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学生增强处世能力的66个故事
8998100000009

第9章 知己知彼(3)

卫兵会从小窗里塞给他一支烟吗?当然给了。他替囚犯点上烟了吗?当然点上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卫兵马上明白了事情的得失利弊。

这个囚犯看穿了士兵的立场和禁忌,或者叫弱点,因此满足了自己的要求——获得一支香烟。

松下幸之助先生立刻联想到自己:如果我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不就可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得到什么、不想失去什么了吗?

仅仅是转变了一下观念,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松下先生立刻获得了一种快乐——发现一项真理的快乐。后来,他把这条经验教给松下的每一个员工。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你会发现,你变成了别人肚子里的蛔虫,他所思所想、所喜所忌,都进人你的视线中。在各种交往中,你都可以从容应对,要么伸出理解的援手,要么防范对方的恶招。对于围棋高手来讲:对方的好点就是我方的好点,一旦知道对方出什么招,大概就胜券在握了。

当然,有太多的人不懂得如何运用这条规则,这是导致他们人生失败的一大原因。可是,也许他们到死都不知道,由于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他们丧失了许多可以成功的机会,因为没有人教他们。

不知己知彼,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就会丧失许多成功的机会。

别急着站起来

读中文系的他在大四那年,借了一笔启动资金,雄心勃勃地召集了几个计算机专业的在校生,在中关村附近注册了一家电子公司。但他的公司没开张多久,便在内外交困中败下阵来,几个助手一哄而散,只留给他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

很快,他又重打锣鼓另开张了,在新科技园区内开了一个专营电脑耗材的小公司。但运行的结果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顺利,没过多长时间,他的小公司再次关门。

两次失败,让他欠下一笔不大不小的债务,而一向自负的他是绝不肯轻易认输的。此后,他又接二连三地在北京信息产业密集区内,创办了好几个与电子密切相关的公司。很遗憾,执着并未使他赢得成功,接二连三的失败让他债台高筑。

一天,他满怀沮丧地将创业的经历讲述给一位老教授听,言语中流露出对自己连续创业失败的不甘和无奈。老教授耐心地听完他的倾诉,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给他讲了自己年轻时听到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一个旅行者在行进的途中,突然决定改变原来选定的路线,而打算抄近道前往目的地。没想到,在他穿越那片看似很平坦的草地时,没走几步,腿被什么东西猛地绊了一下,把他摔了个跟头。他没太在意,从草地上爬起来,揉了揉有点儿疼痛的膝盖,继续前行。但没走出几十米,他又结结实实地跌了一跤。这一回,他没有急着站起来,而是躺在那里,一边揉着受伤的腿,一边仔细打量着脚下的草地。原来,绊倒他的是一个草环。那是一种丛生的植物,用疯长的、极柔韧的枝蔓编织的一个很隐蔽的草环。在他跌倒的周围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草环,行人稍不留意,就能绊一个跟头。待他坐起来,将目光再往前一延伸,不由得大吃一惊——前方不远处,掩蔽在繁花绿草间的,竟是一片可怕的沼泽。

转到另一条安全的路上,他仍在庆幸刚才跌的那个跟头,更庆幸自己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急于爬起来赶路,而是细心地查清了让自己跌倒的原因,还认真地打量了一下自己原本自信的道路……事后,他又心有余悸地听说,那片隐蔽在草地深处的沼泽,不久前还吞噬了两个粗心的过路人呢。

老教授的故事讲完了。他站起身来,向老教授深鞠一躬,真诚地说:“老师,谢谢您的故事,我懂了——仅仅想到跌倒后爬起来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跌倒的,知道怎样才能不跌更大的跟头……”

仅仅想到跌倒后爬起来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跌倒的,知道怎样才能不跌更大的跟头……

眼光与财富

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往北,大约30公里处,有一个小镇施托克劳。小镇的东头,有一间酒馆,这是一间老字号酒馆,老板叫莫卡尔,他从年轻时就在这里经营了,现在,他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头发也全白了,酒馆依然不改当年模样。

那是1811年,酒馆的门前突然停了一辆马车,从车里走下来一对衣着华美的老人。这是一件稀奇事,因为在当时这样的马车很少,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坐得起,平时来这间酒馆的都是些穷人和下层社会人士,他们是谁呢?

