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学生增强处世能力的66个故事
8998100000003

第3章 侧面思维(3)

我的梦想就是运动。我16岁的时候,就能够压扁一只橄榄球,能够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扔出一个快球,并且撞中在球场上移动着的任何一件东西。我的运气也很好,我的教练是奥利·贾维斯,他不仅自己相信我,而且还教我怎样相信自己。他让我知道了拥有一个梦想和足够的自信会使自己的生活有怎样的不同。贾维斯教练改变了我的生活。

我升入高中的那年夏天,一个朋友推荐我去做一份暑期工。这是一个挣钱的机会——有钱就可以买一辆自行车和新衣服,就意味着为我的母亲买一座房子的储蓄的开始。这份夏日的工作对我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

我意识到如果我去做这份工作,我就必须得放弃暑假的棒球运动,那意味着我必须告诉贾维斯教练我不能去打球了。我告诉了教练,他真的像我预料的一样生气了。“你还有一生的时间可以去工作。”他说,“但是,你练球的日子是有限的,你根本浪费不起。”

我低着头站在他面前,努力想向他解释,为了那个替我的妈妈买一座房子和口袋里有钱的梦想,即使让他对我失望我认为也是值得的。

“你做这份工作能挣多少钱,孩子?”他问道。

“每小时325美元。”我回答。

“噢,”他问道,“你认为,一个梦想就值一小时325美元吗?”

这个问题,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它赤裸裸地摆在我的面前,我恍然大悟。那年暑假,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去。同年,我被匹兹堡海盗队挑去做队员,并与他们签订了一份价值2万美元的契约。后来,我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里获得了橄榄球奖学金,它使我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两次被评为全美最佳后卫。去年,我与丹佛的野马队签署了170万美元的合同。我终于为我的母亲买了一座房子,实现了我的梦想。

面对人生的抉择,我们要善于分清“熊掌”与“鱼”,懂得弃轻而求重,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那种目光短浅、见利忘义而误大事的行为,结果只能是抓住了芝麻而丢弃了西瓜,最终为人生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雨天的阳光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一天,在这一天里事事不顺?不久以前我就有过这么一天,我感到气馁、厌烦、非常悲伤,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毕竟没有人经历过我的磨难。

我把我糟糕的心情告诉了母亲,希望得到她的怜悯,母亲却说:“我听说杰米今天也不高兴,你为什么不做些饼干,今天下午带给她呢?”我本来不想去做,但是我不想再去想其他让我心烦的事情,所以我就去做饼干了,把做好的饼子摆在一个小盘里,还做了一个画着太阳的卡片,在上面写了一句安慰的话。

那天下午我们去我的朋友家拜访,我去按门铃,很快,杰米出来惊奇地看着我,她没有想到我会来看她,在她开口说话之前,我先说话了,“我听说你今天不高兴,就决定送你些东西,希望你高兴起来。”当时,杰米的表情让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就好像阴暗的天空突然间被金色的阳光照亮,好像她阴郁的一天因我的拜访而变得充满阳光。

我回到车里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心情好多了,那一天我体会到这样一个真理,詹姆斯·巴里这样描述它,“给别人带去阳光的人,自己也会感到温暖。”

给别人带去阳光的人,自己也会感到温暖。

像野兔一样奔跑

小时候,每当暑假,贪玩的我们就跟着大人们下地干活,岁数大一点的学着大人们割麦子,小一点的就捡拾洒落在麦田里的麦穗。孩子的贪玩性决定了我们对辛苦的农活没有多大的耐心和韧劲。割麦、拾穗过不了多久,就会呼朋引伴,三五成群上山采摘野果、掏鸟窝寻找乐趣。有一件事情我记得很清楚。

