。小孩子更是如此。

◎ 夏日,父母们把孩子留在车里之后,就做自己的事了,彻底把孩子忘了,当夏日的骄阳升起,车内温度过高,孩子容易被晒死。

◎ 怀抱儿童。有的父母怀抱儿童时,不注意扶手,当车猛急霎时,产生强大的冲力,很容易挤压孩子。

◎ 气囊弹出时的冲击危害。儿童的身体状况远远低于成年人,他们的骨骼非常脆弱,囊张开时的冲击力足可导致儿童胸部肋骨骨折等险情的发生。

◎ 乘车不要让孩子吃东西。孩子在车内吃东西,如果遇到颠簸或急刹车时,儿童食用的食物容易误入气道,引发气道堵塞窒息,危及孩子生命。

◎ 儿童活泼好动带来的伤害。孩子在车内不是把手伸手窗外,就是四处乱摸,导致孩子易被外面的树木划伤或误开车门导致抛出车外发生危险。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乘车

◎ 不要抱着孩子乘车。除非抱孩子的父母在车内足够稳定,其他情况尽量让孩子自己坐。

◎ 自驾车时,为孩子准备儿童专用的安全座椅或安全座垫可以有效预防急刹车的危害。

◎ 儿童乘车不宜坐副驾驶位。孩子坐后排椅要有家人看护,避免意外发生。

◎ 儿童乘车时,不要随意开启车窗锁,尽量不要坐在靠窗位置。

◎ 在车内添置儿童专用的安全增高座垫,再系成人安全带就比较合适了。

◎ 平时要教育孩子,车在行驶的过程,不要乱动开窗,也不要玩一些尖锐的玩具,以防戳伤孩子。

◎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在车内精神不振、恶心、呕吐时,要首先考虑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同时立即开窗通风。

27.小心孩子丢失

有些母亲有时不是粗心大意,只是认为自己在外几分钟离开孩子不会发生什么。特别是农村的父母更是如此,认为人口比大城市少得多,再跑能跑哪里去。更有甚者把孩子放任自流……其实,这些做法都不对,因为现在的交通条件发达,一辆摩托或汽车过来,一分钟之内,孩子就可能没有了身影。

一次,一个两岁大的小孩子想喝奶瓶里的奶。妈妈一看奶嘴不干净,嘱咐宝宝回家拿干净的奶嘴。把孩子放到门口,妈妈就去拿干净的奶嘴去了。大约一分钟后,从家里出来的妈妈发现门口的孩子不见了。

短短的一分钟,孩子就不见了,可见盗徒如此猖獗。遇到这种事情最好是报警和自救相结合。一分钟,对于一个年仅两岁的孩子来说,绝不可能走远。自己应立即查看周围,看看孩子去了哪里,或被人抱到哪里。如果妈妈听见汽车或摩托的声响,应组织全家或自己的亲戚分头去追,这是非常必要,然后再报案。

应对孩子走失招数

人的一生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孩子走失也是这样,因此要小心防范才是。如果你真的发现孩子丢失了之后,怎么办?在这里我告诉家长们几招:

◎ 如果你在商场或其他大型公共场所,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利用广播去找,或要求监控人员把丢失位置的摄像调出来,以利查找。一般来说,这些大型公共设施都有广播和监控设施。还应注意,一定要把孩子的特征向广播人员交代清楚,穿着,年龄,性别等等;

◎ 如果你在警局附近,可迅速报警。富有刑侦经验的民警可以帮你大忙,或堵或守。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迅速,不要耽误,而且你应在原地等几分钟或原地在自己视线内找一找,几岁大的孩子活动半径不会超过半公里,或许孩子也在着急地找你;

◎ 不论什么情况下,自己要亲自追赶,最好组织家里人,舅舅、姑姑、弟弟什么的,分头去找。因为犯罪分子极有可能得到孩子后,迅速转移,前往外地寻找买主。

◎ 孩子丢失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走失,家长应该让邻居,或留身体弱的老人看门,并敞开大门,孩子如果自己走回来,可以直接进入家中。

◎ 告诉孩子防护的知识。家长平时要告诉孩子自己家的详细地址、手机电话,最好让其熟背。以便发生危急情况时,孩子走失地的警方有利于“顺藤摸瓜”。

如何组织家人追赶丢失的孩子

孩子走失之后,家长不要过于着急,而失去寻找孩子的最佳时间,应该迅速反应,争取时间,组织对孩子熟悉的亲戚朋友,分头追赶孩子。

◎ 近区域追赶。如果孩子走失,其活动半径不会超过两公里。可组织4个人沿不同方向进行搜寻,本着先大路后小路的原则。

◎ 远区域追赶。孩子如果被犯罪分子抱走,犯罪分子一般会选择迅速转移。家长应马上组织几个人,分头去找,马上奔往火车站或汽车站,每站最好两人。以往发生的事实表明,当赶赴这些流通站点的时候,当事人发现犯罪分子正在检票或正在等候车辆出发。

带孩子外出要注意什么

父母们出门带孩子,特别是外出购物,面对川流不息的人流,要时时小心。

◎ 父母带孩子外出,最好全家同行,一个看东西,另一个看孩子。在人流多的地方,可以时时牵着孩子的手。如果孩子较小,可把孩子直接放到购物车内。

◎ 在出入口处,父母们更要小心,有些人可能借此抢孩子的。

◎ 父母们平时要教会孩子记住详细的家庭住址,报警电话110,并教给孩子报警电话是免费的,任何一个电话都可以拨打,自己处于意外时,可以报警。

◎ 不要以任何借口离开孩子。有的父母为了图一时的方便,往往让孩子在一处等待。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当坏人路过或孩子等不及时,容易发生孩子被人拐走或被车撞的危险。

◎ 不随意和陌生人搭话。有的陌生人非常热情,顷刻之间成了“密友”,有的以带孩子吃东西或做其他为名,拐走孩子。

◎ 在外逛街或游玩时,最好和孩子寸步不离。

◎ 万一走散了,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可以到广播室或找警察,不要询问陌生人,也不要跟着陌生人去找爸妈;不要乱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要走得太远太偏。

◎ 把一些有关家庭重要的电话和资料让孩子记住,如电话、家庭住址、110等可以联系的条件。

不管怎么样,父母的防范意识高于一切,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