莫卡尔热情地把客人迎进店来,安排他们落座,给他们拿来了最好的葡萄酒和烤牛排。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过了一会儿,那男的把莫卡尔叫了过来,问他:“莫卡尔,你不认识我了吗?”

莫卡尔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半天,摇摇头说道:“记不起来了,请问您是……”

“我叫斯特拉蒙,36年前,我在这里买过一张乐谱。”

“乐谱?”莫卡尔努力搜寻记忆,终于想起来了。

那时的斯特拉蒙还是个瘦瘦的年轻人,他是镇上一间剧院的乐手,经常来这里喝酒,那天,他对莫卡尔说:“老板,我想买你一件东西。”

“先生,”莫卡尔说,“你想要什么?只要店里有的,我都可以卖给你。”“是一张纸,准确地说,是一张画满了琴线和小豆芽的纸。”见莫卡尔一脸茫然不解的样子,斯特拉蒙又说,“你还记得吗?两年前,有一个17岁的少年……”

那是一个很冷的冬夜,那少年满头雪花地进来了,他背着一个琴盒,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质地看上去很不好,寒冷使他紧缩着身子,他在微微地发抖。他要了一杯葡萄酒,坐下来慢慢地喝,一边在一张纸上写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又要了一碟烤牛排。他写得很专注,吃得津津有味,等他吃完了要走的时候才发现,他身上没有付葡萄酒和那碟牛排的钱!

少年很难为情地对莫卡尔说:“我不是故意的。要不,我今天晚上不走了,就在这里为您的客人拉琴吧!”

莫卡尔答应了。他开始拉琴,他的琴拉得很好,琴声悠扬,就像一条美丽的小溪在酒馆里流淌,客人们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他走的时候把乐谱留在了酒馆。

莫卡尔的酒馆后来没有再演奏过他的曲子,可是那张乐谱还在,他把它找了出来,给了斯特拉蒙。

斯特拉蒙兴奋得叫了起来:“是它,就是它!真是太好了!你要多少钱?”

莫卡尔想了一下,说:“这是一首很美的曲子,它值100份葡萄酒加烤牛排。”

他这么说是漫天要价,其实,他只是想随便要点钱,因为那东西他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

斯特拉蒙没跟他还价就付了钱,高高兴兴地拿着乐谱走了。

莫卡尔也很高兴,仿佛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金子,这是他的酒馆赚钱最多的一天了。

36年过去了,现在,斯特拉蒙也老了,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但是气色很好,莫卡尔再也找不到一点儿当年那个瘦年轻人的影子。莫卡尔问他:“您现在在做什么呢?”

斯特拉蒙说:“我什么也不做,就带着我的太太到处游玩。我们去过伦敦,巴黎……”

“您这样不是要花费很多钱吗?”

“没关系,我赚到的钱这辈子也花不完。”

莫卡尔问他:“您是做什么生意的呢,这么赚钱?”

斯特拉蒙说:“我只做了一笔生意:我花了100份葡萄酒加烤牛排的钱,后来赚到的钱足以买下100间像您这样的酒馆。”

他告诉莫卡尔,那个拉琴的少年叫莫扎特,死于1791年,只活了35岁。美国着名企业家洛克菲勒说过一句话:“眼光决定财富。”听起来有点玄乎,却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斯特拉蒙是颇有眼光的,19岁的莫扎特只是初露头角,斯特拉蒙已经看到了他“世界音乐之王”的雏形,17岁的莫扎特写的乐谱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一张废纸,他已经看到了,有一天它会价值连城。

丧失远见的人不是那些没有达到目标的人们,而往往是从目标旁溜过去的人们。

——拉罗什富科

心态的力量

女儿向父亲抱怨,事事都很艰难。她不知如何应付生活,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她有些厌倦。

父亲是一个厨师,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口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放在旺火上。

不久,水开了。他往第一口锅里放了一些胡萝卜,第二口锅里放入鸡蛋,最后一口锅里放入碾成粉状的咖啡豆。

女儿咂咂嘴,不知道父亲在做什么。

20分钟后,父亲把火关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

父亲转身问女儿:“孩子,你看见了什么?”