有一次下地干活干累了,就约上伙伴们上山找野兔。在一道山梁上我们惊动了在茂盛的草丛中睡觉的野兔。听到我们的脚步声野兔猛地从草丛中跃出,拼命向山峰更高处奔跑。我们想如果把野兔向山头追,野兔会累得精疲力竭,最终成为我们的猎物,于是便一鼓作气穷追不舍,从一道山梁追到另一道山梁,从一个沟壑跳过另一个沟壑。跑在前面的伙伴使劲投掷石块,追击野兔,跑在后面的合力大声叫喊着,以震慑野兔,让其减速调转方向。

气喘吁吁地追了大半天,等到我们越过对面的山梁时野兔早已跑得无影无踪。这让我们十分懊丧。

下山后把追兔的经过详细说给休息的大人们听,大人们对我们的傻劲感到很好笑。他们说你们犯了一个很常识的错误。你们应该向下追野兔,而不应该向上追,因为野兔前腿短,后腿长,善于向高处奔跑,尤其是在遇到险境时,如果它从高处向低处奔跑,会接二连三地栽跟头,后腿使不上力气,不但不能助长其逃离险境反而会让其加速落人困境,最终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向上奔跑的时候,人容易疲劳,而野兔则恰恰利用身体的缺陷,把劣势转为优势,脱离险境。

我们恍然大悟。玩性不改的我们又兴冲冲地上山,从山头向山脚搜寻刚才逃逸的野兔。不久我们果真在野兔消失的山岭发现了啃食野草的兔子,我们蹑手蹑脚并没有急于惊动享受美食的野兔,而是分头站在高处从不同的方向包抄野兔,野兔迅速发现险情,立即跳出草丛企图向上逃跑,不料陷入了我们的包围圈,我们处于压顶之势,野兔只得向下逃跑。果如大人所言,慌乱的野兔向下跑得越快,栽的跟头越多,我们轻而易举地捕获了野兔。

推物及人,我们和野兔相比有时真的很相似,不同的是逆境中的人们向往顺境,把逆境当做绊脚石,在顺境中掉以轻心,而野兔却恰恰相反,在顺境中如履薄冰,向逆境深处走,反而如鱼得水,越走越开阔。

我们真的应该像野兔一样奔跑,跳出思维的定势,化劣势为优势,跑出光明的前景。

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

——培根

智者的幽默

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走近一看,她的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

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锺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以)待币(毙)!”

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

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我们全都大笑起来。

嗅!原来他是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由于他们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盐一样的智慧

有这么一个故事:长者带领村民日夜兼程,要把盐运送到某地换成大麦过冬。有一天晚上,他们露宿于荒野,星空灿烂。长者依然用世代祖先所传下来的方法,取出3粒盐块投入营火,占卜山间天气的变化……

大家都在等待长者的“天气预报”:若听到火中盐块发出的“霹雳啪啦”的声响,那就是好天的预兆;若是毫无信息,那就象征天气即将变坏,风雨随时来临。

长者神情严肃,因为盐块在火中毫无声息。他认为不吉,主张天亮后马上赶路。但族中另一位年轻人,认为“以盐窥天”是迷信,反对匆忙起程。第二天下午,果然天气骤变,风雪交加,坚持晚走的年轻人这才领悟长者的睿智。其实,用今天的科学解释,老族长也是对的,盐块在火中是否发出声音与空气中的湿度相关。换句话说,当风雨接近,湿度高,盐块受潮,投入火中自然喑哑无声。

年轻人往往看不起老人的哲学,片面认为他们都是过时的无用的。其实,一些人生理念如同海盐,它再老,仍然是一种结晶,并且有海的记忆。

飞起来的莱特兄弟

多年前,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农场上,有一位穷苦的牧羊人,他靠替别人放羊来抚养两个年幼的儿子。

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这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头顶飞过,消失在远方的天际。

小儿子问父亲道:“大雁要飞往哪里,爸爸?”

“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一脸认真地说。

大儿子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该有多好啊!那我就要一直飞到天堂,看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

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我们就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们说:“只要你们想飞,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光看着父亲。

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飞了两下,可是也没飞起来。牧羊人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儿子们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且一直不断地努力着。等他们长大以后果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只要你们想飞,你们也能飞起来。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他们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